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辦公的風潮正在給自由職業者們帶去更多選擇。眼下,這股風潮刮進了家中,將餐桌或客廳變成一群人的工作檯正是這一概念衍生出的最新形態。
英國人艾瑪·雅各布斯成了這場「家庭共享辦公」的實驗者之一。她在一款名為KitchinTable的app上註冊為女主人,將同為自由職業者的陌生客人請進了她的廚房。她們約定在餐桌上一同工作,度過了一個尋常但又新潮的下午。
雅各布斯在給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的實錄中很是貼切的將這次體驗定義為,「愛彼迎(Airbnb)和WeWork相結合的產物」。
對於那些平日裡形單影隻、渴望在集體氛圍中工作的自由職業人來說,共享空間無疑是一劑良藥,但正規的服務提供商通常要價高昂,難以進駐社區。這成了萊拉·德普伊創立KitchinTable的初衷之一。她
是一名自我僱傭的法律工作者,在厭倦了獨自在家或在當地咖啡館工作後,她冒出了這個念頭:為什麼我不能在家裡創造一個聯合辦公的場景?
這款app自2018年的5月開始試運行,目的就在於建立一個由自由職業女性組成的共享辦公網絡。女主人將自己的家開闢為辦公點,其他人基於地點、技能、行業和時間進行匹配。結束辦公後,客人們還將對此進行打分。
為了積累客戶,這一平臺目前的定價很低,大多數收費在10-15英鎊每日。相比之下,共享辦公領域的頭部公司WeWork在倫敦的一個工位月租在200-500英鎊之間。
蕾切爾·索恩希爾是一名住在薩裡的攝影師,她是KitchinTable最早的入駐者之一,認為家庭共享辦公是很好的社交方式,而且便利、價格低廉。「我從遇到的人那裡得到關於工作的許多建議,當你的家成為了工作載體時,你永遠不知道你將和什麼樣的人進行什麼樣的對話。」
KitchinTable並不是第一個鼓勵在廚房和客廳共享辦公的平臺。早在數年前,瑞典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弗蘭森就意識到了集體智慧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他於2014年創辦了Hoffice,率先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將共享辦公嫁接到了家中。
「這才是共享經濟的真諦,」他說,「在工作時間利用『未充分利用的』家庭空間。」
這種新形態無疑將給家庭的概念注入新涵義。長久以來,後者一直是私人領地,進入這個空間的通常也是熟識的人。但在共享辦公的概念介入後,家成了一個在私人和公共空間之間切換的場景。
很大程度上,這將保留共享辦公帶給自由職業者的諸多甜頭,它形成了一個能幫助促成項目合作、鼓勵思想交流和資源置換的工作者社群,並排解了獨自工作時的孤獨感。
但另一方面,當三五個人圍坐在餐桌或者客廳,家所附帶的那種輕鬆、不拘一格的氛圍可能會銷蝕工作的嚴肅性。雅各布斯就表示,當她將客人迎進來時,她發現兩個人之間充滿著相互吸引的化學反應,於是問題出現了:她們太能聊了,這使得兩人在好一陣子裡無法專心工作。
安全也是令人擔憂的問題之一。正如早期Airbnb因為缺乏嚴格審查程序導致的一系列社會事件,這類家庭共享辦公也可能觸發類似的問題。這也是KitchinTable至今仍是一個女性專屬社區的部分原因。
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辦法仍然是,對每一個註冊並有志於使用家庭共享辦公的個人進行審核和擔保。這必然會耗費大量資源,但如果這種以家庭為載體的共享模式想要走得更遠,接下來妥善面對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