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精神心理問題,可用三問法!胡大一等發表雙心共識

2020-12-19 健康界

心血管醫師處理心理問題的有優勢,也有劣勢

共識指出,對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的處理,心血管科醫師有醫學基礎的優勢,對心血管情況把握的專長,弱勢在於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專業知識薄弱。

但憑藉醫患交流的一般經驗和對人的敏感性,完全有能力識別心理問題、處理心理反應和一般適應不良問題;尤其對驚恐發作和譫妄的鑑別診斷與一線處理,其作用精神專科醫師無法替代。

在分工方面,凡經過培訓的心血管科醫師處理困難的病例,原則上應請精神科會診。

精神科醫師可幫助明確精神科診斷,明確處理的目標和預期效果。同時,也可幫助心內科同行豐富相關專業知識。

對於拒絕轉診的患者,心血管科醫生處理更合適

共識還指出,因為第一線接觸患者的是心血管科醫師,而很多患者會拒絕轉診至精神科,同時心血管疾病是致命性疾病,而心血管科患者存在的精神心理問題通常是亞臨床或輕中度焦慮抑鬱,沒有達到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這部分患者由心血管科醫師處理更安全方便。

丁榮晶等進行的研究顯示,通過培養心內科醫師掌握精神心理衛生知識,對有輕中度心理障礙的患者給予對症抗抑鬱治療,症狀緩解有效率近80%。提示心內科處理輕中度心理障礙可行。

「三問法」發現有問題的患者

共識指出,心血管科的臨床診療節奏快,心理問題篩查尤為重要。建議在診療同時或診前候診時,採用「三問法」或「二問法」初步篩出可能有問題的患者。

(1)是否睡眠不好,已經明顯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或或者需要用藥;

(2)是否心煩不安,對以前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

(3)是否多次檢查,都未能確定器質性心血管病。

如果3個問題中如果有2個回答是,符合精神障礙的可能性80%左右。

「二問法」採用患者健康問卷-2項(PHQ-2)和廣泛焦慮問卷2項(GAD-2)進行篩查,當評分大於3分時,建議進一步採用情緒狀態自評量表進行篩查。

問診四要素

(1)在常規詢問患者的現病史,了解是否存在有軀體症狀反覆就診,但沒確診。

(2)詢問一般生活中的普通症狀,如食慾、進食、二便、睡眠問題,找到是否有情緒問題。

(3)適當問及情緒困擾,如遇事緊張或難以平復、興趣活動縮窄等,對幫助患者認識某些軀體症狀與情緒的關係有幫助。

(4)了解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包括出冷汗、四肢乏力、面色蒼白、肢體顫抖、噁心、便意或尿急等。

認知行為治療可改變錯誤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可通過改變思維、信念或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或行為的短暫心理治療方法。

認知因素在決定患者的心理反應中起關鍵性作用,包括患者對病因和疾病結果的理解,對治療的預期作用的理解等。

包括幫助患者認識自動思維,糾正錯誤認識,提出積極想法,以及幫助患者建立求助動機,建立良好醫患關係。

腹式呼吸、肌肉放鬆、冥想和生物反饋作為行為心臟病學方法,也適用於對伴有心理問患者的幹預。

運動可「一箭雙鵰」

運動對冠心病的益處已是醫學界的共識,患者對運動的恐懼是產生焦慮抑鬱情

緒的原因之一。

通過運動療法逐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運動能力,不僅改善情緒狀態,同時可改善心血管預後。

藥物治療

有軀體化症狀、驚恐發作、中度以上焦慮抑鬱患者,應在認知行為治療基礎上,考慮使用抗抑鬱藥物。劑量逐步遞增,採用最低有效量,使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降到最低。

一線用藥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苯二氮䓬類藥物和氟哌噻噸美利曲辛(黛力新)。

SSRI藥物包括氟西汀(百憂解)、帕羅西汀、舍曲林(左洛復)、西酞普蘭。此類藥物鎮靜作用較輕,可白天服用;若患者出現睏倦、乏力可晚上服用。

一般2周以上起效,研究認為該類藥物用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對安全。適用於焦慮症、疑病症、恐懼症、強迫症、驚恐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等。

為減輕胃腸道刺激,通常餐後服藥。建議心血管病患者從最低劑量的半量開始,老年體弱者從1/4量開始,每5~7天緩慢加量至最低有效劑量。

苯二氮䓬類可於焦慮症和失眠的治療。特點是抗焦慮作用起效快。包括長半衰期的地西泮(安定)、和艾司唑侖(舒樂安定)等;以及短半衰期藥物有蘿拉西泮(羅拉)、阿普唑侖、咪達唑侖、奧沙西泮等。長半衰期的藥物更適合用於伴有失眠的情況,睡眠時用藥。

黛力新是複合製劑,含有神經鬆弛劑(每片含氟哌噻噸10 mg)和抗抑鬱劑(每片含美利曲辛10mg),其中美利曲辛含量為單用劑量的1/10~1/5,降低了藥物副作用,並協同調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抗抑鬱、抗焦慮和興奮特性。

適用於輕中度焦慮抑鬱、神經衰弱、心因性抑鬱、抑鬱性神經官能症、隱匿性抑鬱、心身疾病伴焦慮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鬱、嗜酒及藥癮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鬱。

雙心門診和雙心查房可採用三種模式

根據共識專家組建議,雙心門診和雙心查房可以採用三種模式:

(1)心內科醫師達到主治醫師階段,接受雙心醫學培訓,對以軀體症狀為主訴就診的輕中度焦慮抑鬱患者,給予評估和對症治療。

(2)心內科醫師與精神心理科醫師聯合出雙心門診或雙心查房。

(3)對重度焦慮抑鬱患者或有法律風險的患者,建議與精神科聯絡會診或轉診。

來源: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 在心血管科就診患者心理處方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中華內科雜誌.2020;59:764-771

本文轉載自中國循環雜誌,作者文韜


相關焦點

  • 「不合時宜」的胡大一:中國冠脈支架之父的二十年反支架運動
    1989年,43歲的北京朝陽醫院心外科醫生胡大一,從美國進修回來後,邀請一名義大利籍美國醫生在一個心臟簡單病變的病人身上,為解決冠脈狹窄,演示了冠脈支架示範手術——這是當時國外的最新技術,也是中國第一臺冠脈支架介入手術。 做了一例,他便緊急叫停。
  • 胡大一:醫學需要回歸基本功|基本功|心電圖|小拇指|-健康界
    再次強調診病的正常流程----「五指流程」。現在是本末倒置,問診三言兩語或三句半,不用聽診器,不配置不做運動負荷心電圖評估,超聲質控問題巨大,上來就伸出了勾引出利益最大的小拇指---CT和造影。忽略功能評估,片面根據解剖學血管狹窄程度就放支架。醫學一定要回歸人文,回歸臨床,回歸基本功。沒有三個回歸,醫學就變味,變態。患者多花錢,醫保多付費,疾病不能及時正確診斷,患者受罪。同時也難以培養出真正會看病的臨床醫生。
  • 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羸弱,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完全健康狀態。2020年9月23至25日,鄭州市衛生健康委舉辦2020年鄭州市精神衛生工作培訓會,參加人員各區縣(市)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委各直屬單位相關人員。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副院長李麗受邀參加此次培訓會,24日下午在培訓會做了以《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為主題的講座。
  • 領導交代的臨時材料不會寫,那是你還沒掌握「三問法」
    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麼一個問題,領導突然要求我們寫一個匯報材料,時間緊、任務重,往往讓我們措手不及。遇到這種情況,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即使勉勉強強寫出來了,領導也不滿意。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介紹一個「三問法」。
  • 北京雙井街道「雙心熱線」每年上萬人撥打諮詢 「心藥」普惠大眾
    「心病還須心藥醫」,這句老話用現代的方式解讀,就是每個人都會遇到心理問題、都需要專業的心理幫助。不過,說到正規的心理諮詢,又總讓人覺得有點遙不可及。諸如只有得了精神病才用得著諮詢的偏見,比比皆是。好在隨著心理學、精神病學知識越來越普及,在人們身邊,看得見、幫得上忙的靠譜心理諮詢越來越多了。歷史資料圖 攝:張風據本報報導,從2014年6月開通至今,雙井街道總工會辦的「雙心熱線」,知名度越來越高,一年有上萬人次撥打。不光北京,還輻射到了全國。在沒有宣傳,只靠口口相傳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就有8000多個諮詢電話接入。
  • 「2020疫情下精神心理障礙的識別與幹預」學術論壇隆重舉行
    10月25日上午,由杭州天目山醫院主辦的「2020疫情下精神心理障礙的識別與幹預」學術論壇,在杭州西湖區古墩路修舍健康酒店隆重舉行!長期以來,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認知還多停留在精神分裂症、重度憂鬱等重症層面,對於輕度的精神障礙問題基本沒有關注與感知。
  • 精神分析是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問題的
    在理論與技術中,理論與實踐中,理論總是有話語權的,他決定了入額和看待問題的形成和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過程。今天大部分的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和精神病學,藥物治療的原理的發展,都在向短期解決症狀與問題的趨勢,與此相反的是精神分析從出現到現在一直關心的是出現症狀的「個人」。
  • 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辦《心理治療在臨床的應用與研究》省級繼續...
    此次培訓邀請了中科院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首席科學家張向陽教授;《江西醫藥》副主編黃國華;贛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鄭顯亮教授以及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謝東陽副教授為大家授課。  張向陽教授就《自然心理療法的介紹和實施》做了專題講座,他結合目前心理治療的新型模式以及自身工作經驗與切身體會,生動形象地從自然心理療法的概念與起源、各種治療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以及自然心理療法在強迫症治療中的應用三方面進行講解,並希望今後能在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臨床具體開展此心理治療方法。
  • 心臟支架太多過度不當使用,「中國冠脈支架之父」胡大一:我說的,我...
    中國心臟支架之父胡大一:心臟支架有其應用邊界,多種原因導致濫用情況發生。  著名心臟病專家胡大一有「中國冠脈支架之父之稱」,所謂「冠脈支架」即是心臟支架。早在1989年,胡大一就參與了中國的第一臺心臟支架介入的手術,並曾在「雙抗」藥物問世後,成為了全國推廣心臟支架力度最大的醫生。
  • 贛州報導: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辦《心理治療在臨床的應用與研究》省級繼續教育培訓班
    張向陽教授就《自然心理療法的介紹和實施》做了專題講座,他結合目前心理治療的新型模式以及自身工作經驗與切身體會,生動形象地從自然心理療法的概念與起源、各種治療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以及自然心理療法在強迫症治療中的應用三方面進行講解,並希望今後能在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臨床具體開展此心理治療方法。
  • 心理問題和精神問題的區別
    心理問題包括: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症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心理輔導,心理治療得到幫助改善,直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到心理諮詢中心找心理諮詢師幫助做心理諮詢、心理輔導才能根本好轉。藥物治療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以上這些心理問題,諮客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大部分人有尋求心理諮詢師或者外人的幫助的動力,也就是這些心理問題有認知能力。這些心理問題通常去找心理諮詢師就可以了,去心理諮詢中心找心理諮詢師幫助,做心理諮詢。
  • 胡大一:國人調脂須根據個體調脂療效和耐受情況來預防心血管事件
    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胡大一介紹,國人血脂控制達標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對血脂異常的知識所知甚少,對血脂的高低,有哪些危害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對長期用藥的安全性過於擔憂,認為「是藥三分毒」,藥吃多了會傷肝、傷腎,不能堅持長期有效治療。
  • 巧識別早解決幼兒心理問題
    ,但總是答非所問;常常對老師的指令置若罔聞,在班上幾乎沒有朋友……以上幾個幼兒都是我在做幼兒心理輔導工作中遇到的,他們的行為與正常幼兒差別較大,一眼就能識別出來。他們表面看起來是行為異常,但歸根結底是心理發展遇到了問題。隨著時代與環境變化,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日益低齡化,且比例在上升。目前,幼兒園中常見的幼兒心理問題主要有害羞孤僻、自卑膽小、暴躁多動、焦慮不安等。
  • 山東大學開展「新雙心」畢業季教育活動
    自6月份以來,為給畢業生們留下美好的校園回憶,強化學院作用,發揮學生主動性,加強對畢業生的人文關懷,同時將畢業生的熱情引導到感恩母校、胸懷家國、立志成才和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中來,學校組織各學院開展了「新雙心」系列畢業季專題教育活動,營造了溫馨的校園畢業氛圍。
  • 臺灣雙心石滬--美的化身
    華夏經緯網9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島澎湖七美的雙心石滬,有地球上最美石滬的稱號。 在整個澎湖群島內有500座石滬,七美的雙心石滬,是最知名的,但七美的石滬並不多,要談數量,要說壯觀,那可要到吉貝島,坐飛機由上空看吉貝島,島外一圈一圈的環繞的線條,都是石滬,這裡的石滬多達6、70座。
  • 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高危群體情緒識別任務中的杏仁核功能連接異常
    2008年,美國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工作坊界定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社會認知缺損的主要方面:心理理論、社會知覺、社會知識、歸因偏差和情緒加工。其中情緒知覺,特別是對他人面孔表情的識別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研究較多並且結果比較一致的領域。
  • 心理免疫X光片——4步驟輕鬆識別內心焦慮
    問題的本質在於:我們只能定性地提醒自己有問題,卻無法定量地分析問題的原因;只能口頭告知自己要去改變,卻找不到改變的著力點和方向。如何才能探尋焦慮的根源呢?焦慮:心理免疫的信號人為何會發燒?類比發燒是細胞免疫的信號,焦慮情緒是心理免疫的信號。當我們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時,我們會接收到各種信息,這些信息會轉為成我們能理解的概念。倘若這些概念與我們大腦中原本儲存的概念不相同甚至相悖,便會被我們大腦識別並當做是&34;,大腦便會啟動心理免疫系統並產生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