老張和他的「光陰」咖啡館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我不想把自己搞得有多麼耀眼,尋找的過程就是件有趣的事情。我就蹲在這城市的角落,默默地等你……」老張的光陰咖啡館,一如他在博客中所寫,悄然無聲地蹲在長春市一條僻靜的胡同裡,鏽跡斑駁的鐵皮門楣毫不起眼,偏偏客人卻不少。左右幾條街,模仿「光陰」的山寨店已陸續開起20多家,可個個敵不過老張。「我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沒那麼多功利心。」老張削瘦的臉頰上,笑容淡淡。

    老張今年30歲,大名張靜濤,2007年吉林大學法學碩士畢業。開店,對他絕不是「賺幾個錢」那麼簡單。

    老張的理念:開店是為表達自我

    老張的咖啡館裡到處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東西:桌上放著12英寸黑白電視,角落裡立著大喇叭留聲機,地當間兒擱著縫紉機、高腳木板凳;架子上羅列著大搪瓷缸子、粗瓷碗,各式各樣的老式鐘錶;抽屜裡藏著鐵皮文具盒、包裝簡陋的橡皮泥;牆上貼著大胖小子年畫、三好學生獎狀;臺子上則肅穆地擺放著毛主席半身石膏像……

    「我開店,其實就是想表達自己的一種生活態度:人應該活得更樸實、更自然。」老張喜歡那個年代的質樸無華,沒有那麼多利慾薰心,沒有那麼多信仰缺失。上高中時,他每周必逛舊貨市場,只要是六七十年代的東西,看著順眼、喜歡,他就買。咖啡店裡的大多擺設,都是他這樣「淘」回來的。

    老張有時也動手製作:兩個舊黃木櫃橫拼起來,鋪塊老棉布,便成了一張咖啡桌;一根鐵絲螺旋盤幾道彎,糊張素白的紙,便成為一個簡樸的燈罩……「最樸實的東西,最能感動他人;最簡單的東西,才最有力量。這,正是我要傳達的理念。」老張說。

    為了傳達這一理念,老張三次開店。2001年,讀大二的老張就和幾個同學合夥開了間「這裡酒吧」,因內部意見有分歧,3個月後黯然歇業。2006年,讀碩期間,老張獨自開了間「光陰咖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一把自我,由於畢業時到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不得不將小店轉手他人。2008年,老張辭去工作,貸款50萬元「殺」回長春,重建基業。

    老張的經營:不按商業規律出牌的感性運作

    租幾間普通民宅,打通,加上獨具一格的裝飾,2009年1月,「老張的光陰咖啡」靜悄悄地誕生,周圍沒有任何商業網點,老張也不做任何廣告宣傳,就在對藏品不厭其煩的把玩中,平心靜氣地坐等客人上門。老張自有他的理論:「我做的是個很內斂的東西,太張揚,有悖於我想要傳達的理念,又會令真正喜歡的客人寒心。」老張堅信,他喜歡的東西,一定也會有人喜歡。

    人慢慢地來了,50%的人,一看環境,掉頭就走;另外50%則甚為驚喜,很快成為這裡的回頭客、常客,甚至「播客」。靠口口相傳、網絡傳播,「光陰」活了,繼而火了。每天中午11點,老張開門營業時,往往已有客人在外等候。老張的博客,也常有客人跟帖。豆瓣網上,「光陰」的「粉絲團」還成立了專門小組。

    雖然登門者與日俱增,老張卻始終沒有僱服務生,他討厭服務生對客人「再三提示,強迫消費」。客人選擇喜歡的位置坐定,點罷飲品,老張輕輕地送來便離去;不點飲品,即便坐上一天,老張也不催。「人們每天為升遷、賺錢而奔波,我只想為大家提供一個輕鬆自然、沒有壓迫感的環境。他們喜歡這裡,能來,就是捧場。」老張說。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服務不到位」。不過,客人們不計較,老張忙不過來時,熟客就會到吧檯自助服務。對「光陰」的知音,老張也以成本價厚待:30元一杯的咖啡,只收15元;15元一杯的柚子茶,只收10元。有人說老張缺乏「經濟頭腦」,可老張生就性情中人,店裡一樓大梁上,「你德義我」四個大字龍飛鳳舞,這是他做人的原則,意思是:「你欣賞我,我義;我義,你當德。」

    源自對「光陰」的喜愛,很多客人都會捎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物件送給老張。一個吉林市的女孩,曾專程坐了兩個小時的車,送來一大摞古舊書籍;不久前,又有一男孩拿來一張新疆手工掛毯,贈給老張布置店面。

    不過,被老張當面批評甚至被他說哭過的客人,也大有人在。一個女孩把菸頭扔進杯中,老張語重心長地教育了她一番,並送給她一個菸灰缸;一個大四男生,每次都帶不同的女友光臨,見狀,無論男孩點啥,老張就倆字:「沒有!」末了,還找人家認真地談了心。

    「既然搞服務業,都是客挑店,哪有店挑客的?」媳婦埋怨。但老張很執拗:「是客,也不能一味迎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應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說來也怪,那些被老張「撅」過的客人中,後來有很多在網上向老張道歉,他們成了老張真正的朋友,也成為「光陰」的鐵桿追隨者。

    當初開店,老張貸款50萬元,每月利息5800元,20年還清,如今開業不到一年,「光陰」已有固定常客近200人,平均每天都有30多夥兒客人上門,盈利已不成問題。

    老張的雄心:引領年輕人過健康生活

    不愁客源的老張,如今琢磨的是「怎樣影響更多的年輕人」,「我希望引領年輕人過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

    老張並非紙上談兵。「光陰」開業首日,他就搞了主題活動「追憶我們的80年代」。客人們戴著老張發的紅領巾,重溫昔日經典影片,在撫今追昔間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六一」兒童節,老張又向客人展示了他收藏的各式老玩具,組織了傳統遊戲,號召大家「都做童心未泯的人」;「9·11」、「9·18」,老張則播放了相應紀錄片,宣傳「反戰」與「和平」。

    老張也樂於扶持「有追求」的青年自辦活動,民間社團「三四劇社」的一幫年輕人,定期到「光陰」排練話劇;吉大藝術學院的學生也曾來此舉辦論壇、搞沙龍;一些攝影愛好者還在這裡辦起了個人影展。這些年輕人來,老張除免費提供活動場所外,有時還送飯、送啤酒。

    「下一步,我想建個網站,把年輕客人凝聚起來,一起做點兒公益事業。」老張眼裡清亮亮的,「我並不指望賺到多少錢,但我期望有一天,在一個陌生城市遇到一個人,他能說,『我去過你的店,在你店裡參加過一個什麼活動,對我影響很大』。」

    總結自己三次創業的心得,老張認為,做這一行,第一要感性,要有獨特的想表達的東西,有自己的個性,不能照貓畫虎、東施效顰;第二要多一份赤誠心,少一份功利心;第三要多走多看多想,博採眾家之長,成就獨一無二之我。

    「細分窄眾市場,是這一行的趨勢。不要指望你做的東西所有人都喜歡,只要瞄準屬於自己的那一小部分,用心地、持之以恆地做。」老張說,他也曾遭遇過開業3個月只有一位客人的窘境,但找準了方向,堅持下來,就能勝利。

    

相關焦點

  • 老張和他的「寶貝」康復新液
    雖然其中有不少都是空瓶兒,但老張依然不捨得把他的「寶貝」們丟掉。老張的朋友們都開玩笑說:「你怕是要和康復新液過日子吧!」良藥「腥」口 獨居老人與康復新液結緣「如果能早點遇見這個好醫生康復新液,我也不用遭這麼多罪!」老張和記者說起康復新液的時候讚不絕口。
  • 老張的兒子成了給他拘魂的地府鬼差
    老張這人挺可憐的,我們收魂的時候要提前看看這個人的信息,提前做好準備,資料上寫他的老婆在生孩子的時候難產去世了,孩子在一次和他的爭吵後出走,再沒回來過,老張一個人過了這麼些年,直到現在。我一鬼差看了都難受,雖然我在當上鬼差的時候就被收走了七情六慾,可生前為人,誰會不知道「難受」倆字怎麼寫。
  • 賣糖葫蘆的老張
    蘸糖。 「唐徠市場做糖葫蘆的那個老張去哪了?」這段時間,好幾位銀川市民在朋友圈問。他們打聽的老張,名叫張安起,是個退伍軍人,今年57歲,說著一口東北話,笑起來很憨厚。「老張」這個稱呼,是他原先在唐徠市場做生意時,同行叫起來的,後來幹的時間長了,好多市民都知道了,也就跟著叫他「老張」。前段時間他從唐徠市場搬走後,許多市民就發朋友圈,想找他買糖葫蘆。
  • 老張和他的十元理髮店
    六平方米的簡易房裡,一把椅子和一面鏡子,加上普通的理髮工具,就是這個理髮店的「核心」服務設施。張建設老漢一手按著人頭,一手翹起小拇指,緊緊地捏著剃刀,細細刮著顧客脖子上的絨毛亂發,專注的神情裡,也顯示著他身上那股子看似柔軟的堅韌。十元理髮店在鄭州市緯二路、政五街這塊兒已有六年了,之前不是十元店,而是五元店。後來,隨著物價的上漲、成本的提高,收費才改為十元。
  • 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的「老張」出院了,他許下兩個願望……
    2月22日,「老張」出院了。「老張」的全名叫張兵,今年48歲,是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交通大隊的一名信訪民警。2月5日,因確診新冠肺炎入住方艙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病情逐漸好轉。看著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身為黨員的他主動建起了方艙醫院東區病友群,帶領黨員病友率先實行分區管理,協助藥品食品分發、病區保潔、收集解答病友提問等工作,極大減輕了醫護人員的負擔。須臾不忘初心,時刻踐行使命。日前,「老張」的事跡先後被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朝聞天下》等欄目專題進行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 平輿東皇:老張搬家記
    2017年5月,經駐村工作隊和社區「兩委」走訪、了解,按程序把其老張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此老張的冷暖,社區一班人記掛在心,老張也開始了三次搬家之旅。一搬,心順老張原來和兄弟共住3間破爛瓦房,一住20多年,早已成了險危房。
  • 老張的《雲頂之弈》:快樂風箏人的小丑,老張都被整自閉了
    老張的《雲頂之弈》:快樂風箏人的小丑,老張給整自閉了今天是自閉的老張!熟悉老張的人都知道,老張喜歡玩雲頂之弈(不熟悉的現在也知道了),今天在暢快遊玩的時候,突然就在一局遊戲裡面讓人給風箏了!jpg),然後那一局遊戲老張直接連前四都沒進(ㄒoㄒ),抱著為廣大群眾謀幸福的原則(主要是讓你們搶牌、搶裝備)老張我煞費苦心,仔細鑽研查資料,再結合自身實踐,終於讓我總結出了文字攻略!!!下面老張帶你走進暗星風箏流!!
  • 品味時光:那些寫給老張的歌
    在華語流行歌曲裡,也不時可以看到「老張」這兩個字的出現。雖然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歌曲裡,「老張」的意義和使命都不盡相同,不過「老張」通常來說就是一個平凡人的代名詞。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文/姚驊)老張,生活裡一個再也平常不過的稱呼,親切、熱絡。在華語流行歌曲裡,也不時可以看到「老張」這兩個字的出現。雖然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歌曲裡,「老張」的意義和使命都不盡相同,不過「老張」通常來說就是一個平凡人的代名詞。
  • 【神筆優秀作文】——樓上老張(揆淇)
  • 老杜與老張的火鍋之爭
    掌門人老張。(以姓氏代替)BN起源於河南安陽,現在也逐漸在全國市場是發力,掌門人老杜。(以姓氏代替)我以前也是做餐飲的,經常去觀察老杜他們家開店,有HDL的地方必然有BN,BN真是和HDL對著整,還別說,挺有效。
  • 這12家百年咖啡館,最年輕的也118歲了
    在Le Procope300餘年的光陰中,曾光顧它的客人有思想家、作家、藝術家……,以至於這裡以大鏡子和大理石為主的裝修風格被後來的咖啡館廣為模仿。這麼多年來,Le Procope外的世界變了又變,但咖啡館內卻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傳統風格。
  • 夢想成真之目田咖啡館
    由此可見,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青年,還是個已經實現了夢想的人。開了一家叫做「目田」的咖啡館。在裡面放了很多好書,擺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努力做好每一杯咖啡。在此之前,我不過是和大部分人一樣,朝九晚五,過著空虛乏味的生活,每天帶上面具,虛以為蛇,假意逢迎。假如說生活方式本無高低之分,毫無疑問,我用四年光陰的代價證明了至少這種生活本不適合我。
  • 老張是如何教小政追學姐的
    」小政在草稿紙上寫完這幾個字,緊張得抬起頭來看著老張,不覺額頭上已經發出汗來。「小政,這手字寫得也算有模有樣,追女生首要的三分,你現在能佔個兩分。」老張指著小政剛抄完的歌詞點評到。「老張,這三個條件到底是什麼?自三個月前讓你幫我追敏敏學姐開始,每次我問,你總說什麼『時候未到』。」老張聽了,也不急,眯著眼,緩緩押一口煙,笑了笑。
  • 他開咖啡館16間有16種特色
    他在5年時間內給出了16種答案:花房咖啡,咖啡書屋,貨櫃咖啡,邂逅咖啡,陽臺咖啡……他還將開店心得出版成書、開設培訓學校,期待著讓各具特色的小咖啡館在全國遍地開花。今年5月,王森的分享之作《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面世,至今已第10次加印。這一位小有名氣的咖啡館老闆,近日接受了信息時報記者採訪,講述了他5年來開咖啡館的許多有趣的細節和故事。
  • 古老的小城故事,梵谷《向日葵》創作之地,和梵谷的露天咖啡館
    也許是薰衣草的顏色和香氣太過醉人,以至於在人們的印象中,普羅旺斯的所有城鎮都瀰漫著薰衣草的風情,其實不然。實際上,普羅旺斯擁有眾多文化和歷史氣息濃厚的城鎮,它們分布在普羅旺斯的內陸和沿海各地,比如位於內陸的阿維尼翁,曾經是7任羅馬教皇的駐地,因而得名「教皇之城」。
  • 周恩來和「花神」咖啡館的不了情
    其間,到咖啡館喝咖啡成了周恩來了解社會、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手段。「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於世,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畢卡索、薩特、布雷東還有政治人物託洛斯基都在那裡喝過咖啡。上世紀20年代,年輕的周恩來也常去居住的小旅館附近的「花神」咖啡館喝咖啡,寫文章。
  •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他恨菸草,菸草不能刺激他達到工作所需的強度。對於咖啡,他卻大唱讚歌:「咖啡滑下去到了胃裡,它就把一切推入運轉。思潮猶如大軍中各路縱隊勇往直前。回憶洶湧而來,大旗高擎,將隊伍帶進戰場。輕騎兵奔馳在前。思維的邏輯如炮兵拖著輜重和炮彈隆隆而來。昭晰的觀念作為狙擊手加入決鬥。角色們各著衣冠,稿紙上鋪滿墨跡。戰爭在黑色液體的流注中開始,然後完結,就像真實的戰場包圍在火藥的黑煙中。」
  • 不在咖啡館,就在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最早從這家百年咖啡館流出
    好在歐洲咖啡館排隊時間都不長,10分鐘後,我們就坐近了被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精緻的甜品的櫥窗包圍的,有著紅色絲絨椅子和潔白桌布的中央咖啡館內。 「不在咖啡館,就在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是對奧地利著名作家、詩人阿爾滕博格的描述,而其中所指的咖啡館,就是中央咖啡館。
  • 你以為你在阻止孩子「虛度光陰」?其實是在把他養廢
    成於宣告訴媽媽:「養蠶讓我很快樂,既看到了蠶的生長和變化,又明白了爸爸媽媽賺錢供我上學有多麼不容易,可我賣蠶的錢還遠遠不夠攢學費。」網友紛紛誇讚他:「好想生出這樣的孩子,能幹又懂事。」「孩子真棒,既豐富了業餘生活,也知道了錢的來之不易。」
  • 白先勇、王家衛和洗衣房——臺北咖啡館再巡禮
    之前聽聞這家咖啡館是在白先勇的文章裡,他曾經寫過:「『明星』大概是臺北最有歷史的咖啡館了……那個時期,在臺北上咖啡館還是一種小小的奢侈,有點洋派,有點沙龍氣息。幸而『明星』的咖啡價錢並不算貴,偶爾為之,大家還去得起。」除去白先勇,林懷民、陳映真、黃春明、三毛都是明星咖啡館的常客,詩人周夢蝶在樓下賣了多年的詩集,也給這裡添了不少文學傳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