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咖啡館,就在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最早從這家百年咖啡館流出

2021-01-11 騰訊網

中歐咖啡館之旅,在維也納站選擇了中央咖啡館,當然有更多的時間我也想去Demel,薩赫咖啡館體驗更多的咖啡時光。在維也納,名氣最大,文學家、音樂家、政治家又都樂於駐足的咖啡館,莫過於在19世紀被稱為「世界咖啡首都」「最人文主義」的中央咖啡館了。從霍夫堡皇宮步行不到10分鐘,就能在一個Y字形路口遇見它。

這是一家既傳統又網紅的咖啡館。因為傳統,所以變成了網紅。好在歐洲咖啡館排隊時間都不長,10分鐘後,我們就坐近了被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精緻的甜品的櫥窗包圍的,有著紅色絲絨椅子和潔白桌布的中央咖啡館內。

「不在咖啡館,就在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是對奧地利著名作家、詩人阿爾滕博格的描述,而其中所指的咖啡館,就是中央咖啡館。他是這裡最忠實的客人,他的後半生除了睡眠時間之外,差不多都是在這裡消磨掉的。 現在,每個走進中央咖啡館的客人,都能在進門的第一張桌子旁邊,依舊能看到 Peter Altenburg的身影,當然,是他的雕塑啦。

咖啡館內部是宮廷式的富麗裝飾,牆上掛著國王Franz Joseph I 和茜茜公主的畫像,讓人似乎回到了那個年代。

想著來中央咖啡館自然要點這裡的招牌「中央咖啡」,沒想到中央咖啡裡面居然有微弱的酒精,比一般咖啡更有層次感。只是上面漂著的奶油,讓人喝到後面有點膩。

奧地利國民飲料,一種由阿爾卑斯山天然香草調製而成的碳酸汽水。感覺有點像 Martinellis Sparkling Cider,咖啡喝膩時拿來喝了好幾口,覺得冰鎮的喝著舒服極了!

中央咖啡館最出名的甜點就是薩赫蛋糕了, 它是維也納薩赫酒店獨特的巧克力蛋糕。據說是當時奧地利首相剋萊門斯·梅特涅伯爵,天天舉辦宴會,必須事先準備大量甜點,某日要求廚子開發一道能讓賓客難忘的新甜點,不巧,大廚生病,由16歲學徒「法蘭茲.薩赫」擔負重任,他靈機一動寫下食譜,烘培出此道巧克力蛋糕,美味無比,賓客大加讚賞。而在當時沒有冰箱與防腐劑的年代,薩赫蛋糕居然能至少保存2周,自始聞名於世,也是茜茜公主的最愛。如今關於sachertorte的方子有不少,但最純正的薩赫蛋糕製法已經成為奧地利的國家機密!

我們就是來咖啡館一定要點肉的兩位肉食主義姑娘,這裡的炸雞排配上黃瓜沙拉簡直完美!感覺都快搶了薩赫蛋糕的風頭了!

相關焦點

  •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更完整的句式是: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中文網絡居主流地位的說法是,這句話的版權屬於法國文豪巴爾扎克。巴爾扎克的確嗜咖啡如命,尤其當他處於寫作狀態時。
  •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詩人Peter Altenberg曾經說:「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而在義大利咖啡館,拿鐵就是拿鐵,更沒有如此細分的牛奶要求,大抵是因為沒有澳洲這麼得天獨厚的牛奶吧?Campos?對,就是這家位於雪梨大學附近Newtown的只有20來平米不起眼的小館,卻是雪梨評比第一名的咖啡店!還上過Discovery頻道....店裡煮咖啡的大師年薪百萬!!!
  • 歷史的味道:西班牙百年咖啡館
    咖啡館更是文人政客 交流思想的俱樂部和心靈港灣。 西班牙這8家百年咖啡館 見證了這些歷史上的 相遇和相聚。
  • 這12家百年咖啡館,最年輕的也118歲了
    「不在家裡,就在咖啡廳裡。不在咖啡廳裡,就在去咖啡廳的路上。」如果你去歐洲旅行,不能錯過歐洲的咖啡文化。在那兒,百年以上的咖啡廳並不罕見,你轉過街角進入的那家,可能曾是海明威寫作的地方;你坐著的角落,可能也曾坐著貝多芬、畢卡索、徐志摩這些和你一樣的客人…… 最知名的12家古老咖啡廳,每一處香氣四溢中都暗藏著一部「近代史」、每一個都有令人忍不住追憶的美麗故事。
  • 世界知名咖啡館盤點之:歐洲「文藝咖啡館」
    18世紀的歐洲,咖啡館是重要的聚會場所,也是世界政治風雲的中心,那時候的政治家在這裡發表著各種演說,同時,咖啡館也是歐洲音樂界及文藝界人士的最愛。由於咖啡館的音樂以及客人的交談,不像圖書館那麼寂靜,又沒有酒吧那麼嘈雜,比辦公室多一些自由,所以歐洲音樂界、文藝界就成了咖啡館的常客。
  • 維也納的咖啡館!
    咱不是搞歷史的,詳情也不去細究了。經歷了土耳其人的兩次圍攻之後,維也納開始了輝煌的巴洛克藝術風格建設時代,人口持續增加,城市下水道、住宅門牌號碼、國家郵政系統、城市公務員制度等等都開始創新性地進入了這座偉大的城市。維也納很快便成為了歐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海頓、薩列裡、莫扎特、貝多芬和舒伯特將維也納古典主義引領到了頂峰。
  • 特色咖啡館大全
  • 看世界:世界十大著名咖啡館
    1.花神咖啡館 (Cafe de Flore)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位於塞納河左岸, 是巴黎的三大著名咖啡館之一,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耳曼大道和聖伯努瓦街(Rue St. Benoit)轉角,長期以來一直以其知識分子精英主顧著稱。這家百年老店,創立於1887年,法國第三共和時期,以古羅馬女神Flore為名,店內自然也是處處花團錦簇、綠意盎然。
  • 帶你去看10家最有故事的咖啡館
    這句話如果將男人和女人調換下位置,我相信大部分女人都會不以為然。但如果不調換位置,我又不以為然。因為我是男人,而且在我生命的這個階段,瘋狂地想開一家咖啡館。從 1650 年歐洲第一家咖啡館(位於英國牛津)開業距今,咖啡館文化已有 365 年的歷史。而咖啡館成為歐洲市民日常的聚會場所則是 17 世紀後期的事了。最開始,喝咖啡是貴族的專利。
  • 匈牙利丨全球最美咖啡館?你可能會踩雷
    作者:desperado安瀾歐洲最不缺的就是百年咖啡館,幾乎每個國家都能拿出一兩個曾經高朋滿座勝友如雲的著名咖啡館,但凡你能叫出名的活在20世紀的名人裡,其中一定有人去過這家咖啡館,這一點也不新鮮。在過去的一百年多年裡,歐洲人對咖啡館的熱衷程度超越了其它一切社交活動,從窮困潦倒的藝術家到出入高級沙龍的達官貴人,都將去咖啡館坐一會兒視作每日課程。在布達佩斯老樓裡枕著水果刀睡了一夜的我醒來,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匈牙利最為聲名顯赫的咖啡館走去。
  • 巴黎的露天咖啡館
    令人稱奇的是,位於聖日耳曼大道後小巷中的這家咖啡館,從外表上看,你很難想像它已經擁有超過了300年的歷史。
  • 虹口這家超有內涵的咖啡館重新開業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在多倫路靠近四川北路有家文藝氣息濃厚的公啡咖啡館,在上海頗為出名。經過90餘年後,如今公啡咖啡館又重返多倫路。日前,公啡咖啡館、書社開張活動在多倫路文化名人街舉行,許多市民冒著寒流,來此領略老上海的風情,感受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名人文化的魅力。
  • 隱密在白塔寺周邊的那些咖啡館
    朝陽的咖啡館通常沒有四合院的便利,那就在裝修上做文章,很多空間都讓人待著頗舒服,朋友小聚,一個人發呆都不錯,至於咖啡,現在已經不大容易踩雷了,即使不出色,也都還算可以。 從前總覺得西城沒有什麼好的咖啡館,但最近幾年,開在白塔寺和西四、平安裡一帶的咖啡館特別有意思。
  • 錯過會後悔一生的咖啡館!
    下面讓我們一同去探尋大師們愛的咖啡館吧~1-THE FIRST-安提柯咖啡館 (Antico Caffé Greco)大理石的桌面,帶靠墊的椅子,身著燕尾服的服務員,以及數不清的鏡子——這就是這家充滿了古典優雅範兒的咖啡館的風格。
  • 韓系咖啡館在中國全線失敗,這對大躍進中的中國咖啡館有什麼借鑑?
    漫咖啡武漢店所以韓系咖啡館的目標消費群是情侶、聚會聊天的朋友或者家庭,他們希望用一個更大更舒服的空間讓消費者在店裡儘可能長時間地停留。漫咖啡的創始人辛子相曾說過,他認為這些在店裡停留的消費者必定會「呼朋喚友」,帶來更多的消費者。這與主打商務客群的星巴克走的剛好是相反的策略,星巴克店面小,座位也不多,比起在店裡長坐,他們更鼓勵客人外帶。
  • 走進咖啡館,感受它所帶來的,體會青島的內在美
    我不止一次來過青島,真正的感受過這個城市之後,青島最吸引我的,可能不只是迷人的海景,秀麗的風光,或者各種海鮮大餐。還有早已與這個城市紅牆綠瓦,文化底蘊融合在一起的咖啡館。如果來到青島,你可以自己去找一找這個城市裡的咖啡館,感受一下與其他地方的有何不同,去過青島的很多咖啡館,有時是老友來訪一同去坐坐, 有時是新結交的朋友約好地,點聊聊,有時是忽然湧起文藝情懷自己去逛逛,也有時只是想念某家咖啡館的咖啡或者甜點,非要立即吃到不可。
  • 誇德裡咖啡館——以露天音樂聞名於世的咖啡館
    在廣場上和古老的佛羅裡岸咖啡館遙遙相對的,就是這家以露天音樂聞名於世的誇德裡咖啡館,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鮮綠色的露天座椅,在陽光的映照之下格外顯眼,據懂門道的客人說,這裡早晨的光線最美,可以讓剛升起的旭日灑滿全身。
  • 咖啡館進化論,了解一下?
    普蔻咖啡館(Le Procope),儘管這不是法國第一家咖啡館,卻是世界上第一家以知識分子與文藝界人士為目標客戶的咖啡館。雖然咖啡已與茶一起稱霸當今世界,但咖啡館的出現卻遠遠晚於茶館,你能想像最初的咖啡館不僅與文藝完全不搭邊兒,還常與藏汙納垢的專門會所牽扯不清嗎?
  • 晨讀| 咖啡館的味道
    咖啡館是多廳布置的。往裡,左面是從頭到底的主通道,分別通向右邊幾個小廳。主通道很窄,兩邊貼牆放沙發茶几桌椅,你需要在兩旁顧客的目光中穿過。我們落座尾廳,環顧四周,天鵝絨般紫紅色是主色,沙發和椅面,大塊的牆壁,都是紅絨布,間雜著古老的玻璃書櫥,小型雕塑和頭像、滿牆的老舊油畫,頂上花枝般的吊燈,面前木質小圓桌嵌著大理石面。
  • 上海「東海咖啡館」,是猶太人開的,有著90年的歷史!
    各種特色建築和商業區隨處可見,構成了上海的繁華景象,而最能凸顯上海風格的地方,相信就是各種各樣的咖啡館了,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咖啡館有8000多家,最早的咖啡館可以追溯到1934年,現在,這家有90年歷史的咖啡館在關閉12年後重新開張了。這家咖啡館就是東海咖啡館,位於外灘附近的滇池路,承載著老一代上海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