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進化論,了解一下?

2021-02-08 每日咖啡資訊



■   ■   ■



1686年,義大利裔的法國人普蔻(Francois Procope)在巴黎的歌劇院附近,開設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普蔻咖啡館(Le Procope),儘管這不是法國第一家咖啡館,卻是世界上第一家以知識分子與文藝界人士為目標客戶的咖啡館。

 

普蔻的定位十分精準。


咖啡館開辦以後,進出的皆為上流社會的精英和往來劇院的文化人,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人在此編撰了近代第一本百科全書,孕育了以理性為主導的啟蒙運動新思潮。法國大革命前夕,革命人士曾在普蔻聚會商議,由此推動了法國近代革命的浪潮。

 

法國19世紀歷史學家密榭雷談到咖啡對法國革命的作用時,曾在詩中寫道:


「宣揚革命理念前,

先喝下幾杯咖啡鼓舞自己,

就像戰馬先吃飽糧草再出徵……」

 

然而,天將降大任於「咖啡館」,必先苦其心志。雖然咖啡已與茶一起稱霸當今世界,但咖啡館的出現卻遠遠晚於茶館,你能想像最初的咖啡館不僅與文藝完全不搭邊兒,還常與藏汙納垢的專門會所牽扯不清嗎?

源起

地下酒莊與麻煩製造館


有史料可據的咖啡飲品最早出現在阿拉伯半島,因為伊斯蘭教禁酒,所以咖啡很快成為教徒夜間祈禱前的提神劑。後來,咖啡之風往西吹入埃及,並流行於當地清真寺,連伊斯蘭最高學府——開羅的阿茲哈爾大學也被捲入這股咖啡熱中。寺內咖啡使用量的增大,促使寺外開始公開販賣咖啡,許多地下酒莊嗅到咖啡的商業苗頭,也加入了售賣行列。


酒莊之類本來就易滋生事端,讓人清醒的咖啡因與迷醉頭腦的酒精相互作用,使得早期咖啡館蒙上了「麻煩製造館」的陰影,統治當局不得不多次禁止,在有心人士的配合下,還曾發動了多次反咖啡運動,然而咖啡之勢已不可擋。

 

「咖啡入口,真理豁然浮現。」有人看準咖啡提神開智的功效,將咖啡館適時與酒館分離開來,用健康正面的形象催生了不賣酒的咖啡館。


改革

文藝活力注入,造就新式咖啡館



16世紀的中東地區,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咖啡館形態各異,阿拉伯半島南邊的葉門摩卡咖啡,最早以咖啡攤形式售賣,成本低,流動性強,售賣者現場煮售咖啡,香味四溢,這樣的攤子在今天的北非地區還有遺存。

 

而規模較大的城市,如開羅、麥加和伊斯坦堡等地,普通咖啡館奢華咖啡館一應俱全。前者比流動攤子大一些,店內有長條凳椅供人休息,戶外亦有空餘添設桌椅,這種「鄰家咖啡館」在今天的伊斯坦堡還能看到。


以華麗建築著稱的奢華型咖啡館除了售賣咖啡,還提供各種文娛活動,名人講座、歌手駐唱、雜耍、下棋、舞蹈等不勝枚舉。據說,這個創意來自敘利亞,旨在創造健康的交際場所,吸引知識分子和上流社會人士。阿拉伯人將這種咖啡館戲稱為「知識學府」,人文薈萃之地,倒也名副其實。

 

今天的伊斯坦堡街頭,隨處可見風格林立的咖啡館,這些咖啡館也是土耳其戲劇最初的孵化器。然而這些咖啡館的發展也並不順利。


1650年,奧斯曼帝國國務大臣庫普利擔心反動分子聚集於咖啡館批評時政,下令重刑取締,此舉短暫震懾了偷飲者,卻沒起到什麼實際作用。統治階層最終只能妥協,條件是咖啡館每天需要上繳兩枚金幣。

 

突破政治阻礙伊斯坦堡咖啡館越發華麗,一些地方猶如皇帝的夏宮,窮盡奢華之能事。

 風行

席捲歐美的咖啡浪潮



在咖啡館風行草偃的15、16世紀,歐洲殖民主義也開始興起,並劍指中東。在這股全球殖民徵服中,咖啡最先淪為俘虜。

 

歐洲地區,最早引進咖啡的是當時的威尼斯共和國。當時,威尼斯駐伊斯坦堡大使摩羅西尼帶著幾袋咖啡豆返回威尼斯,然而和阿拉伯半島上的際遇一樣,受到了宗教阻礙。

 

不同的是,當時的天主教教宗克雷蒙八世認為,自己應該身先士卒,嘗嘗異域東方的「黑水」,再決定是否該禁。豈知品嘗過後,這位教宗竟為咖啡的味道所折服,言道:


「豈能讓伊斯蘭教徒獨享瓊漿玉液之美,咱們不妨愚弄撒旦一番,為咖啡施洗禮,除去昔日汙名,基督徒即可安心享用咖啡。」

 


關於這位腦迴路清奇的教宗與咖啡的逸聞流傳義大利數百年,真假難辨。可以確定的是,此後,威尼斯商人開始從葉門大量進口咖啡豆,專供貴族使用。

 

1645年,被拿破崙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客廳」的聖馬可廣場邊上,第一家小型咖啡館開張營業,連環拱廊下,原來售賣檸檬汁的攤販也開始加賣咖啡。然而,走低價平民路線的咖啡館內喧鬧不堪,遭到當局嚴令禁止,幾番妥協之後,高瞻遠矚的商人們揚棄低俗,為咖啡館改頭換面。

 

1720年12月29日,格調高雅的佛羅裡昂咖啡館(Caffe Florian)在聖馬可廣場行政官邸的拱廊下開業,目前仍是世界上持續營業最久的咖啡館之一。引人入勝的星光演奏會惹人流連,互通信息的交流中心堪比郵局(彼時未有郵局),拜倫、狄更斯、普魯斯特、歌德等名人常在此駐足,義大利喜劇泰鬥哥爾多尼的喜劇《咖啡館人生百態》,場景就在此處。


還有大名鼎鼎的情聖卡薩諾瓦,他的諸多情史都發生在這個咖啡館,因為這裡是當時少數準許女性進入的咖啡館。


因此,威尼斯咖啡館中,最具義大利風情與文藝格調的必定是佛羅裡昂。

 

△維也納 鐸瑪榭利咖啡館(cafe Tomaselli)

躬逢咖啡之盛的還有維也納,哈布斯堡家族的瑪利亞·特蕾西亞公主對咖啡情有獨鍾,當時奧地利咖啡館要求有執照才能營業,是公主出面,降低執照門檻,才有了後來的局面。今天,薩爾茨堡的鐸瑪榭利咖啡館(cafe Tomaselli)依然是世界第二古老的咖啡館,大音樂家莫扎特過去是這裡的常客,據說最愛的是白咖啡。

普蔻咖啡館大熱之前,因為法王路易十四對咖啡印象不佳,曾導致咖啡館在法國遭遇南熱北冷的局面,想想如今離不開咖啡的法式浪漫和巴黎琳琅滿目的咖啡館,不得不承認名人效應和歷史事件的加持作用。

 

與法國一水之隔的英國,早在1650年就有了第一家咖啡館,因為開在牛津,所以往來無白丁,一度人滿為患,後來藥劑師提亞德又開辦了一家咖啡館,師生們在此討論學術,成立牛津咖啡俱樂部,1660年又發展成為知名的英國皇家協會,咖啡的功用不容小覷。

 

△1660年 倫敦的咖啡館

早期英國咖啡館只需一便士就可聆聽名人講座、閱讀書報,支付兩便士附贈咖啡或茶,因此也被稱為「便士大學」。隨著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聚集,很多咖啡館到最後都成了一個固定的專業地點,比如倫敦證券交易所,最初源自金融家Thomas Gresham在1680年開辦的強納森咖啡館。


 


1679年,德國第一家咖啡館出現在漢堡,此後,咖啡在德國落地生根,甚至一度威脅到啤酒國飲的地位。而在北美,咖啡的興起可以說十分戲劇性了。

 

作為英國殖民地的美國,日常喝得最多的無疑是茶,然而當英國試圖增加進口關稅時,憤怒的北美人民一舉將茶葉傾倒入波士頓港,自此拉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戰爭結束之後,咖啡蔚為風潮。當時最知名的是獨立愛國人士最愛的青龍咖啡館(Green Dragon Tavern)。


至於畢茲、星巴克、喬治·豪爾之類,那都是近代風格了,與今日相差所見大同小異。

 

想想看,咖啡館的誕生最初只是阿拉伯半島上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誰能料想它會在世界掀起這樣大的咖啡風暴。

 

一家小小的咖啡館,就像一個載體,雖然被迫承載著歷史的重擔,但更多的是包容人們對生活方式的敬意,商業社會中,再沒有一個地方比咖啡館更適合摸爬滾打的人了。當氤氳的咖啡清香縈繞鼻端之時,一切喧鬧繁雜都能被隔斷,一門之隔,給咖啡館裝上了結界,也給喝咖啡的人創造了上帝的應許之地。


(參考書目:《世界咖啡學》韓懷宗著)







微信公眾號 | mrkfzx

小編微信號 | 343204279

微博 | http://weibo.com/mrkfzx

關注每日咖啡資訊,一起發現生活的美好!


相關焦點

  • 進化論團隊招聘啦!
    進化論就不用我多介紹了吧?我們是一家成立了5年的頭部自媒體公司,你周圍一定有不少好友關注我們(叉腰)。在進化論能收穫什麼?在進化論後有什麼變化?同時心態也更開放了,接受了很多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接納自己愛自己了,這個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也是最最感謝進化論的一點。再就是實際的穿搭能力了。以前雖然也很喜歡穿搭,但確實熱情比方法論多,來了進化論之後學得更多了懂得更多了,穿搭理論和方法也更專業更系統了,還能幫助別人去做得更好,很開心。
  • 你如何看待進化論?進化論到底有多少漏洞?
    網絡上對於進化論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不僅僅是進化論,很多其他理論,比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都會受到質疑。質疑科學理論並沒有錯,科學本來就是用來質疑的,沒有質疑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有一點必須明確:在質疑任何理論之前,必須對該理論有充分的了解,不然哪來的質疑資格呢?而網絡上流行的所謂「進化論漏洞」能明顯看出根本沒有了解進化論到底是一個什麼理論,了解到的僅僅是進化論的皮毛而已。
  • 進化論被推翻三大理由,進化論最大的缺陷有哪些?
    他認為生物是在不斷進化的,而人類也是一步步由草履蟲發展進化而來的。但是近些年來人們發現進化論中也有些不符合邏輯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進化論最大的缺陷有哪些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達爾文發現了進化論,這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於最終成為了現代科學的研究基礎,當然很多方面還是比較符合進化論的,比如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會那麼長等問題就是比較符合的。
  • 專訪|《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作者史鈞:我們對進化論充滿誤解
    著名生物學家杜布贊斯基曾說過:如果不按照進化思想思考問題,生物學的一切將無法理解。有人把進化論稱為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是科學中的科學。西方科學精神的培養,很大部分得益於進化論的傳播。不過時至今日,人們對進化論的認知依然存在有不少誤區;即使是略微了解進化論的讀者,對這門學科的認知也還停留在經典進化論階段。
  • 創造論與進化論
    前面幾章已經提到,自從一八五九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後,進化的思想像野火一樣迅速在思想界、科學界蔓延,對《聖經》所啟示的創造論提出空前的嚴重挑戰。雖然《聖經》的歷史性已被考古學的證據充分證明,不少人仍把進化論當作科學真理,認為創造論不符合科學,是無法接受的。進化論成為許多知識分子接觸、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阻攔。
  • 人類的演變: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如何進化?
    大家好,我是宋傑,小編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人類的演變。「有了人,我們就有了歷史。」人類社會的歷史是從原始社會開始的。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1744-1829)在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廣泛探討了動物界的進化,指出高等動物起源於低等動物,人類來源於人猿,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統的進化論。可是在教會勢力嚴密控制下的歐洲,他當時還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駁倒他的反對者。
  • 進化論被推翻了嗎?
    事實上,自 150 年前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有無數考古發現和科學實驗都具有證偽進化論的潛力,但它們都沒能做到這一點。拿進化論做例子。曾經有個名叫 J.R.S. Haldane 的生物學家在被問到如何證偽進化論時,說了下面一句著名的話:「前寒武紀的化石兔子!」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科學和人文領域有著重要影響,但同時也是一個極具爭議的理論。科學史上沒有哪一個理論學說像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那樣面對著那麼多的反對者,遭到那麼多的攻擊、誤解和歪曲,經歷了那麼長久而激烈的爭論。達爾文的最大貢獻是促進了進化論思想的傳播,但達爾文對生物進化方式的解釋對不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
  • 進化認識論的實在論辯護
    隨著適應論綱領不斷受到挑戰,其實在論觀點也受到內在懷疑論的致命威脅。本文通過對新近出現的激進建構論、非適應論的進化認識論以及應用的進化認識論進行評析,探討其中的實在論議題,從而重構進化認識論中的實在論立場並為其提供辯護。
  • 周忠和:你對進化論的誤解有多深?
    大概意思是進化論很重要,生物學裡面很多現象離開了進化論是很難解釋的。我們常常很容易誤解進化論,而且有各種各樣的誤解,我簡單查了一下,有「Top Five Misconceptions About Evolution」,「Ten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Evolution」。
  • 不了解進化論,你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進化論的核心是: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達爾文進化論主要 觀點:1生物是變異的。2.變異的方式是一點點地、漸漸地、悄悄地,是反對跳躍式地變異。3.物種有強大的繁殖能力,繁殖數量龐大,大大超過自然的隨能力。所以後代必經大量淘汰。4.有資格做出生死裁決的只有大自然,這就是自然選擇。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雅克·莫諾的話來說,「進化論有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這句話放在很多活躍在網際網路上的科學愛好者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否認進化論的人,在證據完全做不到,就轉而去攻擊達爾文,好像找到了達爾文說過的錯話,就可以推翻進化論似的。就目前在大陸的自媒體上,進化論已經被「民科」們推翻了無數次,幾乎每個月都能看見聳人聽聞的大標題——進化論被推翻了!可是,進化論還是巋然不動,無論它在自媒體上被推翻了n+1次。
  • 進化論只是達爾文理論?它何以被廣泛接受?談談進化論的歷史
    在近年來的中文網際網路上,會時不時看到一些質疑進化論的言論,而且還會經常有人說這是目前國際社會的一種新思潮,好像是有什麼最新的發現要推翻進化論似的。但其實在國際社會裡,進化論面臨的情況卻正好相反。因為在進化論真正作為一個理論提出的年代和20世紀早期,它確實曾經受到過很大的質疑。但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和21世紀之後,對進化論的質疑聲其實是越來越少了。
  • 進化論被推翻的證據
    進化論被推翻的證據壹、進化論的由來與論點 根據這些現象,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的學說,叫做漸進(Gradualism),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然進化論(Naturalistic evolutionism),或者簡單稱為進化論。在這裡,所謂「漸進」是指進化是一個緩慢持續的過程。所謂「自然」是指自然而然,不藉助外來的能力或智慧,也就是不需要神,或者外來智慧的設計,乃是借著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
  • 進化論,一個錯誤的信仰?
    嚴格地說,進化論至今都只是一種假說,當年達爾文希望將來能發現確鑿的證據,可是禁得起檢驗的證據至今也沒有找到,而且進化論的理論與事實也出入太大,論證模稜兩可,結論也無法重複。後來的學者是把進化論當作一種科學的信仰繼承下來的。也正是因為信仰,才把它當成真理介紹給學術界和公眾,這種新奇的假說很快形成了一個流行的信仰,人云亦云,被人們當成了真理。
  • 進化論的「漏洞」,科學家推翻猿人進化論,達爾文或許真的錯了
    關於人類的進化的問題,目前最公認的說法,還是說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到目前為止,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最早的祖先是位於非洲大陸的森林古猿,後來隨著氣候和環境的變化而進化成為今天的人類,但是,許多人也對這種說法提出質疑,認為這個說法並不具有說服力。
  • 基因科學研究推翻了進化論?
    所以我決定去扒一下這篇論文。論文的原始出處第一步,提取關鍵語句百度一下,發現其實這個說法早在2018年就出現在網上了。不少雷同文章表明,這是2018年5月的事(呵呵,互抄都不認真點)順藤摸瓜,我找到了這篇文章。
  • 進化論為什麼越來越被質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進化論認為生物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和發展,比如:人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現在很多人開始不相信進化論,轉而開始相信神創論,主要是因為進化論還存在很多無法解釋的疑點,神創論者就利用這些疑點就斷章取義全盤否認進化論並推行他們的神創論說。
  • 論達爾文進化論的欺騙性(之一)
    原創文達爾文進化論被我們從小輸入腦海,從記事起我們就覺得人類是進化而來的,是動物變得,一直以來好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很多朋友也在寫關於達爾文進化論的欺騙性,但是吾還是想自己也來寫寫與君分享。在遺傳變異和進化選擇的作用下,雞和蛋就越來越像現在的雞和蛋。這個問題至今科學界解釋透徹者還是很少,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在我的腦海中,這個問題如像一顆腫瘤,至今沒有聽到或看到權威一致的答案, 然而「進化論」在達爾文臨死之前一再聲明是「大膽假說」的學說,在今天已經不止一次被證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