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2020-08-30 法妞問答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既遂的判刑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蚌埠3人獲刑並處罰金
    疫情期間銷售不符合標準醫用口罩三被告人獲刑並處罰金8月26日,蚌山區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一起疫情期間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案,當庭以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被告人趙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五百元;被告人熊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三被告人退出的違法所得人民幣六千四百元
  • 非法銷售專用竊聽器材罪既遂處罰規定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非法銷售專用竊聽器材罪既遂處罰規定如下:《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非法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或者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可能構成犯罪 | 法官說案第十六期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可能構成犯罪 | 法官說案第十六期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一、刑法條款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三、立案追訴標準(一)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
  • 對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主客觀要素的探討
    【摘要】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是危險犯,並且是具體的危險犯,本罪的犯罪結果是一種危險狀態。不符合質量標準的食品本質上應屬於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行為人的主觀認識上存在明知,在意志上存在希望和放任兩種心理態度。
  • 銷售假藥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標準是什麼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銷售假藥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標準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醫生對患者重複使用 一次性手術耗材遭重判
    但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其作為該領域專業人員,該辯解與事實不符,而且何某購買的冷凍消融針數量遠少於其使用數量,需通過虛開發票才能滿足報銷要求,這種行為與其所稱不知曉為一次性使用產品是相悖的。其行為應以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論處。而被告人劉某也辯稱他對何某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的情況不知情。
  • 生產銷售商品同時構成多種犯罪為啥「擇一重處」?這裡有權威解釋和...
    醫療機構或者個人、知者或者應當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而購買、使用,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以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定罪處罰。 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註冊產品標準可視為「保障人體健康的行業標準」。
  • 放火罪點火就構成犯罪既遂嗎,放火罪是如何認定的?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那麼,放火罪點火就構成犯罪既遂嗎,放火罪是如何認定的?
  • 一般生產劣藥罪既遂是怎麼量刑的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一般生產劣藥罪既遂的量刑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批捕:藝人涉嫌「賣口罩」詐騙,女子囤銷1725桶醫用酒精
    浙江長興:銷售「三無」口罩,嚴懲!2月16日14時,由浙江省長興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周某、盧某、餘某、王某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在長興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2月12日,長興縣公安局以周某、盧某等人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提請逮捕,長興縣檢察院當日批准逮捕。2月14日,該案被移送審查起訴。承辦檢察官對4名犯罪嫌疑人進行釋法說理,4人自願認罪悔罪,並同意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長興縣檢察院當日對此案提起公訴。
  • 河南一百貨超市老闆,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饅頭,被依法查獲
    事發河南省獲嘉縣,男子王某某在其經營的百貨超市,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饅頭,被獲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獲。2020年12月從法院獲悉,王某某犯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被判處拘役罰款。王某某,男,1967年出生於獲嘉縣,因涉嫌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被獲嘉縣公安局取保候審。法院審理此案查明,2019年以來,王某某在未向獲嘉縣老二饅頭店主張某(另案處理)索要相關食品合格證明及檢驗合格證的情況下,向其購買饅頭並進行銷售。
  • 最高法院:如何判定「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經營?
    最高法院:如何判定「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經營?黃璞琳2018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 從司法判例看詐騙罪既遂的認定標準
    所以我們要研究詐騙罪既遂的認定標準,則必然要先從詐騙罪的危害結果構成要件要素著手——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其構成要件內容為: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 網上線下銷售「三無」口罩、賣不合格84消毒液給防疫指揮部,做防疫...
    經鑑定,該批「冀藍」牌84消毒液中氯含量不達標,不符合國家標準GB19106的要求,屬於不合格產品。孝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該案涉嫌犯罪於2月5日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並同時抄送檢察機關。孝感市檢察院及時派員提前介入偵查,了解案件及證據情況,對證據收集、固定、完善及取證方向提出引導意見。
  • 中止犯與既遂犯競合的定性
    此案中楊某在實施殺人行為後、危害結果發生前,積極採取措施為趙某截肢,有效防止了趙某死亡的危害結果的發生,構成殺人中止;但同時,他所採取的為趙某截肢的行為,又構成了故意傷害罪既遂。  案例[4]:行為人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數額在10萬餘元但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後行為人為了防止嚴重後果的出現,將已售化妝品收回。
  • 犯了仿製生產假藥罪既遂怎麼量刑處罰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犯了仿製生產假藥罪既遂量刑處罰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兩醫生對患者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法院:擇重判刑!
    裁判結果羅湖法院一審判決如下:一、被告人何某犯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二十萬元;二、被告人劉某犯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 北京法院宣判6起涉疫類刑事案件 8人分別被判處拘役3個月至4年不等...
    本文轉自【京法網事】;近日,北京法院宣判6起涉疫類刑事案件,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拘役三個月至有期徒刑四年不等刑罰,並處三千元至二十萬元不等罰金。該6起案件包括抗拒疫情防控的妨礙公務案、銷售偽劣產品案、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以及虛構銷售防疫物資信息實施詐騙案等。
  • 11人生產、銷售病死豬肉均被判刑
    近日,山東省莘縣人民法院採用七人合議庭依法公開宣判一起11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郝某臣等11名被告人分別以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零六個月至六個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