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成績中等與拔尖同學計算能力相差無幾,拉開差距的是思維

2020-12-16 專注小學數學

小學學習過程中這幾種思想養成,不僅在數學中適用,包括以後在工作、生活中同樣可以受用一生。

首當其衝的是優化思想。

人們常說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就是對這個最好的詮釋。

烙餅問題、燒開水問題、以及田忌賽馬,這些都是以最優化的方法,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比如說烙餅問題,一口鍋同時只能烙兩張餅,一正一反各兩分鐘的話,按平常的思維,那麼三張餅需要四分鐘,而如果使用更加優化的方法,只需要三分鐘就可以完成,這是因為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鍋一直得到最大化的使用。

平常家裡煮飯、洗菜、切菜、炒菜、燒湯、抹桌子、擺碗筷這些一連串的事情,我們可以一項一項的單獨完成,也可以將一些動作同時進行,花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

田忌賽馬故事中,田忌的馬與齊威王的同等級馬相比,每一匹馬都稍遜一籌。不過經過軍事家孫臏給他優化賽馬的出場順序,反敗為勝,三戰兩勝。

田忌賽馬(圖片來自網絡)

這讓當時的齊威王大吃一驚。明明自己的每一匹馬都比對方強,為什麼還會輸呢?軍事家孫臏早已將賽馬過程的結局進行事先推演,而且必定會以田忌三局兩勝結束。

再比如在我們的數學運算過程中,不管是整數、分數還是小數,我們可以按照四則運算運算規律,先乘、除後加、減,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進行運算。那這種方法呢,遵循了四則運算的基本原則,比較呆板,也就是說除了計算的基本功外,沒有任何技術性可言。

能簡便運算的儘量簡便運算。人不會那麼辛苦,正確率還高,何樂而不為?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在學習新知識的初期,比較簡單的狀況,這種方法是可行的,而且這也是個必經之路。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從簡單到複雜之後,產生了各種變化。這些最基本的方法,是不可避免的,要越熟練越好。

而當我們所學到的的東西越來越多,方法越來越多的時候,如果還一味的按照,最基本的方式去做的話,那就有點落伍了。在保證結果不改變的情況下,大家肯定更加追求的是既快又好的方法了。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優化思想是:有很多種方法都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根據題目具體情況擇優使用更加適合的方法。哪種方法好用,就使用哪一種。正如人們說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以說好方法並不是絕對,有針對性。

其次是轉換思想化未知為已知,比如說乾隆數塔以及曹衝稱象用的均是這種思想。

這種思想對於一些較複雜的題,無法直接突破的,換個思路可輕鬆化解。

曹衝稱象(圖片來自網絡)

類比思想。魯班在爬山過程中被雜草的割破了手,由此觸發的靈感發明了鋸。

學習過程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學會類比思想,也就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比如說根據等式的性質,左右兩邊同時擴大,縮小同樣的倍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樣大小的數值,也不變。因此我們可以將兩個等式進行合併。直接左邊與左邊相加右邊與右邊相加,或者說左邊減左邊等於右邊減右邊,等式仍然是成立的。

我們以和差公式為例。a+b=20,a-b=10,可以將第一個等式改成:a=20-b,或b=20-a,然後代入第二個等式。但不必這麼麻煩。

直接將兩個等式左邊相加寫等式左邊,右邊相加寫右邊。可得:a+a+b-b=20+10,可算輕易算出a=15的值。如果兩個等式左邊相減,那麼也會等於兩等式的右邊相減,即:a-a+b+b=20-10,這樣也可以輕易求出b=5。

這種方法尤其是對於三元一次方程,直接用等式相加減,會比代入法要快很多。

對於大多數數學成績中等與高分同學如果只是純粹計算,沒有多大的區別,最大的差距在於思維差距。

相關焦點

  • 二年級下冊數學萬以內加減專項練習,計算能力不好的同學請認真做
    二年級下冊數學萬以內加減專項練習,計算能力不好的同學請認真做小學數學知識是入門層次的基本知識。處於中等或較低的難度,大多數小學生都能學好。在小學時,許多學生的數學水平相同,但一進入初中,成績相近的學生顯然擴大了數學的差距。原因是小學的學習方式不同。如果你沒有在小學階段發展自己的數學知識,那麼進入初中就太晚了。初中數學不再和小學數學一樣,沒有一定的數學思維就很難學習。然而,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學思維,數學學習就會簡單得多。
  • 三年級現象: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出現成績下滑,跟同學拉開差距
    孩子在一二年級考試分數挺好的,怎麼三年級一下子就跌到65分了,原本挺愛讀書的,結果課外書也不喜歡看了,上課也心不在焉,很簡單的題目也粗心大意看錯題幹,文不對題……從三年級開始,很多孩子開始出現成績下滑,跟同學開始拉開差距,越來越不喜歡上學了,這成為大部分家長跟老師的困擾。
  • 從上課表現看「中等生」與「優生」到底如何拉開差距
    從上課表現看「中等生」與「優生」到底如何拉開差距一個班級的學生,如果是正常分班程序,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總體成績分布應該是呈正態曲線,即兩頭少,中間多,而中等生,正是數量最多的部分。如何將中等生促進成為優生,這是一線老師們孜孜以求的最佳教學效果。
  • 暑期充電拉開同學差距 vipJr助單科學霸補短板
    「雙料冠軍」計劃實惠滿滿——凡是在本學期期末考試中任一學科獲得滿分或者位列全班第一的同學,即可以8折的優惠力度購買vipJr指定英語或數學課程,全場限量500名。vipJr將根據單科學霸的具體學習情況,定製個性化輔導課程,讓孩子在英語和數學雙科都能擁有優異的成績。相關用戶調研數據顯示,英語和數學兩大學科是家長們最為重視的在線學習科目。
  • 港澳臺學生聯考數學簡單嗎?港澳臺聯考難嗎?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
    據北京博飛華僑港澳臺學校提供的數據:由於聯考實行文理合卷的方式,需要照顧沒有在國內上過中學的基礎特別薄弱的學生,因此聯考數學難度很低,甚至略低於國內高考的文科數學,這不僅體現在國內高考中對理科思維要求很高的內容——如數學歸納法,二項式定理的證明,不等式的放縮等,在聯考中均不作要求,而且計算量也是能減則減。此外,現行教材中的簡易邏輯,積分,統計也不屬於聯考的考察範圍。
  • 數學思維--真正拉開數學水平差距的根本
    04數學思維菜市場裡的小販計算很快,但我們不會說他們數學好,為什麼?因為數學不只是運算,而數學思想的本質就是數學思維。那到底什麼叫做數學思維呢?數學思維也就是人們通常所指的數學思維能力,即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轉化與化歸,從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函數/映射的思想等等。我國初、高中數學教學課程標準中都明確指出,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基礎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目的。
  • 專家:數學從一年級就拉開差距了
    就連教育專家也有話要說:孩子們的數學,其實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已經拉開差距了! 那麼,資深數學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刷題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如果不刷題,會有什麼後果呢? 一年級小學生,剛入校門,剛剛開始接觸到數學,一切都是陌生的。現在的考試制度,題目越出越難,一年級同學必須主動接觸一些新鮮的題型,經常做一做各類題目,熟悉數學考試的套路,這樣的話,才能提高數學考試成績。
  • 孩子上小學後,學渣與學霸的差距是這樣拉開的,一二年級就開始了
    一二年級的分數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所以不必太在乎成績,等到高年級再抓也不遲。 另一種則為「三年級滑坡」現象擔心,覺得一二年級也要狠抓學習,語文裡的生字、古詩、作文,數學裡的計算、概念理解都不能放鬆,不打好基礎,到了高年級再來趕就吃力了。
  • 一二年級時,孩子們的成績都「很好」,怎樣拉開與其他同學的差距
    這就決定了試卷上的分數並不能體現孩子們之間的知識儲備差距。當然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可塑性最好的階段,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學習習慣不是一兩天就能養成的,而孩子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三年級成績高低。那麼該如何在一二年級拉開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呢?第一,要給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 數學成績迅速拔尖的背後:數學老師不逼我學數學,卻讓我背古詩
    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數學成績,這門課時常成為我排名第一的絆腳石。那時,我數學成績全班中等,由於我其他課程的傑出表現,保證了我的總成績穩居班級前三,但卻很少問鼎全班第一,當然,更不用說年級排名了。那天放學,新來的數學老師找我去他辦公室。
  • 中考數學放榜,最高分149分,140+以上近50名同學
    2020屆廣州中考,樂學數學幫學員繼續高分井噴:最高分149分,140+以上近50名同學!135+以上更是數不過來!去年,樂學數學幫僅兩個中考數學班,70%同學130+以上,30%同學140+以上。傲人的教學成果更被媒體爭先報導。我們來看看樂學數學幫是怎麼做到這樣的成績。
  • 孩子討厭數學,成績落後怎麼辦?3個方法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長期這樣下去,很多孩子開始討厭數學,成績也越來越落後,急得家長團團轉。其實大多數孩子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對數學還是很喜歡的,但是越到高年級,甚至初中後,就越來越討厭。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學數學真是要有天賦?如何快速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呢?01 為什麼學生要學數學?
  • 數學成績出類拔萃的孩子,他們有怎樣的特點
    尤其是數學,它是拉開大家分數差距的一個重要利器,高的可以接近甚至拿到滿分,低的可能二、三十分也不奇怪。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有人說:數、理、化不分家。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初中數學不怎麼好的同學,物理、化學成績大多只是一般般。
  • 新高考哪門課易拉開差距?結果在意料之中,選擇這兩門的人很多
    不管哪種組合,學科成績是非常重要的選科依據,在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容易拉開差距,哪些又差距不大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數學不管是舊高考還是新高考,數學都是第一個需要重視的科目,數學考得好不好,對你高考總分的影響特別大,就因為數學考不好,相差的可能是一本和二本。
  • 小學階段的數學思維能力
    老師很驚訝,說他數學很好啊,頭腦靈活,思路開闊,而且考試成績也很突出……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他數學也不錯。洋洋媽媽的數學本來就好,那段時間她更積極介入洋洋的學習。比如她發現洋洋計算經常出錯,就買了心算練習冊,每天限時5分鐘,跟他一起做心算練習。
  • 最能拉開高考成績的科目,不只有數學和英語,還有這門課
    最能拉開高考成績的科目,不只有數學和英語,還有這門課高考就像是一條鋪滿荊棘的路,而努力就是一把披荊斬棘的劍。俗話說,人生能有幾回搏,高考不博更待何時!高考的重要性不必多說,沒有哪一位學子說不想要在高考中贏得功與名。
  • 初三生延遲開學,別錯過這個提分好時機,數學能和別人拉開差距!
    數學在初中的佔比也是十分大,也可以和別人拉開差距,只要方法得當,多練習加快速度,滿分也是很大可能的。一、計算能力薄弱在擔任五個初中生的數學老師時發現,計算能力真的很薄弱,如果大量計算以後,可能有的同學會問,老師,負一減負五等於多少,初一的有理數加減法,整式的加減法是後來一切計算的基礎,分式計算,分式方程,等等。
  • 數學成績好的孩子與數學成績差的孩子相比,差距在平時
    家裡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平時在家是怎麼學的?有位網友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我鬥膽來回答一下。我家孩子是農村的,雖然與城裡孩子數學相比還有許多差距,尤其是各種奧數題目的分析。但多少可以給家長做一些參考。提升學習通過對兩個孩子身上的比較,我認為不管學習成績如何,先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提升學習習慣第一,戒玩心。
  • 數學成績拔尖的學生,身上會有哪些特徵呢?數學老師透露實情
    數學這個科目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想要考上好的學校,自然是少不了數學這門學科。不過數學對於很多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因為它實在是太難學了。那麼數學成績拔尖的人,身上會有哪些特徵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斯坦福教授研究: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閉環思維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孩子們之間產生差距是因為智商高低不同。然而諸多實驗證明現在的孩子智商相差無幾,即使產生差距也微乎其微。真正拉開孩子們間差距的是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和學習上的很多小事都體現了孩子思維能力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