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補鈣,孩子少長5cm?寶寶春季補鈣的誤區,你踩了幾個?

2020-12-18 母嬰放大鏡

春季悄悄來臨,又是孩子一年一度的「補鈣」 狂歡節!各大鈣劑商家也是牟足了力量,宣傳春季補鈣!

「春天不補鈣,錯失一整年,要想長得早,全靠鈣來帶」」,在各種文案的轟炸之下,很多媽媽覺得,仿佛春天不給孩子補鈣,就會使得孩子生長落後,自己也會覺得對不起孩子一般。作為老母親的你沒有這種感覺呢?反正小編是有的!

寶寶缺鈣症狀那麼多?哪些是真的?

經常有媽媽在後臺留言問,自己寶寶晚上愛哭鬧,睡不安穩、或者愛出汗、枕禿,這到底是不是缺鈣?

嬰幼兒缺鈣的表現,根據月齡有所不同,媽媽不要再稀裡糊塗,干著急啦!

6個月尤其3個月以內,由於神經興奮性過高,主要表現出神經精神症狀:

1)寶寶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驚醒;夜間睡覺時易出現夜驚、夜啼、即使室內溫度不高,孩子夜間易多汗。

2)白天煩躁、哭鬧不安;

3)甚至有些不便會 手足搐搦、喉痙攣、腸痙攣、驚厥等反應。

4)枕禿也較常見

6個月以後至2歲:影響骨骼發育

1)方顱、囟門遲閉、桌球頭顱;

2)出牙遲(在十個月後開始長牙)、牙齒參差不齊或增加齲齒風險

3)缺鈣嚴重的甚至還可能引起雞胸駝背、手腳鐲,雞胸、漏鬥胸、串珠肋、肋緣外翻,出現「O」形腿等等、O型腿、X型腿。

左圖:肋緣外翻;右圖「雞胸」

4)長期缺鈣導致骨骼出現生長性酸痛,生長遲緩、身高不增,易發佝僂病。

如果說寶寶已經出現了枕禿,其實也不一定是缺鈣,要也可能是寶寶後腦勺與枕頭不斷摩擦所致;寶寶夜間愛出汗,也可能是室內溫度太高所致;寶寶夜間啼哭,可能是孩子正在經歷腸絞痛或者其餘身體不舒服所致!

當寶寶出現以上症狀,只能說孩子是疑似缺鈣,不能僅僅根據上述表現來判定,不要莽然補鈣!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應該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準確的方法是帶孩子去醫院就診,進行微量元素檢測,根據醫生建議決定是否需要補鈣,避免錯過寶寶補鈣黃金期!醫學界把嬰幼兒期稱為「補鈣的臨界期」,過了臨界期,即使補充再多的鈣,也不能使嬰幼兒已經落後的機體組織重新發育至正常水平。

寶寶過量補鈣,限制孩子身高及腦部發育!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在《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中指出:「鈣補充劑量以補足食物攝入不足部分為宜」,即缺鈣才補,不缺不補,缺多少補多少。不建議家長沒事給孩子隨便補鈣!

寶寶短期內口服過多的鈣

多餘的鈣大多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增加寶寶胃腸的負擔,可能會導致厭食、便秘、消化不良等較輕微的症狀。寶寶長期過度補鈣,將會產生以下危害:

導致寶寶骨骼過早鈣化,骨骺提前閉合,寶寶骨骼發育停止,使孩子生長生長受到限制,適得其反,限制孩子長高!導致寶寶軟骨過早鈣化,前滷門過早閉合,形成小頭畸形,甚至影響孩子大腦發育。腸道中過多的鈣會抑制鐵、鋅等二價離子的吸收,造成繼發性的 缺鋅和卻鐵,並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厭食、生長緩慢、貧血、疲乏等。

微量元素檢測,國家不是叫停了嗎?

有些媽媽看到這裡,也會會問,不是說2013年國家便禁止孩子進行微量元素檢測了嗎?而且據說並不準確啊?

這裡家長要明確一個概念,診斷性檢測跟體檢性檢測的區別!

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就已經下發通知,對於兒童微量元素檢測做出了指導和建議。文件的態度很明確:微量元素檢測不宜作為常規體檢項目。

我們知道寶寶在3歲前要進行8次體檢,而6月齡的體檢時,很多醫院之前會給孩子進行微量元素檢測,經有一段時間,兒童微量元素檢測存在過多、過濫的問題。

各種不負責任的宣傳,使家長甚至許多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員,都把微量元素檢測當成常規項目,當成是評價兒童體內營養素狀況的依據和標準。因此2013年國家禁止的是此類微量元素檢測!

而像是很多嬰童店的微量元素自測儀,更是不靠譜的!不科學的!

家長尤其不能相信那些以賣產品為目的的「免費檢測」。小編隨便一搜,網上幾百元就可以買到這樣的機器,同一臺機器竟稱可以檢測心腦血管、多動症、乳腺、男科等300多個項目,開什麼玩笑?!要查也不是這樣查的。

但是如果孩子存在缺鈣的疑似表現,經專業兒科醫生評估後,才有可能需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此時進行的是診斷性檢測,檢測數據是具有參考價值的,化驗結果作為輔助參考,所以診斷性檢測是有必要的!

所以,家長對於孩子微量元素檢測,也不要過度排斥,需要分情況來看待!若孩子確實存在疑似缺鈣症狀,就要及時就醫檢查!結合寶寶的餵養情況,身體狀況多方面進行判斷。

寶寶常見缺鈣的原因有哪些?

1、母親妊娠期鈣攝入不足:

孕期很多媽媽由於過度控制體重,導致飲食不均衡,易出現胎兒缺鈣的情況,寶寶如果從媽媽體內無法獲得充足的鈣,容易出現先天性缺鈣,進而出現先天性佝僂病,或者早產/低出生體重、雙胎/多胎等,致使胎兒期鈣儲存不足,造成嬰兒出生早期鈣缺乏。

2、寶寶飲食中鈣不足:

母乳鈣磷比例合適,吸收率高,當母乳不足及離斷母乳後未用配方奶或其他奶製品替代,幼兒期膳食中缺乏奶類等高鈣食物,孩子偏食、挑食,則是導致孩子鈣缺乏的重要因素。

3、嬰幼兒時期鈣需求較大:

2歲以下嬰幼兒、青春期少年,因生長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對鈣的需要量相對較高,是鈣缺乏的高危人群。

孩子在長個期間,如果攝取的鈣只能滿足骨長長的需要,就無法滿足骨長粗的需要,其結果只會使孩子加入「豆芽菜」的行列,四肢細長,弱不禁風。因此,生長發育快的個子高的孩子更需要補充足夠的鈣,才能充分滿足骨骼長長和長粗的雙重需要。

4、維生素D攝入不足:

維生素D是影響鈣吸收的主要因素,它能促進腸黏膜細胞中鈣結合蛋白的合成,從而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當缺乏或任何原因影響活性維生素D形成時,都可導致小腸對鈣的吸收降低,造成缺鈣。

嬰兒期由於母乳中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無法通過乳汁傳遞給孩子,因此孩子若不及時補充維生素D製劑或者曬太陽不足,則容易導致嬰兒缺乏維生素D,從而降低鈣的吸收,導致缺鈣!

2歲以內寶寶很多情況下出現缺鈣的症狀,並不是缺鈣,主要是維生素D攝入不足。因此有的媽媽也會發現為何給孩子補充鈣劑,孩子依舊缺鈣,其實主要就是沒有及時補充維生素D。

5、寶寶患腹瀉、胃腸道疾病時,腸道鈣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起鈣缺乏。

6、食物搭配不合理,降低鈣吸收。

很多媽媽發現,為何給孩子補了鈣劑,但是孩子依舊缺鈣,很有可能是媽媽的打開方式不對!

有的媽媽將鈣劑與牛奶或米粥、米湯混在一起給孩子補充,原以為此方法可以增加吸收,但是牛奶或米粥、米湯中漢語大量植酸,因此與鈣劑同時服用時會形成不溶性植酸鈣,降低鈣吸收。

有的時候媽媽在給孩子補鈣時,誤將蝦肉、豆腐等含鈣豐富的食物與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搭配在一起,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

不同月齡寶寶對鈣的需求:

鈣對於寶寶成長非常重要,但並不意味著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補鈣。因此,家長們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寶寶需要補鈣嗎?需要補多少鈣?

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中,需要的鈣攝入量是不同的。

0~6 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鈣 200 毫克;6~12 個月,每天需要 250 毫克;1~3 歲每天需要 600 毫克;4~10 歲,每天需要800 毫克。如果從日常飲食中不能獲取足夠的鈣,就需要補鈣。孩子1歲以後的兒童每天攝入的鈣不足300毫克,就會導致佝僂病,無論機體維生素D是否缺乏。

不同月齡嬰幼兒如何科學補鈣?

胎兒期補鈣:強調食物補充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南》推薦孕媽媽每天應攝入 1200 毫克的鈣質。如果此時孕媽媽體內鈣質不足,腹中寶寶會本能地從媽媽骨骼中吸收足夠的鈣質,這樣可能會造成孕媽媽骨質疏鬆。

因此,孕期應該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尤其是孕晚期更要注意補鈣,吃一些牛奶、酸奶、豆製品等含鈣豐富的食品,同時也要兼顧到維生素 D 的補充,因為維生素 D 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0-6月齡:保證奶液量充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嬰幼兒營養指南》,嬰幼兒0~6個月時,純母乳餵養能為嬰兒提供充足的膳食鈣,無需額外補鈣,此時重點是補充維生素D。

研究發現,每1000ml母乳中含鈣約340 mg,此時寶寶每天鈣僅僅需要250mg,此時寶寶只要每天喝母乳600ml左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

中國營養學會指出嬰兒生後2周應攝入VitD 400U/d至2歲。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後即應補充VitD 800~1000U/d,3個月後改為 400U/d。

VitD補充應包括奶粉、日光照射、VitD製劑、VitD強化食品中的VitD含量。

由於維生素D無法通過母乳傳遞給寶寶,因此母乳餵養寶寶出生後2周開始每日攝入 400IU/d的維生素D製劑;

奶粉餵養嬰兒如果每日攝入1000ml配方奶,可攝取VitD約400IU,滿足寶寶機體所需,奶量不足1000ml嬰幼兒,若不經常曬太陽,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製劑;

若嬰兒每日攝入500ml配方奶,可攝取VitD約200U,加之適當的戶外曬太陽(尤其是夏季戶外活動較多時),可不必另外補充VitD製劑。

戶外曬太陽指導家長攜帶嬰兒儘早戶外活動,照射的時間要逐漸延長,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至l小時,最好曬一會兒到蔭涼處休息一會兒,逐漸達1~2h/d,儘量暴露嬰兒身體部位如頭面部、手足等。

6-12月齡:及時添加輔食

1)每天保證大約6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攝入

2)六個月後合理添加輔食,應注意合理搭配米糊或嬰兒麥片、蔬菜、豆類、肉類、奶製品(酸奶、奶酪)等,六個月到九個月時,每天2-3次輔食,九個月到十二個月時,每天3-4次輔食。

3)依舊強調維生素D的攝入,每日保證400IU單位!

母乳餵養的嬰兒建議每日攝入 400IU/d的維生素D製劑;奶粉餵養嬰兒此時奶量約為600-800ml,可獲得200IU維生素D, 建議多曬太陽,多進行會外運動,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製劑。選擇適當的曬太陽時間段。一般來說,時間以上午6時~10N為宜,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時~5N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1-4歲寶寶:保證牛奶供給+合理飲食搭配,無需額外補鈣

100ml配方奶可提供100~120mg鈣,1-2歲的孩子的鈣需求大約為每天到600毫克,保證孩子每天有2杯奶,約500ml奶液,足以滿足幾乎所有孩子的鈣需求。

多給寶寶安排豆製品、魚類、蝦肉、芝麻醬等富鈣食物;每天要保食物證種類豐富, 營養均衡,即可滿足鈣的營養需求,不必另外補鈣。

但是若是孩子出現了挑食、偏食或者不愛喝奶,就要警惕孩子鈣質攝入不足,可結合孩子身體變化,判斷是否需要補鈣!1歲以後是孩子最易出現缺鈣的時間!

補鈣期間最好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後1—2個小時服用鈣製品或鈣劑,這樣可使鈣被體內更好利用!睡眠時寶寶對鈣吸收較力最佳,因此補鈣可以放在睡覺前。

鈣劑五花八門,如何選擇更安全?

關於孩子補鈣的營養品真的是五花八門,從最初80年代無機鈣,到90年代的有機酸鈣;再到21世紀初的乳鈣和植物鈣(多為海藻鈣),鈣劑的發展也是經歷4代的革新,那麼問題來嘍,很多媽媽糾結於我到底該選擇哪一種?

其實鈣劑的選擇一般取決於含鈣量、吸收率、安全性、口味,最後是性價比!

無機鈣,主要有氯化鈣、碳酸鈣、碳酸氫鈣、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磷酸氫鈣等

優點是含鈣量高,但水溶性低,溶解需要消耗胃酸,所以當胃酸缺乏時,鈣解離不完全,影響腸對鈣的吸收,並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很多媽媽會發現,孩子補鈣後產生噯氣,便秘!對於胃腸道功能差小嬰兒,其實並不是很適合!更適合成年人或者老年人。

有機酸鈣,主要有葡萄糖酸鈣、乳酸鈣、胺基酸螯合鈣等,

其優點是水溶性好,胃腸刺激小,不受胃酸的影響,更適合胃酸缺乏或胃腸功能較弱的嬰幼兒;吸收率對比無機鈣要高,但是鈣的含量往往偏低,因此不適合鈣嚴重缺乏者。乳鈣是直接從牛奶中提取出來的純天然活性高乳蛋白鈣。

乳鈣中科學的鈣磷2:1,利於人體的吸收利用。由於牛乳中含有豐富的乳糖和蛋白,故其吸收率大大高於其它普通鈣,乳鈣吸收率高達62%~70%,是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的2.5倍,是乳酸鈣的1.75倍,是貝類鈣的5.5倍。食用乳鈣後不會導致氣脹、浮腫、便秘,所以乳鈣是目前嬰兒補鈣的較佳來源。

一般人會將乳鈣和乳酸鈣混淆,實則兩者屬於不同的概念,乳鈣是將天然牛乳通過物理提純而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為檸檬酸鈣和磷酸三鈣。而乳酸鈣則是將兩分子乳酸與一分子鈣離子結合的純淨物,屬於有機酸鈣!乳酸鈣的吸收率遠低於乳鈣!

海藻鈣是一種天然植物鈣,100%源自海藻,從海水中吸收微量元素。

海藻鈣由紅海藻鈣化而成。紅海藻對環境的要求特別高,只有純淨無汙染的海域才能生長。天然海藻粉的鈣含量可高達30%-35%,被譽為理想的補鈣資源,吸收率高達96%,但是目前產品較少,價格昂貴!

其實綜上來看,嬰幼兒補鈣產品的發展,也是對於鈣質吸收率的不斷探索,不斷提高,在選擇鈣質產品上,保證鈣含量基礎上,優先吸收率高的乳鈣和海藻鈣,但是相對價格較貴,僅作為一種參考!

當然,寶寶補鈣,首先建議是食物補充,食物補充效果差的時候,建議購買鈣製劑!

補充維生素D,,首選魚肝油還是維生素D製劑?

關於給寶寶選擇營養補充劑,媽媽恨不得每樣都要給孩子補充一點!所以很多媽媽經常會在後天留言問,我家孩子補充維生素D,到底是用維生素D製劑好,還是要選擇魚肝油?能不能同時吃?吃多了會不會中毒?

其實關於維生素D補充的問題,建議分餵養方式來看!

如果以母乳餵養,建議選擇維生素D製劑;如果是奶粉餵養,可以選擇魚肝油來補充少量維生素D .

因為魚肝油中主要成分為DHA和維生素A, 維生素D含量太低啦,無論是食品級還是保健品,每日攝入量多數無法滿足母乳餵養應嬰兒每日需要。

而維生素D製劑,無論是OTC藥用標準或者食品級滴劑,維生素D含量多數基本可滿足寶寶每日400IU的需要,建議母乳餵養寶寶選用此類進行預防維生素D缺乏!

參考文獻:1.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第1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10.2.何宇納,翟鳳英,等.中國居民膳食鈣的攝入狀況.衛生研究.2007,36(5):601-602.3.王立華, 席文軍, 陳凱, 等.銀川市717名集居兒童鈣營養狀況分析. 寧夏醫學雜誌, 2002, 24(7): 427-428.4.王靜,沈紅,王瓊.兒童補鈣的意義及方法.中華醫學叢刊,2004,4(3):92-3.5.梁淑榮.缺鈣對人體的危害及預防,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2,9(4):936.陳偉主編.科學新「鈣」念-走出補鈣誤區.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7.小兒營養與營養性疾病.廣東科技出版社,2005:103.

相關焦點

  • 春季是補鈣的黃金,正值疫情期家長該怎麼給寶寶補鈣?
    春季補鈣這個春節,受疫情的持續影響,大部分寶寶被「困「在家已將近1個月,出門曬太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這不免讓家長們心生擔憂:不能沐浴著陽光進行戶外運動,寶寶會缺鈣嗎?畢竟春季是補鈣的黃金時期,這可關係到寶寶能否抓住長高的好時機。
  • 春季寶寶光補鈣還遠遠不夠
    金妙奇:春季想寶寶快速發育需要補鈣與嬰兒遊泳結合起來現在是萬物復甦的春季,屬於孩子的黃金髮育期,很多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往往過個春天,孩子個頭就增長不少,要知道,春天孩子的增長效率可是其他季節的2倍以上,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把握好。
  • 春季,這幾道菜多給孩子做的吃,補鈣效果好,猛長個,免疫力高!
    春季,不僅僅是植物們復甦的時候,孩子在這個季節裡,也會瘋狂長個的,那麼家長們要給孩子多補鈣,這樣孩子才會長個快,其實很多家常菜都是補鈣佳品,不用花大價錢買補鈣產品,就這麼多吃幾道菜,孩子個頭長得快,還愁給孩子吃什麼嗎?給你幾個參考!
  • 補鈣≠長高!繞開4大長高誤區,別耽誤孩子長個
    ,反而進入了「誤區」,矯枉過正,耽誤孩子長個。但補鈣過量卻是導致孩子長不高的第一禍首。孩子可以補鈣,但過量攝入鈣補充劑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骨骺線是隨著孩子生長發育逐漸癒合的,骨成熟也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加快。
  • 春季長身體,多給孩子喝這湯,比牛奶便宜,補鈣又長個,鈣片省了
    春季長身體,多給孩子喝這湯,比牛奶便宜,補鈣又長個,鈣片省了。春季是孩子長身體的好季節,這個季節身高的生長速度比其他季節快,不少媽媽們紛紛買牛奶、鈣片給孩子吃。其實想要給孩子補鈣,不一定要買牛奶和鈣片,不少綠葉蔬菜的補鈣效果比牛奶、鈣片強,而且價格也便宜,芥菜就是其中的一種。
  • 補鈣不等於長個,勸告:帶娃繞開4大誤區,別耽誤孩子長個發育
    但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對於孩子長個這件事情上存在著很多的誤區,有時候家長的一些做法甚至還會阻礙孩子的發育。最常見的就是給孩子補鈣的問題,這一點家長經常會犯錯。勸告:孩子長高路上的4大誤區,家長別犯了誤區1:多補鈣就能長大個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發育慢,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缺鈣,就要給孩子補鈣。
  • 寶寶需要補鈣嗎 深圳愛帝宮月子中心給您帶來春季補鈣小課堂
    愛帝宮月子中心發現,身邊的長輩、關注的媽媽群還有經常光顧的母嬰店好像都在倡導:在春天抓緊給孩子補鈣!依據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少年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並不相同,兒童在春季長得最快,明顯高於其它季節,平均長高7.3毫米。但這隻說明了春天是寶寶的快速生長期,長高和補鈣真的有著密切聯繫嗎?你的娃是否缺鈣?具體又該怎麼補?補多少?
  • 春季長高好時節,迪巧補鈣助成長
    為了讓更多家長掌握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方法,4月14日,在迪巧品牌舉辦的「春季成長鈣動力」活動中,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特級專家張峰強調,除遺傳因素外,運動、營養、睡眠等諸多後天因素也會影響孩子長高,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這幾點,抓住春季成長黃金季,通過增加孩子戶外活動、保證睡眠、補鈣等方式,促進孩子身高的增長。
  • 春季巧補鈣 讓寶寶和小樹苗一起長高
    春天是萬物生長季節,更是孩子長身體的最佳時機。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表明,兒童在3~5月份長得最快,平均每月達到7.3毫米,明顯高於其它季節。能否把握春季這一成長旺盛期,成為了寶寶長高的關鍵。  眾所周知,充足的鈣吸收是骨骼良好發育的前提。
  • 春季要補鈣!寶寶骨骼、牙齒、心臟、大腦都可能缺鈣
    經研究發現,每年春季是嬰童的加速生長期,平均長高1.37cm,可達到其他季節的2倍,這麼好的黃金生長期,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錯過給寶寶補鈣。哪些現象表示寶寶缺鈣?要想補鈣,首先看下自己的寶寶是否缺鈣。>6、神情呆滯、表情少,動作和語言都比同齡孩子落後;7、前額高突,形成方顱;8、各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容易患氣管炎、肺炎;9、厭食、偏食、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10、多發溼疹,常見於頭頂、面部、耳後
  • 春季長高=補鈣+維生素D?你可知維生素A更是必不可少!
    >春季長高=補鈣+維生素D?你可知維生素A更是必不可少!為了讓自家寶寶搭上這班「長高順風車」,媽媽們也開始準備各種「大補寶典」。但是,有些媽媽卻有這樣的想法:補鈣+維生素D=長高,殊不知這是個極大的誤區,對於寶寶長高來說,維生素A的補充更是必不可少!
  • 寶寶補鈣的誤區
    因此,當寶寶缺鈣了,就需要補鈣。但是補鈣要科學合理,避免產生誤區。今天就來說說補鈣的那些誤區。誤區一:鈣片代替合理飲食孩子在身體發育期間,如果身體缺少鈣元素,會直接影響其發育。再加上很多補鈣產品,大肆宣傳缺鈣的危害、補鈣的好處,寶爸寶媽擔心自己的寶寶缺鈣,所以各種補鈣產品都給寶寶補鈣用。但是補鈣最好的渠道就是食物補充,不要只靠服用鈣片解決補鈣問題。
  • 春季是寶寶最快生長期,這樣幫寶寶補鈣會更好!
    鈣對於人體骨骼的發育、細胞的生長、大腦的發育等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生長期寶寶,更是不可或缺。但是像我這樣的新手寶媽,對於補鈣方面的常識真的是「一竅不通」,總不能隨便亂補吧。其實,寶寶補鈣還真不是隨便補的,補得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那麼,春天如何給寶寶補鈣呢?我從閨蜜那兒學來了這方面的經驗,在此分享給各位寶媽。
  • 寶寶「補鈣」誤區多!孩子長不高可能是因為缺了這個
    因此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缺鈣開始盲目補鈣。 寶寶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都要懷疑到鈣的頭上,心裡總要打上疑問,是不是缺鈣了? 01頭髮少就是缺鈣? 孩子頭髮的濃密多寡程度,是因人而異。很多家長誤以為頭髮少就是缺鈣。
  • 寶寶長不高就是缺鈣嗎?常見的9大補鈣誤區,你中了幾個
    很多爸媽都希望寶寶能有一個理想的身高,可是怎麼讓孩子長高了,於是大家都想到了要補鈣。寶寶補鈣多了,就一定能長高嗎?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補鈣,媽媽們常犯的9大誤區。1、長不高就是缺鈣孩子的身高由很多因素決定,遺傳、運動、休息、飲食,所以不一定是缺鈣。補鈣會讓寶寶骨骼和牙齒更堅固,有利於寶寶長高。只能說長不高不一定是缺鈣,缺鈣一定長不高。
  • 春季之時話「拔高」,專門補鈣當真可靠?調攝寶寶精氣神最重要!
    春季萬物生發之時,天地萬物都悄悄地冒出頭,所到之處皆可見生命力之旺盛。寶寶經過了一個漫長寒冬的束縛,終於迎來了自己放縱的季節。此時寶寶的骨骼肌肉以及五臟六腑,就像是一個個小芽,需要家長不斷的澆水、呵護才能更加茁壯!那麼,為什麼寶寶在春季最容易長高呢?這主要是因為春季生長激素分泌量會相對較多,身體對於鈣元素的吸收也較強。
  • 寶寶補鈣要注意,千萬不要盲目補鈣,快來看看補鈣的這些誤區吧
    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成長過程中發育不好,尤其是身高的問題,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點,就給孩子買鈣片吃,也有很多家長發現寶寶遲遲不長牙齒,也補鈣,怕孩子 得佝僂病也補鈣,總之90%以上的寶寶都吃過鈣片,但是你知道嗎?盲目地給寶寶補鈣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 春季黃金長高期,掌握這7點孩子猛長個!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長個主要依賴骨骼特別是四肢長骨的發育而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鈣元素所以鈣便成為孩子春補的首選於是家長們就開始讓孩子各種補鈣如喝骨頭湯、喝牛奶、吃鈣片……其實,這些錯誤做法往往坑了娃!這4個誤區,阻礙孩子長高誤區1喝骨頭湯補鈣
  • 春季是娃長高的黃金期,這三個雷區家長別踩,讓娃輕鬆長高10釐米
    常常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孩子們身高增長的最佳季節,有科學研究表明,春季是孩子身高生長速度的黃金時期。在春季這個時間段,孩子們的身體激素也達到了分泌的高峰期,更有利於他們的身高增長。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高能夠達標,能有不錯的身高,但是他們都不知道孩子身高成長的黃金時期到底是什麼時候。
  • 春季寶寶長個,鈣容易跟不上,這3種輔食要多吃,助寶寶長個!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春季寶寶長個,鈣容易跟不上,這3種輔食要多吃,助寶寶長個!春天來了,萬物生長,雖然目前全國上下還處於「居家隔離」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擴散,雖然如此,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對於寶寶的成長也要關心,有針對嬰幼兒的相關研究發現,春季正是寶寶最容易缺鈣的時期。其實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因為每年春季正是嬰幼兒生長速度最快的季節,平均能夠長高大概1.37cm,生長速度足足是其他季節的2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