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誰是三都澳?它有著什麼曾經、未來!

2020-12-22 愛寧德
▲ 俞明壽

三都澳,

蕉城過去、現在、未來的明珠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撰

見圖片下方圖注丨圖片來源

三都澳的久遠,要從唐朝開始講起。

等到了五代,閩王王審知執政時期,更加重視港口建設和對北方的海上溝通,三都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林文強

明代,三都澳開闢運糧航線,1452年(明景泰三年),朝廷在此設河泊所管理漁課。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在雲臺山、寧波、漳州和澳門分設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和澳海關的同年,清政府在三都澳設了寧德稅務總口,下轄九個口岸,每年徵稅達一萬兩千兩白銀。

千裡明月/圖

三都港在歷史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三都澳,也成為蕉城走向世界的門戶。

一個地方的繁盛,是與經濟的繁榮成正比關係的,三都澳也不例外。它有天造地設的地理環境,在數百年前,就是關乎國家經略的一枚棋子,它的背後,是一盤更大的棋局。

請點擊輸入圖林明基/圖片描述
老渡/圖

1898年三都口岸對外開放後,義大利在這裡設領事館,英國修建了雜貨碼頭和油碼頭,美國也修有油碼頭。島上還建有「美孚」、「德士古」、「亞細亞」等油庫。此後,英、美、德、日、俄等24個國家在此修建泊位、設立辦事處或代表處,先後有4個國家在這裡設置錢莊。

國內輪船公司和中央、交通、農民三大銀行也在此設立分公司或分行。廣東、江蘇、福州、寧波及古田、福安、寧德城關的官僚地主、資本家也紛紛前來三都島佔地開業。

1807年
宋觀輝/圖

1900年,海關驗貨廠和海關碼頭建成,清當局在島上建了一座茶葉倉庫、茶行和一座西式房屋。海關銀行和衙門的設立給港口增加了發展興旺的氣氛。

三都澳,盛傳著一句話:「良港三都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三都優越的自然環境也帶來了物產豐饒,同時三都澳也有著無可替代的深厚底蘊,那就是它的歷史文化。從福海關遺址,到天主教堂……

件件處處,都是文化的傳承,都是文化遺產、旅遊資源

wq168/圖

獨特的地理環境,還給了三都澳無數聲名遠揚的特產:名譽譽全國的大黃魚、人人稱道的晚熟荔枝……

李明雄/圖
葉禎/圖

知曉三都,便不難看出三都的滄桑、遠景。如今的三都澳,是」中國大黃魚之鄉「,是」國家地質公園「,是福建省規劃建設的四大港口之一。三都澳,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寧德三都澳旅遊攻略
    同時,它也是非常良好的旅遊勝地,本篇文章就給您帶來寧德三都澳旅遊攻略。三都澳推薦遊玩一天1、前往礁頭或城澳客運碼頭從寧德市區出發,前往寧川北路閩東大廣場門口,那裡會有去礁頭以及城澳的客車(小客車),在礁頭或城澳下車,車票價格(在礁頭下車)是一人18元。
  • 寧德大黃魚重回中國人餐桌的傳奇|劉家富|寧德|尤維德|三都澳|大黃魚
    曾經瀕危的大黃魚,如今重又繁盛生長。在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大黃魚深水塑膠漁排養殖區,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撈起大黃魚查看長勢。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從捕魚人到養魚者劉家富出生在福建省連江縣的一個小漁村,年少時和父親出海捕魚時,對這種會呱呱叫的魚產生了濃厚興趣。
  • 寧德三都澳五一旅遊攻略:交通路線+門票+遊玩景點
    三都澳不僅是著名的深水避風良港,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景區周圍有著名的鬥帽風景區及「將軍頂」「筆架山」「海上仙猿」等風景名勝。在三都島還可以看到曾經的西班牙哥德式天主教堂、修女院。  景點類型:海邊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寧德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溼潤,年均氣溫在14℃-20℃之間,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寧德氣候溫暖,降水充沛,一年四季皆可旅遊。
  • 福建寧德三都澳傳統養殖開始轉型升級
    福建寧德三都澳傳統養殖開始轉型升級2018-11-20 15: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漁業報        瀏覽量: 604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  福建寧德三都澳是世界級天然深水港。
  • 《企業家之路》主持人「3.15」赴寧德三都澳直播閩東大黃魚復工復產
    閩東大黃魚復工復產的喜人景象 《企業家之路》與您共同見證 ▲3月15日《企業家之路》主持人何豔欣新媒體直播寧德企業復工復產吸引
  • 福建寧德的三都澳,清朝時為何被英德日意等列強盯上?
    答案非常明確:有一個說法是在福建省寧德市的三都澳。位於福建省省會福州市以北的寧德市區,所瀕臨的那個曲曲折折的海灣,就是在國際上大名鼎鼎的三都澳。三都澳地形非常複雜,首先輪廓像一個瓶口朝下的大瓶子。「瓶口」非常小,最寬也就約2600米,善泳者是可以遊過去的。別看「瓶口」不寬,「瓶身」卻很大,約有714平方公裡。
  • 三都澳:能成為中國第一大港嗎
    它的西面是武夷山,東面是大海,雖然北接溫州,惜為大山所阻,南邊是福州,中間也橫垣著重重山嶺,100來公裡的山路,汽車竟要繞上四五個鐘頭。區內同樣多山,平原還不到4%。1988年至1990年,習近平出任寧德地委書記,針對閩東基礎設施滯後、經濟底子薄的現實,他鼓勵閩東的幹部發揚「滴水穿石」精神,對準目標,矢志不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寧德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變化。
  • 福建寧德30萬網箱密布三都澳 大黃魚之鄉受病害困擾
    福建寧德30萬網箱密布三都澳 大黃魚之鄉受病害困擾2012-05-29 14:48:00  水產養殖網  寧德市是福建省水產養殖重鎮,海水網箱養殖約佔全省七至八成,僅閩東三都澳海域的網箱數量就在31.83萬口之多。其中大黃魚約佔九成,形成以三都澳、沙埕灣為中心的12個海水養殖大區。&nbsp上世紀末寧德全市網箱養殖僅3200多口,如今規模已是當年百倍,三都澳海域網箱養殖發展迅速,並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 三都澳,假裝在歐洲的廢墟探秘
    三都島上的天主教堂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教堂所在的三都島是三都澳眾多島嶼中最大的一座。三都澳位於福建寧德附近,整個海灣由東衝半島和鑑江半島合抱而成,形如一隻倒扣的窄口瓶子,僅有一處2.6公裡寬的出水口。「瓶子」內,水域寬闊平靜,一百多個島嶼星羅棋布,被譽為世界級的天然深水良港。
  • 寧德市穩步推進三都澳新區開發建設
    這邊三都澳新區啟動區配套設施建設熱火朝天,那廂金蛇山市政填海造地工程進度也不甘落後。該項目用海總面積615畝,陸域總面積434畝,項目概算投資近3.4億元,截至8月初,已完成陸域吹填砂98.5萬方。項目計劃於2019年底完成總體建設。「三都澳新區啟動區和金蛇山市政填海造地工程都是三都澳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寧德三都澳,不僅是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獨特的海上風光更為迷人
    丁酉夏月,回寧德省親,得閒遊三都澳。三都澳,在寧德市東南面,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由三都、青山、鬥帽、白匏、雞公山5個單島和一個城澳半島,14個嶼,17座礁,5處灘涂以及官井洋、復鼎洋組成。
  • 寧德三都澳放流野生大黃魚苗(圖)
    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隨著船老大一聲喊,一盆又一盆的魚苗遊向大海……  昨日上午,開始伏季休漁的寧德三都澳,16艘漁船將260多萬尾野生大黃魚魚苗放流到官井洋海域。據了解,今年我省開始實施海洋漁業資源放流增殖計劃,將人工放流10億尾「魚子蝦孫」,以恢復日益枯竭的珍惜漁業資源。
  • 「海上浮城」三都澳旅遊攻略(門票+交通指南)
    C.船票:優惠政策:兒童1.1-1.3米(不含1.3米)半價08:00—18:00  交通指南:  G 坐標城澳外漁潭旅遊客運碼頭  寧德三都澳地址:寧德市蕉城區三都澳鎮鬥帽村  寧德三都澳自駕車路線:  福建寧德與外界交通十分便捷,南北走向的瀋海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貫穿寧德市境內,104國道與瀋海高速公路平行
  • ...有個夢,一個大港夢,夢了數百年」——三都澳演繹新時代「變奏曲」
    「到了福建一定要看看三都澳。」記者在福建採訪時聽到這一說法,不禁好奇,何為三都澳?它是什麼地方?知名度為何這麼高?三都澳,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由於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水深港闊,四面環山,避風防浪,不凍不淤,是建設大型深水中轉港和大宗物資運輸集散地的理想港口。三都澳這個天然良港,寄託了無數代人的夙願。
  • 為港口讓路 福建三都澳海域大力整治海上養殖
    讓老陳打算轉行去做老闆的,是寧德市開始於11月初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它計劃在明年2月10日前完成對轄區海域內佔用航道、錨地和軍事用海區域進行水產養殖的全面清理,三都澳海域是重點整治對象。  三都澳是寧德東南部一個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但由於歷史和客觀原因,還沒有發揮出商用大港的功用。
  • 海上天湖·三都澳
    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開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設有寧德稅務總口,下轄9個口岸。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正式開放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同年5月8日,成立福海關。隨後有美、英、法、俄、日及荷蘭、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13個國家的20家公司在三都設立子公司和商行。
  • 【新春走基層】三都澳的「海上郵遞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福建寧德的三都澳海域,有一位「海上郵遞員」,他專門為海上的漁排人家和偏遠小島的居民遞送信件和包裹。今天的新春走基層一起去認識這位叫石進全的郵遞員。
  • 三都澳:我國唯一水上村莊,神秘的軍港基地,卻是風情絕美的海島
    海上天湖,神秘港灣,在中國有一座奇特的小村莊,它是全中國唯一的「水上村莊」,是個不太為人所知的閩東港灣,它叫做:三都澳。三都澳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的東南面,為中國海岸線的中點,自古以來就是當地的一個重要港口,現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天然深水良港。郭沫若曾在這作詩:三都良港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三都澳一直是重要的軍事基地,也正因為如此,這顆閩東明珠鮮為人知。
  • 看寧德:人間「最美海上花園」
    央廣網寧德7月9日消息 時至仲夏,記者剛來到東海之濱的閩東沿海——我國面積最大的海上養殖場所在區域,就被這裡的藍天碧海和整齊壯觀、黃藍相間的漁排美景所吸引。這裡是福建寧德沿海,擁有三都澳、沙埕港等世界級優良港灣,海岸線1046公裡、海域面積4.45萬平方公裡,覆蓋蕉城、福安、福鼎、霞浦4個沿海縣(市、區)。
  • 中國沿海城市寧德有著世界級的港口,卻是沿海城市的「失敗之作」
    開放若干沿海開放城市,是鄧小平創議採取的對外開放的又一戰略,1984年,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誕生,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但是,沿海城市的發展並不一定是好的,以福建寧德為例,寧德位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臺灣省三大經濟區的中間位置,是離長江三角洲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