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的技法規則——用筆要點與設色方式

2020-12-18 濁酒一杯敬風塵

水墨畫的用筆要點

在五代時期荊浩首次提出中國畫的"筆墨"概念,自此之後,基本上它都被後來的畫家或者是理論家討論和論證過。想要透徹的理解水墨畫的審美構造,自然就少不了對它的研究。水墨畫家和美術理論家以為,人的情感和性格以筆墨為寄巧,因此筆墨不僅有雅、俗,還有正、邪之分。筆墨上的根本性問題不是靠技巧上的訓練就能夠得到解決的,每個人要以筆墨為寄託來傳達的寓意象徵,在不斷堅持與創新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審美角度和圖形符號來。

談及水墨畫總是離不開筆墨的,在某種程度上,筆墨承載著水墨畫重要的精神要素。筆墨對於古人來說,其重要性是遠遠高於寫真性造型的。清代的汪之元在《天下有山堂畫藝》中說:"無筆墨即庖丁目無全牛之理……"甚至把筆墨放到了引領繪事全局的核心位置。清代蔣攫《讀畫紀聞》中說:"臨摹名人真跡,先求其用筆用墨之法。"著實道出中國畫精髓所在和學習的切入點。很多理論家認為畫需意氣,不可忽視筆墨,只注重造型。

清代沈宗賽在《芥舟學畫編論山水》中說:"筆為墨帥,墨為筆充"。他強調用筆的重要性。傅抱石先生把中國畫的技法歸納為"勾、皴、點、染",並且認為:"中國畫的獨特之處是對用筆用墨的要求極高。每幅畫的藝術情趣全靠筆墨來體現……中國畫的筆墨技巧與書法一樣,需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才能掌握。"傅抱石先生在長期艱苦的探索創作了大批堪稱範本的寫意畫作,畫面富含時代精神下的筆墨傳統,這是老先生留給後人最珍貴的財富。

一些理論家在水墨畫的地位確立以前就己經提出了書畫同源和書畫用筆相同的理論。到宋代,水墨畫正式以紙本的形式出現以後,書法對它的影響更加深厚。在山水、人物和花鳥等諸多方面歷代畫家和理論家都總結了水墨畫用筆的方法。張彥遠甚至說"無線者非畫也"。因此以線為造型的漢字筆畫的書寫方式與寫水墨的用筆上特點上有著天然的、內在的、不可分割的聯繫。

水墨畫的筆法富有熱情,更加豐富和奔放,它的線條變化豐富,這些是王筆畫不可能達到的一種畫面感覺。正如唐伯虎所說:"工畫如楷書,寫意如草聖"。他們都受益於中國書法。在王筆畫的用筆中一般都是中鋒運筆。後來的工筆畫面上有了鐵線描和釘頭鼠尾描,但是畫家的情懷用這堅線條是不足以表達的。相比於工筆畫,水墨畫的用筆方法會比較多變。畫者可以用篆書、行書、草書、楷書任意一種筆法寫入水墨畫中。中鋒、側鋒、逆鋒這些豐富的筆法在宣紙上形成了千變萬化的點劃。

歷代畫家不斷地堅持與創新,以及他們經歷千年來累積下來的豐富的經驗,在清代己經形成了一種筆墨程式。筆墨作為一種技法的形式,其表現手段在清代更加成熟,被發展到了極致,形成了一種設計繪事各方面的完整表現和審美體系,這點為後人以後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黃賓化先生曾總結水墨畫的筆法時說"巧筆須平,如錐畫沙:用筆須圓,如折紋股,如金之柔;用筆須留,如屋漏痕;用筆須重,如高山墮石。水墨畫重要的技術給養和形式基礎是書法,豐富的書法筆法使得水墨畫線條得以延伸和拓展,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就移植為現成的繪畫手法,像"永字八法",就成為水墨畫中表現竹子的規畫法:以隸書筆法作竹節,以楷書筆法為竹葉,以行書筆法為竹枝。

在宋代,水墨畫的地位被確立下來,自此以後,人們更加重視水墨畫,其用筆方法在以前繪畫的技法的基礎上人們賦予筆法以人的體魄和性格,用筆說法很多,有筋、肉、骨、皮之說,也有正、邪之分。有人甚至巧人化的稱錯誤的用筆方法為"有病",這一方面說明水墨畫用筆技法的熟練程度並不能決定畫面的韻律,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畫家們常說的全身屯、"精、氣、神"顯會貫通的生理和也理狀態,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畫家在著意尋求掌握用筆技法時企望達到操控自如、也手合一的迫切屯、態。

清原濟《石濤論畫》中說;"寫畫一道,須知有蒙養。蒙者因太古無法,養者因太樸不散……筆如削鐵墨如冰,冷透鬟眉見小乘"。'老莊所言之"道",亦稱"太樸",佛家"小乘",教喻眾生"獨善其身",都是使信眾根絕俗念、修身養性之說。石濤把筆墨之術推介到有後蒙必智、涵養性情功效的地步,如道佛兩家的教化一般,確實也算是個獨闢蹊徑的見解。

筆墨承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以及創作者的品格和修養,不僅僅只是一種技法。老莊固然提出了墨色是畫中"王色"的這個見解,而作者自身在用筆上的修養和技巧是能否應用"王色"使之成為一幅雅致的好畫的關鍵,還要依賴於清代張式《畫譚》說:"……而皮相者遂以水墨著色分雅俗,殊不知雅俗在筆,筆不雅雖著墨無多亦汙人目,筆雅者金碧丹青,輝映滿幅,彌見清妙。"可見在畫家的眼中,用筆比用墨更重要。用筆的雅、俗決定了用墨的雅、俗。清代的邵梅臣還在《畫耕偶錄》中提出了"寧可有筆無墨,不可有墨無筆"的激烈言辭。這表明了用筆在水墨畫中的靈魂作用。

水墨畫的設色方式

今天的水墨畫設色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以唐朝的王維、張操、王墨等人為代表的,以墨當色,用墨直接畫畫的,宋代的文人畫家們,他們也完全以墨當色。第二種方式是勾好墨線後,在中間填色,象前寫意時期的民間墓室壁畫很多都是巧這種方式的。明清時期,很多水墨畫家常常畫墨和色統一到一個畫面上。但是,送是一個難題,不容易解決好。清代方薰說:"唐、宋多院體,皆工細設色而少墨本。元、明之間遂多用墨之法,風致豔俗,然寫意而設色者尤難能。"至於完全用彩色設色的水墨畫是很少見的,除去花巧小品巧日牡丹、芙蓉等。即便有著色的彩繪水墨畫,也是墨色為基底,使彩色含隱在墨色中,有的以大塊墨色作為平衡,有的甚至在繪畫時就調入少許墨色,以降低豔麗浮華的色相。

水墨畫有時候往往是色和墨結合著畫,宋時人們往往遵循著清代王都的觀點:"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又須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至於作水墨畫時,也有相關的觀點:"墨不礙墨,作沒骨法,色不礙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從實踐上看,"色墨無礙"這種境界只要水墨畫家能夠捏拿好墨與色的分寸,施以正確筆法,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如今的水墨畫的墨法己經有了很多的技法,它的設色可以利用紙的暈化作用來平衡墨、色以及墨色之間的互融變化,營造出亦真亦幻的畫面意境。水墨畫技法中最不能讓人容忍的缺陷,便是"潤墨無色"。

元代倪瓚作畫喜歡用枯毫渴筆,很少用顏色,而且用筆自然,飄逸瀟灑。在用色上也只用墨色,不用彩色。

明代的徐渭是很有氣韻風度的大師,他的水墨畫大多以墨色為主,只有少數作品才略施色彩。他的人生態度影響著他的繪畫方式。徐滑曾作《純陽子圖贊》說:"昔圖若彼,今圖若此,昔耶今耶,一純陽子。凡涉有形,如露如電,顏色求,終不可見……"。這段話源自《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因此,在徐渭的眼裡,客觀事物的本質自然要多用墨色來體現,彩色表現的僅僅是客觀世界的外表現象,不利於表現出事物的本質本性,五彩雜色皆屬浮光掠影。

喜歡用墨作畫的徐渭在大量的實踐中使水墨畫的筆墨技法大大豐富。徐渭使膠慘入墨中作畫的技法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雖然第一個以此法作畫的人並不是徐渭,但是他卻極大地豐富了膠墨作畫的應用技法。如徐渭用這種方法所畫的墨葡萄,一筆下來,畫中葡萄背光處色重墨濃,肉厚汁醇;高光處色墨皆無,清亮耀眼,且渾然天趣,毫無滯留停頓之跡。畫出了另一番意味。這是徐渭靈活運用膠質成分延遲色墨推暈的創新手法的具體結果。

相關焦點

  • 傳統山水畫設色技法講解
    這種被歷代畫家因襲下來的山水畫的著色程序、步驟等,今人視為傳統山水畫的設色。由於技法完備,深受歷代畫家效仿,並逐漸完善。 第一部分:青綠法設色 這種傳統著色方法依靠色彩鋪排暈染。特點體制嚴森,敷彩沉厚。墨骨不顯者為大青綠,填金底勾金線者為金碧山水,呈現一定筆墨情趣者為小青綠。主要材料是石表、石綠、硃砂、赭石等。
  • 國畫創作中用筆用墨用色技法詳解,中國畫技法之寫意畫魚步驟圖解
    國畫創作中用筆技法【技法】 1 白描:以不同濃淡的墨線畫出物體的輪廓。 2 雙鉤填彩:先以墨線勾出物體的輪廓,再在其中填上色彩。 3 沒骨:完全不用墨線,只用墨與色的變化,表現所畫物體形態美 4 寫意:強調感動、意念、神彩的表現;造形是概括、大略的,因此形式簡略,形象可以不精準、不寫實。
  • 中國畫大致可分為白描、水墨、設色三種
    中國畫大致可分為白描、水墨、設色三種。白描是用線條勾勒描繪而不賦任何色彩。水墨是用純墨加水釋成各種色階來勾勒和渲染,不施任何色彩。設色分為淡彩、重彩和潑彩。淡彩是指在畫好的水墨畫的基礎上略施一些淺淡的顏色,而其中施以淡淡的花青和赭石的山水畫又被稱為「淺絳山水」;重彩一般指在畫好的墨筆或線條的作品上填以濃重絢麗的色彩,或者直接用色彩畫,這類山水作品又被稱為「青綠山水」,在此基礎上加用金粉的稱為「金碧山水」;潑彩是在山水畫的墨筆基礎上施以淋漓豐滿的色彩。
  • 水墨去向何方:一個臺灣藝術家的自覺自省之路
    2000年前後,他的畫面中出現了很多變化,無論技法或構圖:此前習慣使用的線描技法逐步被改變,沒骨畫法更多出現在他的畫面中;而中國傳統繪畫中因透視觀念缺乏而存在畫中物象難以重疊的問題,也被藝術家通過觀察古輿圖的圖像營造體系而找到了獨有的解決辦法——把畫面中所有參與排布的元素鋪開,並不完全遵循移步換景的傳統視覺邏輯。應當說,潘信華對於解決畫面本身的各種問題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但這絕不等同於閉門造車。
  • 圖文教程:水墨雞技法
    作為局部表現同整隻雞的筆墨色彩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往往是當雞的背部畫完後,再畫翅膀。畫時,先用赭石調墨勾二級飛羽的第一個羽毛,然後用筆尖蘸稍濃一點的墨依次畫二級飛羽及翅膀偏外的羽毛,再用更濃的水墨畫出一級飛羽,其中每一筆都應果斷利落,不可重複修描。
  • 圖文教程:彩墨梅蘭竹菊設色技法
    素材摘錄自《彩墨梅蘭竹菊設色技法》,李文秀編繪,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梅花作品《春日》畫法步驟 步驟一:潑墨法畫老乾,穿枝。
  • 6個水彩寫意技法,教你輕鬆畫出超美水墨畫!
    不少小夥伴現在都非常喜歡水彩寫意畫,顏色豐富的水彩結合寫意大氣的水墨畫,色澤飽滿,意境還很悠遠~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水彩寫意畫常用的一些技法~
  • 方增先談怎樣畫水墨人物畫,怎麼處理質量感和筆墨技法的關係?
    編者按:出版於1973年5月的方增先先生的《怎樣畫水墨人物畫》一書,曾對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發展起著指導性作用,當年學中國畫的年輕人幾乎人手一本。時光流逝,經典永恆,今天我們重讀舊文,或許會有新的感受與體會。本報公眾號每周三推出「方增先先生談怎樣畫水墨人物畫」專欄,歡迎持續關注。
  • 如何讓AI畫一幅水墨畫?
    中國的水墨作品令人驕傲,優美的線條、朦朧的意境、獨特的用墨手法為水墨作品添加了迷人的色彩。本文帶你揭開水墨作品創作的神秘面紗,領略水墨作品創作過程。 中國水墨作品,包括水墨畫和書法等形式。
  • 收藏:臺灣美術家許郭璜先生的水墨畫賞析
    中國水墨繪畫藝術,是畫家透過自然的情景交融而傳移摹寫。十九世紀以來的「西學東漸」、傳統社會價值的變遷及西方制度的引進促使中國畫家們尋求迎合新時代的出路,由此發展出一套融合中西的「寫生」概念。臺灣地區水墨繪畫承襲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的觀點,遵循作畫要「惟妙惟肖」「寫實主義」「直接師法造化」的寫生觀念,更明確地倡導「素描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迅速改變了中國畫學習的態度、方法與審美觀念。在這種環境下培養起來的學生,承繼了傳統畫學精神,透過用筆技巧,建立起新形式的多元並呈的水墨畫風格。
  • 兒童水墨畫教程:點花點葉的美麗
    兒童水墨畫教程:點花點葉的美麗 兒童水墨畫教程:點花點葉的美麗 作者:宗躍風《兒童彩墨畫教程》 花的種類紛繁,花的形狀卻可以用簡潔的點來概括表現
  • 教你一些水墨畫和國畫的小知識
    那麼我們平時所說的水墨畫是不是就是所指的國畫呢?答案是錯誤的,因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它們之間的區別吧!水墨畫從字面意思上來了解的話就是水和墨,其實水墨畫是國畫的一種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沒有任何的色彩,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幹墨、溼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 【藝海漫步】第一個用水墨畫熊貓的人——吳作人
    你知道第一個用水墨畫熊貓的人是誰嗎?沒錯,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家、油畫家吳作人先生。 吳先生最初是學油畫的,一九四三年,中國大片國土被日本侵略者佔領,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和憤怒,於是他背上畫箱進入了我國西部高原創作。
  • 油畫畫膩了,畫水墨畫,用油畫技法畫的一幅竹子,卻賣出了1725萬
    冷軍畫了一幅油畫,賣了6000萬!油畫畫膩了,畫水墨畫,用油畫技法畫的一幅竹子,卻賣出了1725萬!他將是第二個徐悲鴻?徐悲鴻,是我國近代最重要的畫家之一,被國際評論譽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他畫的那幅油畫《肖像之像—小雯》就拍賣出了6000萬的天價,為什麼會扯到國畫?▲圖為冷軍拍出6000萬元的油畫作品《肖像之像—小雯》原來冷軍近年來,開始畫水墨畫、瓷板畫等各畫種。尤其冷軍的水墨畫,讓我看到了與油畫截然不同的風格。
  • 收藏|「絹本」「設色」是什麼:一口氣讀懂中國畫「高頻術語」
    設色就是國畫中暈染彩色的意思,畫面中只要出現彩色就可以說是設色作品。與設色相反的是「水墨」,指畫面中不出現彩色,或者極少出現彩色的,以墨色為主繪製的作品。中國的山水畫,先有設色,後有水墨。青綠山水出現得比水墨山水更早。是青綠山水中最輝煌的一種。中國畫顏料中有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稱為「金碧山水」。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讓AI畫一幅水墨畫 需要分幾個階段
    圖1 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作品從製作技法上來說,水墨畫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工筆畫畫法工整細緻,力求寫實,重形式而輕意達,繪製過程繁瑣技法複雜;寫意畫畫法簡練,力求形似,注重作者的思想表達。寫意作品繪製主題常見,繪製技法明確,作品筆畫輪廓清晰。因此,水墨畫的AI創作相關研究主要針對寫意作品展開。具體而言,將一張靜態的寫意作品的掃描件(或照片)輸入,然後提取畫作中的筆畫,對筆畫進行合理分析建模,由筆畫間相互關係推斷繪製過程,並設計渲染方法進行動態重構展示。水墨畫創作的三個階段:
  • 如何讓AI畫一幅水墨畫? - AI 人工智慧 - cnBeta.COM
    圖1 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作品從製作技法上來說,水墨畫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工筆畫畫法工整細緻,力求寫實,重形式而輕意達,繪製過程繁瑣技法複雜;寫意畫畫法簡練,力求形似,注重作者的思想表達。寫意作品繪製主題常見,繪製技法明確,作品筆畫輪廓清晰。因此,水墨畫的AI創作相關研究主要針對寫意作品展開。具體而言,將一張靜態的寫意作品的掃描件(或照片)輸入,然後提取畫作中的筆畫,對筆畫進行合理分析建模,由筆畫間相互關係推斷繪製過程,並設計渲染方法進行動態重構展示。水墨畫創作的三個階段:
  • 《日升月恆》水墨聯展 海峽兩岸40位名家精品匯聚臺北
    華夏經緯網1月2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由筆、墨、紙、硯所聚合而成的獨特水墨藝術,與自然山川相發,與萬物心靈相感,如日之升,如月之恆,一紙雲煙歷經千年遞嬗而不絕。《日升月恆—兩岸水墨名家聯展》廣邀兩岸近40位水墨名家參與,匯聚80餘幅水墨精品,不僅多元呈現當代水墨的發展樣貌,亦開啟一場跨區域、跨時代的心靈饗宴。《黃果樹大瀑布》,江明賢,水墨設色,73x98.5cm,2016年。
  •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代畫家戴進的水墨山水代表作局部大圖欣賞
    明 戴進 《風雨歸舟圖》 立軸,絹本,淡設色,縱143釐米×橫81.8釐米,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 戴進 《風雨歸舟圖》 局部大圖《風雨歸舟圖》是明代畫家戴進的水墨山水代表作,描繪的是風雨交加中的山川自然景色和行人冒雨歸家的情景。款書「錢塘戴進寫」。在布局上,戴進採用中軸線構圖,高山置於畫面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