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棒棒軍」:「缺錢不缺德」是座右銘

2020-12-17 長城網

  在山城重慶,「負重前行、爬坡越坎」的「棒棒軍」一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他們以棍棒、繩索為勞動工具,幫人搬運貨物,為千家萬戶提供便利。

  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新一代農民工的成長,以及勞動方式的改進,曾經穿梭於山城大街小巷的「棒棒」,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人數約三四十萬,月收入1500元到2000元

  「棒棒」的出現,源於重慶獨特的地形和文化。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重慶,山巒縱橫,有「山城」之稱,一直以來是長江上遊地區的水運重鎮,貨物進出碼頭都需要大量的搬運工。山城「出門即爬坡,下船就上坎」的地形導致搬東西不便,「棒棒」應運而生。

  他們多數來自重慶和四川的農村,一根竹棒、幾捆繩就是全部勞動工具;他們活躍在車站碼頭、大街小巷,無所不搬,大到家電家具,小到青菜豆腐,只要談定價格,喊一聲「走起!」挑上就走。

  「『棒棒』群體的流動性和隨意性很大,一直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助理林必忠說。重慶大學2010年組織的《山城棒棒軍的生活狀況調研》顯示,重慶當時約有「棒棒」30萬—40萬人。

  「棒棒」的生活忙碌而清貧。來自四川省達州市的「棒棒」李德軍今年46歲,已經在重慶做了十幾年的「棒棒」。他告訴記者,三個孩子都在上學,妻子疾病纏身不能勞動,自己也沒什麼文化和勞動技能,只能靠做力氣活吃飯。來自重慶梁平縣的「棒棒」江勝利今年52歲,他說:「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七八十元,生意差的時候一天二三十元。一個月的收入一般在1500元到2000元之間。」

  「棒棒」隊伍裡還有一些「夫妻棒棒」。63歲的「女棒棒」黃素梅和丈夫長期在渝中區做搬運工。那裡地勢高低起伏,正是「棒棒」的用武之地,重的就用小車拉,不通車的地方就肩挑背扛。「接一次活兒大概十到二十塊錢,我們兩個人一天掙得到兩百來塊錢。」

  「棒棒」的一日三餐很簡單,有時是一碗幾元錢的「小面」,生意好時也會叫上一碗「燒白」(扣肉的重慶俗稱)。他們多和工友合住,李德軍就和十幾個工友合住在一間兩室一廳的出租房裡。他說:「現在是艱苦些,娃兒在讀大學,等他出來我就輕鬆了。」

   座右銘是「缺錢不缺德」

  吃苦耐勞、質樸厚道,是人們對山城「棒棒軍」的普遍印象。重慶有一種現象:僱主給「棒棒」交代了搬運的地點後,一般都放心地讓他們搬,不用一路盯隨,很少有人擔心「棒棒」把貨物拐走。

  這個群體曾誕生過一句「名言」:「我們缺錢,但不缺德。」它來自一個感動全國的棒棒——重慶忠縣的鄭定祥。

  那是2011年的大年初一,當時58歲的鄭定祥在萬州挑著兩大包羽絨服和貨主走散了。一連幾天,他挑著貨物、冒著風雪苦尋失主,跑遍了服裝市場、派出所、車站。夜晚的廣場上,廣播裡迴響著他的聲音:「哪個搞失了東西喲?」

  而老鄭家庭拮据,妻子剛做過腎結石手術,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幾個月後,失主才聞訊趕來,驚訝地取走了貨物:「我還以為東西早就不在了!」對此老鄭說出了名言:「我們缺錢,但不缺德。」他也被評為當年「感動2011」全國網絡人物。

  「大家普遍關注、喜愛『棒棒』這個群體。」騰訊大渝網社區部主任羅霖說,「棒棒」的生活一直是網絡社區裡的熱門話題。

  「他們有著獨特的樂觀精神。」重慶社會科學院應用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藝說。她曾組織了「市民學校」,和渝中區勞動部門合作,對「棒棒」提供培訓和幫助。課堂上教師告訴「棒棒」學員:「不能讓別人喊你們『棒棒』,那是勞動工具,不是你們的職業。」學員們卻付之一笑:「不叫『棒棒』叫啥子嘛?大家都叫慣咯,我們也聽慣咯,沒得啥子不好嘛!」

  幾年前,重慶曾興起過為「棒棒」改名的活動,市民想出了「巴哥」「力哥」「大力使」「真棒」等名字,但最後「棒棒」們說,還是叫「棒棒」順耳。

   超過50歲的棒棒佔80%以上,生活與就業面臨轉型

  「棒棒」越來越少了,這是許多重慶人的共同感受,新一代農民工很少有當棒棒的。「三四十歲的『娃兒們』都不願當棒棒了。」李德軍說,他們更願意學技術進工廠,或是自己做生意。

  「從網絡調查來看,超過50歲的棒棒佔80%以上。」羅霖說,由於物流、配送、快遞等服務行業不斷興起,機動車保有量增加,城市軌道交通越來越發達,社區超市也不斷出現,都讓「棒棒」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

  林必忠說,「棒棒」數量不斷減少,且日趨老齡化。在不遠的將來,「棒棒」也許不再是進城農民謀生的普遍手段,而演變成類似「旅遊景觀」的職業,真正的「棒棒」會逐漸消失。

  目前,有關部門採取了多種措施,關心這些「棒棒」的生活和就業轉型。例如重慶永川區委黨校在村、社區專門開設了技術培訓班,每月開課,教授食用菌、獼猴桃栽種、家兔養殖等技術。區委黨校黨委書記吳春說:「隨著年齡漸大,許多外出務工人員不能再從事重體力勞動,當務之急是幫助他們掌握技術,回到農村後有生存致富技能。」南岸等區縣曾開設了平價「陽光公寓」,一天只要一元錢,但不少「棒棒」並不了解。

  「我們還應從精神上記住『棒棒』。」林必忠說,「棒棒」是山城獨有的精神與歷史記憶,凝聚著重慶人的祖輩、父輩吃苦耐勞的精神,應該通過適當的方式,讓他們「負重前行」的精神永駐。

相關焦點

  • 棒棒哥一句「缺錢不缺德」 成為最新網絡流行語
    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喊出了一句「缺錢不一定就缺德」。  該報導在網上迅速掀起了一波關注的熱潮,有網友稱讚「他是中國的脊梁」,還有人甚至將老鄭的一句「缺錢不缺德」寫進了QQ個性籤名。  湖南網友pjd910688aa說,為什麼中國人口袋裡錢多了,反而不幸福呢?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理想、缺乏道德。山城民工一句「我缺錢但不缺德」,多麼響亮啊!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梁,這才是真正的民族精英。  「他是中國的脊梁!」網友「森林裡的小兔子」說,新年之初老鄭給中國帶來了希望,給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帶來了生機,讓我們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樂觀。
  • 山城「棒棒軍」轉型「閃送員」
    劉劍鋒曾經在重慶的工作是做力哥(方言,意為挑夫),也被譽為「山城棒棒軍」。圖為劉劍鋒早上起床後正在整理著裝準備出門工作。 陳超 攝   由於城市快速發展,現在城市交通工具也較發達,全靠肩膀挑物的「棒棒軍」行業也隨之不景氣。劉劍鋒也就此轉行做起了新行業「閃送員」。圖為劉劍鋒在商業步行街尋路。 陳超 攝
  • 重慶山城棒棒軍,3200萬山城人永恆的記憶
    山城重慶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了一個特殊的行業,他們有個重慶人都知道的稱呼——棒棒軍。▼1997年,重慶方言劇《山城棒棒軍》的播出,讓「棒棒軍」的威名遠播響至今。個性鮮明的人物和啼笑皆非的故事,把山城生活的鬧熱體現地淋漓盡致。曾經,在重慶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棒棒的身影。在悠悠歲月中,他們爬坡上坎,負重前行,挑走了他們的青春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時代。時光荏苒,歲月更替。
  • 蔡英文稱臺灣不缺電,馬上遭懟:缺錢缺德
    臺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說,臺灣不一定不缺電,但一定缺錢。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則在社交媒體上怒斥「臺灣比缺電更嚴重的是缺德」。兩人均指出,臺灣這些年因核電受打壓,不得不加開火電,最終倒黴的還是臺灣人民。
  • 鄭棒棒重塑信任精神「缺錢不缺德」成流行語
    鄭棒棒重塑信任精神「缺錢不缺德」成流行語 發表時間:2011-06-28   來源:  該片播出後,短短幾天點擊量已超30萬,在網絡上引發重慶網民熱議,主角重慶人鄭定祥的一句「缺錢不缺德」也成為今年網絡流行語。  5月份,支付寶啟用了品牌新主張:「支付寶,知託付」  ——新商業文明的發展需要提倡一種可託付、可信任的精神驅動,而「鄭棒棒」正代表了這種新商業文明精神特質。
  • 「鄭棒棒的故事」走紅網絡「缺錢不缺德」成流行語
    「鄭棒棒的故事」走紅網絡「缺錢不缺德」成流行語
  • 《山城棒棒軍》那些年陪我們走過純真歲月的重慶方言劇你還記得嗎
    前段時間無意間又重溫了一部頗有年代感且十分令人回憶起往事的電視劇《山城棒棒軍》,說起這部電視劇不由得又使我懷念起山城重慶的往事,說實在的,現如今的人們對於這部片子顯然已經淡忘許久,記得當年看著這部有著濃厚四川地方特色的電視劇越看越感到可樂,特別是四川話的對白更顯親切,當然整部劇能夠給我們留下的深思也是相當久遠的
  • 山城重慶,美的的地方遠遠不止是山
    為什麼重慶被稱為山城?昨日回答了頭條朋友提出的一個問題。「山城」不是重慶的專用稱呼,凡沿山而建的城市均可稱為「山城」,重慶是最有名,也是最大氣磅礴的那座山城,這座城市在抗戰期間曾經被日軍連續數月轟炸沒有倒下,被稱為「英雄之城」。
  • 40年來,重慶叫得響的影視劇不只「棒棒軍」
    《傻兒師長》、《山城棒棒軍》……對更多土生土長的重慶崽兒、妹兒來說,這些地地道道「重慶造」電視劇帶來的熟悉味道,遠比《瘋狂的石頭》、《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來重慶拍」的電影更早刻入腦海。「吃麻將、背三字經……印象太深刻了」、「方言劇的巔峰之作,可能只有《山城棒棒軍》才能相提並論。」除了這些點讚,更有當時還在上小學的80後觀眾跟記者回憶,「《傻兒師長》播的時候是晚上,而且比較晚。因為第二天還要上學,本來那時都該睡覺了,但爸爸特許我看完才睡,當時好興奮。」
  • [中國網事]"棒棒哥"點醒億萬人:缺錢可以 不可缺德
    他的事跡在網上廣為傳播,被網民稱為「缺錢不缺德重慶棒棒哥」。為完成鄭定祥物歸原主的心願,網民紛紛加入搜尋僱主的隊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尋人活動。14日上午,從重慶萬州區傳來好消息,失主陳貴喜終於出現了,專門趕來接收了失而復得的貨物。     缺錢不缺德  冰雪中他苦尋僱主         故事發生在新年第一天。
  • .| 石黃隧道旁的這條老巷曾繁華一時 將打造山城坡地特色民宿集群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文/圖貫穿渝中半島的石黃隧道是連接江北區和南岸區的便捷通道,隧道南段的坡地上有以「山城」為名的百年老巷山城巷,其實在隧道北端出口的坡地上也有個曾經繁華一時的老巷——勝利巷。
  • 重慶為何被稱為「山城」?除了山多還有這個原因
    大家都知道重慶有很多別稱【霧都】【山城】尤其是山城格外的出名。其中還有一部當年比較火的電視劇《山城棒棒軍》讓更多人知道了重慶這座山城,更是傳到了山城外的地方。重慶之所以叫山城,顧名思義是因為這裡山多。最重要的應該是因為重慶城是依山而建。
  • 遊記作文:「山城」重慶
    重慶給我最初的印象是「棒棒軍」。他們肩上扛著一米長的竹棒,已經在繁重的工作中磨得圓潤,棒子上繫著兩根青色的尼龍繩,站在出站口詢問乘客們是否需要搬運行李。由於出行者大多帶著行李箱,行李也不多,出站口離車站並不遠,乘坐電梯又方便,所以他們的生意很是慘澹,絕大多數是被拒絕的。
  • 蔡英文說臺灣不缺電是不爭事實,韓國瑜:比缺電更嚴重的是「缺德」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12日)出席活動時宣稱,臺灣「不缺電」是一個「不必爭辯的事實」。此言隨即引起島內輿論的反彈,臺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對此表示,「臺灣不一定不缺電,但臺灣一定缺錢。」 高雄市長韓國瑜則表示,「臺灣比缺電更嚴重的是缺德!」據臺灣《聯合報》13日報導,蔡英文昨天出席島內「世紀離岸風電設備公司臺北港南碼頭廠辦啟動儀式」,她在致詞時宣稱,現在臺灣「不缺電」,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不必爭辯的事實」。第一座離岸風場的完工,就是臺灣走向再生能源關鍵的一步。
  • 絕美山城之九大神級梯坎,你走過那條梯,到過那條砍?
    山城重慶,顧名思義是一座有山、有城還有水的一座城市。地處中梁山和銅鑼山之間,坐擁嘉陵江和長江流經的河谷、臺地及丘陵地帶。城市建築依山而建,道路也是高低不平,建築錯落而有致,因此,別稱山城。也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山城!神級梯坎之一:十八梯象徵著真正的山城老重慶。儘管如今十八梯也逃不過城市建設的腳步,還未知其命運,但依然無法將其忽略,因為若想要領略真山城、老重慶,十八梯是最好的教科書。
  • 中國古時候最缺德的四大行業,你可能一個也猜不到
    但今天小二就給大家帶來古時候最出名,卻非常缺德的四大行業。古時候這四大行業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從事的人卻不多,只是因為這四個行業都是都是人們深惡痛絕的行業。下面跟著小二一起來看看這四個屬於斷子絕孫的噁心行業吧。
  • 「棒棒軍」走紅後還在做搬運工嗎?網友:如今都在重慶買房了
    其實網絡上有一張照片非常火,照片上是一位父親牽著自己的孩子,他是重慶的「棒棒軍」冉光輝,肩膀上還扛著兩百多斤的重物,沒想到兩父子因為這張照片走紅網絡。那麼如今「棒棒軍」還在做搬運工嗎?冉光輝成為網絡紅人之後很多媒體都去採訪,甚至讓他們上節目。
  • 違停車被劃「缺德」二字,車主敢怒不敢言:刻字的人更缺德
    違停車被劃「缺德」二字,車主敢怒不敢言:刻字的人更缺德在當今社會,違章停車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常見到的事情,畢竟國內的車主整體素質來說還是差一些,並且國內的汽車多,停車位少,很多時候違停也是無奈之舉。早前,鄭州市汝河路和西三環的交叉口位置,一臺停在人行道上面的黑色轎車被人給劃傷了,這臺車兩側都被人給刻了字,寫著「擋住路口太缺德,不要擋路口」等字樣。這樣的行為確實不應該,而周圍的群眾卻表示能夠理解,因為違停就要得到懲罰,不過車主對此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 座右銘
    希望他們能通過這些話反思自己,不斷進步,讓他們初步明白座右銘的意義。寫著寫著,我其實也在反思自己在這些方面做得好不好。寫著寫著,我開始想起我的座右銘。座右銘是什麼呢?百度是這樣解釋的:座右銘是指人們激勵、警戒、提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回想自己的座右銘歷史,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第一次認識這個詞,是在三年級學習「記一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