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足球水平多年來沒有太大的進步,貴為世界第六大聯賽的中國頂級職業聯賽——中超一直以來都是國人調侃的對象。然而一擲千金卻早就不是這個舞臺鮮見的現象,履歷光鮮、戰功赫赫的大牌球星、知名洋帥紛至沓來。很多往日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只存在在電視屏幕、遊戲界面裡的大牌球星越來越多的馳騁在中超甚至中甲賽場。
那麼這些球星、主教練是如何適應在中國的比賽和生活呢?日前有國外媒體發文,揭秘了洋帥在國內的助手——「翻譯」,文章形容這些時刻陪伴在洋帥左右的翻譯如同他們的「妻子」,這足以說明翻譯的作用。
貝尼特斯(中超大連一方現任主教練)說,他的中文翻譯總是在他身邊。前巴塞隆納後衛巴爾胡安(中甲浙江綠城前主教練)開玩笑說,他的翻譯就像妻子。
無論在賽場備戰、前往場地的大巴上,更球隊衣室裡或者媒體新聞發布會,如果沒有翻譯,主教練的指揮,發言等等,他們的工作無法進行。貝大師的翻譯為了更好的表達,甚至會刻意模仿其手勢。
狂人穆裡尼奧原來就是荷蘭老帥範加爾的助手和翻譯,能從翻譯進化為主教練,說明這個工作對翻譯的足球專業要求並不低。我們來看看優秀的足球翻譯需要什麼特質:1.懂外語、2懂足球、3懂應變、4能抗壓.
前兩點不難理解,應變和抗壓怎麼說呢,比如這場球輸了,教練回到更衣室發飆,開啟吹風機模式對著球員狂噴,這時的措辭已經不那麼高雅和考究。翻譯在轉述的時候必須適當委婉的減弱語言的力量,但是又不能完全失去懲戒的作用。力圖在維護主教練權威和環節與球員矛盾之間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