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區第一幼兒園創建於2010年,佔地面積11116平方米。在園幼兒570餘人,全園共有教職員工78人,教師52人。2014年晉級為自治區示範幼兒園,並多次被評為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教育先進集體。幼兒園整體建築外形鳥瞰呈腳丫形狀,極具現代化、簡潔大方、融於自然、富有美感。幼兒園設有十二個教學班,一個早教班。設有五個功能室:美工坊、生活實踐坊、科探室、多功能音體室等,符合幼兒個性化發展需求,並配有專職老師開展豐富教學活動。戶外設有沙水區、種植區、攀巖區、體能訓練區、大型玩具區、小木屋等活動場所,生態區有緩坡、草坪、沙池、樹林、攀爬網、吊床、鵝卵石地、水泥地、塑膠地等多樣性地面,使兒童與自然中的植物、雨露、陽光產生連結,讓孩子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著「天地之氣」的變化。幼兒園整體以「生態·自然」為環境創設理念,為孩子打造自由玩樂的成長樂園。
康巴什區第一幼兒園秉承「走好人生第一步」的辦園宗旨,遵循「腳踏實地」的園訓,用心營造「愉快自主、充實幸福」的教育環境,培養擁有健康身心、良好習慣、自主行為、獨立人格的幼兒。經過十年的探索和實踐,基於園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配套公園、廣場、社區等,挖掘生態教育資源,積極創造具有兒童歸屬感的兒童生活環境,遵循生態與自然結合的幼兒園一日生活課程,構建了「自主課程」體系,讓每個孩子都獲得向上生長的力量,成為璀璨星空下那顆綻放光芒的星星。
我們的兒童觀
兒童是一顆種子。教育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相信兒童天生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的能力,順應兒童的發展。
我們的團隊——卓越的師資,專業、有愛、創新的教師團隊
建園十年來,教師師資隊伍穩定,本科合格率100%。教師培養注重心靈滋養與能力提升,幼兒園每年組織教師參與國內外先進理論學習交流,日常業務學習每周常態化開展。幼兒園師德師風常抓不懈,秉承腳踏實地的園訓,辦園十年來師德口碑極佳。全體教職工盡職盡責,樂於崗位奉獻。園風和諧、師資團隊穩定,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可。在這裡,每位員工都可以敞開心扉,充盈自己的內心,享受當下,快樂做教育;每位教師都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孩子可以自由和保安叔叔交談、和保潔阿姨一起打掃、和老師一起整理班級環境。
我們的課程觀——自主化課程
幼兒園的自主課程以兒童發展為核心,以兒童當下感受和體驗為視角,滿足兒童自主學習的需要,幫助他們從不同層面完成學習。教師與孩子一起感受生活,用兒童的方式學習與探索,鼓勵孩子用做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發現和願望,鼓勵他們在願意的時候分享,不願意的時候可以選擇珍藏,鼓勵他們大膽釋放自己的感受、參與活動、允許大哭、大叫、大笑,接納他們的所有,與兒童共同生活。比如:在開展「歡樂中國年」主題系列課程中,教師與孩子一起策劃新年、策劃環境、策劃遊戲、策劃美食,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紛紛鬧騰起來,開啟了一場新年「大狂歡」。
關於年,你知道什麼?
一起購置年貨
一起感受無處不在的中國紅, 一起除舊布新
一起體味藝術的浸潤,一起有所期待,迎接美好。
我們的遊戲觀—把真遊戲還給幼兒,把幼兒還給他自己
豐富的遊戲材料爬網、墊子、積木、輪胎、球類、小車、可移動、可組合的安吉遊戲、沙水、小木屋、蕩橋等等。
遊戲材料的數量以及總量保證了孩子自主遊戲、自選材料的需求。遊戲材料的投放也遵循了低結構、可移動、多變化的特徵。
豐富的自主遊戲區
建構區—這是幼兒用各種結構元件如積木、情境性材料、自然類材料建構的遊戲場所,在這裡,孩子們能獲得大量有關數量、圖形以及空間的核心經驗,這是融思維、操作、藝術、創造為一體的活動。
美工區—幼兒自主地進行繪畫和手工製作的場所,既為幼兒提供了精細動作練習的機會,也為幼兒審美表徵能力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自由的工作氛圍,井然有序的材料放置,摺紙、剪貼、染色、繡制、縫製、鉤織等不同工作內容充分滿足孩子們感受美、表現美的欲望。這裡的材料和工具都會選擇自然類的藤製籃子、木製託盤。各種紙張、顏料應有盡有。
娃娃家—這裡給予了幼兒一種包容、安全、隱秘的感覺。所有娃娃區的布料選材都是半透明的紗,娃娃區內放置一些可供孩子照顧的娃娃、給娃娃蓋的被子、給娃娃穿的衣服,還有可供孩子們自我裝扮的紗和布料。除了照顧娃娃和裝扮自己的材料之外,還為孩子們提供了作為菜的材料,作為飯的材料,可以搭成桌子的材料,用餐的器皿、買菜的籃子、手提包等。這裡可以使人放鬆,使人心靈柔化,使人獲得休息,使人能夠在這裡產生情感或使用情感。
種植飼養區—孩子們的本性是自然的,除了植物之外,動物也可以讓孩子們親近自然,在照顧動植物的同時,孩子們也吸收著來自大自然的生命的力量,由此可以認識到生命和愛。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制定養殖計劃、打掃衛生、承擔任務、解決問題。
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一幼兒園有家一般的溫暖,有一群有愛的老師,在每一個春夏秋冬裡,真實而自然地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傾聽每一個兒童,看見每一個兒童,共同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創造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
[責任編輯:姚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