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張麗儀)今年50歲的湖南人陳陽(化名)在柬埔寨的一家木材加工廠工作,回國的場景他想過很多,但沒想到這次打「飛的」回國,竟是為了保住手指。9月6日,陳陽在柬埔寨的工廠裡工作操作刨板機時不慎受傷致右手多指嚴重擠壓撕脫離斷,在當地醫院治療效果不佳,雖已離斷超48小時手指再植成功可能性很低,但他仍選擇回國尋求一線希望。所幸,在廣州專科醫院醫護團隊的努力下,他的手指再植成功,目前已恢復血運和知覺。
「當時要不是我右手抽離得快,整隻手可能都沒了。」陳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心有餘悸,事發後,他立即被送至柬埔寨當地知名的醫院救治。然而,在當地醫院經過手術後,醫生觀察發現陳大哥的術後手指通血情況並不樂觀,手指逐漸變黑和感染。多方打聽聯繫後,他們決定回國來到廣州搏一線希望。經過與廣州專門從事手外科的專科醫院——廣州和平骨科醫院遠程聯絡對接,陳陽在9月7日晚上連夜飛往廣州,但在8號清晨趕到醫院時,手指傷情已經過了48小時。
「手指離斷48小時以上,再植的成功率極低。」廣州和平骨科醫院手外二區主任、副主任醫師李棟介紹,而在打開陳陽傷口的敷料後發現,在柬埔寨進行的手術清創不徹底。他分析,給患者保住手指的難點不少。首先,斷指熱缺血時間超過48小時,組織及血管變性;其次,機器的擠壓撕脫,造成的神經動脈血管多處多段離斷;另外,柬埔寨那邊的醫院醫療水平有限,手術清創不徹底,術後手指腫脹明顯,並有感染跡象。
醫院手術室已經開好了綠色通道,醫護人員做好準備,等待這位千裡迢迢回國的患者。「我們打開傷口處敷料發現,他的示指和中指中遠節顏色灰暗,指溫及張力差,感覺麻木,毛細血管反應消失,再加上他從傷後到現在已經超過48小時以上,右手1-5指及手背明顯腫脹,傷口可見少許滲液,示指中遠節已熱缺血變黑」。」手外二區主刀醫生張建說,情況不樂觀。
面對這麼棘手的情況,該院手術團隊經過分析認為,患者右手1-5指需要在顯微鏡下重新清創,儘快恢復指體通血。隨著手術的進行,術中徹底清除汙染及失活組織,示指再植,中環小指血管神經肌腱探查吻合,並行小血管移植。據悉,手術從8號早上7點持續到10點,術後指溫及張力正常,顏色紅潤。
經過醫生的救治,陳陽的手指終於出現了紅色血運,並將在一周內得以出院。醫生介紹,陳陽後期只需做約一個月時間的康復訓練,即可恢復抓舉能力,日後對工作生活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李棟提醒,當出現指(肢)體離斷受傷時,第一時間要包紮止血,離斷的肢體不要衝洗或做任何處理,應用乾燥、乾淨的布料或毛巾包好,並低溫保存,一般來說,斷指再植的黃金時段是6-8個小時,時間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