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籤約自律,促業界健康發展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即將歲末年初之際,「2014體驗中國」高峰論壇在北京京天明天酒店舉行。本次論壇由國內一批熱愛體驗教育培訓資深老師及從業機構自發組成的沙龍性組織與央視網企業頻道聯合主辦,亮劍體驗教育培訓機構等承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70多名行業代表和各高校領導、老師參加了會議。同時論壇還邀請了22名位國內體驗教育培訓行業及港澳臺等地區的一流專家學者、國內人力資源、體育、教育、旅遊、共青團、高校等國家相關部門及機構負責人到會,緊緊圍繞「引領●提升●築夢●共贏」這個主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討論。旨在分析國內體驗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狀況,解讀體驗教育創新思維,探索行業發展前瞻趨勢,交流核心課程實戰經驗,助力推動國內體驗教育培訓行業健康、規範發展!
體驗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培訓形式。最初來源於西方的理念,其主要特點就是根據學員的需求和教學目標,通過有趣、豐富的活動互動設計和組織,讓學員自主參與各種互動體驗活動,通過回顧、分享、總結提升,引導參與者反思創新、不斷完善改變創新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並在學習、生活、工作實踐中加以應用。這種新型的教育形式七十年代進入我國港澳臺地區,九五年被引進國內,由於它具有獨特的強調主動學習、動手實踐、邊做邊學、在反思中提升心智的體驗式學習的鮮明特點,因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接受和認可,很多政府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都將體驗教育作為建設團隊文化、提升員工素質、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但是,由於體驗教育培訓在我國總體上看還屬於新興的事物,因而目前國家相關機構對這一行業的管理引導還沒有形成規範、有效的引導監管機制,行業的相關規範標準和要求與國外、境外相比,目前還屬於空白,從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基本處於自我成長發展的無序狀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果,阻礙了行業的普及推廣和健康發展。為了有效地改變這一現象,從2012年起,國內一批從事體驗教育培訓行業的工作者,自發地組織了行業年度論壇,幾年來論壇在社會各界的關懷指導下,在全國行業同仁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在政府相關機構的指導下,本著交流、共享、提升、共贏的理念,堅持大家的論壇大家辦,服務學員,服務社會,以實際行動推動和促進我國體驗教育培訓事業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致力於引導體驗教育培訓從業機構和個人向社會提供更加規範、高效、優質的服務,業已成為了國內行業年會品牌,得到了社會行業內的高度認可。
特別是針對行業內相關法規、標準處於空白的情況,出於對社會的責任,出於對參訓人員的高度負責,對於推動和引導行業規範健康發展,今年的論壇,主辦者特地設置了《體驗教育培訓安全管理標準化手冊》和《體驗教育師執業規範標準》(草案)自律公約籤約儀式,參照國內相關法規、規定,借鑑國外、境外行業的相關要求,對體驗教育培訓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標準要求,對體驗教育從業人員個人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進一步具體明確了標準規範,並倡議與會者以單位或個人名義聯名共同籤署公約,對行業內行為進行自律規範。雖然,這些要求規範還不是很完善科學,但畢竟在國內體驗教育培訓行業裡,第一次有了一個大家可以共同遵守和自律的依據,為引領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為這一新穎的教學形式更快地普及,進入社會各個領域、進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提供了有效保障。據悉,《體驗教育培訓安全管理標準化手冊》和《體驗教育師執業規範標準》經參會全體人員討論籤署缺後,將發至籤約者每人一冊,今後將於每年年低,進行一次全面修改修訂,不斷完善,更新發布。
為了將本次論壇辦的更好,辦出特色,辦成品牌,事先,主辦機構組織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走訪了行業內十幾名專家學者,參訪了六個體驗教育培訓實訓營地,並先後赴港澳如三地與專家學者交流,調查了十七所高校開展體驗教育教學開展情況,使本次論壇的主題和討論研究的話題更加貼近實際,更加有針對性。三天的活動中,山西青年報社副社長鄭寶蘭教授就如何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弟子規》與新型體驗教育形式結合進行了獨具特色的分享,了在體驗教育中的應用,北京大學副教授錢永健、「中國遊戲大王」吳紀安、浙江林學院教授金祖良、香港歷奇輔導學會會長董浩然先生等對國內體驗教育行業和發展進行了廣泛交流探討。大家紛紛表示,本次論壇嘉賓雲集,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並介紹有關情況,充分體現了全社會對體驗教育這種新形式、新方法的關注支持,體現了社會上對體驗教育培訓的廣闊需求。會上,有關方面還介紹了在社會上開展《體驗教育師》崗位能力培訓項目的說明,同時會上還透露,我國體驗教育行業具有規範、權威的職業技能培訓鑑定教材也將不久發行。這將預示著體驗教育培訓在我國的推廣、普及、發展不久將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我國體驗教育培訓翻開了新一頁,必將推動行業不斷創新、發展、提高,必將為行業合作、交流、共贏搭建一個新平臺,為行業的健康規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歡迎撥打齊魯網財經頻道、魯商頻道新聞熱線0531-81694991,發送郵件至iqilucaijing@163.com,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