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進化論,你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2020-12-17 政治經濟的故事

進化認的產生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人是神創造的。

拉馬克提出人是逐漸演化而來的,其理論核心有兩點: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論據:長頸鹿的脖子和鼴鼠的眼睛。反對的證據:處女膜。

達爾文之前,地質學上出現的地質漸變論和化石為進理論奠定了基礎 。進化論的核心是: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達爾文進化論主要 觀點:1生物是變異的。2.變異的方式是一點點地、漸漸地、悄悄地,是反對跳躍式地變異。3.物種有強大的繁殖能力,繁殖數量龐大,大大超過自然的隨能力。所以後代必經大量淘汰。4.有資格做出生死裁決的只有大自然,這就是自然選擇。 反駁:1.盲腸2.孔雀尾巴

進化論內部分成生物進化論和文化進化論,前者認為人是生物進化而來,其理論在《祼猿》和《第三種猩猩》出版後基本肯定,而後者的支持者認為人的文化一直是進步的,是有方向的,這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矛盾。

自然選擇和性選擇

性選擇可以分為性別內選擇(同性之間的競爭,可歸入自然選擇)和性別間選擇(通常是雌性選擇雄性,這表明動物也有審美,受到很多純自然選擇派學者的攻擊).為什麼性別間選擇的權利在雌性?達爾文派認為因為自然中男多女少,而且雌性要承擔生養後代的任務。但是以華萊士為首另一派提出了很多反例。華萊士認為體色有保護和吸引的作用不是雄性體色鮮豔,而是雌性為保護自己而暗淡。至於雄性的炫耀行為是滿足青春期的需要,累贅理論。 兩者本質的矛盾是生存重要還是繁衍重要。

利他行為

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利他行為成了自然選擇的反例。

打補丁式的解釋:親緣選擇理論(不能解釋無親緣關係的個體之間的利他行為)、合作進化論(雙方可識別、能多次合作,互惠互利)、累贅理論 (表現自己的強大,想獲得同夥的尊敬或者告訴敵人不要把自己當目標)

集大成者是道金斯的基因選擇理論,認為基因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基因是自私的,一切看似利他的行為其背後的目的都是讓基因能夠傳遞下去,只要遺傳成功,生命短暫也無所謂。生物在基因的影響下一邊合作,一邊競爭,最終達到一種平衡。

寒武紀物種大爆發

在寒武紀物種在3千萬年內大量出現,對進化論產生了挑戰。也有很多人進行解釋:1.地球漸漸冷卻後,寒武紀溫度正好適合生物的生長。2.溫度變化造成碳酸鈣大幅增加。3.收割理論。一個物種造成海藻覆蓋範圍下降,給其他多個物種騰出了生存空間。4.間斷平衡理論。物種快速形成,保持長時間平衡穩定,然後找機會突變。進化過程就是平衡不斷被間斷的過程。

目前被廣泛接受的是hox基因調控理論,這個基因發生突變會對物種外形產生巨大影響。

關於物種大滅絕 目前發現了五次,沒有普遍接受的理論。二疊紀大滅絕主要解釋有大陸漂移淺海面積變小和海平面上升造成缺氧兩種。白堊紀大滅絕主要理論是新災變論,即彗星撞地球理論。

社會達爾文主義

達爾文主義用到人類社會上,產生了社會達爾文主義,有人希望通過它激勵所以得人去努力提升自己。但是他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內涵與外延,於是人們這個理論中找到了競爭的依據,發展到極致就是帝國主義與軍國主義。

由達爾文主義演化而來優生主義(培育優秀人種)和種族歧視理論(通過智商標準剝奪低智商人的生育權力)

新達爾文主義與新拉馬克主義

新達爾文主義:繼承了自然選擇理論,但徹底放棄了獲得性遺傳的達爾文主義,由孟德爾的遺傳理論和之後的基因理論代替。

新拉馬克主義:自然選擇不是真理,最多只能算是生物進化的輔助因素。生物有強大的可塑性,只要環境發生改變,生物也就隨之發生改變以適應新的環境。並且這種變異不是達爾文所說的隨機發生的,而是經過環境的誘導而出現的,或者生物對環境長期習慣的結果,即定向變異。自然選擇雖然可以淘汰不適應的個體,但獲得性遺傳才是真正適應的原因。(基因學說興起後,必須證明遺傳水平上的突變可以傳給下一代,目前無法證明)

兩者本質區別是演化是否有方向。達認為無方向,被動的;拉認為有方向,主動的。

在一次次被打擊後,拉馬克主義者又在分子生物學上找到細菌能夠主動改變自身基因適應環境的證據,但是依然有爭議。拉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其理論有著積極的暗示。

綜合進化論

在自然選擇進化論的發展中集大成的——綜合進化論:生物進化的基礎是遺傳物質的偶爾突變(孟德爾),然後這些突變接受自然的選擇。無論是劇烈的還是逐漸的變化,都不過是基因連續變化的表現而已,這些變化的最終生物學基礎,都源自基因持續的變化。 基因雖然是完整的,呈現一定的不可融合的顆粒性質,但是基因所表現出來的表型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混合的(膚色問題)。 分子生物學研究證實生物信息只能從核酸傳遞給蛋白質,而蛋白質無法把大量信息傳遞給核酸,從而根本上否定了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

在其內部還存在物種起源於宏觀進化還是微觀進化等多個問題的爭論。

自然選擇的對象

主要學說有三種:群體選擇,正在逐漸式微。個體選擇,以古德爾為代表。基因選擇:道金斯提出的自私的基因為代表,雖然受到挑戰,但是目前為主流。

三個學說正在逐漸整合。

進化論的挑戰

中性突變理論: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在分子水平上,物種是一直在突變的,大自然並沒有產生一點兒嚴厲的選擇力量,大部分大部分鹼基鼓鼓的產生的突變並沒有被自然選擇淘汰。

進化論的拓展

社會生物學,威爾遜用生物學的理論去解釋社會現象和問題。人的選擇是體內化學元素控制的,引出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討論。

最終威爾遜提出相互作用論,否定控制人類行為的方式和控制動物本能的方式一樣,部分承認了自由意志和文明的力量。

相關焦點

  • 你如何看待進化論?進化論到底有多少漏洞?
    網絡上對於進化論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不僅僅是進化論,很多其他理論,比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都會受到質疑。質疑科學理論並沒有錯,科學本來就是用來質疑的,沒有質疑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有一點必須明確:在質疑任何理論之前,必須對該理論有充分的了解,不然哪來的質疑資格呢?而網絡上流行的所謂「進化論漏洞」能明顯看出根本沒有了解進化論到底是一個什麼理論,了解到的僅僅是進化論的皮毛而已。
  • 專訪|《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作者史鈞:我們對進化論充滿誤解
    著名生物學家杜布贊斯基曾說過:如果不按照進化思想思考問題,生物學的一切將無法理解。有人把進化論稱為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是科學中的科學。西方科學精神的培養,很大部分得益於進化論的傳播。不過時至今日,人們對進化論的認知依然存在有不少誤區;即使是略微了解進化論的讀者,對這門學科的認知也還停留在經典進化論階段。
  • 周忠和:你對進化論的誤解有多深?
    2008年《新科學家》雜誌有一篇「Evolution 24 Myths and Misconceptions」,選了24個神創與誤解。一般老百姓對進化論的誤區從哪來的呢?最大的根源可能還是我們對它不了解,就跟人和人之間的誤會一樣,有時候通過溝通就能消除這種誤會。當然,誤解有可能來自於比較執著的宗教,神創論信仰者根本不相信進化論,你怎麼跟他說也沒用。
  • 進化論被推翻三大理由,進化論最大的缺陷有哪些?
    他認為生物是在不斷進化的,而人類也是一步步由草履蟲發展進化而來的。但是近些年來人們發現進化論中也有些不符合邏輯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進化論最大的缺陷有哪些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達爾文發現了進化論,這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於最終成為了現代科學的研究基礎,當然很多方面還是比較符合進化論的,比如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會那麼長等問題就是比較符合的。
  • 達爾文進化論有什麼缺陷
    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生物進化是通過「變異」和「自然選擇」,其中「變異」是隨機發生的,生物進化方向由「自然選擇」來引導。人們對自然選擇說主要有如下疑問:第一種認為自然選擇理論不能像物理學或化學定理那樣能夠通過實驗來證明,是「不能被證明的理論」。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本文為你解讀的這本書是《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這次航行,開闊了達爾文的眼界,啟發了他對自然奧秘的探索和研究;所得到的大量實際資料,為達爾文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一個問題老是在達爾文的腦海中紫繞:自然界的奇花異樹,萬類昆蟲,千種動物,不同的人種,到底是怎樣產生的?怎樣演變的?彼此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尊重實踐和科學的達爾文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決定向上帝創造萬物的宗教迷信挑戰,以進化論來闡明物種起源。
  • 進化論團隊招聘啦!
    我們是一家成立了5年的頭部自媒體公司,你周圍一定有不少好友關注我們(叉腰)。在進化論能收穫什麼?在進化論後有什麼變化?進化論和其他公司有什麼不一樣的?@番茄:進化論和其他公司不一樣的地方還挺多哈哈哈哈哈。
  • 唯物論+進化論=失效的大腦?
    你可以認為有一個類似「上帝」又絕不是「上帝」的存在,好比柏拉圖的想法,你可以做一個無神論者,但卻不用全盤接受唯物主義;但反之,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你卻不可能不是一個無神論者。好,我想說的是,你其實不可能理智地同時相信唯物主義和進化論。這裡的唯物主義包含在自然主義之內,包括對與人類本身的看法。如果你說,一個自然主義者不一定要對於人類本身持有唯物主義觀點。
  • 遊子吟 (六) | 創造論與進化論-5
    比如,馬和驢交配後可以生騾子,獅、虎雜交也可生子,但其子皆無生育能力。所以,馬和驢,獅和虎屬於不同生物種。現存生物類種間的明顯區別與連續進化的學說是矛盾的。是不是那些在連續進化中產生的中間類型,因不適合環境而死亡,因而導致現存生物之間性狀的不連續性?假如果真如此,一定會有相當數量的中間類型的生物的遺體在化石中保存下來。然而,化石記錄中所看到的,也同樣是物種性狀的不連續性。
  • 《愛情進化論》究竟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讓自己失盡民心?
    眼瞅著《愛情進化論》收視率一天比一天撲街,單天網播量還比不上小透明的網劇《我們的青春期》高,榴璉菌也開始納悶。明明看起來品相還不錯的一部都市劇,怎麼就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愛情進化論》改編的是臺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看了劇之後,小編發現這個改編十分的秀,完美地躲避了所有原版的精華。
  • 進化論被推翻了嗎?
    事實上,自 150 年前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有無數考古發現和科學實驗都具有證偽進化論的潛力,但它們都沒能做到這一點。拿進化論做例子。曾經有個名叫 J.R.S. Haldane 的生物學家在被問到如何證偽進化論時,說了下面一句著名的話:「前寒武紀的化石兔子!」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
    一些人不敢接受人類起源於古猿的事實,他們覺得所謂的「神」賦予自己的「高貴地位」遭到了挑戰,不敢面對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擁有共性的事實,極力攻擊進化論和達爾文,甚至詆毀進化論的支持者。可事實上,人類的某些能力遠遠比不上一些動物,即便達爾文沒有發現生物的進化規律,其他人(如華萊士)一樣會發現便提出和進化論相同的理論。
  • 進化論「進化」到什麼地步了?達爾文時代的進化論不再是研究主流
    從外觀上不難猜出這些雀類很可能有相同祖先,但要提出「人類也和雀類也有相同祖先」這一結論,不僅需要驚人的洞察力,還需要驚人的勇氣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一個如此有影響力的學說自然也會受到不少人的反對,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在質疑進化論的正確性。畢竟涉及到倫理問題,有爭論倒也正常。
  • 口袋妖怪:鹹魚的蛻變,暴鯉龍的MEGA進化與極巨化!
    人生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寶可夢的世界中就有那麼一隻有夢想且極度兇殘的寶可夢,紅色的身軀,黃色的魚鰭,外加兩根鬍鬚,呆滯的眼神,它名為大兇殘鯉魚王。鯉魚王15級之前只會一個技能就是躍起,雖然沒什麼用,不過官方的寓意還是比較不錯的,鯉魚躍龍門。
  • 搜狗輸入法之父馬佔凱:進化論、圖靈機和信息輸入
    他通過進化論,告訴大家:人類是從海洋從魚進化而來的。達爾文有拖延症,確定了進化論的思想體系20年後,才著書立傳。他也是個富二代,家裡非常有錢,所以他有大量的時間去收集植物。作為一名博物學家,他發現了進化論,自己卻是近親結婚——他和他親表姐結婚了。環球旅行回來後,他得了怪病,自己在一個距倫敦不遠的小地方生活了40年,終生沒有怎麼出過門。
  • 為什麼主流科學家很少使用達爾文進化論,這說明了什麼
    一提到進化論,很多人會想到達爾文,因為是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其實在達爾文之前,進化論的思想已經有人提出了。不過今天咱們還是從頭開始了解一下進化論到底是什麼。後來,隨著生物化石的挖掘,以及大航海時代發現的物種,發現一些物種之間有明顯的相似性和連貫性,於是一些人開始思考:生物究竟是怎麼來的。於是,當時有一些人已經意識到了,生物是不斷變化的。
  • 進化論的困局:人是猴子變的,但絕不可以讓一般人知道!
    但在生命誕生之初,人們和這些「食物」沒什麼區別,基於20世紀90年代對人類和其他動物DNA片斷的研究發現,和人類最接近的生物是黑猩猩。在500萬年到7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擁有同樣的祖先。然而一次無法想像的突變,才有了如今的人類。我們無法想像出,第一個原始人類看起來像什麼樣子。很可能直立起來跟一個黑猩猩一樣,沒什麼區別。
  • 創造論與進化論
    前面幾章已經提到,自從一八五九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後,進化的思想像野火一樣迅速在思想界、科學界蔓延,對《聖經》所啟示的創造論提出空前的嚴重挑戰。雖然《聖經》的歷史性已被考古學的證據充分證明,不少人仍把進化論當作科學真理,認為創造論不符合科學,是無法接受的。進化論成為許多知識分子接觸、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阻攔。
  • 首次發現「不需要氧氣的動物」!挑戰人類對進化論和生命的認識
    那麼,什麼是細胞的呼吸作用?它與我們肺部進行的呼吸有哪些聯繫和區別?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呼吸作用有什麼區別?鮭居尾孢蟲的神奇之處在哪裡,它與目前已經發現的厭氧生物有哪些不同?研究厭氧生物的呼吸作用有哪些意義和價值?讀完這篇文章,你自然會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