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的聚集地
文字 | Wilson
編輯 | Jame
圖片 | Tumblr
最近,我們收到一篇讀者的文章,來自一名讀研的師兄。
他說:我被論文折磨得不成樣了。
說實話,當時我的反應是,寫論文而已,用不用那麼誇張。直到我讀完他的文字,才意識到原來一個研究生的生活或許比我想像的難熬許多。
這也許也是你也不能想像的吧。
【正文】
我想談一談我和論文的恩怨情仇。
不過,首先你得允許我先去刷個牙,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說人話了。可能還要洗把臉,否則實在不忍直視。一直過著隱居避世的生活,請別介意我蓬頭垢面的邋遢模樣。
這麼說吧。在你們過著風景那邊獨好的美妙生活時,有一群論文狗還身陷水深火熱中。
這並不誇張,如果你認識幾個在讀第一年的研究僧,你就會明白此言非虛。
這個暑假,我被四篇論文緊緊綁架,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亞歷山大,透不過氣來。
每當想到還有那麼多論文盤踞在我的生活裡,就免不了長籲短嘆。
於是我每天神經緊繃地查資料,做筆記,尤其是寫論文的那段日子,夙興夜寐,深居簡出,幾乎沒見過太陽。
有時候太過投入,忘記吃飯,過後才胡亂叫個外賣,或者吃泡麵維持殘軀,唯恐思路一被打斷就洩了真氣,再也寫不下去。偶爾到飯堂味同嚼蠟地湊合吃一頓,一路上眉頭緊鎖,臨走時差點把手機扔進了剩菜桶。
有時在路上,迎面走來某個人向自己打招呼,卻死活想不起來那是誰。
還有人邀請我打桌球,或是到別的地方爽一把,我第一反應就是:論文都沒寫完,爽個毛線啊。
每當有飯局,有活動,有聚會,我都毫不猶豫地拒絕。因為還有論文沒寫完,哪裡有心情做別的事。
就這樣,我被論文徹底俘虜,淪為一隻無趣的論文狗,還有大部分人眼中的書呆子。
有一次,一位老朋友打電話過來找我傾訴,語氣非常沮喪,他說:路考又考砸了,感覺不能再愛了…
我當時很不屑:路考算什麼,一次不行考兩次唄,再接再厲。
他說:你不明白,再考要等大半年,這段時間,唉,太難熬了。
我還是很不屑:有什麼難熬的,路考沒考過,生活就不能繼續了嗎?
說完這番話,我自己都臉紅了。這一通電話最後不歡而散。
還有一個晚上,我和女朋友(也是資深研究尼),飯後在操場散步,本來氣氛浪漫有情調,誰料到她突然來一句:
親愛的,我已經寫完一篇論文了,你要加把勁哦。
那時我整個人像被抽了一下。那一刻我幡然醒悟,原來,即使我在花前月下貪歡,論文還是會像一位盡忠職守的獄卒,隨時會把我扣押起來,扔回那個黑牢房。
我心想,我的生活不能再這樣暗淡被動下去。也正是那個時候,我決定找一份實習,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項內容,以抵禦內心被論文徹底佔據。
很幸運,我找到一份符合興趣,又頗能實現價值的實習。白天在公司上班,不用擔心一閒下來就被論文逮捕。除了論文,我還可以名正言順地做做別的事,見見別的人,聽聽別的故事。
我終於跳出了原來那個以論文為中心的圈。
以前,我總是把論文視為阻礙我有所作為的絆腳石,總是想著快點寫完它,快點結束它,這樣就可以有時間做別的有意義的事,就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我總是安慰自己,寫完論文就可以大展雄圖了。
但是我發現,生活遠沒有那麼簡單。事情總是扎堆出現的,你很難集中精力逐個地擊破。更多時候,我們要設法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情,但不幸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單核的,事情一多就手忙腳亂,焦頭爛額。
有個師姐跟我說,她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可以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其實我也是的,我真想清心寡欲、全情投入地去寫論文。
但我必須提醒自己,論文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因為它的存在和未完成,損害了全部的生活。
更何況,我並沒有從事學術研究的追求。我只是喜歡這個專業,而並不十分喜歡研究它。
我知道我只是把它當成技能或工具,沒有必要為了它鞠躬盡瘁,耗費所有時間,放棄其他生活選項。
學術這個東西,不甘寂寞的人是做不來的。事實上,遁入空門的人最適合搞學術。
不過,我也不認同那些全心全意只搞學術的學霸。比如王嶽川《目擊道存》裡就寫到一位為了寫畢業論文嘔心瀝血,最後英年早逝的博士。我覺得他辜負了自己的身體,生活,以及珍重他的人。
我坦然承認自己不甘寂寞,容易分心的性格缺陷,我就是學不會無欲無求,學不會心無旁騖,我甚至很怕被社會拋棄。畢竟內心還達不到那樣堅定不移的境界,我承認自己的脆弱。
現在,我的心態變得平和了許多。
白天到公司實習,下班一個人吃晚飯,隨便走走,再回到公司寫論文。大概寫兩個小時吧,有時寫出一兩千字,有時一個字也憋不出。但是沒關係,不急。
晚上坐9點半的地鐵回學校,洗完澡後,我會約女朋友出來散步聊天。說說笑笑的,一天就這樣簡單地過去了。
我承認,我始終不喜歡論文,我一直想早日消滅它。但是立即消滅它是很難的,而把它留在身邊其實更有益,我似乎已經學會了跟論文和平共處。
生活本來就不可能完美無瑕,我覺得應該學會跟一些麻煩的東西風雨同舟。
我們又遲推了,晚安
歡迎在評論調戲編輯以及關注我們的微博
「我要WhatYou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