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即將來臨。迎接新年的中國人要隆重度過舊歲的最後一天「除夕」,一家團圓,同吃年夜飯,守歲祈福。然而,除夕當天應不應當放假,曾是個引起廣泛爭論的話題。而事實上,除夕也確實經歷過進出春節假期表的反覆。
1
春節假期初一起算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一歲之始,農曆以近立春之月朔即正月初一起算,亦稱元旦。為了與國際曆法一致,1911年辛亥革命後公曆1月1日被稱為元旦,作為新年;農曆元旦(正月初一)則改稱為春節。
上世紀50年代,春節期間以勤勞動、搞生產為榮,但也實行了不太固定的假期,一般是正月初一到初三。據1959年2月8日的《北京農民報》報導,這一年春節放了5天假,從除夕一直放到初四。(1959年2月8日《北京農民報》5版,《春節好》)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特殊時代原因,國務院作出「春節不放假」的決定。據《北京日報》1967年2月1日報導,國務院正式向全國各地發出了「一九六七年春節不放假」的通知。
▲1975年初一凌晨,二十七路車隊職工進行車輛整潔檢查工作,保證春節期間安全運行。胡敦志/攝
直到1979年1月,《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封題為《春節為什麼不放假》的讀者來信,引起全國很多人響應,春節放假制度才於1980年正式回歸。
▲1982年除夕,朝陽區老社員張振岐和家人在一起包餃子。 李晞/攝
1983年2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在《北京日報》上發布了一則《關於春節放假的通知》。「一九八三年春節,按規定是二月十三、十四、十五日(陰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三天。因十三日是星期日,十六日補假一天,十七日(星期四)起照常上班。」從這則通知可以看出,當時除夕並未在假期列表中,而假期碰上正常休息日,也有補假的規定。
▲1983年2月3日,《北京日報》2版
因為這種偶爾借休息日連續休假的緣故,本不在法定放假日的除夕也誤打誤撞放過假。1995年春節,除夕正逢星期一。出於便民的考慮,北京市決定將除夕調休放假,初一至初三為法定放假,初四調休一天,再加上新工時休息日(每周44小時工作制)星期六也放假,最終這一年的春節假期足足休了6天。(1994年12月27日《北京日報》1版,《春節放假通知》)
2
2008年除夕正式入假
儘管通過調休,春節假期可以相對完整,但中國人最看重的除夕仍被排除在法定假日之外。社會上關於「除夕入假」的呼聲越來越高。
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兩位政協委員提出提前一天放假的建議,讓春節放假從除夕開始。他們認為,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親情」和「家庭友愛」的重要載體,春節更應享受「特殊待遇」。(2005年3月10日《北京日報》3版,《但願春節放假從除夕開始》)
▲2005年3月10日,《北京日報》3版
2007年11月9日,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開展民意調查。調整方案的擬訂原則之一是,法定節假日安排要「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主要內容有三點: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由10天增加到11天;二是對國家法定節假日時間安排進行調整,其中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曆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三是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對於這次民意調查,群眾的回應迫切而熱烈。據統計,自11月9日方案公布至11月15日民意調查結束,通過5家網站,約有155萬網民參與調查。(2007年11月10日《北京日報》2版,《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網上徵求意見》)
▲2007年11月10日,《北京日報》2版
從投票結果看,超過八成的網民支持將春節放假時間提前到除夕。網民「狗尾巴草葉子」說:節假日早就應改了,如果我們自己都忘記傳統節日的意義,那我們這個民族就好像沒有了過去。但也有一些網民表達了反對意見和擔憂情緒。網民「小胖俠」說:春節從除夕開始放假,實際上縮短放假天數一天。因為當時不少單位在除夕當天實際已經放假,除夕成了法定節假日,總放假時間仍是3天似乎並不划算。(2007年11月13日《北京日報》2版,《八成網民支持假日調整方案》)
2007年12月16日,修改後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公布。其中規定,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調整為從農曆除夕開始計假。同時,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2007年12月17日《北京日報》1版,《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後公布》)
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在節假日調整這個問題上,要尊重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意見。針對「增加春節法定放假天數」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認為,目前春節放假3天是合適的,至於一些單位在除夕自行安排放假,並不能代表政府的規定。(2007年12月17日《北京日報》2版,《節假日調整尊重大多數人意見》)
▲2007年12月17日,《北京日報》2版
2008年,除夕堂堂正正登上了春節法定假期表。由於調休因素,這一年的春節假期從2月6日一直放到2月12日(除夕至正月初六),共有7天。
3
連上七天班引不滿
從2008年到2013年,「除夕、初一、初二」放假實施了6年。但放假前後挪借雙休日的做法,導致節前或節後連上七天班,頗令人感到疲憊。對於「湊」長假的做法,人們很有意見。
2013年10月10日,全國假日辦在多家網站發布「關於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的調查問卷」。截至10日21時,近八成受訪者對現行放假安排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調借」雙休日,分給長假的做法,使得平時的休息日支離破碎,工作日凌亂無章。(2013年10月11日《北京日報》9版,《近八成受訪者對現行放假安排不滿意》)
▲2013年10月11日,《北京日報》9版
在全國假日辦公開徵求意見之後,「2014年放假怎麼個放法」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2013年12月,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終於出臺,明確春節、國慶將放假7天。而方案中最大的變化莫過於,過去為了拼湊7天假而需要連續上班七天的情況將不再出現,借用雙休日的方式改為分別向鄰近兩周各借一天。(2013年12月12日《北京日報》5版,《明年放假不再「連上七天班」》)
▲2013年12月12日,《北京日報》5版
4
除夕被假日表「除名」
2014年放假安排對春節假期的起始時間也作出了調整。從2008年執行的「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時間,修改為「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因此,2014年春節假期又「開除」了除夕。春節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曆除夕至正月初二恢復為正月初一至初三。(2013年12月12日《北京日報》1版,《春節放假起始日恢復為正月初一》)
▲2013年12月12日,《北京日報》1版
除夕到底該不該休假?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餘輝認為,「2014年的年三十沒有放假,這不符合民俗,即便上班大家的效率也明顯不高,我建議大年三十還是恢復放假,並保持不變。」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馮驥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他的提案之一就是建議恢復除夕放假。他認為,中國人過年過的都是「三十兒」,理應放假。
2014年的春節放假安排被不少老百姓吐槽為「把除夕趕出節假日界」。「還是希望除夕能放假!」在朝陽區一家銷售公司上班的柳成棟老家在河北邢臺,由於正月初一才放假,他為了能夠除夕回家過年,只能攢著年假在春節前使用。
對此,贊成假期安排的一方認為,除夕即使不算假日,當天很多單位和公司也不上班,相當於成了隱形假期。北京旅遊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告訴《北京日報》記者,除夕不放假確實讓部分企業釋放出了隱性福利,「除夕時,往往有企業僅需要上半天班,或者乾脆給職工放假,對於職工來說,假期等於多出來半天或一天。」
事實也如此,2014年春節,一些公司為方便員工過年回家,選擇提前放假或「超額放假」。中關村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年公司提前兩天放假,一共休息9天,「明年春節如果除夕不休息,也打算這麼辦。」(2014年12月8日《北京日報》6版,《7成網友盼除夕放假》)
▲2014年12月8日,《北京日報》6版
5
一年後除夕即以調休形式回歸
社會大眾對於除夕有根深蒂固的情結,這也促成了除夕假日以另一種形式回歸。
2015年春節放假安排以工作日與休息日調休的方式,保障老百姓可以從除夕至初六一口氣歇7天。(2015年1月16日《北京日報》1版,《關於2015年春節放假安排的通知》)
▲2015年1月16日,《北京日報》1版
看到新的春節假期安排計劃,老百姓高興,正在集訓的女排姑娘們也高興。2015年春節期間女排姑娘們獲得了3天寶貴假期,中國隊主教練郎平說,春節放3天假也讓大家稍微休息一下,「回家吃個年夜飯,過個除夕夜,就差不多了。」(2015年2月12日《北京日報》16版,《女排姑娘春節放假樂開懷》)
▲2015年2月12日,《北京日報》16版
至今,雖然除夕仍未被重新納入法定假日,但一直以調休或正逢休息日的形式實際存在於春節假期中。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新華社
(汪丹)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