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天湖·三都澳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又名三沙灣,在寧德市東南部,距城30公裡,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海域面積714平方公裡。由城澳半島、官井洋、復鼎洋及三都、青山、鬥帽、白匏、雞公山等19個島嶼組成。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數十萬噸巨輪。10公尺以上等深水域173平方公裡,可開發深水岸線72公裡,均居世界首位。孫中山《建國方略》稱之為世界「最深不凍良港」。

    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開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設有寧德稅務總口,下轄9個口岸。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正式開放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同年5月8日,成立福海關。隨後有美、英、法、俄、日及荷蘭、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13個國家的20家公司在三都設立子公司和商行。

    三都澳內有許多形態各異的奇礁怪石,如「金龜馱珠」、「鯤鵬展翅」、「烈馬回首」、「非洲大象」、「雞籠嶼」、「古猿人」、「筆架山」等。

    鬥帽島有一巨石,狀如「螺殼」,高約2丈,外殼圓滑,殼內是空心的,可同時鑽進五六個人,透過螺殼小孔,能觀賞到官井洋的景致。青山島蝦蕩尾東側,有一石壁臨海兀立,巖石石紋隱隱顯出關雲長騎馬持刀的雄姿,陰霾雨霧時,由於水氣折射,形象更加清晰,俗稱「仙人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葉劍英、李先念、胡耀邦、陳毅、羅瑞卿等先後到三都澳視察觀光。

    福州、寧德每日都有班車到三都澳。

    這個舉世矚目的天然巨港,猶如一顆明珠,在浩瀚的東海之濱熠閃光。他不僅具有郭沫若先生所稱讚的「水深港闊似天湖」的天然港口條件,而且還是風光旖旎的莊旅遊勝地。

    泛舟「天湖」般的三都澳水面,當您在驚嘆萬噸巨輪輕鬆遊弋的同時,舉目四望,還可看到雄渾粗獷的群山奇峰,古樸典雅的連家船,雋永奇特的水中石,以及造型別致的古建築……這些,不僅令人賞心悅目,充分領略了大自然的造化和古文化神韻,而且蘊含其中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將把您的思緒帶到美好的神話世界和歷史殿堂去馳騁遨遊,令人神往,讓您陶醉。

    而今,隨著海鮮珍品大黃魚人工養成殖成功,700多平方公裡的三都澳海域呈現出,被譽為中國海上威尼斯的萬頃魚排,為三都澳增添了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遊人可在此觀海、賞魚、垂釣和品嘗海鮮,其樂融融。

相關焦點

  • 三都澳:我國唯一水上村莊,神秘的軍港基地,卻是風情絕美的海島
    海上天湖,神秘港灣,在中國有一座奇特的小村莊,它是全中國唯一的「水上村莊」,是個不太為人所知的閩東港灣,它叫做:三都澳。三都澳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的東南面,為中國海岸線的中點,自古以來就是當地的一個重要港口,現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天然深水良港。郭沫若曾在這作詩:三都良港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三都澳一直是重要的軍事基地,也正因為如此,這顆閩東明珠鮮為人知。
  • 【新春走基層】三都澳的「海上郵遞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福建寧德的三都澳海域,有一位「海上郵遞員」,他專門為海上的漁排人家和偏遠小島的居民遞送信件和包裹。今天的新春走基層一起去認識這位叫石進全的郵遞員。
  • 寧德三都澳旅遊攻略
    良港三都舉世無,水深港闊似天湖 ——郭沫若三都澳又名三沙灣、寧德港,位於福建省寧德市東南部,其地形口小腹大,是一個十分奇特的海灣,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其水域面積714平方公裡同時,它也是非常良好的旅遊勝地,本篇文章就給您帶來寧德三都澳旅遊攻略。
  • 「海上浮城」三都澳旅遊攻略(門票+交通指南)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離寧德三都澳只有2小時車程。  三都澳屬於寧德市管轄,南出市區就進入了風光秀麗的三都澳淺海區,三十多公裡就可進入三都澳風景區城澳旅遊碼頭(也可以在礁頭碼頭乘船)。從城澳碼頭到鬥姥風景區乘坐快艇只有10分鐘的時間(礁頭碼頭乘船約需25分鐘)。
  • 為港口讓路 福建三都澳海域大力整治海上養殖
    老陳幾年前就有了海上旅遊公司的初步構想:購買幾艘遊船,送遊客到三都澳的海島上去遊覽、垂釣,或者帶著他們在海上觀光。「但當時養鮑魚還很賺錢,政府也沒說要整治海上養殖,所以有了想法沒去實現,」老陳說,「這次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 中國唯一的水上村莊—三都澳,堪比威尼斯的「水之城」,場面壯觀
    這裡有一個村子,今天要向大家介紹,它是一個堪比威尼斯的「水之城」,當地人把房子都建在了水的上面,好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樣,這個神奇的小村子就是三都澳。「三都澳」又名「三沙灣」,位於福建寧德市東南部,是世界一流的天然深水良港。
  • 「i·寧德」誰是三都澳?它有著什麼曾經、未來!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撰見圖片下方圖注丨圖片來源三都澳的久遠,要從唐朝開始講起。等到了五代,閩王王審知執政時期,更加重視港口建設和對北方的海上溝通,三都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三都澳,也成為蕉城走向世界的門戶。一個地方的繁盛,是與經濟的繁榮成正比關係的,三都澳也不例外。它有天造地設的地理環境,在數百年前,就是關乎國家經略的一枚棋子,它的背後,是一盤更大的棋局。
  • 福建寧德三都澳傳統養殖開始轉型升級
    三都澳除了深水面積和航道水深屬世界第一外,另外還有兩個「世界第一」:大黃魚養殖數量世界第一,海上養殖漁排規模世界第一。&nbsp  大黃魚是我國特有而珍貴的地方性海水魚類種質資源,有「國魚」之美譽。1985年春,在大黃魚資源瀕臨枯竭背景下,寧德市水產部門成立項目組,開展大黃魚人工養殖。經過30年的努力,大黃魚成為我國大規模海水網箱養殖魚類和八大優勢出口養殖水產品之一。
  • 福建竟藏著一座「長在水上」的城市,被稱為中國版「海上威尼斯」
    在福建省居然藏著一座,被譽為「海上天湖」,「百裡畫廊」的城市,他就是福建省的寧德,東北翼沿海、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而在寧德的鬥帽島藏著一處名為三都澳,提到這裡可能第一想到的便是天然良港,但他不僅僅是天然良港,還是一座美麗的小島,名為三都澳鬥姆風景區。這裡像是一座與世隔絕的海島,如果不曾留意,很難發現這裡的入口,這座小島就這樣靜靜地在海上漂流著,等著欣賞他的人來一同鑑證他的美。
  • 中國「浮」在海上的城市,用泡沫木板搭建,底下的海鮮吃不完
    福建是依山傍水的省份,寧德有海上天湖、佛國仙道和百裡畫廊的美譽,跟其直接相連的海域面積也是達到了4.46萬的平方公裡的,而在裡面也是有著世界級得天然深水港三都澳的。三都澳也是叫做三沙灣,其位於福建省寧德市,是中國接近2萬平方公裡的黃海岸線的重點,而這裡也是有非常多的島嶼的,在三都澳這裡可以停留數10萬噸的遊輪的,是一個非常罕見的良港。而三都澳的旅遊景區很多都是在三都澳的東南部分的,也是可以分成一個鬥姥景區,福海關遺址還有青山景區等等的景區的。
  • 來三都澳,看藍色的海,品海島醉人的風景
    其實,寧德也是有很多旅遊景點的,比如說鴛鴦溪,比如說九龍漈瀑布,還比如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三都澳,這些都是很好的旅遊地,只是很多還未打出名聲,因此,經常被人忽略。第一,依舊是要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三都澳這個地方。三都澳還有另外兩個名字,一個叫三沙灣,另一個叫寧德港。
  • 寧德三都澳,不僅是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獨特的海上風光更為迷人
    丁酉夏月,回寧德省親,得閒遊三都澳。三都澳,在寧德市東南面,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由三都、青山、鬥帽、白匏、雞公山5個單島和一個城澳半島,14個嶼,17座礁,5處灘涂以及官井洋、復鼎洋組成。
  • 寧德三都澳鬥姆景區,人間四月天堂
    鬥姆島旅遊景區是三都澳眾多島嶼中景觀資源最為獨特、最有代表性的島嶼之一,歷來為閩東的旅遊勝地。鬥姆島有吉祥島、幸福島之稱,島上的海蝕景觀惟妙惟肖,海景壯闊豐富,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是寧德市山川海島大觀園、閩東北親水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都澳 雲海奇石。
  • 是時候去三都澳看海了!
    為給大家提供安全的參觀遊覽環境,三都澳鬥姆景區已進行全方位的消毒,並已對全體員工進行專業的防疫安全服務培訓,同時做好復工安全檢查,以確保廣大遊客和員工的安全,請大家安心遊覽。截止目前,旅遊區的新冠肺炎確診/疑似病例為0例。
  • 三都澳:臨港臨海新興產業正崛起
    原標題:三都澳:臨港臨海新興產業正崛起 16日下午5時04分,福州港三都澳港區漳灣作業區8號、9號碼頭。忙碌了一天的輪機,沒有因此刻臨近日落而停歇:一臺輪機正往一輛大貨車上卸貨櫃,還有一輛大貨車在一旁排隊,第三輛滿載貨櫃的大貨車正徐徐開進港區。離輪機不遠的泊位上,還停著一艘輪船,正在裝水泥。
  • 三都澳,假裝在歐洲的廢墟探秘
    早至唐朝,三都澳就已被開發,歷史上留下了許多關於這座港口的記載,鄭和下南洋的船隊、戚繼光抗倭的軍隊、鄭成功率領的部隊等等,都曾進入三都澳。清康熙年間,三都澳設立了寧德稅務總口。1846年,英國對三都澳進行了勘測並繪製了詳細的海圖,隨後列強要求三都澳開埠。清政府迫於《馬關條約》帶來的外債壓力,於1898年正式開放三都澳,成為對外貿易的港口。
  • 寧德三都澳五一旅遊攻略:交通路線+門票+遊玩景點
    三都澳不僅是著名的深水避風良港,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景區周圍有著名的鬥帽風景區及「將軍頂」「筆架山」「海上仙猿」等風景名勝。在三都島還可以看到曾經的西班牙哥德式天主教堂、修女院。  景點類型:海邊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寧德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溼潤,年均氣溫在14℃-20℃之間,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寧德氣候溫暖,降水充沛,一年四季皆可旅遊。
  • ...有個夢,一個大港夢,夢了數百年」——三都澳演繹新時代「變奏曲」
    尤其是在茶葉出口方面,當時在全國佔比很大,所以三都澳也被稱為「海上茶葉之路」。隨著海上商貿不斷發展,1898年,清政府正式開放三都澳,使之成為對外貿易港口。1899年5月,清政府在三都澳設立福海關,成為福建省繼閩海關、廈海關之後設立的第三個海關。自此,這裡也成為福建省海上經濟活動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