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椽重彩譜華章--河南雙匯集團暨雙匯發展公司研究報告 http://business.sohu.com/ |
[ 陳道國/吳智 ] 機構:[ 黃河證券研究所 ] |
漯河是河南省一個欠發達的內陸地級市,改革開放初期只有10多萬人,即便是現在,市區人口也不到30萬。就是在這樣一個缺少區位、資金、人才和資源優勢的小城,卻出現了擁有員工18000人,年銷售收入近80億,利稅超過10億元的河南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匯集團)。雙匯集團主營屠宰和肉製品加工,該行業在我國放開較早,競爭異常激烈。當一個又一個國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下去的時候,雙匯卻從一個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小小肉聯廠逐漸成長為行業龍頭。在肉製品市場發展成熟之後,面對入世後的壓力和山東金鑼及南京雨潤等民企的強大挑戰,作為肉製品行業碩果僅存的國有巨鱷,雙匯集團發展前景如何?本文擬就該公司所處的行業背景及其運行情況對其進行研究,以供廣大投資者參考。 一、公司簡介 雙匯集團前身是河南省漯河市肉聯廠,始建於1958年,直到改革前的1984年,資產總額468萬元,累計虧損534萬元,已經資不抵債,經營難以為繼,在河南省10個國有肉聯廠中排名倒數第一。1984年,通過職工民主選舉,萬隆先生正式出任廠長,第二年實現扭虧增盈。從「七五」開始,企業產值和利稅連年倍增,迅猛發展。1994年經漯河市人民政府批准,以漯河市肉聯廠和漯河罐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國有資產組建了雙匯集團,註冊資本28000萬元。雙匯集團是一個以肉類加工為主、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經營的大型食品集團,目前擁有20個國內加工企業、6個海外貿易公司和1個國內A股上市公司(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匯發展),是河南省10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也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屠宰、肉類加工和罐頭加工基地,被國務院和農業部等八部委確定為全國520家重點企業和151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雙匯集團資產總額28.5億元,固定資產17億元。現有職員18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000人。集團在國內外擁有39個子公司,100多個銷售和辦事機構。目前年加工生產各種肉製品40萬噸,年屠宰生豬400萬頭、消耗生豬1000萬頭、活牛50萬頭、羊20萬隻,還有2萬噸雞蛋、2萬噸雞肉、1萬噸植物蛋白。 雙匯發展是雙匯集團獨家發起,通過募集方式設立,1998年12月10日在深圳證券市場A股上市,目前股本總數為29237萬股。雙匯集團持有20787萬股國家股,佔總股本的71.1%。2001年上半年,公司共生產各類肉製品133011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000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9929.2萬元,主營業務利潤24338.6萬元,淨利潤8329.2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37%、20.95%和13.21%,繼續保持比較好的增長勢頭。 二、行業背景與發展趨勢 (一)、我國肉食品行業在國際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是產肉大國,1990年肉類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人均佔有量也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蹟。「九五」期間,我國肉類產量年均增幅接近6%,2000年達到620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20%以上,人均年佔有量增加到48公斤左右。經過「九五」的發展,我國肉類生產由供應不足轉向了買方市場,並形成了肉類價格的全面下滑和流通格局的顯著變化。 (二)、我國肉製品行業發展概況 我國肉製品是由中式肉製品和西(歐)式肉製品兩部分所組成,前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後者也有150多年的發展經驗。但肉製品獲得真正的發展,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二十年。 我國現有2000多個肉類加工企業,其中大中型企業200多家,還有總量300萬噸以上的冷藏設施。特別是從八十年代末到現在,一批以生產高溫火腿腸為主的中型肉聯廠迅速崛起,如後來形成的春都集團和雙匯集團等。如此同時,一批體制更靈活的民營肉製品加工企業也迅速壯大,快步加入到行業排頭兵的行列,如山東金鑼、南京雨潤等。這意味著我國肉類加工業在組織形式、產品結構、技術進步和營銷方式等方面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逐步實現與市場經濟接軌,與國際化接軌。 (三)、我國肉製品行業發展趨勢 近幾年,我國肉類消費發生了明顯的結構變化,形成了「熱鮮肉廣天下,冷凍肉爭天下,冷卻肉甲天下」的格局。同時,也帶動了肉製品的順勢變化,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冷卻肉是生肉消費的發展方向 冷卻肉具有營養、衛生、安全、鮮嫩的特點,是21世紀生肉消費的主流和必然的發展趨勢。我國少數大型肉類加工企業已經覺醒,如雙匯、金鑼等自去年開始籌建連鎖店,大批量生產銷售冷卻肉,市場反應強烈,發展勢頭迅猛。 2.傳統肉製品逐步走向現代化 我國傳統肉製品歷史悠久,品種豐富多彩,色、香、味、形俱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但多以前店後廠的手工製作方式存在。近幾年,中式肉製品正由傳統的作坊製作向現代工廠化生產邁進,在保鮮、保質、包裝、儲運等方面獲得突破,「老字號」正在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3.低溫肉製品方興未艾 近十年來,西式肉製品以其鮮嫩、營養、方便、衛生為特色,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在西式肉製品市場中,高溫肉製品的市場份額要大大高於低溫肉製品,但從長遠來看,高溫肉製品的市場將會逐漸縮小,品質更好的低溫肉製品將會對整個肉製品市場形成更大的衝擊,並從根本上改變肉製品結構和人們的消費習慣,從而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並將影響到肉製品生產企業的未來發展。 4.牛羊禽類肉製品消費增加、保健肉製品悄然崛起 在肉類生產結構中,牛羊禽肉由80年代中期的15%上升到目前的35%。牛羊禽肉低脂肪、高蛋白,不僅是優質的肉類產品,而且是清真肉製品的主要原料,社會需求逐漸增加。近幾年來,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具有多種營養功能的保健肉製品。「三低一高」(低脂肪、低鹽、低糖、高蛋白)的保健肉製品的開發,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並納入《國家食品營養發展綱要》進行引導和規範。 (四)、肉製品行業未來市場需求分析 1.國內市場需求分析 預計「十五」期間我國肉類生產仍將穩步發展,但增速將明顯低於「九五」。相對而言,肉製品發展的潛力還是十分巨大的,2000年,我國肉製品產量僅佔肉類總產量的3.88%,而發達國家已達40--50%,甚至高達70%。隨著小城鎮建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更新,預計到2005年,我國肉製品產量將達到400萬噸,年均增長20%,肉製品將佔肉類總產量的5.6%左右,人均年佔有量大致在3公斤左右,為肉製品加工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2.國際市場需求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目前,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周邊地區和歐盟等國家豬肉市場供需形勢及進口豬肉政策的變化,為我國企業帶來了良機。有關資料統計,1996年臺灣地區出口了價值15.5億美元的豬肉,其中99%出口到日本,1997年3月,臺灣因為豬口蹄疫暴發,不得不暫時退出了日本豬肉市場,從而為中國開闢對日出口創造了契機。最近俄羅斯進口市場重新對中國開放,歐盟在1996年度也宣布解除禁止進口豬肉以平抑肉價。由此可見,開發符合國際標準和質量優良的豬肉及其製品,具有廣闊的國際市場和出口創匯機會。 (五)、加入WTO對我國肉類行業的影響 中國加入WTO之後,非常有利於我國肉製品加工企業的發展,但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因為活體牲畜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我國肉類生產成本和價格也相應降低,且有肉質獨特的土種家畜家禽,在國際市場上應該有相當的競爭優勢。據專家測算,我國主要肉類的生產價格除禽肉外,均低於國際市場,其中,豬、牛、羊價格,按加入WTO後減去基期平均水平計算,分別低57%、84%和54%,因為入世後糧食價格有望下滑,我國肉類生產成本還會降低,為我國肉類產業加入國際大循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但是,這些優勢並不能抵銷我國肉類產業在某些重要方面的缺憾。我國肉食品加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最致命的弱點是我國肉類在衛生標準和品質上達不到國際市場的要求等。如不能儘快克服行業內部普遍存在的這些弱點,入世之後,我國肉食品將有可能陷於被動競爭的局面。 三、雙匯集團競爭優勢分析 經過1984年脫胎換骨的變革,雙匯集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七五」期間,雙匯大力開展出口業務,積極向前蘇聯等國家供應生豬肉初加工製品,依靠外貿出口和多種經營走出了困境,5年間共實現產值2.3億元、銷售額4.6億元、利稅2000萬元、利潤1732萬元,贏得了第一桶金,既為後十年的快速發展奠定了物資基礎,又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和搏擊市場的經驗。 憑藉小小的火腿腸,在「八五」期間,雙匯集團通過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成功地完成了從簡單的初級屠宰加工向肉製品深加工過渡,實現了產品升級。5年共實現產值44億元、銷售43.8億元、利稅4億元、利潤9701萬元,初步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和技術貯備,同時也拉開了品牌運營戰略的帷幕,謀求業內霸主地位的雄心更是一覽無餘。 「九五」期間,雙匯集團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發展相關產業,由單一的產品運營向資本運營和品牌運營的方向綜合發展。5年間共實現產值185億元、銷售178億元、利稅19億元、利潤11億元。 與此同時,我國肉類和肉製品加工業也開始經歷市場啟動、快速增長和市場成熟三個發展階段。那麼,面對競爭激烈、發展成熟的市場,霸業已成的雙匯集團究竟有哪些競爭優勢? 1.區域經濟優勢明顯,原料供應充足可靠 生豬、活牛、凍豬肉、凍豬肥膘、凍牛肉等是雙匯的主要原料,約佔其材料成本的67%,每年耗量巨大。四川、河南、山東、湖南、河北是我國最主要的肉類生產基地,上述五省肉類總產量共佔全國38.28%,其中河南佔7.82%,位居第二。雙匯集團所在的漯河市,緊靠產肉大省,地理位置優越,運輸方便快捷,原料供應充足可靠。 雙匯集團一直堅持「採購到源頭」的供應政策,先後在周邊肉類主產區,結合當地建立了600多家採購供應處(基本戶)。公司給基本戶提供一定的利潤空間,同時,對供貨質量制定了統一嚴格的標準和獎懲制度。 公司化解供應風險的另一策略是通過併購和租賃增加公司的原料肉供應基地,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穩固的原料肉供應體系。 主要輔料是澱粉、調料、蔗糖、濃縮蛋白、分離蛋白等,主要包裝材料是PVDC薄膜,二者約佔材料成本的7%。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貨源充足、價格平穩。生產所需的能源、水、電、煤、油等,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 2.無與倫比的生產加工能力 雙匯集團投資10億元,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標準進行規劃,建成了蔚為壯觀的高科技型的雙匯食品城。從丹麥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生豬屠宰、分割生產線,單班5000頭、雙班10000頭,採用三點式低壓麻電、真空放血回收、蒸汽燙毛、超聲波清洗、二段冷卻排酸、同步檢驗、自動返回、真空包裝等工藝,實現了生產過程中的全預冷、精細分割和規模化冷鏈生產,並嚴格按照美國食品安全與檢驗局的HACCP(美國食品安全)質量標準進行把關,徹底改變了傳統屠宰加工業規模小、設備簡陋、技術落後、生產簡單粗放、衛生質量條件差等問題,對於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方便、放心的冷卻肉奠定了基礎。雙匯集團還擁有火腿腸生產線101條,從德、日、意、荷等國家引進各種先進的生產設備3000餘臺,其他肉製品生產線200多條,深加工能力雄居國內榜首。產品涵蓋了高溫、低溫、中式、西式、速凍等所有系列,並實現了中式產品的工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大生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雙匯集團在1997年獲得了ISO90002質量體系認證之後,2001年5月,雙匯集團又順利通過了肉製品的對日註冊(代號:4100--03405),獲得了日本的認證。6月,雙匯集團又獲得了由中國進出口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ISO9001認證證書和HACCP認證(證書編號:2001--001),這是我國偶蹄性動物加工體系中獲得的第一張認證證書,同時也標誌著雙匯集團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安全性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其走向國際化拿到了通行證。 3.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是雙匯集團不斷發展的力量之源 為了提高核心競爭力,公司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技術人才組建了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在人、財、物各方面對技術中心實行特別的扶持政策。先後投資近6000萬元建立的技術中心是雙匯集團唯一的無預算管理機構,擁有專業技術人才500多名,並設立了我國企業第一家肉類加工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開發新產品300多種。在技術中心的引導下,公司在主導產品的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水平上始終保持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發展,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4.機動高效的銷售網絡密布全國並延伸國外 雙匯集團銷售網絡遍布國內29個省市,擁有40多個營銷辦事處,500多家一級經銷商和大專以上畢業生佔80%的1600多人的銷售隊伍。 雙匯集團的主要市場在國內,外銷比例較小。佔銷售額80%以上的主導產品「雙匯」牌火腿腸,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併逐年提高,現已達42%。 5.科學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是其崛起壯大的有力保障 統帥風採:提起雙匯,人們自然就想到萬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萬隆就沒有雙匯」。1984年,雙匯的萬隆走上領導崗位,勇敢地站在了中國企業改革大潮的浪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優秀的企業家。在全國肉聯行業的國企一籌莫展之際,作為一個優秀企業家,萬隆領導著雙匯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地走向成功。萬隆的人格魅力深深地為雙匯集團打上了烙印,17年來,雙匯集團規避了很多擴張風險,沒有出現大的失誤,在肉食品行業一直平穩、快速地發展。 管理思想:雙匯一直堅持「國有產權,市場機制」的管理改革方向,不斷進行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整頓班子、整頓思想、整頓紀律、整頓隊伍,使公司在經營機制和管理水平上保持高於競爭對手的優勢。現在,公司不僅順利推行了「機構能設能撤,幹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職工能進能出」的管理機制,而且做到了按能力論升遷,憑績效論賞罰,充分發揮了激勵和約束機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槓桿作用。近幾年來,公司的全員勞動生產率一直是同類國企的2--4倍,甚至比一般的個體、私營企業還要高20%以上,並創造了公司主導產品勞動生產率100萬元/人年以上的國內行業紀錄。 6.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居高臨下的品牌優勢 十幾年來,雙匯集團在進行產業運營和企業擴張時並不是盲目的,而是緊緊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拉長產業鏈、擴大規模,逐步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使公司從最初的生豬、活牛屠宰初級加工向上下遊延伸,形成了以肉類加工為核心,逐步發展到種植業、養殖業、飼料加工業、屠宰加工、生化製藥、化工包裝、彩色印刷、速凍食品、調味料、運輸、商業連鎖、對外貿易等與其主業緊密聯繫的上下遊產業群,構建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鏈條。 品牌運營和名牌戰略是大型集團化公司競爭的一個主要手段。雙匯集團以良好的社會形象和過硬的產品質量及企業的信譽為後盾,不斷推出一代又一代「雙匯」牌肉製品產品,使「雙匯」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首選品牌,消費者對雙匯品牌的心理認同感逐年提高(參見表1)。經國家權威評估機構「雙匯」品牌2000年的商譽評估值37.21億元,在中國所有著名品牌中排序第17位,既是中國肉製品行業第一品牌,也是河南省第一品牌。隨著品牌運營和名牌戰略的實施,「雙匯」牌產品聲譽鵲起。雙匯集團憑藉科技實力不斷推出新產品,憑藉一流的管理實力,始終保持肉製品第一品牌的質量優勢和成本優勢,一直處於零庫存和供不應求的狀況,銷售額連年上升,現以42%的市場佔有率佔據行業霸主地位。 表1:雙匯商譽歷年評估值(單位:億元) 7.漸露崢嶸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雙匯肉食品商業連鎖 以銷售雙匯冷卻肉及肉製品為主的連鎖店,是雙匯集團引進歐洲先進的冷鏈生產、冷鏈運輸、冷鏈銷售和連鎖經營的模式,結合中國肉類市場現狀建設的項目。連鎖店所到之處立即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和青睞,營業額持續增長,2000年在河南省銷售額達1.8億元,實現了當年投資當年受益,更重要的是,雙匯連鎖店已經成為文明飲食的標誌。目前,公司在全國已經建店108家。「十五」期間,雙匯集團計劃投資16億元,在全國建設2000家連鎖店,形成遍布全國的肉類終端營銷網絡,肉食品商業連鎖將是雙匯新世紀最主要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8.佔儘先機的政策優勢和不可低估的政府扶持政策 農業和畜牧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一直備受國家的呵護和支持。河南省是我國第一大省,也是農業第一大省。雙匯集團作為河南省屈指可數的大型企業和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上關國計民生,下通千家萬戶,受到國家、省、市的重點保護和支持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四、行業內主要競爭對手分析 1.大眾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大眾食品屬民營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綜合加工能力和肉製品產銷量均居全國同行業第二位。2001年3月在新加坡掛牌上市。公司總部設在山東省,除了在山東臨沂建立了生產基地以外,還兼併經營其它三家位於內蒙古通遼、湖南湘潭和四川眉山的生產基地。公司員工4300多名,2000年銷售收入32億,銷售額增長38.1%,淨利潤4.3億元,增長42.1%,2001年銷售收入可望達到40億元。公司肉製品品牌「金鑼」,是雙匯集團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 2.南京雨潤食品集團公司 南京雨潤是一家村辦民營企業,也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現已發展為集飼養、屠宰、加工、銷售、科研於一體的集團性公司。目前擁有16家子公司,總資產達13.7億,員工11000多名。2001年上半年,實現銷售15.11億元,利稅1.86億元,全年可望完成銷售30億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業化低溫肉製品生產廠家,經營「雨潤」肉製品,是雙匯不可低估的競爭對手。 3.聯合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山東臨沂江泉肉製品有限公司) 聯合食品是一家集飼料加工、良種繁育、屠宰、肉製品深加工為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繼大眾食品之後,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募集3510萬新加坡元。2000年,公司銷售收入15.5億元,稅後利潤2.6億元,分別增長53.5%和64%,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4.山東得利斯集團公司 山東得利斯集團公司固定資產8.5億元,職工3000人,下轄28個全資和控股公司,分別在遼寧、山西、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建起了集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分公司,年加工生產肉製品能力5萬噸,消化生豬250萬頭,生產低溫肉製品和北極神系列純天然生物海洋製品。1999年銷售收入9億元,利稅7000萬元,同年規模和效益分列全國同行業第五位和第七位。 5.河南洛陽春都集團公司和鄭州鄭榮集團公司 洛陽春都、雙匯集團、鄭州鄭榮這三家肉類加工企業,為我國肉類加工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洛陽春都,更是開創了國內肉製品加工的先河,於1986年率先在國內推出了第一根火腿腸,揭開了我國肉製品加工的新篇章,成就了一個百億元的產業。在河南,甚至在中國,三家公司三足鼎立,激烈競爭,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肉製品行業的發展。但是,因為管理的問題,洛陽春都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之中,面臨著停產乃至破產的危險,鄭州鄭榮也出現嚴重虧損,僅今年1--5月份就虧損436萬元。在世人的感嘆和惋惜中,洛陽春都和鄭州鄭榮逐漸退出了肉製品競爭的舞臺,也喪失了與雙匯集團抗衡的實力。 五、雙匯發展財務狀況分析 雙匯集團是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雙匯發展的資產總量、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及盈利能力在雙匯集團中,基本上都能佔50%的份額,我們希望通過對雙匯發展這個公眾公司的財務運行狀況進行分析,來透視整個雙匯集團。 1.盈利能力分析 雙匯發展從1995年至2000年六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淨利潤三項指標及增長情況如表2。 表2 單位:萬元 表2清楚地顯示出雙匯發展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淨利潤三項指標逐年穩步增長,尤其是上市後的1999年及2000年,主營收入及淨利潤出現大幅增長,顯示出公司藉助於資本市場的支持使公司如虎添翼、飛速發展。 2.償債能力分析 表3:雙匯發展的財務比率指標分析 公司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自1998年至今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顯示短期償債能力有趨弱的跡象,但仍在合理範圍內。資產負債率及股東權益比率二項指標一直比較穩定,處於理想範圍內。利息保障倍數指標一直較好,反映公司利息支付能力一直較強。長期債務與運營資金比率為0.30,比1999年以前有所上升,但數值比較理想。 3.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表4 從表4可知,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四項指標基本上呈現出逐年增大的趨勢,且數值在合理範圍內,反映公司的經營效率在不斷提高。而負債結構比率也逐步趨於合理,2001年中為31.33,比較適中。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00年度的不良資產比率比1999年增長了一倍,應當引起重視。 4.盈利能力分析 表5 從表5可以看出,近三年半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趨於穩定,一直保持在15%左右;主營業務利潤率穩定在5%左右,淨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有穩步提高的跡象,每股收益呈緩慢增長的趨勢,基本在0.5--0.6元間,而每股淨資產反而呈微減的跡象。總的來看,雙匯發展的盈利能力穩定但居中等水平,從另一角度也說明雙匯發展和中國肉製品市場一樣,經過高速發展之後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 5.成長能力指標 表6 表6顯示,公司2000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及總資產擴張率比1999年有較大提高,但淨利潤增長率與每股收益增長率並未能同步增長,反映企業的成長趨緩。 6.現金流量分析 表7 表7顯示,雙匯發展2000年的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為0.851元,比上年增長較多,現金股利支付率比上年大幅提高,顯示公司較為注重對股東的回報,主營業務現金比率、營業活動收益質量及現金淨流量增長率均比上年提高很多,反映公司現金流較佳。 特別應該說明的是,雙匯發展的每股營業現金流量連續二年大於其每股收益,在深滬兩市上市公司中應屬於優秀的高收益高現金流公司之列,據統計,2000年每股收益和每股經營現金流均在0.30元以上的公司僅佔18.06%。 結論 1.公司所處的肉製品行業,在中國經濟穩定發展、人民生活質量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雖然競爭激烈,但可以說是永遠的朝陽產業,前景非常廣闊。 2.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公司已經發展成行業龍頭,規模優勢明顯。「雙匯」品牌已成為肉製品行業的第一品牌,對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極為有利。 3.董事長萬隆在雙匯的成長壯大過程中居功至偉,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標誌,尤其重要的是,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機制。 4.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享受國家政策支持、信貸、稅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5.擬投巨資用以發展雙匯商業連鎖及其供應配送系統、生物工程和新型包裝材料,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充分體現公司圍繞主業擴大規模的戰略思想。 6.通過將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已上市的另13家公司,用價值收入比和市盈率倍數法與雙匯發展進行比較,發現雙匯發展在二級市場被嚴重低估,極具投資價值。 年 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品牌價值 9.46 15.18 22.08 25.18 37.21 年 份 主營業務收入 利潤總額 淨利潤 1995年 153785 7588 3836 1996年 204297 9745 4218 1997年 216401 9612 5029 年 1998 201562 10947 5634 1999年 240083 20299 11631 2000年 310721 23628 15470 1998年 1999年 2000 年 2001 年中 流動比率 1.99 1.96 1.12 1.11 速動比率 1.37 1.35 0.66 1.11 資產負債率 0.34 0.31 0.41 0.46 股東權益比率 0.48 0.31 0.44 0.41 利息保障倍數 11.87 --16.07 --87.46 331.81 長期債務與 運營資金比率 0.13 0.10 0.38 0.30 1998年 1999 年 2000年 2001 年中 存貨周轉率 7.94 9.20 10.56 -- 應收帳款周轉率 9.99 19.82 29.32 16.96 流動資產周轉率 12.54 6.85 14.60 10.35 總資產周轉率 1.73 1.94 2.18 0.99 負債結構比率 14.49 10.23 21.97 31.33 不良資產比率 0.20 0.41 -- -- 1998年 1999年 2000 年 2001年中 主營業務毛利率 10.62 15.49 14.62 15.22 主營業務利潤率 0.03 0.05 0.05 0.05 淨資產收益率 0.12 0.17 0.23 0.11 每股收益 0.39 0.52 0.53 0.285 總資產收益率 0.06 0.09 0.10 0.05 每股淨資產 3.27 2.99 2.32 2.59 1999年 2000年 主營業務收入增 長率 19.11 29.42 淨利潤增長率 73.26 33.00 總資產擴張率 10.02 19.59 每股收益增長 率 33.21 2.32 1999 年 2000年 2001 年中 每股營業現 金流量 0.680 0.851 0.113 現金股利 支付率 27.840 69.03 -- 主營業務現 金比率 6.37 8.01 2.06 營業活動收 益質量 0.867 1.239 0.307 經營活動 產生的現 --6.850 62.85 -- 金淨流量 增長率 |
2002年2月21日10:11 |
相關文章 |
|
個股資訊 |
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