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5種兒童秋季高發病,好多孩子都中招,新手媽媽做好準備

2020-09-20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秋季可以說是四季當中最短的一個季節,仿佛僅僅是一個夏天和冬天的過渡,晝夜溫差大,氣溫變化捉摸不定,身體素質差的孩子很容易扛不住而生病。

每年的夏秋交替期的時候,醫院總是會迎來新一批的患病兒童,秋季也就成了醫生和家長們公認的兒童疾病高發期。而且這個時期孩子們的患病人數每年都呈現增長趨勢。

而兒童的這些高發病,很多大多都是因為平時生活中不注意才引起的,所以家長在每年這個階段一定要更加注意孩子的衣食起居,預防孩子生病。

那麼,常見的兒童秋季高發疾病都有哪些?預防這些疾病,生活中寶媽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秋季寶寶常見的疾病有秋季腹瀉、季節性支氣管炎、流行性感冒、季節性皮膚病、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等。

1、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特指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由於多發於秋季,所以也叫秋季腹瀉,很多寶寶都中了這個坑,每到秋季的時候就會出現腹瀉現象。

秋季腹瀉一般表現是嘔吐+腹瀉,發病的時候表現的比較急,還會有一些感冒的症狀,大便呈白色、黃色、綠色蛋黃樣,有一點帶有粘液的感覺,每天大便10次左右。

預防秋季腹瀉,最重要的是寶寶的飲食上要注意。

餵奶的寶寶到了秋季要注意合理餵養,最好是母乳餵養,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患秋季腹瀉的機率比較小。

如果寶寶正好到了輔食添加的階段,尤其要注意,一定要循序漸進,每次嘗試一種輔食添加,不要多種輔食一起添加。

另外也不建議寶寶在這個階段進行斷奶。

最後,預防秋季腹瀉可以接種疫苗,6個月-3歲的寶寶,如果每年容易出現秋季腹瀉,可以在每年7-9月份,也就是秋季到來之前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2、季節性支氣管炎

秋季氣溫變化大,寶寶容易出現咳嗽症狀,咳嗽初期往往有痰鳴,嚴重的時候會有乾嘔症狀,有的寶寶還會因此發燒,這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導致呼吸道出現炎症所致。

因為孩子體質比較弱,感染到病毒的機率比較大。

所以寶媽平時少帶還去人多並且環境渾濁的地方,避免孩子感染病毒。帶孩子出門,記得要根據天氣增減衣物,不讓孩子吹冷風著涼,還要注意讓孩子多喝水。

症狀初期,可以可以用雪梨燉冰糖或者是苦瓜燉湯給兒童下火潤肺。

如果孩子出現咳嗽症狀,並且時間持續一周以上,寶媽就要及時帶孩子看醫生。

3、流感

流行性感冒在秋季也比較高發,尤其是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們,身體抵抗力比較弱,又處於一個集體環境中,所以很容易中招。

流感有很強的傳染性,秋季最為橫行。孩子感冒後一般就會出現發燒、渾身乏力症狀,以及一些呼吸道症狀,通常持續一個星期才能好轉。

預防流感的話,首先也是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營養全面均衡,多運動,好好睡覺,身體自然更棒。

另外就是要讓孩子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及時增添衣物。

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在流感高發期帶孩子打流感疫苗,這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4、季節性皮膚病

春夏交替之際,孩子皮膚也容易出現問題,這也和孩子的免疫系統有關。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秋季皮膚水分流失,皮膚乾燥脫皮,容易起疹子。

而且秋季容易出現季節性的過敏現象,也會在皮膚上有所表現。

寶媽要做的是,在家裡為孩子布置儘量舒適的環境,保持房間空氣清新,保持溫度溼度適當,北方地區可以在房間放置一個小的加溼器,南方的話,則可以買除溼器。

讓孩子多喝水,飲食上也可以多添加一些湯類食物,同時注意房間衛生,隔段時間要進行大掃除和大清洗,被褥枕頭等床上用品進行晾曬透風,避免皮膚接觸細菌出現問題。

5、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也是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不過多發於5歲以下的寶寶,表現為手心、腳心、口中出現白色瘡口,還會出現口腔潰瘍、發熱的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也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以咽峽皰疹潰瘍和地熱、中等度熱為特徵,孩子咽喉痛,會出現不想吃飯,煩躁不安的症狀,多發於1-7歲的孩子,也是夏秋季節比較常見。

預防方式同樣也是讓孩子勤洗手,不要讓孩子吃生冷的食物,不要帶孩子去人多聚集的地方。

另外,由於糞便也是傳播途徑之一,爸爸媽媽一定要妥善處理好寶寶的便便,給孩子換過尿布後一定要洗手,叮囑孩子也洗手。

還有就是,孩子的玩具也是細菌藏匿的主要地方,所以孩子的玩具包括其他個人用品,一定要定時進行消毒,日常洗漱也要認真不馬虎。

相關焦點

  • 盤點秋季寶寶高發病,新手寶媽掌握不再慌
    秋季是四季中讓人感覺最短的季節,也是寶寶高發病的季節。季節的交替,冷熱交叉,讓我們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寶寶就中招了,作為寶媽,我們要提早做好防範措施,早了解早預防,不幸遇到時不慌張。許多寶寶都逃不過這一劫,其表現為上嘔吐、下腹瀉,有的寶寶還會有輕微感冒症狀,寶寶大便呈白色、黃色、綠色的蛋花樣。嚴重者表現為發高燒,而後會造成脫水。預防方法: 最直接的預防途徑是給孩子接種疫苗,國外疫苗滿六個月以前吃2~3次,有效期到五歲。國內疫苗在6~9月開始吃,吃一次有效期一年。
  • 兒科專家整理《兒童高發病應對指南》,超全又實用!​
    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兒科主任杜京輝聯合多名兒科醫生一同為孩子家長整理了一份《兒童高發病應對指南》,不僅包含有秋季腹瀉、咳嗽、新冠肺炎等需要警惕的6大高發病種,還分別教您防護措施以及中招後如何正確應對,可謂乾貨滿滿!
  • 幼兒園溫馨提示:秋季做到這5點,孩子健康少生病 | 一傑分享
    秋季,細菌容易繁衍,成為了各種疾病的高發期,幼兒園的孩子由於抵抗力低,一不小心便會「中招」。所以,做好孩子的秋季保健,是家長刻不容緩的事。 以下幾種常見疾病以及預防孩子秋季生病的建議,希望幼兒園老師傳達給家長們。
  • 煩人的秋季腹瀉來了!做好這5點,讓寶寶不中招不遭罪
    立秋後,晝夜溫差逐漸大起來,秋季腹瀉的集中爆發期也隨之到來。尤其是6~24個月的寶寶,最容易被秋季腹瀉侵擾。今天咱們就說說秋季腹瀉的預防與治療,爸爸媽媽們多了解相關知識,讓娃可以健康地度過季節轉換期。發病初期,寶寶出現「感冒」的症狀:先以發燒、流涕、或者胃口變差為主,並沒有那麼快拉肚子。一般24小時左右,寶寶開始頻繁、大量地腹瀉,大便是稀水一樣的大便(也叫蛋花便),寶寶精神明顯變差,尿會變少。病程一般4-7天,長的可達3周。如何預防秋季腹瀉,才能讓寶寶免遭罪?
  • 又到秋季腹瀉高發季,5歲以下寶寶易中招,記住這3點孩子少受罪
    前幾天一位媽媽就跟我說,自己剛滿1歲的寶寶中招了,一天拉十幾次大便,拉到差點脫水,去醫院化驗,醫生說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腸炎,住院好幾天,讓自己惶恐不已,而病房中還有不少同情況的寶寶。輪狀病毒性腸炎以秋季流行為主,又被稱為秋季腹瀉,好發在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的年齡段為6個月-2歲,且最嚴重。
  • 半夜被鄰居急促敲開門,竟是5歲小女孩高熱驚厥,很多孩子已中招
    媽媽說女兒啥感覺都沒有,好幾天了就是不愛吃飯、有點發燒,她給孩子喝著感冒藥。住院數天後,為進一步確定驚厥原因,鄰居一家專程趕去省兒童醫院再次檢查,分離出輪狀病毒,確定診斷為輪狀病毒腸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季腹瀉。
  • 秋冬季育兒注意事項,新手爸爸媽媽們要做好哪些準備?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終於熬過了炎炎夏日,盼來了涼爽的秋天,媽媽們可算鬆口氣了,但寶寶的秋季護理同樣不可疏忽,秋冬季氣候相較乾燥,寶寶肌膚稚嫩,容易受到傷害,新手爸爸媽媽們要做好寶寶在秋冬季護理的準備工作。那麼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
  • 進入秋季,2種自費疫苗值得給寶寶打,錯過更操心,現在知道不晚
    期間還出現脫水、虛脫等表現,為此還住院了好多天的院才好轉。醫生說孩子是因為感染到輪狀病毒,小麗(化名)很後悔當時沒讓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本來不以為自家孩子會中招。要是當時給孩子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娃也不至於遭這樣的罪。錢花了不說,孩子大人遭罪。
  • 媽媽發燒需做好防護 當心哺乳時傳染寶寶
    秋季溫度變化極快,有些孩子不適應氣候的變化,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症狀。那麼,秋季寶寶發燒都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呢?引起幼兒發燒有哪些因素?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鄭志新說,最近來醫院的這樣的孩子很多,大都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發的。最近一段時間天氣變化快、早晚溫差大,抵抗力比較弱的孩子自然未能倖免。
  • 寶寶秋季腹瀉怎麼辦?聰明媽媽做好3點,寶寶好得快
    轉眼已入秋,寶寶的腸胃護理工作也成了家長們的頭等大事,天氣轉涼後「秋季腹瀉」的患兒也增加了不少,嚴防小兒秋季腹瀉,早診斷、早治療,否則會影響兒童腦部發育。」秋季腹瀉是由什麼引起的呢?應對秋季腹瀉,家長們到底該如何護理和預防?一起來學習吧!
  • 立秋之後先別急著高興,給娃做好這些準備,才是正經事
    但同時,對於寶媽來說,這個時候需要格外的注意,畢竟孩子的身體脆弱,最容易在這個溫差較大的換季時間裡感冒生病。因為早晚溫差較大的天氣,琳琅滿目的食物,這些都會對抵抗力較差的孩子形成威脅。尤其是新手媽媽在育兒這方面更是經驗欠缺,往往就會最容易中招。
  • 這6種秋季高發病毒,一定要注意!
    最近那麼多孩子「中招」,看來開學季病毒傳播還是不能輕視!其實每年這個時候,醫生專家們都在提醒家長們多加注意以下幾種傳染性強的秋季病毒。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性腸炎,俗稱秋季腹瀉。這種病可以說無藥可治、沒得預防、來勢洶洶,但一般過了5-7天,病毒會自行死亡,馬上痊癒。兒子一歲時就得過一次,剛發病的前幾天,都是又拉又吐的。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流行季節,其中10月-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 秋季寶寶腹瀉,媽媽做好這些護理措施,幫助寶寶度過秋季
    最近,鄰居家二寶又開始拉肚子了,醫院也去了,藥也吃了,雖然最後病好了,但孩子整個人都瘦脫相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由於天氣漸漸變涼,早晚溫差較大,人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身體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抑制,大人的腸胃功能都有所下降,何況孩子嬌弱、正在發育的腸胃就更容易受到侵害引起腹瀉。
  • 新手媽媽們看過來:小兒秋季腹瀉怎麼破?
    孩子又又叒叕秋季腹瀉啦!此處當媽的心情如下圖可為何別人家的孩子就沒中招呢?小兒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年齡以6秋季小兒由於體質的關係很容易發生腹瀉,所以一定要早做準備。首先要提倡母乳餵養,避免在秋季的時候給寶寶斷奶,改變飲食的種類,適時地添加輔食,合理餵養,主食切勿過飽,不讓寶寶吃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要講究飲食的衛生,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食具要消毒。注意氣候變化,及時的添減衣物,避免受暑或著涼。做好腹瀉患者的隔離治療。
  • 新手媽媽買兒童重疾險,沒想到一路都是坑!
    就在前幾天,我的好友桃子聯繫我,說準備給自己的女兒買一份少兒重疾險。我一聽,這是好事呀,一位90後美少女,自從升級為媽媽,開始處處為孩子著想,連防範風險的意識都有所提升。但是桃子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心頭一緊,眉頭一皺。
  • 秋季寶寶腹瀉,聰明的媽媽都怎麼做?
    潛伏期通常是2-3天,起病比較急,多見於3歲以下的孩子,6個月—2歲的孩子最容易被感染。,主要看這4種症狀:1、寶寶腹瀉的症狀在初期一般不表現為腹瀉,而是嘔吐。一般會伴有發熱,在38.5℃~39.5℃左右,一般是低熱,很少高熱。4、腹瀉嚴重的話會出現脫水的狀態,很口渴,尿尿變少了,整個人跟焉了一樣,沒什麼精神,嗜睡,有點神志不清。
  • 新手媽媽帶低幼兒童長途旅行一定是糟糕的體驗嗎?
    作者|90後胡椒粉兒謹以此文獻給寶寶1~2歲半的新手媽媽們。本文主要回答:當媽後旅行意義的變化。帶低幼兒童出門長途旅行是否可行?怎樣判斷家長和孩子都做好了長途旅行的準備。分享帶低幼兒童出遊的旅行小建議。
  • 秋季兒童老人易得急性腸胃炎 盤點秋季常見病
    秋季兒童老人易得急性腸胃炎 盤點秋季常見病 時間: 2014-09-10 11:10  來源: 揚子晚報   編輯: 摘要:   現如今,秋季來臨,氣溫也在逐漸的下降,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養生的問題,也只有做好秋季養生工作才能讓我們安全度過多事之秋。秋季容易受寒生病,因此做好秋季養生工作,同樣也能很好地預防疾病的發生。這裡為大家盤點秋季常見疾病。
  • 秋季開園,都準備什麼?幼兒園:測溫機器人已備好
    寶貝們要準備好重新進入久別的校園,新入園的寶寶要離開爸媽適應新環境,幼兒園也要做好準備開啟新的教學秩序。家長:為孩子做好入園準備、備好入學資料為了減少孩子與父母的「分離焦慮」,從現在開始,家長就要著手給孩子做入園準備了。用半個多月的時間,加大對孩子生活技能和習慣的培養。
  • 新手媽媽焦慮怎麼辦?面對孩子只需要做好這些方法
    當孩子出生時,初為人母者的焦慮不會消失,相反,他們會有強烈的焦慮感。「買什麼尿布,吃什麼奶粉,用什麼沐浴露」仍然困擾著這些新手媽媽。 新手母親面對嬰兒時通常會有什麼樣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