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0~6歲兒童發展的裡程碑」:兒童發育異常的自查手冊

2021-02-20 小海豚兒童康復中心



點擊標題下「小海豚兒童康復中心」可快速關注


本文摘自「早期兒童養育與發展」項目。

「早期兒童養育與發展」項目是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項目。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廣泛的社會宣傳和動員,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觀念和知識,提高0~6歲兒童家長和其他養育者的科學育兒能力。

生長發育正常是健康的重要標誌,這種「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既是連續的,又有階段性。即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發育標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現狀是否在正常範圍內。但由於它受多種因素(遺傳、環境、教育等)的影響,又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如,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該爬的時候還不會爬,這也是正常的情況。因此各年齡階段的標誌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的孩子的發育情況與下面的標誌有出入,也不要著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孩子出現「發展警示」中的情況,你要及時諮詢當地醫生或者幼兒教育工作者。因為這些標誌說明你的孩子在某方面的發展明顯落後了,必須及時查明原因,及時採取措施。孩子的早期發育有極大的可塑性,同時也極易受損傷,發育異常發現得越早,治療越及時,康復的可能性就越大。

 

○ 頭可以從一邊轉向另一邊

○ 醒著時,目光能追隨距眼睛20釐米左右的物體

○ 在新生兒身邊搖響鈴,孩子的手腳會向中間抱緊

○ 與陌生人的聲音相比,嬰兒更喜歡聽母親的聲音

○ 能分辨味道,喜歡甜味

○ 對氣味有感覺,當聞到難聞的氣味時會轉開頭

○ 當聽到輕音樂、人的說話聲時會安靜下來

○ 會微笑。會模仿人的表情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對大的聲音沒有反應

◎ 對強烈的光線沒有反應

◎ 不能輕鬆地吸吮或吞咽

◎ 身高、體重不增加

○ 俯臥時能抬頭,抱坐時頭穩定

○ 能把小手放進嘴裡,能手握手

○ 喜歡看媽媽的臉,看到媽媽就高興

○ 眼睛盯著東西看

○ 會笑出聲,會叫,能應答性發聲

○ 能以不同的哭聲表達不同的需要

○ 喜歡讓熟悉的人抱,吃奶時發出高興的聲音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孩子的身高、體重和頭圍不能逐漸增加

◎ 不能對別人微笑

◎ 兩隻眼睛不能同時跟隨移動的物體

◎ 不能轉頭找到發出聲音的來源

◎ 抱坐時,頭不能穩定

○ 能翻身,靠著東西能坐或能獨坐

○ 會緊握鈴鐺,主動拿玩具,拿著東西就放嘴裡咬

○ 玩具能在兩隻手間交換

○ 喜歡玩腳和腳指頭

○ 喜歡看顏色鮮豔的東西,會盯著移動的物體看

○ 會大聲笑,會自己發出「o」「a」等聲音,喜歡別人跟他說話

○ 開始認生,認識親近的人,見生人就哭

○ 會故意扔摔東西

○ 喜歡與大人玩「藏貓貓」遊戲

○ 對周圍各種東西都感興趣

○ 能區別別人說話的口氣,受到批評會哭

○ 有明顯的害怕、焦慮、哭鬧等反應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不會用手抓東西

◎ 體重、身高不能逐漸增長

◎ 不會翻身

◎ 不會笑

○ 能自己坐,扶著大人或床沿能站立,扶著大人的手能走幾步

○ 會爬

○ 能用一個玩具敲打另一個玩具

○ 能用手抓東西吃,能用拇指、食指捏起細小物品

○ 能發出「ba  ba」等音

○ 能聽懂大人的一些話,如聽到「爸爸」這個詞時能把頭轉向爸爸

○ 喜歡要人抱,會對著鏡子中的自己笑

○ 學拍手,能按大人的指令用手指出燈、門等常見物品等

○ 大人表揚自己時有高興的表示

○ 喜歡與大人玩「藏貓貓」的遊戲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捏取東西

◎對新奇的聲音或不尋常的聲音不感興趣

◎不能獨坐

◎不會吞咽菜泥、餅乾等固體食物

○ 長出6~8顆乳牙

○ 能熟練地爬

○ 扶著家具或別的東西能走

○ 能滾皮球

○ 喜歡反覆拾起東西再扔掉

○ 會找到藏起來的東西,喜歡玩藏東西的遊戲

○ 理解一些簡單的指令,如拍手和「再見」

○ 會用面部表情、手勢、單詞與大人交流,如:微笑、拍手、伸出一個手指表示1歲等,會隨著音樂做動作

○ 能配合大人穿脫衣服

○ 會搭1~2塊積木

○ 能模仿叫「爸爸」、「媽媽」

○ 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當快速移動的物體靠近眼睛時,不會眨眼

◎ 還沒有開始長牙

◎ 不會模仿簡單的聲音

◎ 不能根據簡單的口令做動作,如「再見」等

◎ 不能和父母、家人友好地玩

○ 有8~14顆乳牙

○ 能獨站、獨走、蹲下再起來,會抬一隻腳做踢的動作

○ 走路時能推、拉或者搬運玩具

○ 能玩簡單的打鼓、敲瓶等音樂器械

○ 能重複一些簡單的聲音或動作

○ 能聽懂和理解一些話,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 喜歡聽兒歌、故事,聽大人的指令能指出書上相應的東西

○ 能用一二個字表達自己的意願

○ 能從杯子中取出或放進小玩具

○ 能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

○ 能辨別家人的稱謂和家庭裡熟悉的東西

○ 能認出鏡子中的自己

○ 能堆起2~3塊積木

○ 能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吃飯

○ 能指出身體的各個部位

○ 能短時間和小朋友一起玩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囟門仍較大

◎ 不能表現多種情感:憤怒、高興、恐懼

◎ 不會爬

◎ 不會獨站

○ 能向後退著走

○ 能扶欄杆上下樓梯

○ 在大人照顧下,能在寬的平衡木上走

○ 在大人幫助下,能自己用勺吃飯

○ 能踢球、扔球

○ 喜愛童謠、歌曲、短故事和手指遊戲

○ 模仿大人,試圖拉開和閉合普通的拉鏈

○ 模仿做家務(如,給幹活的大人拿個小凳子,大人做麵食時跟著捏)

○ 能手口一致說出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 能主動表示想大小便

○ 知道並運用自己的名字,如,「寶寶要」

○ 能自己洗手

○ 會說3個字的短句

○ 喜歡看書,學著大人的樣子翻書

○ 模仿摺紙,能試圖堆4~6塊積木

○ 能識2種顏色,能識簡單形狀。如圓、方塊、三角等

○ 喜歡玩沙、玩水

○ 能認出照片上的自己,笑或用手指

○ 表現出多種情感(同情、愛、不喜歡等)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不會獨立走路

◎ 不試著講話或者重複詞語

◎ 對一些常用詞不理解

◎ 對簡單的問題,不能用「是」或「不是」回答

○ 乳牙出齊20顆

○ 會騎三輪車;能兩腳並跳;能爬攀登架;能獨自繞過障礙物(如,門檻)

○ 能用手指捏細小的物體,能解開和扣上衣服上的大鈕扣,會摺紙、洗手會擦乾

○ 能走較寬的平衡木

○ 能自己上下樓梯

○ 會擰開或擰緊蓋子

○ 能握住大的蠟筆在大紙上塗鴉

○ 喜歡倒東西和裝東西的活動,如玩沙、玩水

○ 開始有目的地運用東西,如,把一塊積木當做一艘船到處推

○ 能把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如,把衣服和鞋子分開

○ 熟悉主要交通工具及常見動物

○ 說出圖畫書上東西的名稱

○ 喜歡有人給他念書,能一頁一頁地翻書,並假裝「讀書」

○ 能說出6~10個詞的句子,能比較準確地使用「你」、「我」、「他」

○ 脾氣不穩定,沒有耐心,很難等待或者輪流做事

○ 喜歡「幫忙」做家務;愛模仿生活中的活動,如,餵玩具娃娃吃飯

○ 喜歡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相互模仿言行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不能自如地走,經常會摔倒;不能在成人幫助下爬臺階

◎ 不能提問題

◎ 不能指著熟悉的物品並說出它的名稱;不能說2~3個字的句子

◎ 不能根據一個特徵把熟悉的物品分類,如,把吃的東西和玩具分開

◎ 不喜歡和小朋友玩

○ 能交替邁步上下樓梯

○ 能倒著走,能原地蹦跳

○ 能短時間單腳站立

○ 能畫橫線、豎線、圓圈

○ 喜歡堆積木

○ 認真聽適合他年齡的故事,喜歡看書

○ 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 至少能說出紅、黃、藍色的名稱

○ 能用簡短的話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 問越來越多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等

○ 能簡單講述看到和發生的事情

○ 能記住家人的姓名、單位、電話和家庭住址等

○ 能使用筷子、勺等餐具,能獨立進餐

○ 知道家裡常用物品的位置

○ 能獨立穿衣

○ 能按「吃的」「穿的」「用的」將物品分類

○ 能用手指著東西數數

○ 能與他人友好相處,懂得一些簡單的規則,但常常不能堅持做

○ 能參加一些簡單的遊戲和小組活動

○ 會表達恐懼、喜歡等強烈的感覺

○ 非常重視看護自己的玩具;有時會變得有侵略性,如,搶玩具,把玩具藏起來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 不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齡,不能說3~4個字的句子

◎ 不能自己一個人玩三四分鐘

◎ 不會原地跳

○ 能熟練地單腳跳

○ 能沿著一條直線行走

○ 能輕鬆地起跑、停下、繞過障礙物

○ 能正確地握筆,能畫出簡單的圖形和人物

○ 能串較小的珠子

○ 認識10以內的數

○ 能按照物體的顏色、形狀等特徵分類並進行有規律的排列

○ 能獨自看懂並說出簡單圖畫的意思

○ 喜歡聽有情節的故事、猜謎語

○ 理解日常生活的順序:「我早上起床,穿衣服,刷牙,然後上幼兒園」

○ 能回答「誰」、「為什麼」、「多少個」等問題

○ 能說比較複雜的話,如,「我還沒看清楚貓的顏色,它就跑過去了」

○ 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 能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但有時會因為小挫折(如,搭積木無法搭成自己想要的形狀)而發脾氣

○ 喜歡與小夥伴玩;開始有「最好」的朋友,樂於參加集體活動

○ 喜歡大人的表揚,對取得的成績很驕傲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無法說出自己的全名

◎ 無法辨認簡單的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 說出的話別人聽不懂

◎ 不能單腳跳躍

◎ 不能獨立上廁所,不能控制大小便,經常尿褲子

○ 學習交替單腳跳

○ 會翻跟頭

○ 能快速、熟練地騎三輪車或有輪子的玩具

○ 能使用筆,能畫許多形狀和寫簡單的漢字

○ 能用各種圖形的材料拼圖

○ 能把各種各樣的物體分類,能按從短到長、從小到大等順序為物體排序

○ 數數能數到20或20以上,許多孩子能數到100

○ 能把時間和日常生活聯繫起來:如「5點鐘了,該看電視了」

○ 能辨認一元、五元等錢幣

○ 能邊看圖畫,邊講熟悉的故事

○ 能正確地轉告簡短的口信,能接電話

○ 喜歡夥伴,經常會有一兩個要好的夥伴

○ 能與小朋友分享玩具、輪流玩、一起玩

○ 愛參加團體遊戲和活動

○ 情感豐富、關心別人,尤其是對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動物特別體貼

○ 有更強的自我約束能力;情緒大起大落的情況減少

 

有以下狀況,請趕快送孩子去看醫生:

◎ 不能交替邁步上下樓梯

◎ 不能安靜地聽完一個5~7分鐘的小故事

◎ 不能獨立地完成一些自理技能,如刷牙、洗手等

 

註:正常的測量值應在上等和下等之間。如同年齡、性別的孩子,體重測量值在上等和下等之間為正常,小於下等為體重不足,大於上等為超重;同年齡、性別的孩子,身高測量值在上等和下等之間為正常,小於下等為生長遲緩,大於上等為異常。當孩子發育不正常時,應請醫生查明原因,及時治療。

小海豚簡介

   小海豚兒童康復中心是一家專門為特殊兒童提供全方位康復訓練服務的民辦非企業連鎖機構。自2008年創校以來,不斷綜合先進教學理念,獨家引進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人際關係介入法(RDI)、託馬提斯訓練法等幫助發育障礙兒童情商、智商及身體上的全方位康復,效果顯著!

   至此,本中心於2008年、2010年、2014年、2018年分別在福清、福州和廈門創辦了小海豚兒童康復中心,同時被認定為省級、國家級殘聯定點康復機構

福州校區:

福州市倉山區百花洲路46號歐派特創意園3樓

廈門校區:

思明區誼愛路66號龍山中明達文創廣場3樓
思明區蓮前西路725號305-307室(東芳中心)


福清校區:

福清市玉屏街道玉井路石井小區8號樓(融城中學斜對面)

聯繫電話:400-0086-234
諮詢微信號:13023838356陳老師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丨0~6歲兒童發展的裡程碑:兒童發育異常的自查手冊
    本文摘自「早期兒童養育與發展」項目。「早期兒童養育與發展」項目是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項目。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廣泛的社會宣傳和動員,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觀念和知識,提高0~6歲兒童家長和其他養育者的科學育兒能力。尤其要幫助貧困地區的兒童家長,獲得利用現有資源改善兒童家庭養育環境的能力。
  • 教育部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手冊,專給家長準備
    孩子有一點異常,就擔心:是不是有病啊?是不是發育跟不上啊?然後媽媽們就到網上搜,「我家寶寶這樣正常嗎」。或者到處問別人,你家孩子有沒有過XXX?對標「別人家的孩子」,判斷自家孩子發育是否正常,「人比人,氣死人」,大概率只會越比越焦慮。還是參照大數據靠譜。
  •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
    兒童這種到了一定年齡,具備一定能力的現象,我們形象地稱之為「兒童發展裡程碑」。因為兒童發展裡程碑的存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几乎都遵循著相同的規律,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在不同年齡階段,有明顯不同的發展標誌。而我們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就可以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 0-6歲兒童生長發育權威自查手冊,寶寶有這些表現需要注意哦~建議...
    從呱呱墜地起,寶寶每時每刻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生長發育,爸爸媽媽最最關心也是寶寶的生長發育,總覺得自家娃不如隔壁的「大胖小子」,但孩子1個月、1歲、5歲時正常的生長發育狀態是怎樣的呢?寶寶身體出現異常,我們該如何識別?別擔心!
  •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全在這!
    編者語兒童的生長發育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即生長連續性、非勻速性、階段性,也就是說從受精卵開始兒童的生長是在不斷進行的,在這個連續的過程中生長的速度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呈非勻速性生長,形成不同的生長階段。因此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各個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發育標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是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項目「早期兒童養育與發展」的宣傳資料之一,主要目的是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觀念和知識,以提高0~6歲兒童家長和其他養育者的科學育兒能力。家長可以通過此裡程碑來觀察、分析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以便及時了解孩子,更好地養育孩子。
  •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建議收藏
    兒童這種到了一定年齡,具備一定能力的現象,我們形象地稱之為「兒童發展裡程碑」。因為兒童發展裡程碑的存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几乎都遵循著相同的規律,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在不同年齡階段,有明顯不同的發展標誌。而我們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就可以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 童憶園-關於0~6歲兒童發展的裡程碑:兒童發育異常的自查手冊
    ,這種「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既是連續的,又有階段性。即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發育標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現狀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如果你的孩子的發育情況與下面的標誌有出入,也不要著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孩子出現「發展警示」中的情況,你要及時諮詢當地醫生或者幼兒教育工作者。
  • 0到6歲兒童發展的裡程碑,發育異常自查手冊,重磅
    生長發育正常是健康的重要標誌,這種「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既是連續的,又有階段性。即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發育標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現狀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 【孕校素材】0-6歲兒童運動發展裡程碑及培養指南
    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0-6歲兒童的發展裡程碑,包括活動、認知、語言、情緒與行為、社交溝通、感官等方面。各方面的發展都同樣重要,且息息相關。在分享之前,我們需要明白,孩子的發展是個持續的過程,有既定的先後次序。不過,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所以不會有「標準」的成長軌跡。事實上,有些孩子或許在某方面的發展表現良好,而在其他方面則顯得稍遜,這是十分自然的現象。
  • 兒童發育異常的自查手冊:兒童發展的裡程碑
    生長發育正常是健康的重要標誌,這種「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既是連續的,又有階段性。即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發育標誌。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標誌,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現狀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 【發展測評】《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
    發育商的數值範圍也可以作為參考,但孩子究竟處於何種發育水平,還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與分析。本標準適用於0歲~6歲(未滿7周歲)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評估,是評估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診斷量表。1、能區 attribute量表測定的領域,本量表包括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適應能力和社會行為五個能區。
  • 語言發育遲緩|0-2歲兒童語言發育裡程碑
    今天有家長諮詢我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我就再來說一下語言發育遲緩吧,獻上美國兒醫學會0-2歲兒童語言發展裡程碑。這位家長諮詢的是6歲孩子,孩子語言能力比同齡人差2歲的樣子,平常說話經常走神,記憶力也不好,日常家長說的話要反覆重複才能記住。
  • 《0 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261項指標測異常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了「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本量表於2018年正式開始實施。發育商的數值範圍也可以作為參考,但孩子究竟處於何種發育水平,還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與分析。 1 評估前一定要了解的事 本標準適用於0歲~6歲(未滿7周歲)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評估,是評估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診斷量表。
  • 發育遲緩|兒童發育裡程碑-6歲
    了解一下共同的裡程碑很有用處,但是請記住,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裡程碑是作為指導,而非嚴格的規則。如果您對孩子的發育狀況有疑問,應該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及時檢查。對於6歲孩子,請留意這些裡程碑:語言和學術發展歷程社交和情感語言與教育一年級的6歲兒童通常會:用簡單但完整的句子說出五到七個單詞
  • 寶寶0到6歲發育標準對照表,看看你家寶寶發育正常嗎?
    於是整理了寶寶到6歲之前正常發育指標,供各位寶寶爸媽參考。 孩子的發育滯後了嗎?淺談發育遲緩的預警信號 何謂「發育遲緩」?「發育遲緩」指各種原因(包括中樞神經、神經肌肉系統、先天性或後天性疾病、心理社會環境及其他因素)導致的兒童在一或多項發育領域,如認知、語言、動作、社會情緒、感官或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出現的較同齡兒童落後或異常的現象。一般而言,如果孩子的各項能力無法達到同齡兒童的 90%,則可被稱為發育遲緩。
  • 0-4歲嬰幼兒15大能力發展裡程碑
    早教應該遵循自然,遵循寶寶的發展規律,即按照孩子的成長和人心的自然發展而進行教育。0-4歲嬰幼兒15大能力發展裡程碑>參考文獻:1. 0-6歲兒童發展裡程碑,中國教育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發布;2.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3. 0-3歲兒童心理發展與潛能開發,陳雅芳,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4. 0-3歲多元智能評估與培養,周念麗等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裡程碑|0~5歲兒童語言發展
    兒童的語言發展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的兒童表現出不同的語言發展水平,今天禮橙貝君來分享下:兒童語言發展的裡程碑。
  • 教育部 | 0~6歲兒童發展的裡程碑
    生長發育正常是健康的重要標誌,這種「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既是連續的,又有階段性。即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發育標誌。
  • 0-6歲兒童兒童發育如何?大鵬家長可參考這張表
    深圳新聞網1月4日訊(記者 歐淑清 通訊員 劉玲玲 陳曉斌)「0-6歲是孩子心理髮育的黃金時期,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分析孩子的言語、行為等特徵來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狀況是否處在正常範圍內。」近日,為更好的開展轄區兒童保健工作,促進轄區兒童健康發展,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邀請了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劉一心主任開展兒童保健業務培訓班,講授「0-6歲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課程,新區兒保相關工作人員共計30餘人參加。據統計,我國有1500萬5歲以下兒童未能實現發育潛能,佔全球總數的8%。目前,我國每年新增160-200萬高危新生兒,0-6歲殘疾兒童高達167.8萬。
  • 長沙高新區0-3歲兒童可享受免費生長發育篩查
    小朋友正在測驗大運動發育情況。紅網時刻1月14日訊(記者 劉丹 通訊員 張瑩)寶寶8個月大還不會坐,聽到聲音無應答;2歲無法自己用勺子吃飯;到3歲還不會雙腳跳,不能與其他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異常情況,家長得留神,是否及時進行了生長發育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