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於祥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今年開工580萬套。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對此,中房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表述,透露出房地產長效機制已在路上。並且,房地產稅立法態度非常明確,房地產調控政策也穩定連續,這些都給房地產市場帶來明確的政策預期。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房地產長效機制』時,有兩個詞值得細細體會。即,不僅僅是『建立』而且要『健全』房地產長效機制。這也就是說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已經在路上。」陳晟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明確提出「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這也透露出房地產長效機制多渠道保障、多渠道供給,以及租售並舉的思路體系。
對於房地產調控政策,陳晟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這意味著分城施策的思路穩定且連續。即不同地方主體要因地制宜,使用不同的落實性政策,房地產調控會更精準化。
陳晟進一步分析稱,結合機構調整、金融穩定、強化監管的大背景,地方債和房地產都會面臨金融穿透性監管。也就是說,今年房地產金融方面的監管力度會比較大,以往各種「明渠暗道」不被允許的資金,再想進入房地產領域將非常難,註定會受到嚴格調控。
另外,陳晟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今年開工580萬套」。雖然這一計劃較2015年至2017年的棚戶區安置改造(1800萬套、每年600萬套)規模略有下降,但整體上仍保持著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