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辦公組建了一個工作檯,新老物件推薦和分享

2021-01-08 郭卡nong

臨時組建一個工作檯,大多數都是有年頭的老物件,他們不中用了,甚至無法趕上節奏,卻還能維持著我的工作狀態,這些老物件上刻著某些事情、某些心情、某些習慣和很多回憶。

大家好,我是郭卡nong,本來也是想曬一個工作檯,如今只能宅在家裡,工作還要繼續,不然錢咋賺,家咋養,如今都流行網上辦公,抱著電腦躺在床上辦公總是沒法投入百分百精力,一會抖音,一會微博,一會微信,一小天就過去了,於是乎決心用家裡的老設備組建一個臨時的工作檯,滿足在家辦公的需求,也把一些我的老物件分享給大家,新物件推薦給大家,話不多說,直接開始。

來個全貌

組裝這個工作檯,需求滿足基本的文字編輯和圖片修剪,偶爾瀏覽一下網頁、看看視頻,甚至有時間時候,看一看想看很久的書,所以基本上就是利用手頭的筆記本電腦,拓展出一個顯示器、鍵盤、滑鼠滿足工作娛樂需求。工作檯布置在一個背光臥室,白天光線不是很充足,室內是榻榻米+衣櫃+書架的整體組合,臥室燈在頭頂後側,所以光線被我偉岸的身軀遮擋,這裡需要重新調整一下光線。

搭建完就是如上的樣子啦,雖然簡陋,五臟俱全,下面就具體推薦和分享一下吧。

一、電腦:MacBook Air | 19寸顯示器

這是2012年買的一臺MacBook Air,當時為了小巧、便攜,就買了11寸,配置是因特爾i5 1.7Ghz處理器,4G DDR3內存,128GB固態硬碟,這麼多年陪我走南闖北,沒出現一點點問題,現在唯一不好的就是電池不太耐用了,估計今年如果多賺點會換了吧,雖然它已經是過時的產品了,但仍然十分流暢,所謂用久了了有感情了吧。

MacBook Air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巧便攜,鍵盤很舒服,外接接口有兩個usb和一個雷電接口,目前運行網頁的速度還是很快,沒有卡頓,也足夠我用,難以想像這是8年前的筆記本。相比現在的MacBook Air,我個人更喜歡能夠亮起的logo,磁吸的充電器,以及著舒服的鍵盤。

由於屏幕太小了,所以翻出了家裡一臺老臺式機19.5英寸的顯示器,解析度也很低1600*900,和MacBook Air的11.6英寸1366*768半斤八兩,但是這樣分屏可以實現碼字修圖調與文件列表同時存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辦公軟體:Chrome | 騰訊文檔 | Pollarr Photo Editor Rro

我用的瀏覽器是Mac系統的Chrome,插件多也比較方便。

文字編輯軟體是直接在網頁上登錄騰訊文檔,陸陸續續用騰訊文檔有一年了,word文件可以直接導入,也可以直接導出word文件,在線可以手機、平板、電腦同步處理,也可以與他人一同協同修改,有的時候甲方爸爸審稿子,直接給權限,想看、想改、想標註、想下載都行得通。

修圖是Mac系統上一個輕量級圖片處理軟體Pollarr Photo Editor Rro,啟動速度很快,調色、濾鏡功能也很齊全,也可以批量處理,重點是2012年的MacBook Air跑起來嗖嗖嗖,不會卡也不會熱。

三、布光:明基 ScreenBar Plus屏幕燈 | 小米檯燈

因為會經常拍照,雖然是一個二流子攝影者,但對燈光還是多少有些要求的,喜歡碼子的人,大多都是夜貓子,大晚上誰也不習慣開個大燈,所以有一個燈光剛好能找射到鍵盤區,想必是極好的。在網上找了很久,選了一個在極客大佬中口碑都不錯的明基 ScreenBar Plus屏幕燈。

選擇明基 ScreenBar Plus屏幕燈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工作檯鍵盤區域是比較黑的,如果用正常的檯燈,指向性不明顯,覆蓋面積也不是我想要的,也會有燈光反射到眼睛裡,比較刺眼,而一個屏幕燈正好能夠覆蓋這個區域。

另一個原因是這款燈能夠調節色溫,一方面,我喜歡經常拍一拍曬單原創之類的,有了冷暖光的調節,在燈光下拍一些照片也會好看一些,省著自己還要打光,另一方面,感覺冷光能夠讓自己精神一些,適合工作,暖光眼睛會舒服一些,適合看電影。

另外,多功能桌面控制器採用旋鈕+按鍵方式,可以手動或者自動調節色溫、亮度,手動好解釋,用旋鈕就行,自動通過偵測桌面的亮度情況,自行調整屏幕燈亮度,將桌面亮度控制在500lux,比較舒服

亮度調節

色溫調節

自動測光

小米檯燈可以再桌面以外的工作區域補足亮度,或者是上床前點亮,上床後手機遙控關閉,也很方便。我的小米檯燈也變成了耳機支架,目前工作的時候一般用的是索尼wi-1000xm2,另一個是暫時淘汰的bose QC 30,總體說兩個耳機的降噪水平都很優秀,索尼音質更強一些,佩戴更舒服。

四、其他分享: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 | 諾基亞N93i | 黑爵無線機械鍵盤

手機當然也是工作需要,雖然我經常拿起來刷抖音,但偶爾還是要回個微信,溝通一下工作的嘛~對於這種面容識別的手機,我還是喜歡立式的無線充電器,可以直接解鎖,我的選擇是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支持iphone的7.5W快充,比5v1a是快多了。

然而大家也肯定注意到了上面擺放著的是一臺諾基亞的手機,2007年1月,諾基亞發布了巔峰之作N93i,集成了諾基亞和當時手機最先進的技術於一體,幾乎同樣的時間,蘋果的ceo賈伯斯發布了iphone第一代。諾基亞N93i大賣,但頹勢初顯,iphone初代賣的不能說不好,但大家接納的程度並不高。N93i代表著諾基亞的重要節點,甚至可以說從輝煌走到沒落的節點,而iphone初代預示著手機即將走向觸摸時代和飛速上網的時代。

我個人也是我覺得諾基亞塞班末期最經典的手機,最大的亮點是在轉軸部分配備了一顆支持3倍光學變焦的320w卡爾蔡司認證的鏡頭,翻蓋手機還可以旋轉,也可以變成一個DV的形態,真的成為當時的經典,當年的售價也賣到了5000+,從外觀設計上真的佩服諾基亞的想像力。

鍵盤我使用的是黑爵 原點zero機械鍵盤,這款鍵盤最大的特點不僅支持蘋Mac、WIN電腦,而且支持蘋果和安卓手機,內置了4000毫安的電池,有的時候連接手機碼字也是很痛快的,而且顏值也很能打。也有缺點,就是藍牙3.0不太友好。

五、隨身攜帶:iPhone 11 pro | 華為 freebuds 3 | 卡西歐 海神 S3000

最後分享幾個隨身攜帶的物件,一個是iphone 11 pro,256G墨綠色版本,拼多多安全下車,相比原來我用的iPhone X提升最大就是攝像頭,廣角和標準攝像頭用的比較多,偶爾錄一些視頻,vlog也是很方便,這麼看來iphone 11更值得選擇,畢竟性價比更高,但也要忍受大黑邊,喜歡工業設計精緻一些的,兜裡有錢的上pro,一般情況下11足夠用了。

另一個是華為 freebuds 3真無線耳機,前段時間發布了一個freebuds 3對比AirPods Pro的測評,被很多網友噴是華為的水軍。我日常的狀態,平時在家聽聽歌或者有降噪需求的時候就用索尼 wi-1000xm2,如果出去的話或者躺著,我習慣半入耳真無線耳機,freebuds 3的降噪聊勝於無吧,但真的不適合蘋果手機,建議華為手機用比較合適。

再就是手錶了,我買的是卡西歐海神,型號是OCW-S3000-1AJF,當時買S3000主要是因為種草了那一抹藍色,以及藍寶石玻璃,帶了2年多了,很省心。

總結

坐在這樣的工作檯前,更多承載著回憶,帶著這些回憶創造新的記憶,未嘗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感謝科技,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感謝時光,能讓我停留在此時此刻分享心情。你是否和我一樣有很多老物件還帶在身邊呢,如果真的告別,好好跟他們說一聲再見吧。

我是郭卡nong,歡迎點讚、評論、收藏。

相關焦點

  • 當餐桌變成工作檯:家庭共享辦公正在成為新風尚
    共享辦公的風潮正在給自由職業者們帶去更多選擇。眼下,這股風潮刮進了家中,將餐桌或客廳變成一群人的工作檯正是這一概念衍生出的最新形態。英國人艾瑪·雅各布斯成了這場「家庭共享辦公」的實驗者之一。她是一名自我僱傭的法律工作者,在厭倦了獨自在家或在當地咖啡館工作後,她冒出了這個念頭:為什麼我不能在家裡創造一個聯合辦公的場景?這款app自2018年的5月開始試運行,目的就在於建立一個由自由職業女性組成的共享辦公網絡。女主人將自己的家開闢為辦公點,其他人基於地點、技能、行業和時間進行匹配。
  • 有了這樣的工作檯,我更喜歡做手帳了
    而對於手帳客,桌上除了要有筆、紙、畫材等必須的辦公文具外,還要有膠帶、貼紙、印章等等各種小物件,好看實用的收納盒更是必不可少,可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桌子都是亂糟糟一片。怎麼才能把文具整齊合理地擺放呢?看一看別人家的工作檯吧!格子櫃收納型這是標準的手帳工作檯,可以看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邊的膠帶收納格。
  • 有了它們,宅家辦公也很靠譜!
    宅家辦公「風潮」已經從國內蔓延至全球。習慣了在辦公室工作的我們並沒有想像中地適應這樣的工作模式,效率反而低了:起床時間被推遲,衣不整頭不洗也可以on call,與同事的即時溝通也被延遲了……對於常年在家工作的 Freelancer 來說,為家裡設計一塊工作區域是提高宅家辦公效率的秘訣。
  • 群分享 辦公桌上的利器,大家都推薦這些
    在周二的群分享上,我們分享了各自在推薦的辦公桌上利器。
  • 宅家網課&辦公必備神器,華碩WIFI6路由RT-AX88U
    如果您宅家中遇到上網課,雲辦公,視頻會議,出現網絡緩慢延遲卡頓,或者路由發熱當機等問題,那就是老路由已經不堪重負,需要更換1臺新路由了。具備9個全千兆埠,讓您的家中的高速設備暢聯運轉&擴展自如,並具備連狙聚合功能,可提供2Gbps高速傳輸,適合NAS&網盤數據上傳下載分享。
  • 閩南在地文化,老照片、老物件、老手藝,分享閩南的歷史與故事
    這些曾經被時間和生活賦予生命力的東西,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放在灶臺的龜果印、拿在手裡的舊銅鏡、古厝貼在門窗上的剪紙、外婆用過的舊式縫紉機、還有充滿在地特色的古厝建材。記憶,成為這些老物件僅有的承載。不僅僅只是一件工具,還有發生在那個時刻的點點滴滴。老物件,在述說遠去的時光。
  • 如何打造理想的居家辦公環境:樂歌 L 型升降桌/工作檯+明基落地燈/...
    除了桌子之外,為了拍照,我還入手了明基家的落地燈+屏幕燈,這次也一併給大家曬了,給大家看下我理想中的居家辦公桌面應當具備哪些特質? 打開包裝之後,就是下圖這個偌大的物品了,說它是顯示器支架,其實和普通的支架還有所差異。畢竟是這麼大的物件。通體白色,正中是一個顯示屏,顯示屏的下方預留了擺放手機的凹槽。
  • 宅家辦公風格大賞,你屬於哪一種?
    視線轉向國外,疫情席捲全球,居家辦公的外國人的腦洞也慢慢浮現了出來。 有一個叫做「'unglamorous' work-from-home spaces」(糟糕的居家辦公環境)的話題登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
  • 宅家遊戲與SOHO辦公利器 華碩主板特惠
    無論SOHO辦公還是宅家遊戲,你的「器」夠不夠「利」直接關係到你的效率和勝率,因此高性能且穩定的電腦就顯得尤為重要。就此,特推薦四款華碩熱門主板,包括專為硬派玩家量身打造的TUFGAMING電競特工系列以及DIY愛好者和辦公人士準備的PRIME大師系列,涵蓋主流級B450、B365晶片組,及高階X570、Z390晶片組主板。
  • 「宅」家辦公的實用小幫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許多上班族也因此選擇「宅」在家裡,進入SOHO模式。SOHO是「Small Office,Home Office」(居家辦公)的簡稱,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這種新型辦公模式正日趨流行,未來甚至會變得相當普遍。以下這些產品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居家辦公。
  • 金窩銀窩,不如辦公桌:資深宅家辦公人士的9條建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螞小蟻小姐,ID:MissAnt_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為一名已經在家辦公近兩年的資深宅貨,最近突然發現,大家都過上了跟我一樣的生活:孩子在家裡「停課不停學」,爸爸媽媽在家裡「在線辦公」,餐桌變成了辦公桌,一日三餐都是私房小食堂……
  • 木工工具 | 經驗豐富老木匠升級木工工作檯的九個小妙招
    木工工作檯可以說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木工工具。有經驗的老木工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DIY各類小配件來升級自己的木工工具。今天和大家分享9個常用的木工工作檯升級方案。擁有自己木工工作檯的小夥伴不妨試試,新的一年給自己的木工工作檯做個新升級,新的一年工作效率也會更高哦。
  • 宅居,我做了一個收納架,讓家特有調調
    越到最後,越是重要,我們要繼續選擇「宅」,可是,吃吃吃,喝喝喝,真是太無趣了,最好是能搞點事情,找回能量滿滿地自己。這不,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波。Ivy是由層櫃堆疊出來的書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調整高度和形狀。書架有三種自行堆疊的方式,直立向上,向左,向右,單憑五個層櫃就有81種變化。且令人驚奇的書櫃設計,傾斜讓書櫃產品的不只是一個獨特的視覺,更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設計。不得不說,簡單也是時髦。簡單的線條也能讓設計師玩出「花兒」。
  • 讀刊 | 《問津》裡的老物件
    天津問津書院辦的《問津》雜誌很有特色,每期一個主題,聚焦天津人文歷史掌故、風土人情,別具趣味。從創刊開始,到這一期刊物已經出版了64期。這一期的主題是「武清鄉村老物件」。侯老師在自序裡說:2016年秋天,我去三姐家串門。三姐告訴我說,她們村最近一兩年就要拆遷了。她知道我喜歡收藏老物件,就讓我到廂房看看有沒有需要的。我在廂房裡一下子就發現了好多東西,有梳妝鏡、耗子夾、人工鑽、老相片框、月餅模子,還有她家的「大鐵驢」。這些東西多已棄置不用,若不搶救出來,很可能就滅失了。
  • "藏品的記憶"引來新國潮青年集體懷舊 老物件和K coffee 都愛啦
    「藏品的記憶」引來新國潮青年集體懷舊 老物件和K coffee 都愛啦 二八自行車、兒童三輪車、磁帶、鐵爐子、老照片、三鬥櫥櫃、煤糕模子等,這些老物件曾經是人們生活當中重要的必需品,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老物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在家辦公身體越來越差?這臺工作檯幫助你健康,還可以給手機消毒
    同時,現在智能AI發展迅速,如果有一個設備,既具有智能AI功能,又具有辦公保健作用,還兼具殺毒殺菌功能,那麼無論是在家辦公,還是辦公室辦公,都會是職場人士喜歡的。樂歌 S6 Pro 辦公消毒臺就是這樣的一種裝備,讓我們來看下,這個新產品到底有哪些功能,用起來效果如何。
  • 除了「肥宅快樂水」,另一個宅家「新物種」出現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追求「肥宅快樂」!過去說起「肥宅」,你可能會聯想到一個不修邊幅的油膩肥胖男孩。但是時代變了!「肥宅」早已不是狹義上特指的,對ACGN(動畫、漫畫、遊戲、小說)文化領域痴迷、且身體肥胖的男孩。
  • 宅家辦公如何保持工作狀態?5個步驟讓你擁有高效率的一天
    如今宅家辦公,也一定不要忽略儀式感。 儀式感不一定要西裝革履,但換掉睡衣,將頭髮梳成利索模樣,女士可以再畫個淡妝,就能夠讓你神清氣爽起來! 行動起來,像往常工作一樣洗漱打扮,這份儀式感能夠幫助我們克服惰性,迅速讓大腦轉換成「工作模式」。
  • 曬曬「全家福」,老物件帶你去尋根!
    泛黃的全家福、生鏽的獎盃、修補的舊軍裝……一件件珍藏已久的老物件敘述著黃浦人的成長曆程。 社區居民陳宏偉拿出珍藏的家庭「全家福」老照片,與現場觀眾一同分享大家庭「四代」延續好家風的故事;胡運煥先生從父親留下的一尊「老獎盃」談起,家庭的初心蘊藏在家風,家教之中;老字號集體
  • 「藏品的記憶」引來新國潮青年集體懷舊 老物件和K coffee 都愛啦
    二八自行車、兒童三輪車、磁帶、鐵爐子、老照片、三鬥櫥櫃、煤糕模子等,這些老物件曾經是人們生活當中重要的必需品,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老物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近日,太原肯德基塢城路餐廳舉辦了一場「藏品的記憶」 懷舊主題老物件展覽,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