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南充女工指關節骨頭粉碎,醫生花3小時成功拼好

2020-12-13 紅星新聞

47歲的王女士躺在病床上,整隻右手被厚厚的紗布包裹著,不敢想像自己如果失去一根手指之後的生活。

1月2日下午,王女士在木料廠上班時,右手食指第二關節處被木頭打斷,導致骨頭粉碎成多個小塊。

↑被紗布包裹著的右手

意外發生後,原本到廠裡載貨的陌生司機緊急將其送醫,轄區交警接到求助後,開著警車帶著他們一路闖紅燈、逆行。還好,在南充市中醫醫院經過近3個小時手術後,醫生成功為其拼湊好了粉碎的骨頭,接好了肌腱、神經和血管。

1月3日,主治醫生李用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王女士的手術很成功,但目前仍需住院觀察。

驚險一幕

手指被打斷,指關節骨頭粉碎成塊

看到血液浸溼了手套時,王女士還以為手指可能只是破了點皮。

「完全曉不得痛。」王女士說。王女士是南充市順慶區一木料加工廠的工人,1月2日下午3點左右,她將一段木頭抱上作業平臺,準備放到鋸口將其鋸斷,這樣的工作她已經很熟悉了,從未想過會發生意外。

王女士很確定,受傷的手指當時並沒有觸碰到飛快運轉的鋸齒,但染著血液的手套提醒她,手肯定受傷了。她分析:「可能是當時木頭挨到鋸齒的時候出現了反彈,然後(木頭)打在我的手上。」

雖然沒有感覺到痛,但王女士還是注意到了右手套食指處破了一個洞。對著破洞細看,她忍不住發出一聲尖叫,因為食指第二關節處的骨頭已經粉碎成塊,一塊骨頭冷冰冰地向外戳了出來,指頭與手指之間僅靠一層皮連著。

「遭了,我的手遭了……」王女士驚慌失措地大聲喊。其他工友和木料廠老闆娘聞訊趕緊圍過來,有人見狀趕緊取下脖子上的圍巾,讓她將手包裹住暫時止血。

搶救手指

陌生司機載她送醫,警車帶著一路闖紅燈、逆行

意外發生時,木料加工廠的老闆正在外面送貨,廠裡沒有工人會開車。木料加工廠地處郊區,距城區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還好,當時到廠裡購買鋸木灰的陳先生,開來了一輛輕型貨車,他當時正忙著給貨箱裝鋸木灰。

「快上車,我送你去醫院。」陳先生讓王女士上了自己載貨的貨車,往南充市中醫醫院趕。

「手指斷了,這種情況,時間肯定是最重要的。」陳先生怕時間晚了,王女士的手指即便被成功接上,效果也不好,途中他又撥打了轄區南充市交警支隊直屬四大隊的電話,希望交警能在城區為其開道,在行駛到瀠溪鎮時,他又讓王女士換乘自己停在路邊的小車,這樣,車速會更快一些。

↑熱心司機送王女士到醫院 (交警供圖)

「我們是下午3點10分左右接到求助,當時跟他(陳先生)聯繫了後,就把警車停在馬市鋪車站那個路口等他。」交警四大隊輔警蒲江斌說,10分鐘過後,他們與陳先生的車輛成功匯合。隨後,機動中隊中隊長劉釩和蒲江斌開著警車,拉響警笛為陳先生的小車開道,考慮到沿線信號燈路口以及路面可能出現擁堵情況,民警又通過對講機與各路口執勤人員聯繫,提前對沿線交通進行疏導。

蒲江斌說,因當時前往醫院的沿途車流量比較大,途中還不得不通過喊話器提醒過往機動車讓行,在連闖3個紅燈,並逆行了一段道路後,這段平時需要20分鐘車程的道路當天只用了10分鐘。

王女士被送到南充市中醫醫院後,醫院為其開闢綠色通道,隨後被推進手術室。

3小時後

醫生成功拼湊好碎骨,連上神經、血管

「我們當時看了她的手指受傷的情況,傷得比較重,就靠一層皮連著,骨頭粉碎成了很多小塊。」1月3日,南充市中醫醫院骨三科手足顯微外科組組長李用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手術室裡,6名醫護人員守著王女士。李用兵小心翼翼地將王女士傷口處的碎骨一塊塊拼湊起來,再用可吸收的捆綁縫線將碎骨捆綁,最後用鋼針固定,接下來是接上斷裂錯位的肌腱,藉助顯微鏡為其接上斷裂的血管、神經。

整場手術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對於這樣的手術,李用兵很有信心,「主要就是細心」。李用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說:「手術很成功,手指的供血情況也比較好,但目前仍需住院觀察。」

↑王女士的丈夫董先生在醫院照看她

目前,王女士的醫藥費已由木料加工廠老闆支付。王女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有一個孩子正在上初中,丈夫平時在建築工地上班。「家裡負擔重,如果我的手指接不上了,真不敢想像今後的生活怎麼辦。」王女士躺在病床上,看著被紗布包裹著的右手,忍不住流淚。

王女士說,除了感謝為自己手術的醫護人員,還想感謝當天送她到醫院的那名貨車司機,還有一路開道護送的交警。

鮮豔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攝影報導(部分受訪者供圖)

編輯 楊渝彤

相關焦點

  • 粉碎的腿骨 又拼在一起
    □記者 朱海萍    滎陽的王女士和丈夫鍾先生3年前買了一輛機動三輪車,靠從山上拉石頭賣錢。最近可能是出力太大,這輛車頻頻出現小毛病。既然不影響使用,夫婦倆就未在意。誰知,一時大意讓王女士差點失掉一條腿。  今年5月份的一天,王女士和丈夫又開車上山拉石頭,上山時車還好好的,等裝滿石頭下山時卻出了問題。
  • 急救接力,醫生為修復粉碎性骨折部位「拼骨」2小時
    傷者情況危急,僅小腿就3處粉碎性骨折,並伴有大面積的開放性貫通傷口。日照市中心醫院骨二科主任楊自兵帶領科室多名醫生,加班數小時,將刺穿小腿的兩塊厚重的鐵犁取出後,又耐心、細心得將傷口汙染組織徹底清創,再將一塊塊連帶軟組織的碎骨拼起。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成功開展醫院首例人工橈骨頭置換術
    2個月前,六十多歲的賈大娘騎電動車不慎摔倒,當時即感覺左肘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原本想著休息幾天就能好的賈大娘並未就醫接受正規治療,但接下來的兩個月裡,賈大娘的左肘關節活動障礙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有加重趨勢,甚至連洗臉、梳頭等簡單動作都無法完成,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 什麼是粉碎性骨折 飲食上要注意這些
    什麼是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是指骨質碎裂成三塊以上,又叫做t或y型骨折,屬於完全性骨折。開放性骨折是指人的骨折處皮膚或者黏膜破裂,骨折的地方與外界想通。一般來說,股骨部分如果粉碎性骨折會讓人變成瘸子。粉碎性骨折後遺症1、關節僵直,功能障礙。2、骨折不癒合。3、感染性骨髓炎。4、右下肢跛行,疼痛。5、脂栓症,肺炎。泌尿系感染等。6、壓迫瘡。7、肌肉萎縮,8、其他後遺症。
  • 廣州阿伯右手捲入機器「骨肉分離」,醫生11小時幫他接回手臂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張麗儀 66歲的廣州阿伯陳旺(化名)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的手會被機器「絞碎」,骨頭分離了。但慶幸的是,粉碎的手臂、手掌、手指,經過廣州和平骨科醫院手外科專家奮戰11個小時為他接上了殘臂。雖然短了5釐米,但手臂的功能保住了,生活自理沒有問題。陳旺退休後也沒閒著,在工廠裡打工。
  • 醫生:第一指節骨頭已粉碎
    經送院檢查後,仔仔左手無名指第一指節骨頭已經粉碎,需要截肢。這樣的結果,令肖女士十分自責。這種看著簡單安全、玩一次只要1塊錢的遊戲,不少小孩子都非常喜歡,家長也樂得花上一塊錢,休息5分鐘。可是, 看似可愛的搖搖車,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危險!已經有不少新聞報導有孩子因坐搖搖車受傷,甚至丟了性命:張女士3歲的兒子特別愛玩搖搖車,每次到小區樓下的小商店買東西,都要帶著兒子坐一下搖搖車。
  • 從腰疼發展到站不起來,醫生說要截斷 4 根骨頭
    李華的媽媽帶著他去衡陽醫院看病,醫生給的診斷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李華記得:「有時候,一整天都在醫院,上午在醫院打完針後,母親就背著我去老鄉家看電視。等到快吃飯的時候,她就背著我回醫院買飯吃。」這樣折騰了倆月,李華的關節好起來,疼痛感消失,慢慢恢復正常。8 年後,疼痛捲土重來。
  • 喝止咳水骨頭粉碎 止咳水為什麼會上癮
    喝止咳水骨頭粉碎,小夥骨質疏鬆如八九十歲老人。喝止咳水5年男子骨頭粉碎止咳水竟是毒品。一開始每天大概喝100毫升,後來越來越多,還把止咳水兌在酒裡喝。喝了有五年。長此以往,小軍骨盆已經接近粉碎,如不及時進行搶救,輕則癱瘓,重則喪命。
  • 關節總是咔咔響?難道是骨頭出問題了?答案盡在文中!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關節在進行活動時,總是出現咔吧咔吧的響聲;有些人對此並沒那麼在意,而有些人開始擔心是不是自己的骨頭出現了問題?那麼,關節咔咔響是怎麼回事?分兩種情況,聽聽醫生如何說!
  • 骨關節門診迷惑詞語大賞
    加之一些聞所未聞的醫學詞彙,聽的是雲裡霧裡,腦海裡充滿了問號,讓醫生和患者雙方都覺得自己沒怎麼發揮好。其實這情有可原,醫生用至少5年以上融會貫通的詞語,讓患者幾分鐘內就完全理解,是不太現實的。因此為了能提高門診溝通的效率和患者收穫的有價值信息量,今天我們來普及一下那些乍一聽令人迷惑的詞語。
  • 63歲的潘長江演戲太拼了!拍戲導致受傷,左腳兩根骨頭粉碎性骨折
    潘陽親自為老爸闢謠,並且曬出了自己老爸的近照,由於剛好是潘長江63歲的生日,潘陽發了一段視頻為老爸送出了不一樣的生日祝福:「老潘拍戲受傷,左腳兩根骨頭粉碎性骨折,心疼。」7月3日,潘長江又曬出了一段視頻,雖然自己是粉碎性骨折,出門都需要輪椅,但是他的心情依舊很樂觀,並且表示:「老頭是老頭,我是個不一樣的老頭哈哈哈哈怕大家擔心所以發個這樣的視頻……」如今的潘長江已經63歲了
  • 25歲小夥每天喝100毫升"止咳水" 骨頭幾乎粉碎
    25歲小夥喝了它骨頭碎成塊兒……) 「要水的找我,可當面交易,也可以快遞,微信號XXX」。看到這樣的留言,你一定會誤認為這是網上銷售純淨水的。大!錯!特!錯!其實這是毒販子專門在網上兜售毒品的一種暗語。這裡的「水」,指的是止咳藥水。
  • 中國醫大一院成功實施國際首例雙側股骨頭壞死合併粗隆間骨折一期...
    近期,我院骨科-運動醫學關節外科病房李旭教授團隊為一位雙側重度股骨頭壞死合併粗隆間骨折患者成功實施骨折切開復位固定、一期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並完成了一年的術後隨訪,取得滿意效果。查新結果顯示,該病例為國際首例!
  • 每周執飛3班 南充可直飛大理
    南充新聞網訊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羅虹 實習生 梁馨月)1月8日,記者從南充高坪機場獲悉,從1月9日起,南充高坪機場將開通往返大理的航班,每周執飛3班,飛行時間約1小時40分。據了解,為了促進南充與其他城市的經貿往來、旅遊交往、文化互動,南充高坪機場致力於開通南充與全國重要旅遊節點城市航線航班,目前會同相關部門成功促成了南充至大理航線開通。「新增的南充至大理的航班計劃每周執行3班,分別為周二、周四、周六。」南充高坪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南充市民坐飛機到大理需要轉機,最快也需要花6個小時左右。此次南充至大理直飛航線開通後,南充到大理僅需1小時40分左右。
  • 驚險!兩歲小兒異物卡喉——急診科醫生施展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挽救...
    驚險!兩歲小兒異物卡喉——急診科醫生施展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挽救生命 2020-07-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完好手臂被張接骨醫院診斷為粉碎性骨折
    床邊站著的老年婦女告訴記者,她們是江寧農村人,躺在床上的是她的親戚,摔傷了髖骨後經人介紹來到這裡,已經住院4個月了,花去醫藥費10000多元。醫院一直讓病人這麼「吊」著,半個月換一次藥,換藥前拍一次片子。醫生對她們說,本月中旬就可以回家了,但是回家還得睡半年才能好。老年婦女談起治療效果時說,病人現在不疼了。病人一言不發,老婦女稱其耳聾。相信張接骨嗎?老婦女說,她經常看到有病人康復出院。
  • 醫生切除骨頭腫瘤後,用3D列印術給...
    近日,無錫市人民醫院骨科馮德宏主任、周一逸、王凌組成的手術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難度高、省內領先的「股骨中上段骨腫瘤瘤段切除、3D列印和CAD輔助定製假體植入股骨中段再造術」,幫助一位年近七旬肺癌骨轉移病理性骨折患者保住了肢體功能。
  • 患兒嚴重骨折 醫生奮戰17小時完成"拼接"
    新華社南京2月15日電 「奮戰十餘小時,終於結束,迎來情人節,感謝兄弟姐妹們,感謝我們團隊和手術麻醉科團隊的每一位成員,希望我們的病人早日康復,祝願兄弟姐妹們情人節快樂。」14日凌晨2時12分,南京市兒童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林剛的一條微信朋友圈引發無數點讚。
  • 17歲木工學徒操作失誤手指被切 南華醫院專家7小時重塑
    華聲在線3月27日訊(華聲在線 肖建華 通訊員 謝文杰)今年3月份,17歲的唐某在學習木工技術操作時,不幸發生事故,右手多個手指被切割機絞斷,被緊急送到南華附屬醫院。接診醫生迅速查看唐某傷情,唐某的右手拇食中指完全斷離,傷口可見指骨、肌腱斷端露在外面,斷裂的血管不停在出血,帶來的離斷指體被多段絞傷,蒼白、乾癟,動脈、神經被抽出,周圍還有散落的指骨碎片。醫生見狀,迅速為唐某進行消毒、清創、止血、完善相關檢查後帶入手術室,開始為唐某實施手術。
  • 15款花型!顏值+防護 四川南充造「絲綢口罩」靚麗上線
    四川南充六合絲綢的防菌防塵絲綢口罩正式上線,水墨、花粉、墨蘭、深紫,絲綢質感、雅致圖案,除了高顏值,還有高防護水平。四川南充六合集團,是一家有百年歷史的絲綢生產國有企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六合集團立即投入疫情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