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集團-開闢物流發展新篇章,打造中國最大食品供應鏈服務企業

2020-12-20 王凌報告

隨著社會分工細化、產業轉型升級、政策推動及先進IT技術的應用,我國物流產業進入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大發展的新時期。雙匯物流作為一家以公路冷藏物流運輸為主的大型傳統物流企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影響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雙匯萬隆董事長站在大雙匯全球產業布局及物流行業發展的高度,提出了雙匯物流「1697」發展戰略:

一個定位:打造中國最大食品供應鏈服務企業。

六大結合:一是工業與商業相結合;二是內貿與外貿相結合;三是倉儲與物流相結合;四是分撥與城配相結合;五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六是交易與金融相結合。

九大物流園區:河南(鄭州)、湖北(武漢)、華北(北京)、華東(上海)、東北(瀋陽)、華南(廣州)、西北(西安)、西南(成都)、江蘇(南京)。

七大功能:一是倉儲功能;二是區域調撥中心功能;三是幹線運輸功能;四是城市配送功能;五是線下產品展示、體驗、交易功能;六是線上下單、分揀、加工功能;七是金融服務功能。

雙匯物流在新的戰略目標指引下,再一次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雙匯物流之布局

2019年,為做大做強物流業,雙匯物流從雙匯集團剝離,開始獨立運作。對於一個人來說,獨立才有尊嚴;對於一個國家,獨立才有發展;而對於一個企業,獨立才有發展,獨立才能做大、做強。雙匯物流也正式由企業物流向現代物流企業開始轉變。

2020年,雙匯物流吸收合併雙匯地產,相繼成立陝西雙匯物流、遼寧雙匯物流。目前,雙匯物流擁有省級物流公司19家,自有車輛1200餘臺,整合社會車輛9000餘臺,日均發運車次2000臺,日運能13000噸,年發運量突破400萬噸。

雙匯物流之謀篇

汽車後市場——打開產業鏈衍生發展第一步

2019年9月16日,雙匯物流董事長張太喜、總經理邢金蛟,開利中國區總經理高戈,冷王中國區總經理周超,解放河南總經理潘德明,東風營銷總經理謝小虎,山東中集總經理高峰,鄭州紅宇總經理蔣相森一批行業大佬齊聚河南漯河,共同開啟雙匯物流汽車後市場戰略發展之路。

目前,雙匯物流對外銷售項目已擴增至整車、制冷機、廂體、底盤、牽引頭、尿素、輪胎、電瓶、潤滑油及車輛相關配件。雙匯物流汽車後市場合作廠家新增加中國重汽、鄭州凱雪、福田奧鈴、河南冰洋等一批知名品牌。雙匯物流為廣大車主提供購車服務、融資服務、配件銷售、維修服務等,進一步降低購車門檻,實現車輛廠家、雙匯物流、車主三方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目前,僅汽車後市場一項業務,每月就為公司增加1000多萬元銷售額。

鄭州物流園——開闢雙匯物流發展新篇章

2020年鄭州物流園區破土動工,預示著雙匯物流九大園區建設規劃正式落地並拉開序幕。鄭州物流園區項目佔地215畝,位於鄭州市航海東路第23大街1897號,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一棟全自動立體儲存庫和一棟多溫區城配庫,佔地約60畝,二期預留155畝。

鄭州物流園區的建設,以雙匯萬隆董事長提出的「六個結合」建立商業模式,致力於做中國最大的食品供應鏈服務企業,即:集「幹線、倉儲、配送、貿易、金融」的五位一體綜合服務商。按照鄭州物流園區保守測算,一、二期投產滿負荷後,其幹、倉、配、貿、融年收入將達到10億元。

雙匯物流之轉型

信息化升級——開啟轉型之路

2017年,雙匯物流開發了智能管車系統,通過安裝移動溫控儀,實現車輛位置、車廂溫度適時在線監控。目前,雙匯物流所有生鮮、凍品、低溫、速凍等溫控產品均做到車輛配備移動溫控儀,時時在線監控。

2018年,雙匯物流開始車貨匹配系統的開發,實現線上車找貨、貨找車,線上競價、線上支付。

2020年與百度合作,開發智能調度系統,目前系統已開發完畢,可實現訂單在線操作、在線配車、自動組合訂單,自動匹配線路。

2020年安全協同系統上線,利用北鬥導航、無線網絡傳輸、人工智慧等現代技術,通過人臉識別和輔助駕駛等手段,實現對每一個不良行為的精準預判和智能提醒,有效降低事故發生概率。

五家A級公司——彰顯企業實力

A級物流企業評估是依據《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國家標準評估認定,以此引領物流行業沿著標準化、現代化、規模化方向發展。A級物流企業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展示、品牌形象的體現。

2020年,漯河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漯河物流、阜新物流、鄭州冷易通物流、四川物流四家公司首次參評即被評為AAA級物流企業。目前公司A級物流企業已達5家,其中漯河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為AAAA級物流企業。

雙匯物流之發展

新時期,面對更加複雜的經濟形勢,雙匯物流制定了「十四五」發展目標:通過資產重組、吸收兼併、配送中心建設、增加硬體投入等快速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和行業影響力,企業固定資產總額達到100億元;通過信息化升級,優化流程、細化管控、升級管理,提升團隊的經營管理水平,降低公司運營成本,持續提升企業經營規模,年收入達到50億元;通過多元化經營,外部業務開拓,如商貿業務、汽車後市場、金融等,快速提升外部業務佔比,由目前的佔比30%提升到50%以上,改善公司業務結構。具體如下:

一是加快配送中心建設。在全國設立九大區域配送中心,實行統倉統配,運作「幹、倉、配、貿、融」一體化現代物流模式。雙匯1萬多名經銷商、100萬個終端網點略加改造可實現B2B、B2C。

二是做好內外部業務規劃發展。實現內部業務與外部業務分開,各自單獨運作,協同發展,內部業務以服務集團為主,實現「調結構、擴網絡、促轉型、上規模」;外部業務以集團上下遊業務整合和第三方業務拓展為主,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全球定位、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對現有物流進行全面整合改造,搭建內外部網絡平臺,推進實現全鏈條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建設六大平臺系統,助力雙匯物流轉型升級:①智能管車系統、②車貨匹配系統、③智能調度系統、④安全協同系統、⑤違章預警系統、⑥智慧園區系統。

四是開展物流貿易及金融業務。一是內部圍繞集團上下遊客戶,外部依託萬洲國際品牌和資源,與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合作,大力開展運輸及商貿、進口貨代業務;二是與知名企業品牌廠家合作,開展汽車貿易、汽車後市場業務;三為客戶提供訂單融資、存貨融資、倉單融資、保理融資等物流金融服務,以及基於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服務;四是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保理融資服務和車輛融資租賃服務。

相關焦點

  • ...到「全球最大豬肉加工企業」 ——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
    「開創中國肉類品牌」的中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和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並將躋身世界500強。這個被稱為「亞洲最富有的女人」,以其香港最大的私營公司——華懋集團掌門人的傲人身價,與小小的漯河肉聯廠達成合資協議,投入資金1.27億元,共同組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食品加工合資企業——華懋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華懋集團的合資,不僅為雙匯集團引進了資金,也為雙匯集團與世界經濟接軌、實現「世界擁有雙匯、雙匯走向世界」提供了通道。
  • 雙匯發展擬合併雙匯集團
    上述熟悉雙匯的人士對此次合併並不意外,在他看來,雙匯集團與雙匯發展在人事關係上,早已「親如一家」,兩家企業的高管,也經常來回調派。2014年11月,雙匯集團原總經理遊牧調入雙匯發展任職,2015年8月,雙匯發展原總裁張太喜調入雙匯集團任職,張太喜至今仍擔任雙匯物流總裁。
  • 三全食品、周黑鴨、雙匯發展布局餐飲,或將形成新格局
    比如,拼多多投資國美零售、娃哈哈投資電商、雙匯發展投資餐飲... 就農業領域來看,雙匯發展投資餐飲事件,引發了食品企業「曲線救國」的大討論。 在電商衝擊下,傳統渠道已經很難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另外,食品巨頭們的產品偏於老化,未來如何適應80、90、00後的消費觀念,這依然需要巨頭們的努力和轉型。
  • 漯職院牽手雙匯 強強聯手辦學 | 雙匯學院在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揭牌...
    雙匯學院的成立,將開啟校企戰略合作項目建設的新篇章,也是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發展史上一座新的裡程碑。  雙方合作17年  校企合作再添佳績  王春陽在致辭中表示,雙匯集團的發展提高了漯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為該校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平臺和發展空間。
  • 尚京集團與安井集團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開創餐飲供應鏈新篇章
    安井集團主要從事火鍋料製品(以速凍魚糜製品、速凍肉製品為主)和速凍面米製品等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安徽尚京集團與安井集團的戰略合作意義深遠,與食品龍頭企業共同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實現了產業強強聯合,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合作模式,實現雙方共贏。
  • 牽手嘗高美雙匯要開餐廳了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將尋找合適的地點來開設本集團現有的品牌餐廳,例如牛気、多賀野、Parkview、Rakuraku拉麵等。雙匯餐飲將負責大部分食品配料和相關物流的供應,嘗高美集團集中精力專注餐廳業務的其他方面,以保證菜餚的質量及成本控制。
  • 決勝中原|讓漯河味道香飄全國——建設中國食品名城,開創產業新局面
    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通過健全鏈條、豐富品種、提升品質、完善功能、揚長補短,提高先進位造水平,完善服務功能,增強研發創新能力,強化食品安全,加快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打造國內領先優勢凸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食品名城。
  • 巨椽重彩譜華章--河南雙匯集團暨雙匯發展公司研究報告
    雙匯集團是一個以肉類加工為主、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經營的大型食品集團,目前擁有20個國內加工企業、6個海外貿易公司和1個國內A股上市公司(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匯發展),是河南省10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也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屠宰、肉類加工和罐頭加工基地,被國務院和農業部等八部委確定為全國520家重點企業和151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 雙匯發展總裁馬相傑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據悉,馬相傑自大學畢業進入雙匯的這20多年來,從一名基層員工逐步成長為企業高層管理者,無論身處哪個崗位,他始終秉承初心,兢兢業業,充分發揮了愛崗敬業、勇於擔當的勞動者精神。任職雙匯發展總裁以來,馬相傑認真落實董事會確立的「調結構、擴網絡、促轉型、上規模」戰略方針,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工業升級、技術升級、管理升級,積極推進綠色環保項目改造,建設數字雙匯,打造現代物流,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高效率運營。
  • 雙匯火腿腸-主業突出、行業配套,形成國內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
    同年在A股上市(即雙匯發展),控股股東是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佔比59.28%。集團實際控制方雙匯國際(即萬洲國際的前身)2014年在港股上市,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11位。公司堅持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實施產業化經營。
  • [公告]雙匯發展:關於《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
    )股權轉讓給萬通物流國際有限公司以及將48.85%河南雙匯冷易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匯冷易通)股權轉讓給雙匯物流,雙匯集團剝離上述資產為與肉業主業關聯度不大或不屬於雙匯發展未來主要發展方向的經營性資產,上市公司不會因雙匯集團剝離上述股權而新增關聯交易。
  • 巨頭們都盯上的冷鏈物流,誰能稱雄?
    大物流必定大格局  1、順豐冷運  2014年12月,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成立冷運事業部,「順豐冷運」是在整合順豐現有物流、電商、門店等資源的基礎上,為生鮮食品行業提供冷運倉儲、冷運幹線、冷運宅配、生鮮食品銷售、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服務。順豐冷運依託其強大的資本、網絡、人才等優勢,快速發展冷鏈業務,短短數年已躋身冷鏈物流頭部企業。
  • 漯河:「三鏈同構」打造食品產業生態圈
    為完善食品供應鏈體系,在以往4家小麥聯合體基礎上,今年漯河市又成立了包括美宜家在內的3家小麥聯合體和1家玉米聯合體,8家糧食聯合體的成員包括82家種植合作社、11家糧食收儲企業、8家糧食加工企業、32家食品生產企業和16家農業綜合服務企業。
  • 雙匯、碧桂園耗巨資開餐廳,餐飲人的對手越來越可怕了!
    沒想到短短三個月不到,雙匯餐飲就落地了! 6月30日,港股公司嘗高美集團發布公告稱,嘗高美中國與雙匯餐飲已經籤訂協議,雙方將投資5000萬元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其中,嘗高美中國持股60%,雙匯餐飲持股40%。
  • 雙匯發展:擬402億元吸收合併雙匯集團
    1月25日訊,雙匯發展公告,擬吸收合併雙匯集團   雙匯發展籌劃吸收合併控股股東雙匯集團案引發業界關注。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雙匯掌門人萬隆的推動下,如果雙匯集團在A股實現整體上市,或將表明隨著近年來生豬產業格局的變化,雙匯正在加速推進旗下資產的整體證券化進程。
  • 河南雙匯集團復工復產戰「疫」記
    保民生供應 顯責任擔當 ——河南雙匯集團復工復產戰「疫」記□ 楊會玲 本報記者 孫中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國家重要生活物資生產企業的河南雙匯集團(以下簡稱雙匯)在全國、各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多家工廠相繼復工,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力保各地民生供應
  • 雙匯火腿問題頻出 安全發展如何實現
    在3·15之前,雙匯便因「雙匯火腿蛆蟲門」、「雙匯火腿保質期內惡臭」、「雙匯火腿吃出花椒」等事件被媒體多次曝光,如果員工真的在生產過程中加強自律,嚴格把關,那雙匯火腿腸為何還會問題不斷?作為全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不能讓消費者真正吃上「放心肉」,如何能成為食品安全的企業典範?
  • 雙匯火腿腸-開創了中國肉類品牌,打造千億市值公司
    1992年第一支雙匯火腿腸調試現場從1991到2000年,雙匯肉製品年產量從不到1萬噸發展到30多萬噸,生豬年屠宰從20多萬頭發展到200多萬頭,年銷售收入從不到2億元發展到60多億元,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
  • 「商物流」布局全球生鮮供應鏈網絡,海航冷鏈驚豔2018中食展
    調查數據顯示,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已連續5年位列「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有高達82%的人願意為健康食品支付更高價格。生鮮和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的背後,作為食品運輸的關鍵環節,冷鏈物流成為關注焦點。與此同時,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下日益頻繁的國際商貿活動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 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發布,冷鏈物流及其供應鏈服務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關聯交易]雙匯發展: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吸收合併...
    2)受讓方萬盛製藥(香港)有限公司、萬通物流國際有限公司系與雙匯集團受最終控制方控制的其他企業。3)最近三年雙匯集團(包括上市公司、海櫻公司、意科公司等)的經營性資產與匯盛生物、雙匯物流、雙匯冷易通之間發生接受運輸勞務、採購豬腸衣等多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