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重中之重的,因為月子坐好了身體才會好!所以坐月子期間的飲食也是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產婦的哺乳餵養,身體健康等等。今天我們來談談月子餐應該怎麼科學合理地安排,並且曬一曬我的月子餐,月子裡做飯都是婆婆一手做的,看看我的婆婆是如何摒棄傳統觀念,儘量與我思想同步,互相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對整個月子期間各個階段相對應的飲食安排結構上有個大概得認知。比如說前2周由於惡露未淨,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如,第1周以「麻油豬肝」為主要食品,幫助子宮排出惡露與其他廢物;第2周則以「麻油腰子」活化血液循環,預防腰酸背痛。等到第3、4周,惡露將淨,才可以開始吃「麻油雞」,補血理氣。
總的來說,大致就分為兩個階段,一個前階段排惡露,一個後階段進補,就是這麼簡單。因為惡露排完進補才有效果,否則身體虛不受補,吃再多也吸收不了。
下面簡單介紹下我婆婆給我做的月子餐,每頓餐前都會諮詢一下我的意見以及做法,比如這頓還沒開始吃就問下頓要煮什麼愛吃什麼怎麼煮才好,我自己上網查一些食譜然後告訴老人家怎麼科學搭配,婆婆是傳統的婦人,能聽得進年輕人的意見算是思想開明了,但是偶爾有分歧,爭執不下的時候也就只能各退一步了。比如海帶,我覺得月子裡吃海帶挺有營養的,但是婆婆認為海帶性寒涼就不大樂意煮這個。所以即便是有道理的東西,也要對方能接受,當然我也不是非吃不可,所以各退一步又何妨,反正還有其他很多食物可以選擇。
一天裡的月子餐一般安排五至六頓,少吃多餐的原則。早中午三餐主食,然後兩餐主食間一次點心,加上臨睡前一次宵夜這樣總計六頓。如果起得晚的話就省掉早餐與午餐之間的那頓點心,早餐吃完吃午餐,所以就只剩五頓了。
以上照片裡的食物都是安排在兩餐主食之間的點心,一般是下午三點多吃一次這個午後點心黑米糊+小麵包+葡萄乾
溫熱過的純牛奶+桃子+桂圓紅糖水
雞蛋湯+黑棗+麵包
水煮蛋+枸杞燕窩+生薑豬腰子
黃小米糊+芭樂+雞蛋+紅棗
通草鯽魚湯+燕麥紅米糊+雞蛋+櫻桃
荔枝+雞蛋+蘋果+玉米糊
豬心湯+薏米糊+葡萄乾+麵包+木瓜鰱魚湯
燕麥糊+黑棗+雞蛋
花生漿+木瓜牛奶+紅棗+麵包
葡萄+雞蛋+小米糊+蓮子小腸湯
+鴨蛋糯米酒+麵包
主食:米飯+青菜+木耳炒瘦肉+紅酒雞
米飯+蒜薹炒瘦肉+蟲草花+瑤柱雞湯
米飯+炒蝦+紅莧菜+海蠣雞湯
米飯+瘦肉炒西藍花+炒蝦+魷魚雞湯
米飯+瘦肉炒茭白+雞蛋炒絲瓜+紅棗酒糟雞
米飯+秀珍菇炒肉+幹煸四季豆++炒蝦+紅酒雞
米飯+蓮藕炒肉+四季豆+炸白帶魚塊
米飯+蟲草花雞湯+薑母鴨+煎雞蛋青菜
以上就是我整個月子期間大概的飲食安排縮略圖,照片有很多只能選擇幾張組合展示。
反正都是大同小異,第一個禮拜就是以排惡露為主要任務,吃得最多的就是豬肝湯,豬腰子湯,豬心湯等等,這些動物的肝臟都是補氣血拍惡露的好東西。然後煮湯的時候加點枸杞,桂圓,紅棗蓮子之類補血養生的乾貨,都是很有益處的。對了,還有紅糖水也是排惡露的首選。
過了一個禮拜後就開始喝一些進補的湯湯水水,也有利於乳汁分泌,比如常見的通草鯽魚湯,黃豆豬蹄湯,排骨湯,紅酒雞湯,麻油雞等等都是營養豐富滋補身體的催乳湯。主食除了大米飯,還可以搭配其他五穀雜糧營養更全面,我是讓我婆婆把五穀雜糧打成米糊放在兩餐之間當做點心來吃,其實都一樣,怎麼安排看各人喜好。
至於搭配的菜,儘量多吃補血溫性的蔬菜,這些我都有提前上網做過功課,所以月子裡心中就有底,每天大概要怎麼安排飲食。還有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這樣既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又可提供足量的膳食纖維素,預防或緩解產後便秘。
月子裡的雞都是農家雞,婆婆自己養的,紅酒也是自己釀的,我們閩南地區是喝紅酒坐月子,不知道你們那邊是喝什麼酒來坐月子呢?你們當地都是怎麼坐月子的,比如飲食方面月子餐是如何做,怎麼安排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