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軍」走紅後還在做搬運工嗎?網友:如今都在重慶買房了

2020-12-14 斯伯娛樂八卦

父親是家裡的頂梁柱,雖然父親因為工作會缺少對你的陪伴,但是他支撐的是整個家庭,這樣的一個男人是多麼偉大,每次父親節的那天我們都該花一點時間感謝父親。其實網絡上有一張照片非常火,照片上是一位父親牽著自己的孩子,他是重慶的「棒棒軍」冉光輝,肩膀上還扛著兩百多斤的重物,沒想到兩父子因為這張照片走紅網絡。那麼如今「棒棒軍」還在做搬運工嗎?

冉光輝成為網絡紅人之後很多媒體都去採訪,甚至讓他們上節目。而攝影師又去了重慶找這對父子,兒子還在讀幼兒園,妻子在餐館打工,冉光輝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學,周末的時候就帶著他去批發市場。此時的父親他最想看到的是兒子有出息,自己能在這個城市有屬於自己的家。兩年之後攝影師再次來到他家的時候,發現這位父親沒有什麼變化,依然在批發市場裡工作,每天拿著兩百塊錢的工資,一家三口住在十幾平的小房子裡。

冉光輝年紀在增長但是他的力氣依然沒有變化,在批發市場裡大家都說他身體好,力氣大。冉光輝走紅七年後,妻子給攝影師發來了她丈夫和兒子的照片,在這張照片裡背景是她們的新家,通過兩夫妻的努力兩人用了四十多萬在重慶買了一套六十多平的房子。

在家裡要是沒了父親家庭會難以支撐,可能很多人會忽略自己的父親。有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在學校會變得自卑,甚至心裡會埋怨自己的父母,很多網友表示這種心理是病態的,父母只是賦予你生命,要想過得好還得靠你自己,靠父母的人都沒什麼本事。另一部分網友就開始反對了,王思聰還不是靠他爸給他一個億創業,發家致富的。

如果你的父親是一位非常有錢的人,他當然能在你的奮鬥中幫助你,如果你的父親是一個普通人,那你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出生於怎樣的家庭不是我們能選擇的,王思聰之所以能這麼成功,也是因為他自己的原因,他用自己的頭腦把一億變成十幾億。大家覺得現在還是一個拼爹的時代嗎?我們長大後是否還要依靠父母呢?歡迎大家評論!

相關焦點

  • 40年來,重慶叫得響的影視劇不只「棒棒軍」
    對於這個片名,做醫生的觀眾應該很熟悉,它是古希臘神聖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詞。這部由原重慶電視臺編導、一級編劇張魯參與編劇的電視劇正好借用了這個神聖的誓詞之名,講述了一出發生在醫患之間的故事。該劇圍繞三位醫生競爭眼科主任和一個病患孩子的眼睛被摘除這對矛盾組織情節,大家能想像到的真誠和虛偽等人性的種種都被放到了檯面上來進行演繹。儘管相關資料甚少,但重慶晨報記者仍在豆瓣上找到了有關這部劇的網友評論——「造型和情節都跳出了當時的現實……醫院和病床就像變成了一個舞臺,病人和醫生一起演了一出很沉重的戲劇。」
  • 「香港最美搬運工」火了後,被富二代攔腰抱走,如今怎麼樣了?
    現在的網絡很發達,也不少優秀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而走紅,因為有新的人生,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就是被稱為香港最美搬運工的女孩兒,她的高顏值性的不少網友的注意。現在的人都是追求高顏值的,而且大多數人對於高顏值的那些女孩子也都是比較關注的,這個女孩兒的一組照片被上傳到網上之後,瞬間就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
  • 山城「棒棒軍」:「缺錢不缺德」是座右銘
    人數約三四十萬,月收入1500元到2000元  「棒棒」的出現,源於重慶獨特的地形和文化。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重慶,山巒縱橫,有「山城」之稱,一直以來是長江上遊地區的水運重鎮,貨物進出碼頭都需要大量的搬運工。山城「出門即爬坡,下船就上坎」的地形導致搬東西不便,「棒棒」應運而生。
  • 重慶山城棒棒軍,3200萬山城人永恆的記憶
    山城重慶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了一個特殊的行業,他們有個重慶人都知道的稱呼——棒棒軍。▼1997年,重慶方言劇《山城棒棒軍》的播出,讓「棒棒軍」的威名遠播響至今。曾經,在重慶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棒棒的身影。在悠悠歲月中,他們爬坡上坎,負重前行,挑走了他們的青春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時代。時光荏苒,歲月更替。
  • 山城「棒棒軍」轉型「閃送員」
    中國新聞網消息,6月15日,記者探訪重慶閃送員劉劍鋒一天的快遞服務工作。劉劍鋒曾經在重慶的工作是做力哥(方言,意為挑夫),也被譽為「山城棒棒軍」。圖為劉劍鋒早上起床後正在整理著裝準備出門工作。   那時候,重慶交通還不是很方便,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搬送大大小小的東西全靠人力。圖為劉劍鋒爬坡下坎為客戶送物件。 陳超 攝
  • 都9102年了,你還在做「數據搬運工」嗎?
    她每天都要處理大量帳單發票,「別說90秒了,900分鐘都搞不定。」只可惜,Tina是個編程小白。對她而言,編寫自動化腳本難於上青天。除企業外,個人可以用嗎?」Tina被吊起了好奇心,帶著疑問搜索起來。RPA化身財務小幫手Tina了解到,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 網友:後悔在重慶買房,羨慕在深圳買房。重慶比深圳樓市差距多大?
    最近聽一網友說後悔了,不應該在重慶買房。他說最近深圳房價真的是瘋了,房價在不斷調控的當下,價格還是繼續上漲。2012年買的彩田村3萬的單價入手,如今現在單價11萬,感覺在重慶錯過了暴富的機會。他2017年在江北全款260w買的房,如果那個時候去深圳再按揭一套,到現在漲幅都可以在重慶全款買個聯排別墅了。
  • 從小螢屏到大銀幕,過去70年重慶從未離開過觀眾們的視線
    直到2010年之後,都還有網友在豆瓣上熱議這部近30年前的電視劇。為它點讚的觀眾直言,它是把大家能想像到的真誠和虛偽等人性的種種都放到了檯面上來進行了演繹。其中更有一看就是做醫生的網友感慨說:「記得同學們看到某些片段時鄙夷的眼神,只不過不知道多年之後,當我們真的穿上白袍,能不能做到現在心中所想的我們。」
  • 《山城棒棒軍》那些年陪我們走過純真歲月的重慶方言劇你還記得嗎
    前段時間無意間又重溫了一部頗有年代感且十分令人回憶起往事的電視劇《山城棒棒軍》,說起這部電視劇不由得又使我懷念起山城重慶的往事,說實在的,現如今的人們對於這部片子顯然已經淡忘許久,記得當年看著這部有著濃厚四川地方特色的電視劇越看越感到可樂,特別是四川話的對白更顯親切,當然整部劇能夠給我們留下的深思也是相當久遠的
  • 老照片:90年代的重慶,繁忙的朝天門碼頭
    重慶,簡稱「渝」,別稱山城,在文字記載的3000餘年中 ,重慶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圖為1994年的重慶,在一片新舊交錯中重慶不斷發展1994年的重慶,作為山城,樓梯是人們通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道路之一,所以重慶成裡很少看見騎自行車的1994年的重慶,老城區的平瓦房。除此之外,重慶的特色房屋就是吊腳樓,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1994年的重慶朝天門碼頭。
  • 那個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父母買房的「神童」,如今怎麼樣了
    他的事跡曾一度讓他在網絡上走紅,並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那麼,如今的他現狀如何?還記得那個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嗎?張炘煬的這一行為,讓網友們對他非常反感,甚至有網友覺得他虛榮心太重,在北京買房只不過是為了有面子,這是父母「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導致的。
  • 重慶朝天門碼頭:見證了重慶古與今的歲月變遷!
    朝天門碼頭就是這樣的地方,可以說這裡真正是見證了重慶古與今的歲月變遷。早期這裡也是眾多遊客出行觀光的目的地之一,如今來這裡的遊客寥寥無幾,唯獨能看到一些靠岸的商船和郵輪,但這絲毫不減少它在我眼中的歷史地位。在周邊或在市區朝天門碼頭附近現在還能看到一些人手持長的竹棍,手裡拿著長長的繩子,重慶當地人把他們稱之為:棒棒軍。
  • 重慶一景區走紅「惹爭議」,請豬蹦極完事後送屠宰場,惹網友怒
    旅遊業的走紅,旅遊產業開始復甦,旅遊經濟開始回春。於是這塊肥肉被不少開發商看到了,都開始自己建造旅遊區,現在就是我們所知的網紅景區。這幾年,這類型的景區這幾年層出不窮,比如大興土木修建假古鎮,欺騙旅客的天空之鏡等等有許多,為了博取眼球,各樣的招式奇出。
  • 重慶小夥一招「蜻蜓點水」走紅網絡 國外網友留言想拜師
    起跳、踩水、空中再次起跳、落地而不沾水……近日,重慶有位小夥表演了一段武俠小說裡的「蜻蜓點水」功夫,視頻很快走紅網絡,引來眾多網友點讚,紛紛表示:我再也不相信地心引力了!17日,記者聯繫到了這個會「蜻蜓點水」功夫的小夥,為大家揭秘「蜻蜓點水」絕技是如何煉成的。
  • 香港「最美搬運工」家裡破產後被富二代看上,現狀生活如何?
    一個長相漂亮女孩,在香港做著搬運工的工作,網友拍下傳到網上後,大家都管她叫做「最美搬運工」,後來她參加了一個相親節目,被富二代看上,那她現在過得怎樣呢?
  • 貨車司機寫《麻花姑娘》走紅網絡 他是怎麼走上作詞之路的?
    ——貨車司機周良國,也隨之走紅網絡。一經發表,不少網友表示,每個男人心中都應該有個「麻花姑娘」,並表示要到磁器口看看麻花姑娘的模樣。當大家在對麻花姑娘好奇的同時,這首歌的第一作者周良國的貨車司機身份也被一些網友,甚至是自媒體挖掘出來而走紅。
  • 跑了這麼久,你還記得這些重慶方言劇嗎?
    高高的朝天門勒,掛著棒棒的夢喲還記得那好心辦壞事的梅老坎嗎,還有愛佔小便宜的毛子嗎,還有老實憨厚的蠻牛嗎,還有不負夢想的孟小渝嗎。這是1997年首播的重慶方言喜劇《山城棒棒軍》,整部劇裡面沒有華麗的場面,真實地體現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講的是一群棒棒軍的故事,他們背著比自己還重的擔子爬坡上坎,為了生活在社會的基層摸爬滾打,但卻汗流浹背也不喊苦,因為錢掙得心安理得,也勾勒出了改革開放後最真實的重慶城。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守在商場、車站、街邊的棒棒軍也越來越少了。
  • 最美包子妹走紅,其實做包子的女士個個都是包子西施!
    最美包子妹走紅    又一位民間「西施」橫空出世!日前,臺灣高雄有一家包子店的美女在網上走紅,這位「正妹」膚白貌美身材火爆氣質絕佳,被網友稱為「最美包子妹」。這位名叫DIDI的「包子妹」,不論身材還是論長相,都毫不遜色於那些大牌女明星,也成為包子店的活招牌。    當然,除了「最美包子妹」,我們還追過不少民間「西施」,你還記得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西施」嗎?
  • 物流江湖的底層危機:我是一名搬運工,但是我老了
    而作為物流一線的基礎工作崗位,搬運工卻越來越缺人,物流行業也始終沒有更好的解放人力的方法。來源 | 運聯傳媒(ID:tucmedia),作者 | 崔倩今年45歲的白小清已經在重慶做搬運工十幾年了。運派發起人、重慶正盟總經理鄭弟華也表示,物流企業不但缺人,而且招來的搬運工還良莠不齊,企業內部青黃不接,「我們公司有60多名搬運工,大部分是公司老人,新來的搬運工很大一部分工作量是不合格的,只有兩個80後,其餘年齡基本都屬於60後70後,等過幾年這一批人陸陸續續退休後,企業搬運工招人只會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