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去銘記那些遠去的歲月?翻開塵封多年的儲物箱,一什一物。通通寫印滿了生活的故事。這些曾經被時間和生活賦予生命力的東西,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放在灶臺的龜果印、拿在手裡的舊銅鏡、古厝貼在門窗上的剪紙、外婆用過的舊式縫紉機、還有充滿在地特色的古厝建材。
記憶,成為這些老物件僅有的承載。不僅僅只是一件工具,還有發生在那個時刻的點點滴滴。老物件,在述說遠去的時光。
老物件,舊情懷
與其說留戀老物件的美,不如說是對往昔的眷戀。眷戀曾經單純的生活,追憶年少時無邪的記憶。
收集老物件是對歲月有情,對裂損斷殘之物有憐惜之心。這一直是邵莊主銘記在心的感動,與老物件的相處是生命中最深刻與不可取代的感情,有著自身文化最深刻的記憶,以及由記憶所產生的獨特美感。
往來莊莊主走訪傳統手工藝人
朝花夕拾,老物新生
睹物思情,把定格在記憶力的畫面漸漸釋放出來,文化傳承,保留完整舊時光的同時也要老樹發新芽。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是要「復舊」。應該有自己的開拓與創造,超越傳統文化,根據現實生活與未來發展的需要營造新的價值體系。長此以往,傳統文化才能誕生一個適應現代化生活而又體現傳統精神的新的文化價值體系,才能夠佇立於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
往來莊大厝樓房間內飾
傳承閩南文化需要「守望者」
閩南文化如何弘揚:「讓百姓群眾零門檻、無障礙地接觸到感受到閩南元素」閩南老手藝新傳承:「並非讓每個孩子都要學手藝,而是讓他們感受包含的文化」閩南傳統文化產業化:「讓文化煥發出更強大的生產力」
5月,往來莊計劃籌辦【made in 閩南】展示會,一個可以讓長者回憶、幼者記憶、觀者敬意的活動,通過活動,串起不同時代的對話,將閩南在地文化傳承、宣傳。在這裡,大家可以分享舊物中的閩南回憶,教授珍稀精湛的閩南手藝,還能通過閩南在地文化體現的照片感受脈脈溫情。
召喚手藝人
依稀記得小時候,村裡、公社裡有很多手藝人,俗稱「師傅」,他們用質樸的工匠精神溫暖、感染著身邊的人,傳承淳樸的民風,守護者祖輩傳下來的一門手藝。無論是竹編、瓦盆、剪紙、裁縫,只要你嫻於一技,並以此為生。
竹編
召喚老物件
能勾起用戶回憶的生活用品、紀念品、收藏品等,如:老首飾盒、老鍋碗瓢盆、老工藝品等物品。總之,就是一切值得保存的、您捨不得拋棄的,具備一定年代特徵和烙印的物件兒。
閩南老物件
召喚閩南照片
一張照片,鏡頭無論記錄的是閩南的美好山水,還是述說著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只要是記錄閩南相關的各種(人、事、物)都可以。
為了讓大家感受閩南在地傳承至今的古樸生活氣息,往來莊會將召集來的「閩南老物件」精心挑選出一批進行呈現,屆時大家不僅能夠觀摩閩南的本土老物件、老照片,還能從現場了解更多有關閩南的歷史與故事,更顯幾分朝花夕拾的意味。
往來莊
邵莊主下一步更要將「老物件」喚醒計劃進一步充實成閩南文化記憶大院,讓這些老物件在新時代裡煥發出新的生機,為閩南地區的振興發展和老匠人的傳統手藝再添新活力,也讓更多的人關注了解閩南在地文化。
一張老照片、一個老物件、一門老手藝,背後是歲月的沉澱,時代的縮影,那人、那景、那物,仍然記錄著曾經的片段,定格的瞬間,是過往的終點,也是未來的起點。
如果您對於閩南老物件、老手藝、老照片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歡迎進一步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分享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