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秦少遊的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他的詞作咀嚼無滓,久而知味,比如「落紅萬點愁如海」,竟讓蘇軾也刮目相看。不過他的詩也寫得很妙,閒雅有情思,比如「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讀來味道十足。下面介紹秦觀的兩首七律,讀完令人感慨萬千。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其一)
宋代:秦觀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
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
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
粉堞女牆都已盡,恍如陶侃夢天門。
這組詩是宋哲宗元祐二年,秦觀任蔡州教授時所作。詩人在郡守登城眺望時,由郡城地理形勢、眼前景物,生發出有關歷史與現實的感嘆。 詩開頭兩句描寫汝南水災後重建家園的生活寫實,「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汝水奔流、燒痕新綠,春色來到人間,人們正努力地重新安排生活。接下來詩人回憶災情,「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這裡借用典故,喻指災區家散人亡、拭淚招魂的悽慘狀況。修竹影、子規聲,喚起詩人的深切同情,災區慘不忍睹的鏡頭如在眼前。
秦觀又回顧水災的根源,「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 西漢末年翟方進為相,奏廢汝南水利工程,從此水無歸宿;唐憲宗時的吳元濟割據蔡州,擅改汝水故道,貽禍無窮,詩人追憶往事,哀傷憤慨。作者看見城牆化為灰燼,希望當地太守重加治理,祝願他像東晉的陶侃那樣,為鞏固趙宋王朝而效力。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其二)
宋代:秦觀
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
車輞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
封疆儘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
試問李斯長嘆後,誰牽黃犬出東門。
這首詩開篇就描繪了一幅蕭條的郊野景象,「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炊煙嫋嫋,郊野孤村,依稀可辨;天色清寒,村舍痕影,無法看清。詩人認識到,洪水帶來的災難後果,短時間內無法消除。
頷聯刻畫汝南名勝景點,「車輞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車輞湖邊梅花盛開,壺公祠畔明月初上,風景迷人,宛然在目,詩人卻觸景傷情,淚濺魂銷。「濺淚、銷魂」,盡情抒發了作者的切身感受,也為下文很好地渲染了悲戚氣氛。
汝南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人們立廟祭祀以示追懷恩澤。「封疆儘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歷史上蔡州也有秦代丞相李斯這樣的名人,卻不幸被害。詩人一聲長嘆,希望後世從他身上吸取經驗教訓。
縱觀秦觀的這兩首詩,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惆悵,同時也對未來寄予了無限希望。第一首詩先寫重建家園的辛勤勞動和水患帶來的嚴重後果,再指斥漢、唐兩朝宰相和亂臣賊子的所作所為,對太守寄予了希望。作者借景抒情,充滿了感染力。第二首詩敘述水災後的情景,然後表現了百姓們淳樸的風氣,並希望引李斯之事為戒。作者追憶過往,立足眼前,並展望未來,表現出一位儒者崇尚忠孝仁義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