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給寶寶「補鈣」成了家長最熱衷的事,仿佛不給自己娃補上一補就會落後別人一大截。
孕媽補鈣、嬰兒補鈣、幼兒補鈣、青春期補鈣、中年補鈣、老年補鈣……這麼一算只要活著無時無刻不需要補。
據調查,超過90%的家長至少給孩子補過1次鈣或正在補鈣中。
補鈣,已經成為中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備的環節。
然而被熱捧的補鈣產品卻被報導出「誇大宣傳,靠概念忽悠」的新聞,引起麻麻們重新正視停不下的補鈣行為。
寶寶真的缺鈣嗎?每個階段都需要格外補鈣嗎?保健品補鈣效果到底有幾分?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關於補鈣的真相,今天Mommy來告訴你。
1歲寶寶患結石全因補鈣
最近東北一個1歲多的寶寶又把補鈣話題刷到風口浪尖,因為他成為整個省最小的碎石病人。
家長說,不久前孩子因為感冒到醫院看病,竟意外檢查出順尿管中有一個花生米大的結石,長11mm、寬5.9mm。
(Mommy插嘴:所以不要再吐槽醫院的檢查啦,頭痛醫頭對孩子來說是不負責的表現。)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1歲多的寶寶會長出結石呢?莫非某奶粉又重出江湖在害娃?
麻麻說,寶寶1歲前都是母乳餵養,合理添加輔食,應該不是奶粉和餵養方面的問題。
只是擔心孩子缺鈣,特意在寶寶1歲後開始補鈣,持續補了半年。
麻麻還想起在發現孩子長結石的前一段時間,寶寶就有過小便時疼痛顫慄、夜哭等表現。
醫生認為寶寶的結石和盲目補鈣有關,「年紀這麼小就長這麼大的結石,我們也是第一次見」。
現在,寶寶接受了體外碎石術,大部分結石已經排出體外,留院觀察和進一步治療中。
你家寶寶真的需要補鈣?
◆寶寶真的缺鈣?
1.嬰兒缺鈣?
只有寶寶身體健康、奶量正常(不用過分糾結具體多少毫升)媽媽的母乳和正規合格的配方奶完全能夠滿足所需鈣量。
0~6個月寶寶每日需求量在300ml左右,母乳鈣含量為300mg/L左右(幾乎都能吸收),奶粉為1000mg/L左右。
2.幼兒缺鈣?
同樣道理,寶寶斷奶後及時添加輔食,正常飲食下營養攝入均衡也能保證充足的鈣。
即使輕微挑食偏食的孩子,也不會輕易達到缺鈣到需要保健品或藥劑專門補充的程度。
敲黑板:給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嬰兒兒補鈣,不但加重內臟和消化負擔還會影響其他營養吸收。
別忘了輔食開始前,寶寶喝且只喝奶。
◆寶寶盲目補鈣的危害
1.便秘
補鈣過量會影響寶寶正常消化功能,產生無法代謝的沉澱物,引起排便困難甚至便秘。
2.肚子疼
消化不良加上便秘,寶寶還會出現不規律的腹痛,一言不合就哇哇大哭還不知道因為啥。
3.曾加結石風險
沒有被吸收利用的鈣在體內難以排出,遇到蔬菜中的草酸可能會形成類似結石的物質,形成堵塞。
4.影響其他營養吸收
不管是寶寶還是大人,身體的營養物質都在相互平衡的狀態。鈣攝入過多會抑制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
3.提前鈣化
長期鈣攝入過量,寶寶的骨骼會提前鈣化,比如滷門早閉。反而限制成長發育,得不償失。
4.高血鈣症
真缺鈣的寶寶不多,血鈣高的孩子不少。身體裡鈣含量嚴重超標又無法排出,高血鈣症就來了。
表現為精神倦怠、沒食慾、尿多、噁心嘔吐等等。
傳說中的缺鈣表現
◆O型腿
寶寶一出生都是先天的O型腿,慢慢會逐漸長直。跟缺鈣無關,跟紙尿褲更無關。
◆枕禿
寶寶的枕禿屬於物理摩擦掉發,也會在長大後重新長出頭髮。壓根管不著鈣什麼事。
◆長牙慢
每個孩子發育情況不同,出生帶牙、1歲長牙都有,2歲左右牙才基本長齊,跟缺鈣沒半毛關係。
◆愛出汗
寶寶體溫調節功能不如成人,體表含水豐富,出汗多是正常現象。幾乎每個孩子睡覺都出汗,難道所有寶寶都缺鈣?
◆長得慢
同樣的植物,有的抽芽快、有的長葉多、有的開花早,孩子也是一樣道理。你在著急還是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