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堅持以質取勝、追求卓越,雙匯用三十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肉類工業100多年走完的歷程,從一個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小型肉聯廠,發展為「開創中國肉類品牌」的中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和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並將躋身世界500強。
前言
質量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實力、文明程度的綜合反映。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我省考察工作時強調,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打造更多的河南品牌,引導全社會更加重視質量,促進發展方式轉變,5月20日,全省質量工作大會適時召開,代表各個行業標杆的雙匯、科隆等10家單位喜捧2013年度省長質量獎獎盃,我們對此表示熱烈祝賀!
當前,我省正處於爬坡越坎、攻堅轉型的關鍵階段,持續做好質量工作,對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至關重要。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質量工作,注重典型培育和示範帶動,持續深入抓好質量立省工作。全省廣大企業要認真學習獲獎單位的先進經驗,自覺弘揚誠實守信、持續改進、創新發展、追求卓越的質量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績效,持續提升質量水平,為建設質量強省、加快中原崛起振興作出新貢獻。
提起河南的工業企業特別是食品工業,你會想到哪些品牌?
在5月20日舉行的全省質量工作大會上,「雙匯」成為省領導所提到的我省為數不多的知名品牌之一。
沒錯,人們可能不知道雙匯總部的所在地漯河,但一定知道「開創中國肉類品牌」的「雙匯」!一定聽說過雙匯火腿腸、雙匯冷鮮肉!
沒錯,是雙匯,徹底改寫了「一把刀殺豬、一口鍋燙毛」和「沿街串巷、設攤賣肉」的傳統殺豬賣肉格局,不僅讓火腿腸走入千家萬戶,更是第一家在國內引入冷鮮肉,實現了熱鮮肉、凍肉向冷鮮肉的轉變,結束了中國賣肉沒有品牌的歷史,引領了中國肉類行業的變革!
2013年9月26日,又一個可以載入史冊的日子:雙匯成功併購美國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由此,中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實現了向全球最大豬肉加工企業的歷史性跨越!
彈指三十年。從一個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小型肉聯廠發展為最新品牌價值269.68億元的中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再到擁有100多家子公司、12萬名員工、800多億元資產、生產基地遍布亞歐美三大洲十幾個國家的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雙匯,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肉類工業100多年的歷程。
這30年,是雙匯從製造到創造轉變,從速度到質量轉變,從產品到品牌持續轉變的30年,是始終不渝堅持以質取勝、追求卓越的30年!
殺豬殺出國際水平——雙匯以國際化的戰略思維引領中國肉類變革,三十年走完發達國家百年肉類工業歷程
戰略是組織對未來發展所作的全局性長遠規劃,反映了組織自身能力同外界環境所孕育的機會與威脅的一種現實的結合,它使競爭優勢達到最大,競爭劣勢減到最小。成功的管理者把戰略看做是企業的命脈。
縱觀雙匯集團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人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特點:企業始終胸懷全局,高瞻遠矚,掌控產業發展趨勢,不斷改革創新,始終引領行業發展潮流。
「1984年7月23日,一個註定載入史冊的日子。文宗字祖許慎故裡,有著兵威將風的萬隆在掌聲雷動中走上主席臺,成為漯河肉聯廠國企改制和廠長民選最精彩的手筆。」
這段文字記載,在雙匯集團的發展歷史追溯中,曾被人們一次次轉述。其時,迎接萬隆的不僅有「廠長」的光榮使命,還有蒿草叢生、煙囪久不冒煙的破爛廠區。
企業是幹什麼的?經濟學家回答:企業是尋找支點槓桿的巧妙組合。阿基米德卻答非所問: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萬隆開始琢磨「槓桿原理」。一塊誰也搬不動的石頭,如果找根槓桿一撬,這塊石頭就挪了地方。那麼,企業脫困發展的「槓桿」何在?
既然肉聯廠是殺豬賣肉的,那就只能以「豬」做文章。很快,「漯河肉聯廠收購生豬每斤比國家規定上浮2分錢」的消息迅速傳開,方圓百十裡鄉村的生豬源源不斷地湧進漯河,原本荒涼的漯河肉聯廠一下子熱鬧起來。就是這麼一個2分錢的小小「槓桿」,一下子撬活了虧損26年的廠子,漯河肉聯廠當年便奇蹟般地實現了扭虧增盈,不但填平了500多萬元的歷史虧損,還實現贏利8000元。當其他肉聯廠紛紛效仿時,肉聯人又從供大於求的白條肉市場中殺將而出,把眼光投向了還沒有人敢幹的分割肉市場。
棋聖聶衛平說:「圍棋高手要至少能夠看到二十步以後的棋。」優秀的企業家亦是如此,絕不會走一步看一步,而必須具備超前意識,同時看到好幾步。琢磨分割肉時,萬隆就已經在分析分割肉的世界市場。雖然分割肉在中國剛剛興起,可它早就是世界發達國家普遍的肉製品了。既然這樣,漯河肉聯廠何不直接與世界接軌?
居高聲自遠!
就在國內的分割肉市場方興未艾時,漯河肉聯廠已經將80%以上的分割肉銷往前蘇聯為主的東歐市場;就在國內很多肉聯廠為分割肉市場飽和而愁眉不展時,漯河肉聯廠已經開始每年為國家賺取數千萬美元的外匯。到上世紀90年代末,漯河肉聯廠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出口基地。
1992年2月10日,對於漯河肉聯廠全體員工來講,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十條生產線的歡快運轉和大家的歡呼聲裡,漯河肉聯廠生產的第一支「雙匯」牌火腿腸呱呱墜地了。
「匯集世界高科技,匯集世界新工藝」。這不僅是萬隆對雙匯火腿腸的定位,更是漯河肉聯人進行第二次創業的定位。以此為標誌,企業的產品結構從「生」到「熟」,經營格局由外貿轉向內貿,不到半年時間,雙匯集團跨入國內肉類加工業前三強。
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要想真正做大做強,就必須強化國際意識,參與國際競爭。這一點,雙匯人始終不渝。
1994年1月,肉聯人迎來了穿著超短裙、扎著羊角辮的「小甜甜」——龔如心女士。這個被稱為「亞洲最富有的女人」,以其香港最大的私營公司——華懋集團掌門人的傲人身價,與小小的漯河肉聯廠達成合資協議,投入資金1.27億元,共同組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食品加工合資企業——華懋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華懋集團的合資,不僅為雙匯集團引進了資金,也為雙匯集團與世界經濟接軌、實現「世界擁有雙匯、雙匯走向世界」提供了通道。二十年來,雙匯集團共吸引9個國家和地區20多家外商參與雙匯投資,共引進資金1億多元。
在國內,肉聯廠開展跨地區、跨行業的橫向聯合,通過參股、控制等手段,兼併了一批中小企業,通過「一內一外」的雙向擴張,1994年,「雙匯集團」正式組建,實現了企業由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轉變,從此拉開了公司運作制的帷幕,並逐步建立起了一個以漯河肉聯廠為「旗艦」、業務範圍遍布世界的跨國「聯合艦隊」!
萬隆當年那句「一把殺豬刀,要殺出國際水平;不帶一分錢,也能走向全世界」的豪言壯語成為不爭的事實!
以開放的胸襟和遠見的卓識,以國際化的戰略思維,雙匯一次次銳意創新,始終走在行業發展的前沿:1996年建立工業園區,開創了雙匯集團多元化、產業化發展的格局;1997年建立第一個異地肉類加工企業——華北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拉開了雙匯走出河南、走向全國,大力實施異地發展戰略的帷幕;1998年,雙匯進行股份制改造,「雙匯實業」5000萬A股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1999年,雙匯第一家商業連鎖店開業,結束了我國肉類沒有品牌的歷史,改變了幾千年來傳統的沿街串巷、「一把刀、一桿秤」設攤賣肉的營銷模式,在國內市場上掀起了肉類產銷模式變革的浪潮;2000年,雙匯第一條冷鏈分割生產線建成投產,傳統的熱分割改為冷分割,分散檢驗改為同步檢驗、粗放加工改為精細化分割,實現了屠宰業的一次革命;2000年成立雙匯物流,為雙匯集團把肉類工業改造成現代物流業打下堅實基礎;2004年,雙匯集團借鑑國際大公司的運作模式,推行事業部制管理,實行決策權、經營權、監督權三權分離,企業管理創新再上臺階;2007年雙匯國際產權重組完成,雙匯的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與國際接軌;2012年雙匯集團把65.5億元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雙匯發展,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實現肉類資產整體上市,迅速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2013年雙匯成功併購美國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完成了由中國最大豬肉加工企業向全球最大豬肉加工企業的歷史性跨越……
鐵腕抓質量,鐵心保安全——質量安全助雙匯品牌固若金湯
其實,雙匯「善變」的背後,是其永不懈怠、始終如一、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早在二十年前,雙匯人就以「產品質量無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高於一切,雙匯品牌形象和信譽高於一切」為質量方針,率先引入了系統管理理念和先進質量體系,建立了一整套質量保證體系,完善了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通過了ISO9000、ISO14001、ISO22000和HACCP認證,並先後通過了對日本、新加坡等國的出口認證,雙匯的質量信譽和品牌價值得以不斷提高。同時,雙匯把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和信息化技術應用到供、產、運、銷各環節,不斷完善質量和食品安全內控體系。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國內肉類市場放開了生豬屠宰,一些不法商販利慾薰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導致病豬肉、注水肉、劣質肉充斥市場,國內一度出現了食肉恐慌。1999年起,伴隨著雙匯連鎖店在全國各地的陸續開業,「雙匯放心肉」以前所未有的健康新理念全面上市,令業界望塵莫及。該產品「冷鏈生產、冷鏈運輸、冷鏈銷售」的「貴氣」不僅是雙匯質量管理的卓越呈現,更成為家庭主婦們「即便比農貿市場貴也要購買」的全新誘惑,推動著中國肉類加工產品的升級換代。儘管後來「雙匯放心肉」的推廣使雙匯集團不得不面對一個又一個「地方主義保護戰」,但雙匯人捍衛質量、保護品牌的信心卻有增無減!
對於質量和品牌的重要性,雙匯人其實早已體悟。1993年,漯河肉聯廠與香港一大財團洽談合資時,將雙匯商標價值評估為4000萬元,準備作為技術股加入合資公司股份中,但港方不予認可。這一幕令肉聯人痛下決心:一定要將「雙匯」品牌發展成為中國名牌。肉聯人開始認真研究實施名牌戰略的細則,將名牌戰略實施的核心定位於市場的適應性和產品的高質量。他們依據市場需要設計產品,在企業內部全面實施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並請來權威公司導入CIS企業形象設計,斥巨資成立食品研發中心。企業又組建起一支200多人的專職質量檢驗隊伍,從原輔材料採購開始,到產品出廠設立50多個質量控制點,實施「一票否決權」。同時,雙匯登上了央視廣告平臺,使雙匯產品憑藉過硬的質量、優良的風味、美好的形象走進千家萬戶,市場一時供不應求。在1993年底進行的全國產品質量評比中,雙匯產品被評為「中國公認名牌」。
對於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雙匯」這個品牌,雙匯人深知,它不只屬於雙匯人,更屬於河南人民,屬於中華民族,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驕傲。呵護品牌,任重道遠。
質量是品牌的基礎,品牌是質量的結晶。為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雙匯先後投入40多億元,從歐美等發達國家引進一流的技術和設備4000多臺套,進行傳統肉類工業的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改造,提高工業化水平,打造出與國際接軌的競爭優勢。
為持續提升管理水平,雙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導入國內外先進的「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依據《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相關要求和規定,將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11項核心價值觀和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經營結果7個方面的標準,融合為企業內部可執行的文件與標準。並通過信息化平臺、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機制收集和整理數據與信息,對日常運營、過程績效和戰略規划進展實施監測,以及對預算目標完成情況、競爭對手對比分析,持續改進公司績效,確保公司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同時,雙匯按照卓越績效改進體系,號召員工積極參與改進創新,制定出《組織機構設計評估制度》、《技術創新管理規定》、《流程創新管理標準化制度》、《新產品、不穩定產品、重要工藝更改產品質量控制規範》等制度,有序推進改進活動步入良性PDCA循環,並在諮詢公司的輔助下,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推動雙匯更加卓越。
在雙匯集團,品質管理中心一直有著「黃埔軍校」的美譽。作為企業質量管理的核心機構,品管中心每個品管員的招聘和培養都有著極其嚴格的標準,即必須首先受過食品檢驗專業教育,並對企業的生產加工流程了如指掌。在平時的工作中,他們時刻以一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確保每一個產品放心出廠。三十年來,他們以「鐵腕抓質量、鐵心保安全,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為總體要求,採取「預防風險、動態管控、全程覆蓋」相結合的原則,精心策劃,當好食品安全的把關者。
品質追求無止境。2011年「3·15」事件發生後,雙匯人坦誠以對,迅速行動,堅持「鐵腕抓質量、鐵心保安全」,積極採取各種措施築牢食品安全防火牆,構建起全鏈條的食品安全管控體系。他們強化源頭治理,實行進廠原料批批檢測,將食品安全管控向上遊延伸;完善內控體系,把好生產加工關;嚴格檢驗檢疫,配置800多人的質檢隊伍分布在生產各工序、各崗位,實行生豬在線頭頭檢驗,肉製品出廠批批檢查,確保產品100%合格;做好銷售服務,進一步健全完善覆蓋全國的冷鏈銷售配送網絡,確保客戶滿意;開放式辦廠,邀請廣大消費者、媒體和政府走進工廠參觀指導,並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籤署協議,在業界率先引入獨立的第三方質量服務監督機構,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同時,堅持每年舉辦「3·15」食品安全教育日活動,讓廣大職工牢記質量風波——雙匯人對質量安全的追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雙匯人再一次挺了過來,並從此事件中取得了捍衛質量的真經,使雙匯產品質量的控制更加權威,也使業界敬而生畏,更使雙匯品牌固若金湯。
2012年3月17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雙匯集團,對雙匯的「頭頭檢驗」進行了高度評價,並對雙匯集團引領行業做好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重拾信心,雙匯品牌重獲生機!
成功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雙匯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也對質量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對此,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胸有成竹:「雙匯成為國際化大企業以後,企業發展到哪裡,食品安全就會做到哪裡。這種責任重於泰山,不允許有一絲馬虎!『鐵腕抓質量,鐵心保安全』,這是我們企業長期的戰略方針!」在今年的雙匯集團「3·15食品安全警示教育日」活動中,萬隆向消費者代表再次表明了雙匯集團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加速國際化戰略布局的決心和信心。
正是由於質量安全,雙匯產品才有了「放心肉」的好口碑;正是由於質量安全,雙匯才能迎風破浪,開創中國肉類品牌;正是由於質量安全,雙匯才能與時俱進,繼往開來,締造國際品牌,邁向國際新徵程。
誠信立企,德行天下——三十年如一日的「滴水」情結
一個卓越的企業,不僅有卓越的質量、卓越的管理,更有卓越的文化、卓越的社會責任。
在雙匯集團總部辦公大廈前方的草坪上,矗立著一個銀色雕塑。它造型奇特,色彩單調,甚至看起來有些滑稽可笑,令往來客商和路人充滿無盡的猜測。有人說它是個誇張的逗號,也有人說它是雙匯人的「天地良心」,更有人說它是傳說中的北極光束……
其實,它只是極其簡單的「一滴水」:它是滴滴汗水,是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也是力量的凝聚,「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它也是一種經營理念,其自西向東,從天而降,寓意雙匯以「拿來」的眼光、開放的心態,「匯集世界高科技、匯集世界新工藝」;它是一種情結,一種文化,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正是緣於這種簡單質樸的「滴水」情結,三十年前,「受命於危難之際」賦予萬隆的不僅僅是責任和使命,還有慈悲和感恩。這種做人的基本準則和中國老兵的道德素養在他後來的工作中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
對內,確立「按標準做事、用數據說話、看結果評判」及「誠信立企、德行天下」的核心價值觀,實施以人為本的人才戰略,關愛員工,舐犢情深。三十年來,萬隆大年初一和值班員工過新年的習慣從未中斷。
對外,救災、助教,支持公益慈善事業,關愛弱勢困難群體。早在2008年年底,雙匯就累計投入各類公益資金1.16億元,被國家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上,雙匯集團也是赫然其中。2009年至2013年五年中,雙匯集團在公益慈善事業方面持續投入6820萬元。
滴水穿石寫傳奇。也正是由於這種樸素的「滴水」情結,雙匯人三十年如一日矢志追求,始終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始終堅守「產品質量無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理念,「鐵腕抓質量,鐵心保安全」,鑄就了質量的鋼鐵長城,推動企業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肉類供應商。目前,雙匯集團已經形成了以屠宰和肉製品精深加工為主,集養殖業、飼料加工業、化工包裝、生物工程、商業連鎖、物流配送等產業縱向聯繫、滾動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雙匯集團先後獲得「質量管理卓越企業」、「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國肉類食品行業強勢企業」、「中國食品安全十強企業」、「中國肉類產業最具價值品牌」等榮譽稱號。雙匯發展股票市值達到近千億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成功收購史密斯後的雙匯,肉類產銷量680萬噸,營業收入1400多億元,將躋身世界500強。
打開雙匯集團官方網站,萬隆手書的「誠信立企,德行天下」八個大字分外醒目。堅守這一份信仰、堅守這一份樸實、堅守這一份真誠和執著,雙匯人一次次站在命運的浪尖,一次次亮劍出鞘,創造輝煌。三十年風雨滄桑,三十年春華秋實。站在三十而立的新徵程上,站在萬洲國際的大舞臺上,喜捧「河南省省長質量獎」獎盃的雙匯人必將在「誠信立企,德行天下」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持續追求卓越,打造國際品牌,再創輝煌傳奇,成就百年企業!
◆獲獎感言
追求卓越質量締造國際品牌
雙匯發展總裁張太喜
從一個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小型肉聯廠,迅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再到去年成功併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雙匯的發展令人矚目。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信譽,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競爭力。我們認為,堅持以質取勝、持續追求卓越,推動「三個轉變」,是雙匯不斷續寫傳奇的重要奧秘。
一、從「雙匯製造」到「雙匯創造」的轉變
上世紀80年代,雙匯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依靠外貿出口和多種經營,企業走出困境。1994年,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企業由工廠制向公司制轉變,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三會一層」的管理結構,又通過合資、股份制改造、國際化重組、整體上市,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年均增長30%以上。
2004年,隨著集團化的發展,我們根據企業管理和市場的需要,進行管理創新,推行事業部制管理,實行決策權、經營權、監督權三權分離;推行競爭上崗、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述職評價、優勝劣汰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使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
雙匯集團堅持技術創新,培育了600多人的產品研發隊伍,通過對西式產品的引進、中式產品的改造、包裝材料的創新,培育出了香腸、火腿、培根等600多種的產品群;在國內第一家引入冷鮮肉,開創中國肉類品牌,實現熱鮮肉、凍肉向冷鮮肉轉變,凍銷向鮮銷轉變,引領了中國肉類行業的變革。
二、從「雙匯速度」到「雙匯質量」的轉變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雙匯提出了「鐵腕抓質量,鐵心保安全」的質量方針,大力推行速度規模型向安全效益型轉變的經營戰略,企業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
我們堅持嚴字當先,把好「三關」,實行進廠原料批批檢,嚴把原料進廠關;生豬在線頭頭檢,嚴把產品加工關;出廠產品批批檢,嚴把產品出廠關。僅實行生豬「頭頭檢」和問題生豬無害化處理,雙匯集團一年就要支出檢測費用1億多元。我們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組織、建立專門規範制度,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堅持每年舉辦「3·15食品安全警示教育日」活動,讓廣大職工牢記質量風波,樹立質量安全為本的信念。同時,通過開放式辦廠,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
三、從「雙匯產品」到「雙匯品牌」的轉變
專注肉類工業,打造「專業」品牌。雙匯始終圍繞「農」字做文章,專注於屠宰和肉類加工,先後投資40多億元,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建設高標準、規模化的現代化工廠,鑄就了國內第一大肉類品牌。
生產「放心肉」,培育「放心」品牌。雙匯通過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把國際上通行的卓越績效管理模式、ISO9000、HACCP等管理標準和信息化應用到企業的供、產、運、銷全過程,完善內部控制;通過發展上下遊配套產業,實現對肉品質量的全程控制,培育放心品牌。
推行誠信文化,鑄造「誠信」品牌。雙匯倡導「誠信立企,德行天下」的核心價值觀,建立嚴格的誠信管理制度和評價約束機制,使誠信成為全體雙匯員工的自覺行為,塑造了誠信品牌。
站位高遠,締造「國際」品牌。併購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加工企業後,我們將利用好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優勢互補,推動雙匯質量、技術和管理、市場與國際接軌,締造真正的國際化肉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