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王女士躺在病床上,整隻右手被厚厚的紗布包裹著,不敢想像自己如果失去一根手指之後的生活。
1月2日下午,王女士在木料廠上班時,右手食指第二關節處被木頭打斷,導致骨頭粉碎成多個小塊。
↑被紗布包裹著的右手
意外發生後,原本到廠裡載貨的陌生司機緊急將其送醫,轄區交警接到求助後,開著警車帶著他們一路闖紅燈、逆行。還好,在南充市中醫醫院經過近3個小時手術後,醫生成功為其拼湊好了粉碎的骨頭,接好了肌腱、神經和血管。
1月3日,主治醫生李用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王女士的手術很成功,但目前仍需住院觀察。
驚險一幕
手指被打斷,指關節骨頭粉碎成塊
看到血液浸溼了手套時,王女士還以為手指可能只是破了點皮。
「完全曉不得痛。」王女士說。王女士是南充市順慶區一木料加工廠的工人,1月2日下午3點左右,她將一段木頭抱上作業平臺,準備放到鋸口將其鋸斷,這樣的工作她已經很熟悉了,從未想過會發生意外。
王女士很確定,受傷的手指當時並沒有觸碰到飛快運轉的鋸齒,但染著血液的手套提醒她,手肯定受傷了。她分析:「可能是當時木頭挨到鋸齒的時候出現了反彈,然後(木頭)打在我的手上。」
雖然沒有感覺到痛,但王女士還是注意到了右手套食指處破了一個洞。對著破洞細看,她忍不住發出一聲尖叫,因為食指第二關節處的骨頭已經粉碎成塊,一塊骨頭冷冰冰地向外戳了出來,指頭與手指之間僅靠一層皮連著。
「遭了,我的手遭了……」王女士驚慌失措地大聲喊。其他工友和木料廠老闆娘聞訊趕緊圍過來,有人見狀趕緊取下脖子上的圍巾,讓她將手包裹住暫時止血。
搶救手指
陌生司機載她送醫,警車帶著一路闖紅燈、逆行
意外發生時,木料加工廠的老闆正在外面送貨,廠裡沒有工人會開車。木料加工廠地處郊區,距城區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還好,當時到廠裡購買鋸木灰的陳先生,開來了一輛輕型貨車,他當時正忙著給貨箱裝鋸木灰。
「快上車,我送你去醫院。」陳先生讓王女士上了自己載貨的貨車,往南充市中醫醫院趕。
「手指斷了,這種情況,時間肯定是最重要的。」陳先生怕時間晚了,王女士的手指即便被成功接上,效果也不好,途中他又撥打了轄區南充市交警支隊直屬四大隊的電話,希望交警能在城區為其開道,在行駛到瀠溪鎮時,他又讓王女士換乘自己停在路邊的小車,這樣,車速會更快一些。
↑熱心司機送王女士到醫院 (交警供圖)
「我們是下午3點10分左右接到求助,當時跟他(陳先生)聯繫了後,就把警車停在馬市鋪車站那個路口等他。」交警四大隊輔警蒲江斌說,10分鐘過後,他們與陳先生的車輛成功匯合。隨後,機動中隊中隊長劉釩和蒲江斌開著警車,拉響警笛為陳先生的小車開道,考慮到沿線信號燈路口以及路面可能出現擁堵情況,民警又通過對講機與各路口執勤人員聯繫,提前對沿線交通進行疏導。
蒲江斌說,因當時前往醫院的沿途車流量比較大,途中還不得不通過喊話器提醒過往機動車讓行,在連闖3個紅燈,並逆行了一段道路後,這段平時需要20分鐘車程的道路當天只用了10分鐘。
王女士被送到南充市中醫醫院後,醫院為其開闢綠色通道,隨後被推進手術室。
3小時後
醫生成功拼湊好碎骨,連上神經、血管
「我們當時看了她的手指受傷的情況,傷得比較重,就靠一層皮連著,骨頭粉碎成了很多小塊。」1月3日,南充市中醫醫院骨三科手足顯微外科組組長李用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手術室裡,6名醫護人員守著王女士。李用兵小心翼翼地將王女士傷口處的碎骨一塊塊拼湊起來,再用可吸收的捆綁縫線將碎骨捆綁,最後用鋼針固定,接下來是接上斷裂錯位的肌腱,藉助顯微鏡為其接上斷裂的血管、神經。
整場手術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對於這樣的手術,李用兵很有信心,「主要就是細心」。李用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說:「手術很成功,手指的供血情況也比較好,但目前仍需住院觀察。」
↑王女士的丈夫董先生在醫院照看她
目前,王女士的醫藥費已由木料加工廠老闆支付。王女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有一個孩子正在上初中,丈夫平時在建築工地上班。「家裡負擔重,如果我的手指接不上了,真不敢想像今後的生活怎麼辦。」王女士躺在病床上,看著被紗布包裹著的右手,忍不住流淚。
王女士說,除了感謝為自己手術的醫護人員,還想感謝當天送她到醫院的那名貨車司機,還有一路開道護送的交警。
鮮豔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攝影報導(部分受訪者供圖)
編輯 楊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