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中國西南地區,直轄市重慶可謂無人不知。重慶市號稱山城,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也是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 重慶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慶火鍋可謂備受全國人民喜愛。重慶文化底蘊深厚,高等教育資源豐富,擁有諸多著名高等院校。在這其中,綜合實力最強的高校非重慶大學莫屬。
重慶大學簡稱重大,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所百年名校。重慶大學於1929年由劉湘創辦,1942年更名為國立重慶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學校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5月,原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與重慶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重慶大學。學校先後入選了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作為直轄市重慶的唯一所世界一流大學,重慶大學在全國知名度和影響力都很高。
重慶大學是「電氣五虎」和「建築老八校」成員,傳統學科實力不俗
重慶大學作為直轄市的領頭羊大學,綜合實力強勁。學校有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等3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生物醫學工程3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精密儀器及機械、 材料學、工程熱物理、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巖土工程、採礦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等二級國家重點學科7個.學校電氣和建築學學科綜合實力突出,辦學歷史悠久,行業內影響力很大,是國內高校著名的「電氣五虎」和「建築老八校」成員之一。
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學校有3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工程。此外,學校有建築學、城鄉規劃學等14學科獲評B+;學校有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數學、臨床醫學、植物與動物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10個學科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前1‰。
學校學科發展乏善可陳,2個國重實驗室被整改,國家獎和傑青表現不力
重慶大學作為重慶市唯一的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建設成績乏善可陳。在第四次全國學科評估中,學校沒有A類及以上學科。三個A類學科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工程,全部獲評A-,這也意味著重慶大學沒有全國頂尖學科;此外,重慶大學有三個世界一流學科,分別是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不過這三個學科也不是標準的世界一流學科,全部為自定,即有照顧性的成分在內。可以這麼說,重慶大學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地位並不穩固,基本處在同類院校的末端。
除學科建設不力之外,重慶大學國家平臺建設也頗為不順。重慶大學目前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這3個實驗室分布在機械,電氣和礦業三個重慶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不過在2018年,學校的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輸配電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重被列入整改名單,對於重慶大學來說雪上加霜。
此外,學校人才項目和國家科技獎項近來也堪稱災難。此外,近五年由重慶大學主持的三大獎只有3項(一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科技進步二等獎);放寬到10年,重慶大學共主持了6項國家三大獎(一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全國高校第54位。作為一所工科知名大學,重慶大學的經費在全國30名左右,產出遠不符合投入。此外,國家傑青作為中國高校人才項目的必爭之地,重慶大學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由下表可見近10年重慶大學上了9個傑青,排全國高校第40位。,落後於同類院校湖南大學不少。
結語
重慶大學作為直轄市重慶的領頭羊高校,近年來發展不是很好。無論學科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還是高端人才項目,國家科技獎項等成績都是乏善可陳。學校各方面工作收效甚微,可能與學科設置競爭過於激烈,生化環醫學科實力過弱有關。不管什麼原因,重慶大學目前發展陷入困境是不爭的事實。你覺得呢?祝願重慶大學越辦越好,重返巔峰!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