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和楊瀾
遇襲風波——是「尋仇」還是「遭報復」?
都說商海風雲變幻,而處在風口浪尖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不可預測的風波。2013年9月13日清晨,剛剛上班的宗慶後在單位的電梯門口忽然遇到一位持刀的陌生中年男子。在受到威脅後,宗慶後被對方的刀割傷了左手兩根手指的肌腱。遇襲事件後媒體上不斷出現各種猜測的聲音,持刀威脅, 數月跟蹤, 首富與中年失業者, 這些關鍵詞聯繫到一起似乎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於是坊間出現各種「尋仇說」、「報復說」, 甚至出現娃哈哈公司的內部高管發生重大調整,娃哈哈的經營出現嚴重問題等報導。
面對種種不實猜測,宗慶後都予以否認,並且坦言「我不是為富不仁的人」、「沒有什麼人仇恨我」。然而當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會讓富有階層有不安全感,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對此他表示,整個社會應該轉變對財富的認識,先富起來的人應該幫助大家共同致富,這樣他的財富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而相對貧困的人,也應該通過勤勞致富,這樣整個社會才能和諧。
離「百年老店」還有75年——我退休不了
2010年和2012年,宗慶後成為了胡潤全球富豪榜和福布斯富豪榜的中國內地「雙料首富」。很多人會覺得,辛苦了大半輩子如今家大業大的宗慶後,已經擁有享受生活的足夠資本。然而宗慶後卻是一個對吃喝玩樂極其「吝嗇」的有錢人,他最「慷慨」的就是對工作時間的付出,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仍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並鬥志昂揚地提出要「第三次創業」。他說,我們公司到現在26年了,在我的手裡是創業創出這麼個大公司,現在我們是基業常青,追求卓越。應該說中國的百年老店比較少,所以我要第三次創業,把這個技術搞紮實,把娃哈哈建成百年老店。
為了這個目標,他將繼續辛苦並快樂地工作下去,並笑稱自己「退休不了」。
我要「在商言政」——「小家」與「大家」一樣重要
宗慶後是多屆人代會的「提案大戶」,有多條提案還被寫入了法律。多年來,他對社會政治一直非常關注,也屢屢「直言不諱」。這次三中全會後,他就表示,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能打破壟斷非常好,但是光是審批制度改革了還不行,還要加大監管力度,並且政府還要實行備案,以免社會上出現過度重複投資的現象,作為在商海中浮浮沉沉一路拼搏而來的企業家,宗慶後並不滿足於搞好自家企業,他崇尚「家文化」——凝聚小家、發展大家、報效國家。
企業三分之一讓女兒去管——有分歧在所難免
雖然近些年來,宗慶後對外界關心的娃哈哈「接班人」問題,一直不予明確表態,並且也坦言自己還會一直幹下去,但同時他也說,自己已經將三分之一的企業交給女兒宗馥莉在管,自己基本上不去管。女兒經常召集員工開「頭腦風暴」會,他覺得年輕人的這個舉措很好。但是作為徵戰商海多年的老一輩,她也有跟80後的女兒在管理企業的方式上產生分歧的時候,比如女兒要開除的人,父親又給收了回來。面對管理上的分歧,宗慶後會如何權衡呢?他的女兒又會不會服從這位「大家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