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識別早解決幼兒心理問題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案例1:小班的奇奇,喜歡獨自活動,基本不與人交流;只會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喝水、廁所);上課喜歡在教室四處遊走,時不時地尖叫、說話、大笑……

案例2:中班的華華,雖能聽懂老師的指令但不願執行;時常把水杯、鞋子、書包等物品扔掉或藏起來;區域活動時每次都只到美工區畫畫……

    案例3:大班的傑傑,喝水穿衣如廁還需老師提醒;集體晨談時則愛跑離座位,遇到感興趣的問題會舉手回答,但總是答非所問;常常對老師的指令置若罔聞,在班上幾乎沒有朋友……

以上幾個幼兒都是我在做幼兒心理輔導工作中遇到的,他們的行為與正常幼兒差別較大,一眼就能識別出來。他們表面看起來是行為異常,但歸根結底是心理發展遇到了問題。

隨著時代與環境變化,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日益低齡化,且比例在上升。目前,幼兒園中常見的幼兒心理問題主要有害羞孤僻、自卑膽小、暴躁多動、焦慮不安等。如案例1中的奇奇為孤獨症(又稱自閉症)邊緣水平,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其他人完全不感興趣;案例2中的華華表現出不服從及破壞行為,其內心則是極度缺乏價值感,希望被關注;而案例3中的傑傑則是因為極度自卑而產生孤僻,甚至自暴自棄。

1 幼兒心理問題從哪兒來

為什麼兒童心理問題頻發呢?工作的這些年,據我觀察,至少有以下三重原因:

一是社會物質環境的變化。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懷孕婦女在飲食、空氣品質、輻射量、工作壓力與情緒方面,都面臨嚴峻的考驗。這些因素通過孕期胎兒與母體的連接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及心理健康。

二是家庭因素,這也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當前,留守兒童與雙職工家庭的情感依戀薄弱、祖輩家長的教養觀念與當今時代的差距、父母的補償心理帶來的放任教育、對獨生子女的過度溺愛、高離婚率背景下的單親家庭環境,都使幼兒心理變得更為脆弱。

三是幼兒園因素。目前,幼兒教師質量參差不齊,在專業素質上,幼師普遍對幼兒心理教育缺乏科學系統的認識與正確的引導方法,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幼兒心理問題的症狀。

2 幼兒心理問題如何識別

由於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其童年經歷、挫折、創傷若沒有得到解決,對其成人後的人格及心理健康都會產生影響。因而,在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要解決幼兒心理問題,第一步是識別問題。那麼,如何識別呢?

首先是對幼兒細緻地觀察。一是觀察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自理能力、運動技能等)發展情況及相關行為表現是否與同齡幼兒有明顯差距。二是觀察幼兒獨自玩耍時的狀態,是專心致志,還是三心二意?三是觀察幼兒與他人相處時的狀態,是合作的還是孤獨的?

其次是藉助相關幼兒心理學書籍,並利用相關兒童心理測試量表作為初步判斷依據。幼兒心理學的相關書籍中有各種常見的幼兒心理問題的症狀及量表。父母和教師基於對幼兒日常生活的觀察,填寫相關測評量表,可以用來甄別和判斷幼兒心理問題的類型。比如,如今自閉症幼兒比例有明顯上升趨勢,當發現幼兒孤僻時,也許會懷疑其有自閉傾向。那麼,就可以在觀察的基礎上,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自閉症幼兒的核心症狀,如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狹隘和刻板重複行為等,這時,可再用自閉症量表進行測試,從而做出判斷。

最後可藉助專家的經驗,如請教經驗豐富的教師或心理諮詢師,甚至可以向醫院的兒童心理行為專家尋求支持。

3 怎樣緩解幼兒心理問題

第一,尋求家長的緊密合作。解決幼兒的心理問題,尋求家長的幫助極為重要。一方面,教師要向家長如實反饋幼兒在園情況;另一方面,教師還需通過家長了解幼兒的成長經歷、家庭氛圍、教養與溝通方式等一切與幼兒心理發展有關的因素,並在這些問題中找到造成幼兒心理問題的原因。

如案例2中的華華很聰明,卻不斷做出破壞行為。通過了解後發現,身為小學教師的媽媽對華華非常嚴格,要求華華對她絕對服從。如她認為某首歌好聽,就逼華華聽;當華華把水杯扔掉、把書包藏起來時,媽媽就會說:「你身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爸爸媽媽借給你的,所以你要愛護它們。」

通過家園溝通,我們發現華華的逆反背後是一個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意識與自尊發展受阻的心靈。因而,我們首先要求華華媽媽改變原有教養態度,支持華華自己選擇玩具、生活及學習用品等,並明確「物權」,讓其找回自我意識與歸屬感。其次,由於華華每次區域活動都只在美工區畫畫,因而我們一方面有意識地引導他嘗試其他區域活動,同時也通過觀察華華的繪畫內容、風格等元素,進一步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及時化解內心的衝突和危機。經過努力,華華終於重新體驗到了安全感、尊嚴感與價值感。

第二,以幼兒優勢引領幼兒發展。一般來說,解決幼兒的心理問題,需要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而找到幼兒的優勢所在,就可以幫助其逐步建立自信,從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如案例3中的傑傑,父母認為他在園故意搗蛋,同伴則認為他淘氣。傑傑感受到的多是冷落和失敗,他被深深的自卑籠罩,最後就變成了逃避。了解到傑傑的行為是因為自卑、焦慮後,我意識到他最需要的是重建自信,其次是自尊及朋友。

仔細觀察後,我發現傑傑身上有不少優點,比如他喜歡看書、汽車。於是,我建議家長利用傑傑的興趣,與鄰居、同學等約伴在離園後及周末一起閱讀、玩耍,逐步建立小小朋友圈。同時,當教師或家長發現傑傑有值得鼓勵的行為時,就毫不吝嗇地表揚,以強化他的積極行為。而當傑傑在課堂上答非所問時,教師也會小心愛護他的自尊。一個多月後,傑傑有了一起玩的朋友,搗蛋行為也減少了。

第三,建立個人檔案,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每個有心理問題的幼兒,原因及表現都不相同,需要指導和幹預的方法也不同。因而,要建立個人檔案,詳細記錄影響該幼兒心理健康的因素、在園及在家的已有行為水平,同時,針對該幼兒的核心心理問題,制定與實施個別化教育方案,並定期進行效果評估與改進。

如案例1中的奇奇處於自閉邊緣水平,在個人檔案中,我們設置的長期目標是使其社會行為和社交能力趕上同齡幼兒,其當下需要發展的(短期目標)是語言能力、安坐能力、認知能力與社交興趣。在幼兒園,我們安排一名教師特別關注奇奇,在上課時提醒其安坐,有意識地引導其參與課堂(如晨談時請他圈畫日期,請他幫忙分發美術本給小朋友等)。在戶外及區域活動時引導他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在家裡,父母通過親子閱讀與日常訓練有意識地提升奇奇的語言及聽指令能力。每周、每月、每學期,家園共同對實施情況總結與反思,從而調動更多資源幫助奇奇。

第四,系統設計園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雖然許多人已經意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國內專門為學前幼兒設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少之又少。大部分幼兒園尚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意識,個別開展的也停留在較淺的層面。如有的幼兒園會通過表情圖片讓幼兒辨認各種情緒,有的園通過繪本故事向幼兒介紹不同的情緒及表現等。

以上做法都能幫助幼兒增加對情緒的認識,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幼兒更需要的是方法。他們需要學會表達內心、處理情緒,他們需要學習建立並修復人際關係,他們更需要學會建立起自我認同感與自我價值感。

因此,要真正做好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園所的課程體系,需要研發系統的、著眼於未來的、貼近教師與幼兒實際的、能夠落實到一日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幼教集團第十五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8年09月30日第4版 

相關焦點

  • 如何定義幼兒心理健康問題?
    幼兒心理健康諮詢(ECMHC)正在成為一種基於證據的幹預措施,以支持幼兒的社會/情感發展並應對具有挑戰性的行為。在過去的十年中,以下研究和實踐指導的定義已初具規模:在具有精神衛生專業知識的專業顧問與一名或多名護理人員(通常是早期護理和教育提供者和/或家庭成員)之間的協作關係內實施的問題解決和能力建設幹預措施。幼兒期心理健康諮詢旨在增強員工,家庭,計劃和系統的能力(提高能力),以預防,識別,治療和減少從出生到6歲的兒童及其家庭中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
  • 藍天幼兒園開展幼兒心理健康輔導教育系列活動
    為積極響應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特殊的時光,不一樣的陪伴」主題活動,5月26日,藍天幼兒園開展了幼兒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家園共育系列活動。一是制定幼兒應急心理幹預工作方案,成立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心理健康輔導領導小組,部署安排幼兒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二是組織全體教師觀看 「開學季,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教育片;三是利用多種通訊渠道進行線上家長會,線上家訪,全面了解幼兒思想狀態和心理狀況;四是開通園長信箱和教師愛心連線,傾聽家長的困惑,切實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家長的問題。
  • 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副院長李麗受邀參加此次培訓會,24日下午在培訓會做了以《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為主題的講座。講座現場,鄭州市九院心理醫院副院長李麗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心理學研究對象;心理與健康的關係;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如何預防;常見的心理誤區。
  • 巧問教育發布幼小銜接系列教材,解決幼升小學習斷層問題
    巧問教育發布幼小銜接系列教材,解決幼升小學習斷層問題 作者:燻燻 發布時間:
  •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婚育質量,獨生子女的自我觀念、父母的厚望、學習和升學壓力,以及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都在有形和無形的影響著幼兒的心理健康。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是幼兒教育追求的終極目標,也是時代賦予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務,從出生到6歲是人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因此,幼兒心理發展與教育健康問題是整個世界所關注的焦點,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變革。
  • 貝德幼兒心理輔導
    兒童、青少年的叛逆、憂鬱、自殺率逐年增加,就是因為幼兒時期的這些問題沒有好好的處理,因為身為家長的您不知道原因是什麼,覺得無奈、無力、焦慮、擔心.怎麼辦?得過芬蘭HunDrED 教育機構及臺灣溫世仁基金會教育創新大獎提名的貝德幼兒全人教育輔導中心的幼兒心理輔導師要展開為您解難除惑的服務了!!!
  • 幼兒心理:寶寶上幼兒園後要儘早進行心理訓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兒童心理>幼兒心理>正文幼兒心理:寶寶上幼兒園後要儘早進行心理訓練 2012-03-27 17:2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掌摑幼兒不等於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可忽視
    他們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傷害完全不知所措,很多孩子會因此而遭受自我懷疑、自我牴觸的消極心態影響,從此走向不健康的心理發展路線。自我傷害、失去自信、孤僻懦弱等心理亞健康已經越來越影響幼兒、少兒們的生活。作為家長也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一旦發現孩子出現了情緒波動,一定要溫柔、仔細地詢問孩子是否近期遭受到了什麼不公待遇或者傷害,以便及時地發現不良苗頭防患於未然。首先,平時父母一定要多方面的關注、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 心理問題帶來的一片糟糕,如果早一點真誠面對,完全可以獲得解決
    心理問題帶來的一片糟糕,如果早一點真誠面對,完全可以獲得解決文,王彥輝心理問題可以給生活帶來哪些麻煩,看到頭條上朋友的提問,感覺一下子無從談起,因為心理問題有大有小,大大小小給生活帶來的麻煩太多了,用一片糟糕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下面我們就從個人和家庭兩個方面來說明,並談談解決的辦法。
  • 巧用生活區提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
    結果發現,部分小班幼兒表現出飲食習慣差(挑食、用手抓飯、等成人餵飯等)、衛生習慣差(早晚不刷牙、隨意將髒東西放入口中等)以及自理能力弱等現象。創設真實的生活區環境結合我園實際情況,我們通過巧用生活區,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 卓越巧問教育第三屆全國幼兒專注力大挑戰在即,把專注力玩出來!
    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家長,可能有千百個答案。有的人覺得,孩子能在喜歡的事情上專注,就算專注力好;有的人覺得,孩子能坐下來認真看書,就算專注力好;而有的人則覺得,當你給到孩子任務,他能專心致志地完成,才算專注力好。實際上,專注力的問題,不但困擾著家長,也困擾著我們。
  • 「幼兒自我中心言語」心理現象分析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自我中心言語」心理現象分析 分頁標題#e#   1.幼兒前額葉的發展   前額葉(prefrontalcortex
  • 幼師如何引導幼兒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
    在幼兒園裡,類似的告狀聲常常不絕於耳,幼兒之間大大小小的矛盾與糾紛(摩擦)接連不斷,經常有孩子淚眼汪汪地跑到老師面前尋求幫助。可是經過了解,無非是幼兒之間玩耍時一些輕輕的碰撞和一些隨意的比劃而已,很多淚眼汪汪的孩子只不過是看到旁邊的幼兒對自己用手比劃或者被輕輕地碰了一下就委屈有加,真正意義上的毆打其實很少。特別是小班幼兒,這種情況就更多。
  • 學齡前幼兒3大健康問題:"小胖墩"10個幼兒有1個(圖)
    深圳市婦幼保健醫院近兩年對深圳市學齡前兒童所做的健康體檢調查統計顯示,肥胖、貧血和心理行為問題是深圳市學齡前幼兒三大主要健康問題,近10個幼兒就有1個「小胖墩」,且幼兒肥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而孩子存在發育、心理行為問題也會對家長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需引起各方重視。
  • 幼兒童話欣賞心理特點初探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童話欣賞心理特點初探   導讀:童話作為最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一直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
  • 新生入園,這10個問題,幼兒老師一定要會解決
    1.新入園的幼兒,睡午覺時,喜歡讓老師陪著怎麼辦?(1)這是幼兒對環境的陌生、恐懼心理導致,老師儘量滿足幼兒。(2)待到幼兒對環境完全適應了,教師逐步地退出來。6.幼兒孩子平時話挺多,一旦讓他回答問題,或者是犯了錯誤
  • 幼兒睡眠101:時間表、問題及解決方案
    常見幼兒睡眠問題的解決方案?一、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需要多少睡眠?簡單的回答是:比你想像的還要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更少的睡眠,但所有蹣跚學步的孩子仍然需要小睡。事實上,有些孩子可能需要小睡到5歲。也就是說,幼兒的睡眠確實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鞏固。
  • 繪畫治療來解決心理問題,早已不算什麼新鮮事
    本來心理學方面的東西對一般人來說就覺得挺玄乎,更別說什麼繪畫治療來解決心理問題了。儘管如此,繪畫治療的確是存在的,而且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並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繪畫治療開始主要是針對兒童的心理問題,逐漸發現它可以適用於不同年齡的群體,還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實施。
  • USB無法識別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還有一些我們家庭中不是特別經常用到的,比如掃描儀、印表機等等,USB設備的廣泛應用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也會因為它的廣泛採用而出現一些不知名的問題,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USB設備無法識別」。經常會出現昨天插電腦還好好的,今天插就認不出來了,讓人干著急沒有任何辦法。針對這個常見問題,接下來筆者為您一一解答。
  • 家長鬚知,幼兒時期的觸覺發育情況,會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政府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加重的趨勢,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納入公共衛生問題,正在引起政府、學術界以及社會的關注。兒童心理困擾概況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每五個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正遭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