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兩首七律,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

2020-12-17 品詩賞詞

秦觀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秦少遊的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他的詞作咀嚼無滓,久而知味,比如「落紅萬點愁如海」,竟讓蘇軾也刮目相看。不過他的詩也寫得很妙,閒雅有情思,比如「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讀來味道十足。下面介紹秦觀的兩首七律,讀完令人感慨萬千。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其一)

宋代:秦觀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

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

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

粉堞女牆都已盡,恍如陶侃夢天門。

這組詩是宋哲宗元祐二年,秦觀任蔡州教授時所作。詩人在郡守登城眺望時,由郡城地理形勢、眼前景物,生發出有關歷史與現實的感嘆。 詩開頭兩句描寫汝南水災後重建家園的生活寫實,「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汝水奔流、燒痕新綠,春色來到人間,人們正努力地重新安排生活。接下來詩人回憶災情,「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這裡借用典故,喻指災區家散人亡、拭淚招魂的悽慘狀況。修竹影、子規聲,喚起詩人的深切同情,災區慘不忍睹的鏡頭如在眼前。

秦觀又回顧水災的根源,「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 西漢末年翟方進為相,奏廢汝南水利工程,從此水無歸宿;唐憲宗時的吳元濟割據蔡州,擅改汝水故道,貽禍無窮,詩人追憶往事,哀傷憤慨。作者看見城牆化為灰燼,希望當地太守重加治理,祝願他像東晉的陶侃那樣,為鞏固趙宋王朝而效力。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其二)

宋代:秦觀

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

車輞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

封疆儘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

試問李斯長嘆後,誰牽黃犬出東門。

這首詩開篇就描繪了一幅蕭條的郊野景象,「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炊煙嫋嫋,郊野孤村,依稀可辨;天色清寒,村舍痕影,無法看清。詩人認識到,洪水帶來的災難後果,短時間內無法消除。

頷聯刻畫汝南名勝景點,「車輞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車輞湖邊梅花盛開,壺公祠畔明月初上,風景迷人,宛然在目,詩人卻觸景傷情,淚濺魂銷。「濺淚、銷魂」,盡情抒發了作者的切身感受,也為下文很好地渲染了悲戚氣氛。

汝南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人們立廟祭祀以示追懷恩澤。「封疆儘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歷史上蔡州也有秦代丞相李斯這樣的名人,卻不幸被害。詩人一聲長嘆,希望後世從他身上吸取經驗教訓。

縱觀秦觀的這兩首詩,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惆悵,同時也對未來寄予了無限希望。第一首詩先寫重建家園的辛勤勞動和水患帶來的嚴重後果,再指斥漢、唐兩朝宰相和亂臣賊子的所作所為,對太守寄予了希望。作者借景抒情,充滿了感染力。第二首詩敘述水災後的情景,然後表現了百姓們淳樸的風氣,並希望引李斯之事為戒。作者追憶過往,立足眼前,並展望未來,表現出一位儒者崇尚忠孝仁義的思想情感。

相關焦點

  • 99句關於淚的經典古詩詞,蠟炬成灰淚始幹,詩人的眼淚俱是相似!
    〔宋〕蘇軾《江神子》: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41. 〔宋〕蘇軾《蝶戀花》:羈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42. 〔宋〕蘇軾《賀新郎》: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43. 〔宋〕蘇軾《臨江仙·送王緘》:忘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 【原創】高層宇宙【七律】依韻江雨霏詩友28首
    清愁落枕胡滴淚,冷雨哭天亂叩窗。怕夜孤獨偏寂寞,愁晨冷瑟越悽涼。暗燈更鼓消人瘦,坐起披衫對影雙。03【七律·離情】翠隱深秋山冷瑟,籬前只有老菊垂。芳華是否同人老,敗草偏能與雁追。滿院涼霜心上起,一窗殘月枕邊堆。清愁有意催人瘦,鏡內流年鬢欲灰。
  • 三首古詩詞,滴滴梨花雨,把把離人淚,句句心碎
    梨花雨,離人淚,一滴落臉上,一滴落心上一《憶王孫·春詞》宋·李重元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那年春時,煙雨江南,一場梨花雨,繾綣著一聲聲的嘆息,灑落人間,高樓上的女子白衣素髻,透過霧靄迷濛的柳煙,一任望向遠方,可縱使高樓望斷,也看不見他歸返的身影。細雨依舊,杜鵑啼鳴,習慣了一個人在這樣陰霾的天氣下望著遠方,習慣了一個人數著花瓣雨,習慣了一個人深深地思念著另一個人,求不得,舍不下。庭院裡一樹梨花開得正盛,被打溼的花瓣,輕輕柔柔地飄落,落在地上,也落在她的心上,潮溼了她的心。
  • 墨染詩詞七律詠雪十首/萬點銀濤浮海氣,千川皓魄照山林
    題記:繁華千種,抵不過歲月流年,紅顏易老,傷不起光陰似箭!又是一年飛雪,回憶依舊,只是少了幾分憂鬱,幾分繁華,多了幾分滄桑。七律/萬裡關河一雁翔玉宇清寒淡素妝,青天如洗夜披霜。人家方覺秋來到,季節輪迴汝別殤。銀漢不隨明月遠,江湖誰伴冷波涼。憑欄欲話平生志,萬裡山河一雁揚。
  • 胭脂淚相留醉,相顧無言
    納蘭性德:握手西風淚不幹,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秦觀: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毛滂:淚溼闌乾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納蘭性德: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馮延巳: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
  • 詩詞: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寒衣節》(十月初一)佚名從來此節無關我,今歲奈何煎碎心。十字街頭西北望,三更露下夢魂侵。星因朔氣寒椿樹,兒送棉衣並羽衾。化去紙錢時繞我,依依應是兩牽襟。《七絕·寒衣節》青煙日落更黃昏,路火千堆處處痕。寄與亡魂焚幣盡,冥途冷遠念家尊。
  • 10首巔峰唐詩七律,杜甫獨佔5首,李白和崔顥各有1首
    七言律詩是唐詩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七律格律嚴謹,可以融入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唐人七律之中,以杜甫的成就最高,杜甫的七律,可謂包羅宇宙,寫盡人事。如果要試著排出唐詩七律的十魁首,自然杜甫居多。以下是根據每首七律的思想、藝術成就,以及流傳度試著綜合排名。
  • 這首詩被後世稱為「唐人七律第一」,不但不合格律,對仗也不工整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再說詞性,『滄海』『藍田』都是專屬名詞;『月明』『日暖』都是名詞+形容詞;『珠』『玉』都是名詞;『有淚』『生煙』都是動詞+名詞。前後兩句相同位置的字詞,必須結構相同,詞性相同(近),這是對仗的基本要求。
  • 軲轆體七律:又到秋涼葉落時
    千言不盡心頭念,萬語長存骨裡思。深的會淺,濃的會淡,一如某個陰雨天氣裡,陽光與溫暖走散後的陰暗與薄寒。世情,如若一灣明眸相對的秋水長天,一刻靜好後總是來不及準備好就要去迎接下一刻未知的風雲突變。多愁埋夢淺,又到秋涼葉落時。人生,從不是紙上的歡顏,更不是罌粟般自我迷醉的夢幻。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
  • 【原創】姜濤《七律》《鷓鴣天》詩詞五十首
    【原創】姜濤《七律》《鷓鴣天》詩詞五十首姜        濤 / 原韻樂樵山人 / 編輯詩詞顧問 / 紫菩提主        辦 / 中華佛學院詩社、中華好詩好詞好文章總群【5】《詠梅》兩首一最美寒山釣雪圖,一枝獨秀立江湖。甘留傲骨披霜甲,切讓冰心掛玉珠。遇得冬風當綻放,由來春雨自榮枯。如卿願上金鑾轎,你做香妃我是孤。  二冬鼔風錘叩冷窗,冰凌縱馬踏西江。寒山雪障梅君鬥,睡嶺霜妖玉骨降。百媚凋零誰結伴,一枝綻放我無雙。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點)篇
    《長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唐·趙嘏33、 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江神子·恨別》 宋·蘇軾34、 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長相思三首》 唐·李白35、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冬日歸舊山》 唐·李白36、 鹹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鹹陽值雨》 唐·溫庭筠37、 一點悽涼愁絕意,謾道秦箏有剩弦。
  • 梅含雪白三分醉,雪慕梅香幾度思;詠梅詩七首,一任天涯覆滿枝
    為君修得三生願,一任天涯覆滿枝。散去煙雲渺,疏影暗浮沉,笑過塵間事,莫做問情人。易逝春心夢無痕,清秋落去荒草深,何時明月千思寄,繁華過後盡歸塵。豐盈著一份遙遠的情懷,只為珍藏一段歲月靜好。——皛玊題記梅《七律·種梅》(平水韻上平十灰)冬臨塞北把鋤來,伴雪迎風嶺上栽。
  • 福州大爺寄感謝信為好人點讚 兩首七律載滿濃濃謝意
    寫兩首七律 為他們點讚  福州老大爺跑完「廈馬」乘BRT時險暈倒,得到工作人員熱心幫助它是一封信,信上兩首別致的七律詩,讓BRT場站的兩名工作人員感受到了誠摯的謝意。  這封信是來自福州一位60歲的老大爺劉國興,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幾天,但他對於1月3日BRT場站工作人員的熱心服務仍然記憶猶新。
  • 史上寫王昭君最有名的一首詩,堪稱「七律第一等起句」!
    據統計,古往今來,描寫王昭君的詩歌有700多首。劉長卿有「纖腰不復漢宮寵,雙蛾長向胡天愁」;李白有「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王安石有「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是其中的經典之作,千古以來傳誦不衰!
  • 觀宋填詞73 有人稱曹組詞鄙穢 也有人稱其不亞於秦觀柳永
    我們看看曹組受到皇帝欣賞的這幾首詞。1、如夢令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弄一枝花影。上闋說,黃昏小院中,佳人尚不得見,何況江邊的梅花(比喻為佳人)呢?詞中從「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一下跳躍到「黃昏小院」中。上闋結尾「何況江頭路」轉得有意蘊。上闋用典,唐末宋初有無名氏寫梅:疏竹外、一枝斜更好。杜甫《佳人》詩云: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 78首詩詞同題:竹,主評楊振生,優秀10首.
    ** 78首詩詞同題24節氣·大雪。葛永紅主評,優秀10首。 優秀詩詞10首1、楊學軍——江蘇南京七絕·冬竹寒風一夜滿枝霜,黃葉搖魂憶舊裝。若使芳華收腕底,縱然面壁也聞香。萬斷千截無所懼,投身浴火爆春音。簡評:詩貴有「眼」,意貴出「新」!此詩尾聯:「萬斷千截無所懼,投身浴火爆春音。」一語寫出了「竹」的最高境界,能不教世人拍案叫絕? 8、張建設——福建永泰七律·新竹萌發滿山何用栽?春風春雨一鞭催。未伸骨節衝霄去,先硬頭皮破土來。
  • 李叔和律詩選七律10首
    李叔和律詩選七律10首《李叔和律詩選:七律十首》動腦常新鄉音嫋嫋墨傳神,文人播種書中粟, 墨客耕耘硯上田。作者簡介:李叔和,擔任編輯工作30年。數百首七律入選《國家詩人檔案》、世界大百科全書(文藝卷)、《中華好詩詞》、《百年詩詞精選》(第三卷)(第四卷)、《當代詩詞典藏》、《中國當代詩詞》等書,榮獲「天籟杯」中華詩詞大賽兩屆金獎,「詩詞世界盃」中華詩詞大賽兩屆一等獎,連續三屆「中華詩人踏春行」徵文一等獎,建軍九十周年徵文特等獎,第九屆「華鼎杯」銀獎,獲「羲之杯」「四海杯」「翰墨風華杯」「新時代杯」詩詞畫徵文一等獎。
  • 兩首南歌子,秦觀調侃恩師,蘇軾卻毫不避諱,文採也果真不凡
    後來蘇軾的弟子秦觀看出先生對她有意,便賦詞一首,蘇軾反而立刻就不再猶豫。下面介紹兩首南歌子,秦觀調侃恩師,蘇軾卻毫不避諱,文採也果真不凡。南歌子·靄靄迷春態宋代:秦觀靄靄迷春態,溶溶媚曉光。不應容易下巫陽。只恐翰林前世是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