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長效機制框架首曝光 五項內容助力「房住不炒」

2021-01-08 網易財經

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信息顯示,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作工作報告。

在部署2021年的重點工作時,王蒙徽指出,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據悉,這是監管層首次透露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框架內容,即「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這五項內容,相當於把調控的事前和事後、市場化和行政化的手段等進行了結合,具有積極的作用。

他表示,預計未來四大價格監管體系會形成,包括一手房價格體系、二手房價格體系、租賃市場價格體系和地價監管體系。

王蒙徽還強調,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加強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加快補齊租賃住房短板,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加快構建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立健全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和管理機制。

這也是監管層首次用「補齊短板」的說法對租賃市場進行定性。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明年將在政策完善、土地供應、市場秩序整頓等方面,規範租賃市場。

在租購併舉的政策導向下,近些年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迅速。但由於起步較晚,加之政策監管缺位等原因,租賃市場的規範程度並不如買賣市場,惡性競爭、違規運營、無序加槓桿等亂象頻發。近兩年來,部分長租公寓運營商出現資金鍊斷裂,甚至跑路,蛋殼、自如等頭部運營商也一度被曝出糾紛。房東、租客、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等多方權益受到損害,社會影響較大。

嚴躍進指出,住建部的表態有三點值得關注。第一、大城市住房問題和租賃住房發展放在一起表述,說明後續此類物業的發展將會加速,這是具有非常強的信號的。第二、住房保障的體系更為清晰,即包括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第三、租賃市場秩序整頓是亮點,預計2021年會積極給予規範。

分析人士認為,租賃市場的「強管控」時代即將到來,租賃行業有望逐漸告別「野蠻生長」的時代。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捋一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工具箱」
    關於房地產長效機制,很多人片面理解為房地產稅出臺才是終極目標,實際上近年來圍繞房地產調控,從國家相關部委到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大多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具體體現,這些法規和政策措施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構成了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基本框架。
  • 兩會快訊 | 中房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房地產長效機制已在路上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對此,中房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表述,透露出房地產長效機制已在路上。
  • 樓市:堅持「房住不炒」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樓市:堅持「房住不炒」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弦」還得時刻繃緊。2020年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穩定,但深圳等地也出現「價格倒掛」「眾籌打新」「萬人搶房」等現象,預示著這個匯聚各方利益的市場不乏「暗流」,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仍需合力夯實。 「穩」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面對疫情衝擊,房地產市場從「冰凍」狀態快速恢復,銷售和投資走出「谷底」,深「V」迴轉,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均恢復正增長。
  • 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房住不炒」 釋放了什麼關鍵信號?
    報告提出了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其中針對房地產再次提到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未提及「房住不炒」後,這一基本定位再次出現在報告當中。同時,與2017-2019年的提法相比,落實地方主體責任首次未被提及,「建立健全房地產長效機制」則再次缺席。
  • 藍城地產傅林江:長效機制的房地產投資是拉動內循環主要引擎
    傅林江表示,我們的城鎮化和逆城鎮化這個機制下,通過長效機制的房地產投資,這是一個最有效中國拉動內循環主要的引擎。這個主要引擎當中我們大量進行城市更新,老舊小區的改造,獲得了城市租賃房的試點,現在在做。但是我們更重要有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就是城鄉有機更新,城鄉有機更新非常主要的一個點。以下為演講實錄摘編:國內大循環的新開局我們認為就在中國的小鎮。
  • 鬱亮:樓市政策長效機制的核心是住有所居 居者有其屋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談到如何看待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時表示,無論是當前全國樓市整體平穩的狀態,還是「730」政治局會議給樓市定調後,政策環境也更趨穩定,整體上,當前房地產行業都趨於穩定,這給建設房地產政策的長效機制帶來可能。鬱亮分析,「730」以來,管理層不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房住不炒的調控脈絡已經非常清晰。
  • 三年連提"房住不炒" 大城市住房問題受關注
    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 重要會議重申「房住不炒」,2021年樓市怎麼走?
    近期LPR連續7個月橫盤,首套房利率連續3個月不變,穩定在5.24%平臺期,或為階段性底部,也表明了成交多基於合理購房需求。其中,TOP30-50房企發力最為明顯。截至11月末,超過六成百強房企年度銷售目標完成率達90%以上,TOP30頭部房企完成目標無虞,多數百強房企有望追趕年初定下的業績目標。
  • 「十四五」房地產關鍵詞:堅持房住不炒,注重以人為核心
    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之下,房地產在新階段被賦予許多新涵義、新要求,讀懂「十四五」規劃建議的相關表述,無論是從業者還是購房者,都將受益匪淺。當然,也不要期待2009年和2014年的政策強刺激再次上演,在「房住不炒」的原則之下,「穩」字當先,任何投機性炒房行為,毫無疑問會受到嚴厲打壓。
  • 再提住房不炒!住建工作會議召開 房地產領域這7大要點需注意!
    在談及調控時,會議提到,「要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關注點1:再提「住房不炒」  在部署2021年的重點工作時,王蒙徽指出,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 定調取消房地產限購?別著急!房住不炒不會給炒房喘息的機會
    這一調工作部署內容並未詳細展開2021年要有序取消哪一些行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正因為沒有具體展開也就給所有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間,並且能夠浮想聯翩。其實一說到「限制消費購買」幾個字大家想到的就是「限購」,而「限購」一詞也會立馬讓大家想到「房地產限購」。所以說2021年將有序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的看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三年提房住不炒,大城市住房問題受關注
    連續三年明確「房住不炒」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2020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方向保持不變。
  • 「房住不炒」相關政策分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解決好住房問題是重大民生工程,要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也要重視房住不炒政策在房地產審判中的運用,共同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 上海出臺房地產新政,上海新政將會如何改變上海房地產市場?
    來源:江瀚視野7月30日,上海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產工作座談會議精神。此次會議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狀況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明確了後續的政策基調。應該說此次會議為下半年上海房地產發展提供了非常強的指導意義。
  • 海寧住建局印發2020年工作要點,重提「房住不炒」
    3月25日,浙江省海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2020年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要點》(簡稱《工作要點》),再提房住不炒。《工作要點》提出聚焦房住不炒,持續穩調控優保障,著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強化片區精準調控,編制《海寧市城鎮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發展「十四五」規劃》,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和指標,加強市場監測分析,落實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精準實施調控政策。《工作要點》還提出,要加強市場秩序監管,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範化解市場風險。加大和相關部門聯合檢查力度,引導企業規範銷售行為。
  •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原標題:房企高槓桿終結: 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摘要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在不同時期,房地產業的融資環境鬆緊不一,房企通常會藉助融資環境較好的時機
  • 政經譚 | 2021年堅持「房住不炒」 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全國住建工作會議:2021年堅持「房住不炒」 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了2021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二是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三是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 釋放9大政策信號:房住不炒...
    6、繼續提「房住不炒」,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房地產事關經濟增長、金融穩定等方方面面,「房住不炒」大原則不會動搖,「三道紅線」等已經將龍頭房企納入宏觀審慎監管並推動其去槓桿。   關注點三:堅持「房住不炒」,調控力度難放鬆   本次會議提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住不炒」,在近期多個重要會議都被強調。
  • 兩會圓桌房住不炒|讀懂涉房關鍵詞 抓住機遇贏未來
    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與此同時,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老舊小區改造」等「涉房」內容。這些關鍵詞為今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定下了基調。
  • 住建工作會議召開 房地產領域這六大要點需要注意
    其中,在談及調控時,會議提到,「要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