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人話」是語言學習者的通病。
我記得大學的外教有一次周末在戶部巷吃東西,周一上課很自豪的跟我們來了一句:「我昨天在戶部巷走馬觀花。」
當然,中國人對老外說中文一向是很寬容的。大家都紛紛讚嘆老師又學了個成語,卻不會有人告訴他「走馬觀花」這個詞用的不恰當,聽著不像人話。
而我們作為英語學習者,在和他人用英語交流時,常常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語法上沒毛病,但在母語者聽起來就是很奇怪。
口語的地道性在二語習得上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造成不地道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
今天我主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三個實用的小tip,希望大家在今後的英語口語中能有意識的使用,爭取越說越像人話。
把祈使句換成問句
這一條針對的是語氣上的不地道。
很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都會給當地人造成不禮貌的印象,出國前我也無法理解這種偏見,我大中華明明是禮儀之邦啊。
後來看了一些研究,包括自己的親身經歷,發現原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祈使句上。
中文裡的祈使句使用範圍非常廣,而且在不同的語境下體現出的語氣很不相同。
比如你可以對一個很討厭的人說「滾!」 ;
可以在餐廳對服務員說「來一盤魚香肉絲」;
也可以對一位尊敬的客人說「您上座」。
上面三個情景都是使用的祈使句,但體現出的語氣卻分別是憤怒,中性和尊重。
所以很多中國人在和老外打交道時,也常按照中國的習慣使用祈使句,從而給人造成了不禮貌的印象。
我記得有一次在巴斯喝下午茶,旁邊桌上是一群中國留學生,看了菜單,招呼過來服務員,然後依次點單「I want a XXX」, 「Give me a XXX」,「Me too」。
坐在旁邊的我明顯可以看到點菜小哥皺了皺眉頭,雖然那幾個學生是笑著說的,而且肯定也沒有命令的意思,但這種句型在小哥聽來就是非常的不禮貌。甚至會感到難以置信,居然有人這樣點單。
這就是語氣上的「不說人話」。因為像上面列舉的這些英文祈使句,一般都是在關係很親密的人之間才會使用,如果用在陌生人之間,那就真的是特別不禮貌。
怎麼辦呢,很簡單,把祈使句加上「Can I」變成問句:「Can I have a XXX?」 就ok了。當然如果你想再禮貌一點,還可以把Can成Could。
所以下次在國外點單時,請假時,上課想上廁所時,都可以使用這個禮貌的句型來提請求。丟掉不禮貌的「I want」,換成有禮貌的「Can I」。
把書面詞彙換成口語詞彙
和母語學習的由說到寫不同,大部分人的英語學習都是由寫到說,所以在說英語的時候會不自覺的用上寫作詞彙。不僅在語域上不恰當,在表意上也會有偏差,總之就是不像人話。
最近帶的一個口語學生,在表達「這個昂貴的禮物會讓朋友感到負擔」這個意思的時候,想了一堆詞彙,諸如burden,load,embarrassment之類,但用在這裡都不恰當。
其實一個很簡單的表達「 too much」就可以搞定了.
The expensive present would be too much for my friend.
這個昂貴的禮物對我朋友來說有點太多了,不就是讓他覺得有負擔嗎。
「too much」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詞彙,但在口語裡卻總是想不到用。這裡面有直譯思維的影響,但更多是因為我們的英語學習脫離了日常的口語環境。
雖然在國內學英語就是會碰到缺少語境的問題,但起碼我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來儘可能的創造一些語言環境。
最簡單的就是看英美生活情景劇,而且不能只看一遍,要反覆看,把人物對話裡面地道的口語表達記下來慢慢積累。
平時想在口語裡面表達一個意思但又拿不準的時候,就通過Google或者Bing去登國外的頁面,看上面的母語人士是怎麼說的。
當然最直接的辦法還是去國外旅遊的時候多用心觀察,多聽多記,我在英國坐火車的消遣方式就是聽旁邊的老太太數落她的老伴兒。
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地道的口語表達裡面根本就沒有那些看起來很酷炫的長難詞,相反都是很不起眼的小詞。
我以前還寫過的一篇文章口語裡的小詞大用,裡面介紹了small,big和thing在口語裡的地道用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連接詞的口語化
之所以把連接詞單獨拎出來也是因為最近的教學實踐。
年末了,很多考雅思的同學想在今年最後一搏,而他們也往往卡在了口語和寫作的小分上。
口語考試確實是一個不同於日常口語的存在。拿雅思的口試來說,評分標準裡就有對詞彙多樣性的考察。所以為了在這一塊得分,考生必須要儘可能多的向考官展示自己詞彙的邊界。
但有很多考生在基本詞彙上懶得下功夫,把心思放在了模版上,這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所謂模版,其中就包括背連接詞,考生想顯示自己會很多連接詞,於是拼命的使用not only…but also…,additionally,the last but not least之類的寫作詞彙,這其實就是在連接詞上不說人話的表現了。
雅思前考官Liz老師說過,在口語考試裡,考官對詞彙多樣性這一塊的評分指的是表達詞彙,並不包括連接詞。相反,如果你使用了不恰當的書面連接詞還會扣分。
而且不恰當只是一個方面,很多同學在使用書面連接詞時還會產生語法錯誤,這就更划不來了。
比如在寫作時很好用的not only…but also…放在口語裡面就經常會說錯,因為這個連接詞對省略號代表的被連接內容要求很高,必須做到完全平行。
在寫作中可以寫出了句子再檢查修改,但在口語裡面根本沒這個機會,所以一說出口就錯了。還不如先說第一點,再用also來連接第二點。
雖然提升口語需要長期的積累,但今天列出的三點如果能有意識的做到,還是可以逐步接近「說人話」的,大家加油啦!
喜歡我的文章就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