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三沙灣,在寧德市東南部,距城30公裡,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海域面積714平方公裡。由城澳半島、官井洋、復鼎洋及三都、青山、鬥帽、白匏、雞公山等19個島嶼組成。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數十萬噸巨輪。10公尺以上等深水域173平方公裡,可開發深水岸線72公裡,均居世界首位。孫中山《建國方略》稱之為世界「最深不凍良港」。
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開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設有寧德稅務總口,下轄9個口岸。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正式開放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同年5月8日,成立福海關。隨後有美、英、法、俄、日及荷蘭、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13個國家的20家公司在三都設立子公司和商行。
三都澳內有許多形態各異的奇礁怪石,如「金龜馱珠」、「鯤鵬展翅」、「烈馬回首」、「非洲大象」、「雞籠嶼」、「古猿人」、「筆架山」等。
鬥帽島有一巨石,狀如「螺殼」,高約2丈,外殼圓滑,殼內是空心的,可同時鑽進五六個人,透過螺殼小孔,能觀賞到官井洋的景致。青山島蝦蕩尾東側,有一石壁臨海兀立,巖石石紋隱隱顯出關雲長騎馬持刀的雄姿,陰霾雨霧時,由於水氣折射,形象更加清晰,俗稱「仙人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葉劍英、李先念、胡耀邦、陳毅、羅瑞卿等先後到三都澳視察觀光。
福州、寧德每日都有班車到三都澳。
這個舉世矚目的天然巨港,猶如一顆明珠,在浩瀚的東海之濱熠閃光。他不僅具有郭沫若先生所稱讚的「水深港闊似天湖」的天然港口條件,而且還是風光旖旎的莊旅遊勝地。
泛舟「天湖」般的三都澳水面,當您在驚嘆萬噸巨輪輕鬆遊弋的同時,舉目四望,還可看到雄渾粗獷的群山奇峰,古樸典雅的連家船,雋永奇特的水中石,以及造型別致的古建築……這些,不僅令人賞心悅目,充分領略了大自然的造化和古文化神韻,而且蘊含其中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將把您的思緒帶到美好的神話世界和歷史殿堂去馳騁遨遊,令人神往,讓您陶醉。
而今,隨著海鮮珍品大黃魚人工養成殖成功,700多平方公裡的三都澳海域呈現出,被譽為中國海上威尼斯的萬頃魚排,為三都澳增添了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遊人可在此觀海、賞魚、垂釣和品嘗海鮮,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