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碗空了,剩飯剩菜少了。」連日來,天長市汊澗中學開展「踐行光碟行動,杜絕餐飲浪費」主題活動,不少師生紛紛表示,「光碟」行動已入腦入心,校園內節約水電、節約糧食、節約每一張紙等節約現象蔚然成風。
勞動教育培養珍惜習慣
「這次勞動讓我體會到種蔬菜、摘瓜果這些事並不那麼容易,農民伯伯真的太辛苦了。我以後吃飯再也不挑食、不剩飯了。」近日,天長市實驗小學學生梅馨嫄「務農」歸來,發出這樣的感觸。
為開闢學生「第二課堂」,增強更「接地氣」的社會實踐體驗,天長市各中小學常態化組織中小學生赴中小學現代農業研學基地開展「務農」之旅。活動現場,人人參與果實採摘、農作物播種移栽、除草施肥、機械作業等各項勞動,了解勞動過程,體驗勞動艱辛,潛移默化接受勞動教育。
「本學期已收到學生『務農』日記30000餘篇,作文18000多份,活動圖片50000餘張,各校還結合研學之旅開展主題班會、勞動場景圖片展、主題演講等各類活動。」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負責人說。
各中小學編印勞動教育校本教材,開設勞動教育實踐課,並制定了具體的「路線圖」,明確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要求、注意事項、考評辦法等,同時發放《告家長書》,明確家長的責任、義務,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勞動教育的監督和勞動效果的考核評價。
「把學生的課堂搬到勞動基地,可以補齊教學『短板』,又培養了學生『杜絕浪費、厲行節約』的好習慣。」該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
光碟行動植入節約精神
「吃多少,盛多少。大米飯浪費了太可惜。」每每就餐時刻,天長市官橋九年制學校校長孫延海總要來到學生餐廳,現場對就餐的學生進行友情提醒。
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碟俠』。為培養孩子文明就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天長市各校園以課堂為陣地,形式多樣地開展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教育活動。
各校園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現象,通過主題班會、演講徵文、一刻鐘宣講、書畫比賽、籤訂承諾書等多種形式,並以講故事、情景劇、文藝匯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珍惜糧食,杜絕舌尖浪費。很多學校持續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班級微信群向家長們發出「光碟行動」的倡議,號召家長們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使孩子養成節約習慣。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各校園還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牆壁文化、黑板報、展板、電子屏和新媒體等積極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公益宣傳,營造了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日常管理形成勤儉風尚
走進天長市各中小學校園餐廳,時時可見教師志願者和學生志願者的身影,他們主動擔任「義務監督員」,對文明用餐、適量用餐、避免剩餐等進行引導監督,發現學生盤內食物剩餘較多時,及時進行提醒、勸告。
除了志願者宣傳隊伍之外,各校園還組建值班教師監督隊,每天學生就餐時,值班監督員就會按時到崗,巡查學生就餐情況,及時督促學生按量取餐,文明就餐。食堂員工則根據學生胃口、飯量特點打飯添菜,讓學生自覺踐行「光碟行動」。
為確保「勤儉節約」落地生根,各校還加大管理力度,把師生光碟行動、節水節電、愛惜糧食習慣養成貫穿到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中。天長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光碟行動」這一主題,謀劃出臺一套比較完備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標準,納入到師德師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中,並持續開展專項督查,以此促進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丁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