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是小編好朋友的婚宴,也是活了20多年至今還沒嫁出去的單身小編,參加的第25場婚禮!不過這一次的婚禮跟以往都不太一樣,吃的是土鍋大灶燒出來的宴席,一桌几十道菜,絲毫不差高端酒店的味道!
農村土鍋大灶 燒出五星級的口感!
在安徽桐城新渡鎮這個地方,只要誰家有喜事,親戚鄰居都會提前來幫忙。
在這個地方,家家戶戶都是都是「大戶人家」,住的都是小二層的洋房,廚房是城鄉集合部構造,有土鍋大灶,有煤氣灶臺,同時做十桌的飯菜幾乎毫無壓力。
雖然農村人家也漸漸講究時髦吃飯店;但大多還是願意選擇在自家置辦喜宴,少去酒店宴請親朋好友。
早上7點小編就到了朋友家,只見門窗處處都貼上喜子,鞭炮早早纏在竹竿上。一大早,最熱鬧的應該就是廚房的乒桌球乓鍋碗瓢盆聲、和廚房阿姨們的八卦聲。
其實在小編上小學時也曾吃過這樣的農家大宴,十幾張桌子擺滿屋裡屋外,所有親朋好友一家大大小小都會來,往日的小廚房、院子早早被搭建成幾口鍋幾口灶同時開火的大廚房。
操主勺的大廚一般是八方鄰裡都知道的,誰手藝好,也知道大家喜歡吃什麼菜,在五星酒店也應該就是廚師長的職位!
農村的灶臺一般都是兩口灶,下面有人專門生火,大廚只管在上面兩口鍋奮戰,做出來的菜,口味槓槓的!
農村婚宴吃的是習俗 更是感情!
早些年在家辦酒席也是圖便宜,後來是圖個方便!以前的便宜,那是在過去,現在普及了,也花不了幾個錢;只是自家人操辦酒席比較方便,分量足還摸得準大家的口味。
按照農村結婚的習俗,酒席要提前準備,隆重的準備三天,簡單點的提前準備一天。因為喜宴往往是好幾天的,迎接新娘是主要一天,後面還有早茶,三天後回娘家,都需要準備,自家操辦酒席比酒店方便多了。
「每置辦一場酒席,其實都會折騰好幾回,從食材準備、硬菜製作、桌子椅凳都需要繁瑣的準備。」廚房的阿姨跟小編介紹道。
▲圖為出嫁新娘必須要佩戴的,可以闢邪和寓意祝福
但這也是一場難得的聚會,村裡人平時雖然抬頭低頭都見,但很少能真正閒下來聊天;辦喜宴,村裡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即使忙著操辦酒席,都是很開心的,大家七嘴八舌的,就像一場聚會,親情友情大雜燴,濃鬱厚實。
做席有規矩 吃席更講究
在廚房溜達完一圈,就聽到外面開始放鞭炮了,這種熱鬧現在自然只有村裡才有!
原來是迎來新郎接親的車隊,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讓所有人都集合在了門口,此時新娘可以從二樓窗戶偷偷瞄上一眼,堵門、求婚之後便可以用午餐了!
桌子是傳統的四方八仙桌,鋪上桌布、擺上碗筷,開始上菜!
說起這一桌菜,確實很實在!婚宴葷素搭配合理,雞、鴨、魚、豬肉樣樣有,從菜品的花式來說,冷菜、熱菜、羹湯、點心也一應齊全!只是吃飯有講究,城裡的婚宴一般都是一整桌快速上完,而在這裡,桌子比較小,快吃完的菜一般很快就會被撤走,以便上下一道菜。
吃完各種鍋仔、雞鴨魚肉,如果你想吃飯,此時萬萬不可!必須要等到倒數第二道的紅燒肉和圓子上完,才能吃米飯。
圓子在農村宴席中是必備的,甚至在送走新娘的時候,一家兄弟姐妹幾個也必須圍在一起,一人吃一個圓子,才能出發,圖的都是些團圓吉祥的意思。
其實,不難看出:即使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上去了,卻仍有很多農村人願意選擇在家裡置辦喜宴。
因為農村人的喜宴是流水席,持續時間長,而不是一頓飯一場酒就完事了。不僅如此,喜宴是村裡人、鄉裡鄉親同時聚在一起「八卦」的難得時機,互相幫忙、七嘴八舌,感情一下子熱鬧起來、親近起來,而不是見一次面打一次招呼吃一頓飯就散了,下次在哪兒見還不知道。
或許,這正是喜宴需要的氛圍,只有農村才常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