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晚間,雲南白藥發布公告稱,為逐步構建公司醫療器械產業平臺,雲南白藥擬向安徽金健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增資並受讓部分股權。
本次交易方案分為增資及股權轉讓兩個階段,暨雲南白藥擬對金健橋增資6419萬元,增資後雲南白藥持有金健橋57.22%的股權。增資完成後,雲南白藥擬以1341萬元對價受讓部分股東持有的金健橋合計12.78%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金健橋70%的股份。
據悉,金健橋主營業務為智能中醫醫療器械和數字中醫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雲南白藥與金健橋在醫療器械產品開發方面已有深度合作,有關產品自2018年上市以來銷售情況良好,獲得市場充分認可。2020年1-6月,金健橋營收528.4萬元,淨利潤4.6萬元。這樣的經營業績,恐怕連雲南白藥的孫公司都不如。
雲南白藥稱,金健橋深耕康復醫療器械領域多年,核心優勢在於相關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儲備、特色鮮明的產品研發管線、完備的醫療器械研發體系和人才團隊。通過本次股權投資,公司將進一步整合康復器械產業鏈,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研發效率,加快針灸儀等康復理療新品的開發進度;同時充分發揮金健橋的技術平臺優勢,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增強公司康復器械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劃重點,原來雲南白藥更看重的是金健橋的針灸儀。這樣一個小小行業的潛力,確實只有以陳發樹為主的白藥管理層才能看到它的廣闊前景。
當然,董事會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公司的這項投資。來自國資股東的兩位代表就投了反對票。董事汪戎先生和董事納鵬傑先生投了反對票,反對的理由是:「目標公司財務狀況不佳,所提供材料對目標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說明不充分;對投資目標公司實現絕對控股的戰略意圖、戰略協同效應、戰略實現路徑等較不清晰。請雲南白藥充分進行投資項目的收益預測,研判和論證風險。請充分考慮雲南白藥的法律顧問北京德恆(昆明)律師事務所提示的相關風險,確保股東權益。」
不過,8比2,反對沒用,董事會通過該項投資。
這不是國資股東第一次反對雲南白藥對外投資了。
今年以來,國資股東與陳發樹為主的管理層發生了三次意見不統一。
今年7月,雲南白藥擬對旗下大理置業引進戰略投資者事項中,董事汪戎先生和董事納鵬傑投了反對票。今年11月,雲南白藥要在海南設立雲南白藥海南國際中心,董事汪戎先生、董事納鵬傑、董事李雙友三人投了反對票。而本次對金健橋公司的投資,是時隔一個月之後,董事汪戎先生、董事納鵬傑繼續投反對票,雲南白藥管理層好像出現了不和諧的倪端。(如果對上述事件有興趣,請出門左轉,查閱我們之前的文章《引戰投啟動地產項目 國資反對!雲南白藥開啟資產整合另一扇門》、《國資股東投反對票無效 雲南白藥欲投1.5億在海南設立國際中心》)
從2019年雲南白藥整體上市,陳發樹正式入主白藥以來,雲南白藥的經營風格發生了一些變化,更多著手對外投資項目,比如投資香港上市的中國抗體、建設雲南白藥上海國際中心項目、建設雲南白藥海南國際中心項目等等,這些都帶有公司聯席董事長陳發樹的風格,陳發樹就砸巨資投資了A股數家上市公司。
而相反,公司苦苦尋找的、帶有國際視野的CEO卻遲遲未能到崗,一直由董事長王明輝代理著。王明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是說,「如果說過去的雲南白藥是一家工業製造型企業,未來我們一定是一家專業的醫療解決方案服務商。」這是不是本次布局金健橋公司的一個指導方針呢。還有媒體一針見血的指出,在上海建立白藥國際中心項目其實就是白藥進軍房地產的一個先兆,幹上了資本為主導的活兒,雲南白藥還會是以前那個雲南白藥嗎?
國資股東代表的反對,或許只是一個開始,畢竟國資和民營企業家之間經營理念都有很多差別,雲南白藥的管理層能不能調和呢?如果不能協同,那是不是就會出現數次投反對票,而又數次反對無效的情況呢?希望這樣的情況不要演變成內訌,這對雲南白藥可是極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