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大廳懸掛一塊清末禮部尚書吳育生親筆題寫的「萬源永」招牌,門前是一副「至誠恆久輳集南北貨、仁德本源善結四方賓」的楹聯,木質隔斷是仿古鏤空花格,海珍品陳列方式也全照著88年前的老規矩來……經過為期3個多月的改造,位於中山路上的青島著名老字號、88歲的青島海濱食品店,昨天下午再現出古香古色的「老味道」。記者從青島市中山路改造指揮部了解到,今年青島計劃在中山路德縣路以北打造「青島老字號一條街」,除了引導二十多家老字號挖掘歷史、硬體升級改造外,還將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對老字號進行扶持,提振中山路的「商氣」和「人氣」。
變臉 老「海濱」恢復舊模樣
說起青島海濱食品公司,不少青島人都會想起全國勞模、中國商業服務明星金喜鳳和她的團隊創下的服務名牌——「海濱小金」。 「萬源永」、「三洋」、「躍進」,是這家老字號不同時代的名字。
在海濱一樓、二樓樓梯間裡,老店1925年創立時的商業登記證、三位「寧波籍」創始人的介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火爆銷售場景一一展示在文化牆上。
據青島海濱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鐵軍介紹,1925年夏天,三位江浙籍商人看中了中山路北頭與高密路轉角處這個「丁」字街口網點(即現市南區中山路143號海濱公司總部所在地),合夥出資開辦了當時中山路上第一家南貨鋪,店名叫「萬源永」。當時老店經營的商品上至山珍海味、燕窩銀耳;下至菸酒糖茶、京蘇糕點,其最大經營特色之一是前店後廠,不僅定量製作風味糕點和幹海貨上櫃銷售,也採辦當時青島市場缺門的南方食品進店,一時名聲大噪、生意興隆。 88年來,海濱食品曾幾度改名,1956年公私合營,店名改為「海濱食品商店」,「文革」期間曾一度改名「躍進食品店」,「文革」結束又恢復「海濱食品」店名。
此次店面改造特別展現了「中華老字號」起源與發展歷史,整體設計風格體現出老店的歷史文化元素。據悉,這次改造是海濱歷史上第三次改造,耗資50餘萬元。
本次改造中,海濱還新購置了敞開式展示冷櫃、添加製作統一立式展示櫃和島式櫃,增加商品陳列展示區域面積;建立了可供購物顧客休憩和進行商務洽談、朋友會面、聊天等多功能的會所式休閒服務區,提升整體老字號的消費環境。
回歸 多家老店忙著改造
市中山路改造指揮部辦公室商業策劃部部長玄克臣告訴記者,在中山路上的二三十家老字號中,海濱是目前經營狀況最好的,在此次中山路改造中,海濱第一個進行整體改造。目前春和樓飯店、天真照相館等老字號均已著手挖掘歷史文化,並進行硬體升級改造。
「還有三個多月,春和樓就要迎來建店123周年慶典了,我們要抓住中山路整體改造機遇,充分挖掘120多年的歷史積澱,飯菜製作實行標準化,配料和操作程序也要規範化,並對飯店進行改造,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魯菜第一品牌。 」春和樓飯店董事長沈健基說,春和樓1891年建店,興盛時吃飯至少要提前十天預訂,每到吃飯時間總是人滿為患,樓前馬路上停滿了人力車,李鴻章、康有為、蕭紅、蕭軍等名人都曾在春和樓用餐。春和樓是目前島城最老的飯店。
昨天,記者在春和樓看到,這家百年老字號專門設立了文化展示區,酒店清初時使用的老式餐具、酒杯,李鴻章、奕、康有為、王盡美、沈從文等入店就餐歷史,民國初年新人結婚辦宴席時的場景等應有盡有。春和樓還將不少房間名稱改為了曾經在飯店用餐的名人的名字,如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萊昂斯上將就餐的房間被改為「將軍廳」、康有為用餐的房間則命名為「維新廳」。今後,春和樓還將繼續對內部裝修、餐具、酒具等進行改造,恢復百年老店古香古色的韻味。
據玄克臣介紹,中山路上的天真、亨得利等老字號近期也有改造計劃。
提升 老字號要添新功夫
春和樓、謙祥益、瑞蚨祥、盛錫福、亨得利、海濱、天真、宏仁堂、青島飯店、南京美髮館……鼎盛時期,中山路擁有原國內貿易部和國家商務部命名的「中華老字號」19家,其他未被命名的老字號也有13家之多。但因青島行政、金融和商業重心的整體東移,中山路商圈的人氣越來越淡,很多老字號閉門謝客,有的只剩下招牌,比如謙祥益,有的搬離中山路,如青島飯店搬到了香港中路商圈,聚福樓搬到了臺東三路。截至目前,已破產、消亡或歇業的老字號已有6家。「振興老字號不僅要對外形進行改造,更要從內在提升環境和品質,提升老字號的整體競爭力。 」玄克臣說。
今年,海濱食品公司正在著手做3件事,一是在城陽投資建設一個海產品基地,海參從養殖、採集、加工全部在基地裡完成,爭取提供全國一流品質的海參;二是研發休閒旅遊小食品;第三,著手制定國家海珍品加工行業的標準。春和樓則將全力提升飯菜品質,對現有廚師隊伍進行培訓,制定標準化的配料方式和規範化的製作程序。
政策 振興「老字號一條街」
據玄克臣介紹,市中山路改造指揮部計劃通過改造,提升中山路及周邊道路的通行質量;通過對部分裡院拆遷改造建設大型立體停車場,徹底解決中山路的「停車難」問題;對現有老字號進行統一規劃,比如,現有老字號門頭牌匾大多橫七豎八隨意懸掛,今後將設立統一制式,提升整體形象;對老字號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讓「造血」功能有限的老字號能夠有能力進行升級改造。對於一些已經破產、轉移的老字號,我市將設法恢復正常營業,回歸中山路。
另據了解,除了設法提升中山路的人氣、商氣和本土老字號的競爭力外,我市還計劃從北京、上海等地引進全國知名的老字號商家進入中山路,豐富中山路商圈業態,也提高整條「老字號一條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