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讀:可口可樂為什麼能70年不漲價?

2020-12-18 觀察者網

【本文原載於微信公眾號「壹讀(yiduiread)」,作者:從不讓別人幫擰瓶蓋的值班壹讀君|張小羈】

頭三十年不漲價因為一份坑爹的合同

想想看,第一杯可樂1886年在美國賣出,此後經歷了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咖啡因與焦糖短缺等等令人焦頭爛額的事,一直到1959年左右,可樂的單價都是5美分。

而在同時期,咖啡價格上漲7倍。

經濟學家都會覺得,這是在逗我玩嗎?

△第一杯可樂在這家藥店的冷飲櫃檯賣出

實際上,可口可樂並沒有閒心思逗經濟學家們玩兒,只是不斷的節外生枝,讓可口可樂一直在推遲漲價大業。

這一推就是70年。

首先是在1899年,可口可樂總裁的辦公室來了兩個律師,希望買下可口可樂的裝瓶權,由可口可樂向瓶裝商供應可樂。而在當時,飲料裝在瓶子裡賣出是一件稀奇事,可樂主要在冷飲櫃檯一杯一杯地賣,場景一般是這樣的↓

而日常人們喝可樂的畫風則是這樣的↓

面對「瓶裝可樂」這樣革命性的建議,總裁先生做出了英明的決策——就像南雲忠一決定讓航母上的飛機卸下炸彈換裝魚雷、諾蘭•布希內爾拒絕向蘋果公司投資5萬美元換取三分之一股權一樣英明。他認為,可樂就是冷飲櫃檯的生意,瓶裝可樂似乎不太能賺錢。

幸好對方一再堅持。於是,很可能是為了趕走軟磨硬泡的律師,總裁籤下了一份合同:以一個固定不變的價格向瓶裝商供應可樂。

結果瓶裝可樂一經推出大受歡迎。這對於可口可樂來說真是個不太好的消息,錢都讓瓶裝商賺了,如果瓶裝商看著形勢好抬高可樂的價格,這裡面的利潤可口可樂公司不光一分錢賺不著不說,價格提高導致的需求減少還會讓可口可樂受損。

必須想個辦法,阻止瓶裝商提高可樂價格。

合同是死的,人的腦袋是活的。可口可樂於是大面積地鋪排廣告,主要廣告位是在商店旁邊,打上這樣幾個大字:來一瓶可樂吧,只要5美分!

△牆面上廣告寫著:美味!清爽!可口可樂,緩解疲勞,5美分

他們還做了很多印著「可口可樂,只要5美分」的小刀到處發↓

當人們被這些廣告嚴重洗腦,把可樂和5美分劃上等號的時候,試圖抬高價格的瓶裝商就變成了「殺千刀的黑心販子」。於是可口可樂和瓶裝商就這樣槓著,5美分的可樂也就一直這樣紅紅火火地暢銷著,直到1921年,瓶裝商終於投降,合同得以重新籤訂。

自動售貨機只有一個投幣口怎麼辦?

這下,可口可樂的手腳都鬆綁了,可以為所欲為了?理論上說是的,但實際上,要漲價,可口可樂還面臨著別的問題。

首先是,那些大量的廣告牌一個個去改成本太高,同時,可樂5美分的概念已經太深入人心了,貿然改價還是會招罵。

△這就是傳說中的:自己吹的牛,含著淚也要那啥……

這樣的心理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當你知道一件商品的價格時,你會把這個價格當成這個商品內在的一部分,根深蒂固地覺得這個商品就該是這個價,如果價格有所提高,會激起消費者內心的反抗情緒。所以這麼多年,你可以看到,很多時候商家想漲價,不是直接換價籤,而是仍然保持一樣的價格,但減少商品的分量。如果哪天你到常去的咖啡廳買咖啡發現咖啡淡了,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除此之外,一個更大的問題來源於當時自動售貨機的普及。

△這則廣告可能在暗示,贏得女生好感的好辦法是給她們買含糖量極高的碳酸飲料

到1950年的時候,全美境內有46萬臺自動售貨機,可口可樂的售貨機就佔了其中的85%。大量的可樂依賴自動售貨機賣出。當時的售貨機無法找零,只有一個投幣口——就是為了5美分一瓶的可樂設計的。這麼多的機器,都報廢了重新做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在別的方面想招兒。

可口可樂首先排除的是多次投幣購買可樂的方案,比如一瓶可樂6分錢,這樣很可能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但如果只能投一次幣的話,那就只有一角錢這個選項,這樣又會太貴。

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可樂的價格定在5分錢到1角錢之間,並且還能在現有自動售賣機上實現呢?

1953年,當時的可口可樂總裁寫信給經常一起打獵玩耍的美國總統艾森豪,鄭重其事地建議總統下令製造7.5美分的硬幣。

△雖然艾森豪喜歡喝可樂

虛懷若谷的艾森豪總統成功克制了自己向該總裁腦袋開一槍的情緒。結果是,如你所見,並沒有7.5美分硬幣的問世。

但可口可樂公司並沒有放棄,又想出來一個變相漲價的辦法:到自動販賣機面前買可樂的人,每9個人裡面會有一個人投了5美分的硬幣後,拿到的是一個沒有可樂的可樂瓶,而這個「幸運的」人將要再投一個硬幣進去才能拿到一瓶真正的可樂。

這樣一算,平均下來,一瓶可樂的錢就能漲到5.625分錢,看上去很不錯哦。

但是個人就可以想到,那些個拿空瓶的哥們兒心裡該是個什麼咆哮狀。為了避免被一群憤怒的消費者拿著「可口可樂,只要5美分」的小刀上門討個說法,明智的可口可樂公司最終還是放棄大範圍推廣此方案。

5美分可樂最終還是死了

到了40年代末,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5美分可樂再也撐不住了。大約在1940年以後,長久的通貨膨脹一直伴隨著美國人民。70年代也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國進入了肆無忌憚高速印美鈔的時代。

△大蕭條時期美國街頭的報童,背景中廣告亂入

1951年,可口可樂停止在廣告上顯示「5美分」,當時有媒體報導可樂在全國範圍內有賣6分錢的、7分錢還有10分的。1959年是最後一瓶5美分可樂賣出的年份。

就這樣可口可樂被迫當了近70年不漲價的良心商家。

這樣的低價讓對手也不好受,百事可樂20世紀初期的日子一直不太好過,1934年百事可樂以魚死網破的決心推出以5美分12盎司一瓶(比可口可樂多將近一倍)的可樂後,才大獲全勝了一回。

△大打價格戰的百事可樂提出的口號是:「同樣5美分,我們大」

但這也不全是壞事,正因為可樂沒辦法提高價格,公司賺錢只有一條路:卯足勁兒賣出儘可能多的可樂,攤低成本,薄利多銷。可樂現在成為全球飲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此。

二戰期間,可口可樂公司與軍方合作,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展開可口可樂的裝瓶生產線,把5美分可樂賣給士兵。你可以把這理解為愛國,也可以把這理解為會做生意。

△二戰期間,可口可樂的宣傳畫

今天,在美國亞馬遜上買一聽罐裝可樂要35.5美分,這罐可樂大約有12盎司。算起來,雖然價格比5美分6.5盎司時期翻了幾倍,但相比其他商品,真的算是良心了。

 壹讀輕幽默,有情趣的百科常識。更多有趣有料內容,請微信搜索關注「yiduiread」,微博搜索「壹讀」關注。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要漲價了!20年都沒漲,這回為啥坐不住了?
    繼康師傅、統一、農夫山泉等品牌漲價後,網傳消息稱,可口可樂也要漲價了!蛤?20年沒漲價的可樂真的要漲了嗎?漲了多少?快來一瓶壓壓驚!可口可樂回應:漲價僅限北京地區近日,網絡上發布的一份中糧可口可樂的告知函顯示,由於原材料上漲的因素,從3月18日起,所有可口可樂旗下產品供貨價進行上調,上調幅度為2~3元/箱。
  • 可口可樂要漲價,卻只針對北京餐飲渠道
    不得不說近年來可口可樂公司陷入了經營困境,這款我們兒時喜愛的飲料銷量已經大不如前,隨著消費升級,碳酸飲料市場增長乏力,同時伴隨大家大家對健康的重視,「喝可樂」似乎成為了反健康反潮流的事,可口可樂公司的淨利潤已經連續5年下跌。有媒體報導,可口可樂公司已經從3月18日起上調所有可口可樂旗下產品的供貨價。幅度約為2-3元每箱。
  • 薯片和可樂20年不漲價的秘密原來在這兒……
    小編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價格是5毛錢一包,每天放學的必備小吃,辣到鼻涕流到嘴裡了都不知道……在衛龍辣條「崛起」之後,這些所謂的「垃圾食品」又再一次作為童年的記憶回到我們的視線中,淘寶上一搜,嘿!還真沒漲價。
  • 可口可樂一直保持3元的售價,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十多年的時間裡,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好像一直都賣3元/瓶,沒漲價似的。這麼多年過去,可口可樂究竟出於什麼考量才不漲價?這背後究竟有何秘密?一、可口可樂為什麼不漲價,一直保持著3元/瓶?對於品牌來說,是否要漲價還是需要從品牌的營銷方式和策略上看。
  • 為什麼麥當勞的可樂是最好喝的?關於可口可樂的8個瘋狂趣聞
    每杯可口可樂估計含有9毫克的古柯鹼。 從配料來看,古柯鹼的平均「劑量」約為50-75毫克。不管怎樣,它在1905年被完全去掉了。如今,可口可樂公司使用的是不含古柯鹼的古柯葉提取物。這只是意味著可口可樂是在沒有可口可樂公司直接許可的情況下從另一個國家進口的。3.70多年時間,一杯可口可樂的價格只賣5美分從1886年到1959年,一杯或一瓶可口可樂只要5美分。
  • 為什麼可口可樂在一百年間沒換過口味?
    為什麼家庭富裕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也要熬到雙十一去搶購?1/ 行為經濟學以上這些讓企業摸不著頭腦的種種現狀,都是體驗經濟範疇的研究課題。體驗經濟如此光鮮,它背後的支撐學科叫做行為經濟學。作為一家超級百年老店,可口可樂的產品在這一百年間卻幾乎沒有換過口味。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隨著百事可樂的崛起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可口可樂公司也開始自我懷疑,自己百年老古董的配方,是否已經要被市場淘汰?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羅伯特·戈伊朱埃塔宣布了一項驚人的決定。
  • 可口可樂的世紀騙局
    彭伯頓本想發明一種能夠緩解疼痛的「專利藥」,然而,在1873年經濟危機中破產後,他承擔不起原料成本。如何才能用最低的成本發大財?經過漫長的思考與實踐,1886年,可口可樂——水、糖和咖啡因的低價混合物,打著「有助舒緩情緒的飲料」招牌,誕生於亞特蘭大。藥劑師為何選擇這3種原料?▲1894年的可口可樂水,政府買單!
  • 可樂不好賣了,可口可樂要靠酒翻盤?
    誕生之初便對酒精「敬而遠之」的可口可樂,如今「戒酒」百年後再度涉足酒精領域,又看到了怎樣的機會?破百年「戒酒令」,可口可樂欲三度試水「不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喝可樂了,只是當初愛喝可樂的年輕人都不年輕了。」
  • 無糖汽水賣得不錯 可口可樂第三季度收益超分析師預期
    10月30日,可口可樂披露了其2018年第三季度及前九個月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淨收益82.5億美元,由於北美地區裝瓶廠調整導致淨收益同比下跌9%;而有機收益同比增長6%,超出了華爾街81.7億美元的預期;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14.5億美元增長至18.8億美元,每股盈利達58美分,同樣超出分析師預期。
  • 上市百年,可口可樂的危局與自救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神話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是其投資可口可樂的成績。自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股票,即使在其業績持續低迷期,巴菲特也堅決不減持,而這也為他帶來了巨大的回報。僅在2012年7月至2018年期間,巴菲特收到可口可樂分紅就高達34億美元,而其最初投資成本僅為10.24億美元。
  • 可口可樂博物館
    &nbsp&nbsp&nbsp&nbsp孩子們在可口可樂博物館遊玩&nbsp&nbsp&nbsp&nbsp可口可樂博物館,位於開發區8號大街18
  • 過去130年,可口可樂「時代口號」的四十八變
    每一次更換口號,你都能一窺品牌當時的處境,乃至折射出部分社會的風潮,比如最新的 「Taste the Feeling」 就是一條健康潮流催生的口號。 比起其他大公司萬年不變的廣告語,可口可樂更換 Slogan 的頻率其實很高,7 年的 Open Happiness 算是它們近年來用得最久的廣告語之一。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可口可樂的時代口號。
  • 可口可樂杭州出廠價下月初上調 平均漲幅約5%
    在白酒、啤酒行業提價此起彼伏之際,國內軟飲料行業也在上演提價衝動,外資巨頭可口可樂率先打響了第一槍。本報記者從可口可樂杭州裝瓶廠中萃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全線產品出廠價將在下月初全部上調,涉及碳酸飲料系列、果汁飲料系列、茶飲料系列、礦泉水和牛奶飲料等。
  •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 為什么喝起來味道不一樣?
    This is why Coke and Pepsi taste so different - and it's down to one simple thing   這就是為什麼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嘗起來不一樣,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一件事   The two popular soft drinks are designed to leave
  • 堅持25年不漲價,紅牛憑什麼打敗可樂!
    1995年,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將紅牛帶到了中國市場。許書標怎麼創辦了紅牛,嚴彬又為什麼要把紅牛帶回中國,這明顯就是另一段複雜的歷史。想知道的同學下班以後來便利店單獨找我,我一對一告訴你。堅持25年不漲價最難得的一點是,在這25年裡紅牛從來沒有漲過價,零售指導價一直是6塊。6塊錢放到現在就是普通飲料的價錢,但放在90年代時,無疑就是「天價」。試想一下當時的普通工薪階層能隨隨便便買得起一罐紅牛嗎?
  • 誰翻譯了「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能在中國所向披靡,除了積累百年的品牌,還因為它有一個無可比擬的中文名字。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廣告界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稱,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比英文更有寓意。   可口可樂四個字生動地暗示出了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感受——好喝、清爽、快樂——可口亦可樂,讓消費者胃口十足,「擋不住的感覺」油然而生。
  • 為什麼大家都不喝可樂了?原因是它
    2015年,美國碳酸飲料銷量縮水1.2%,市場上兩大主要品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分別下跌1%和3.2%。飲料商的一個常見做法是推出小型包裝的飲料,為消費者提供一種「節制的錯覺」——雖然單位熱量沒有變化,但一支250毫升可樂的總熱量總歸比330毫升包裝要少一些。不過這更像是廠商們拯救業績的「花招」,畢竟換湯不換藥的小包裝飲料的毛利率要遠遠高於大包裝的同類產品。
  • 夏天是可樂的味道~可口可樂已經陪伴我們131年了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樂於1886年誕生於美國,這種神奇的飲料本來是一個藥劑師漫不經心的發明,他試圖用它來治療感冒,沒想到卻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徵服了全世界。  1892年,艾薩凱德勒設立可口可樂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亞特蘭大;1894年3月12日,瓶裝可口可樂開始發售;1955年,可口可樂首次以罐裝發售。  1931年,可口可樂請來插畫家設計聖誕海報,全新造型的聖誕老人,紅衣,白胡,笑容可掬。隨著強大的營銷攻勢,可口可樂和聖誕老人的形象逐漸走出美國,成為了全世界都十分臉熟的大IP。
  • 麥當勞為什麼漲價
    在11月中旬的這次漲價中,麥當勞中國將薯條、甜品、漢堡等部分產品價格提高了0.5元到1元,漲幅和漲價的品類在各個地區會有細微差別。美國《時代》周刊報導說,由於全球食品和肉類價格上漲,麥當勞將在歐洲和美國漲價。但由於美國經濟依舊疲弱,消費者用餐還是會精打細算,使麥當勞不敢輕舉妄動。
  • 2.5升大瓶可口可樂暫停產 官方否認與成本有關
    2.5升大瓶可口可樂圖片來自網絡愛喝可樂飲料的楊先生近日發現,入夏以來,經濟實惠的2.5升大包裝可口可樂系列產品似乎從市場上消失了,而其競爭對手百事可樂也很默契,同樣不再銷售2.5升飲料。昨天可口可樂公司證實了2.5升飲料基本從市場上消失,但否認原因是迫於成本壓力,又不便漲價的傳聞。夏季是飲料銷售旺季,但很多愛喝可樂的市民發現大包裝的飲料很難買到。住在公主墳的張女士說,跑了周圍好幾個超市都沒買到2.5升的大可樂,「這種包裝其實挺實惠,有時候趕上促銷,價格甚至比2升的還能便宜幾毛錢。可惜最近買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