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問題 為何大陸臺灣遊戲譯名差距如此之大

2020-12-15 3DMGAME

大陸和臺灣的遊戲譯名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之前我們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譯名對比,從玩家的反應來看,大陸的譯名無疑更有深度。而就在不久前,一幅《變形金剛4》的譯名對比截圖再次引發了大陸、臺灣、香港三地影迷關於影片翻譯的討論。

「大陸的翻譯很瞎,把帥氣的變形金剛變俗氣了」——但其實很難說哪個翻譯得更奇妙

實際上,兩岸三地人民相愛相殺,在電影翻譯上相互吐槽此前也經常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點,時光網還曾經做過數期對比專題。

類似的翻譯差異在遊戲領域中同樣不鮮見。《獵天使魔女》臺譯《魔兵驚天錄》,《生化危機》臺譯《惡靈古堡》,《使命召喚》臺譯《決勝時刻》,而臺灣的《最後一戰》(Halo)已經快要打第五戰了。在大陸玩家嘲諷臺灣譯名過度闡釋時,或許臺灣玩家也嫌棄大陸譯名不夠有氣勢。如今這種差異已經延伸到了移動遊戲領域。

《生化危機》臺譯《惡靈古堡》

一些有趣的翻譯差異

近期備受關注的FPS大作《現代戰爭5》的副標題「Blackout」在軍事中為燈火管制之意,發行商Gameloft卻在大陸和臺灣分別以「眩暈 風暴」和「黑影籠罩」為名上架,仔細品味似乎都與「燈火管制」有一些關係,但又各自有一些不同方向的發揮。為同一款遊戲在兩岸起不同的中文譯名似乎是 Gameloft的一種傳統,此前的《地牢獵手》《神偷奶爸:小黃人快跑》《狂野飆車》系列都是先例。

一些遊戲尚未上架,或以英文名稱上架,但在媒體間,依然有一個習慣的中文譯名。在大陸,大部分媒體在大部分情況下將《Puzzle & Dragon》翻譯為《智龍迷城》,而臺灣影響力最大的遊戲媒體巴哈姆特則收錄了《龍族拼圖》,這個翻譯來自於遊戲的繁體版官網。分析起來,《智龍迷城》 和《龍族拼圖》都稱不上是很好的譯名,前者有堆砌元素硬拼湊之嫌,後者的「拼圖」則或許會對玩家理解遊戲類型產生誤導。

然而,這款遊戲原標題語義蒼白,並不適合直譯,同時遊戲也並沒有複雜的故事背景,意譯同樣面臨缺少足夠意涵的窘境。

在短平快的休閒遊戲佔據主流的情況下,移動遊戲中擁有深刻故事背景的作品確實是少數,大部分的遊戲會又一個直白且言簡意賅的名字。《Clash of Clans》概括了整個遊戲的內容,大陸也直譯為《部落衝突》,但是臺灣媒體則似乎希望為它加入一些浪漫色彩,演化成了《部落日記》。

然而即使是直譯,也需要講究閱讀的節奏。臺灣將《Angry Birds》翻譯為《憤怒鳥》堪稱負面案例。「Angry Birds」這兩個單詞都有數種翻譯和排列組合的方式,翻譯成兩個單音節詞或兩個雙音節詞都很容易,無論是「怒鳥」還是「憤怒小鳥」都比「憤怒鳥」更順 口,而大陸的《憤怒的小鳥》則在此基礎上還照顧到了與英文原名音節上的一致性。

按照漢語語言習慣,四個字的標題會有較強的韻律感,更易於閱讀和記憶。所以一些直譯後本為兩個字的標題也在被補充成了四字標題,而且就像《部落日 記》一樣,也根據遊戲特徵進行了意譯的完善。如大陸將《Hearthstone》翻譯為《爐石傳說》,強調了遊戲的奇幻色彩,顯得頗為浪漫,而臺灣則更熱 愛熱血戰鬥,將其翻譯為《爐石戰記》。

《爐石傳說》「納克薩瑪斯的詛咒」在兩地App Store上的不同譯名

實際上,大部分的直譯都只在個別字詞上有所區別,畢竟大多數遊戲的內涵並沒有給翻譯者太多發揮空間。但這些細微的差異仍有高下之分。如《Ninja Up!》臺譯《彈跳忍者》,顯得刻板和生硬,明顯不如大陸《忍者跳跳跳》來得可愛靈動。

當涉及到意譯時,一些譯名就顯示出了兩岸更多的文化差異。《割繩子》的臺灣譯名是《我的蛙蛙哪有那麼愛吃糖》,來自於風靡日本的輕小說《我的妹妹哪 有那麼可愛》。這個反義疑問句表達的意思與遊戲內容相符,但不免顯得過度演繹了。更重要的是,由於歷史原因,日本文化在臺灣文化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臺灣 對於日本文化的接受程度也更高,所以才會出現這樣腦洞大開的譯名。

一般來說,大陸傾向於直譯,臺灣傾向於意譯,但也有例外。新遊戲《Hercules》在臺灣直譯為《海克力士》,而似乎是擔心大陸玩家對這位解救了 普羅米修斯的希臘英雄不夠熟悉,它的大陸譯名在「赫拉克勒斯」之前加上了「宙斯之子」,甚至在App Store的首頁推薦上也只寫了「宙斯之子」。

相關焦點

  • 港臺譯名大陸譯名的差距?神鬼師奶總出現,生活大爆炸讓宅男尷尬
    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引入其他的影視作品,因為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所以在電影電視劇引進的時候,譯名就成為了很大的重點,而港臺電影電視的風格和大陸的風格大相逕庭,很多電影電視的翻譯都差別很大。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臺灣譯名刺激1995。
  • 這可太有趣了,盤點大陸和臺灣遊戲譯名的差異
    但是漢語博大精深,隨著翻譯者個人喜好,能力和受教育背景的不同,譯名也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反差,而遊戲譯名更是如此。《生化危機》與《惡靈古堡》《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是當時史克威爾公司和和遊戲製作人坂口博信在極度困難下最終一搏的遊戲,原本他打算做完這款遊戲就改行,所以就叫做了「最後的幻想」,但沒想到該系列一炮走紅,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有時候直譯就能表達製作者和遊戲的內容,但是臺灣的一家知名雜誌社表示因為在一代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NPC,是外星人遺留下來的機械人,所以就翻成了"太空戰士"。
  • 細數遊戲的那些奇葩譯名,《荒野大鏢客》的臺灣譯名絕對是亮點
    有些時候,在國外的一些遊戲到了國內的時候,遊戲的名字就會出現大量的奇葩事情,尤其是一些小國開發的遊戲,由於他們的語言問題,遊戲在翻譯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國外遊戲的那些奇葩譯名,看看這些名字你都能猜到是哪款遊戲!
  • 盤點大陸與臺灣NBA球隊譯名的不同,有的相差太大,根本認不出來
    盤點大陸與臺灣NBA球隊譯名的不同,有的相差太大,根本認不出來 經常看NBA的朋友,對聯盟30支球隊的隊名肯定都非常熟悉
  • 汽車品牌譯名:大陸、香港、臺灣大比拼,哪種翻譯最好聽?
    今天咱就比較一下,同一汽車品牌,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哪種譯名翻譯的比較好一些呢?Volkswagen中國大陸:大眾中國臺灣:福斯中國香港:福士在德語中,「Volkswagen」有著人民Land Rover中國大陸:路虎中國香港:越野路華中國臺灣:荒原路華Land Rover,最初只是英國羅孚汽車的一個系列而已
  • 天雷滾滾腦洞大開 盤點臺灣那些雷人的遊戲譯名_遊俠網 Ali213.net
    臺灣遊戲執行製作人朱仲英(hamilton chu)在聽到臺版資料片譯名時,笑說這翻譯很有趣,但當被進一步追問他是否喜歡這名字時,他開玩笑說因為自己是弟弟,所以他不喜歡這名字。  而臺灣翻譯出在我們看來奇葩的遊戲譯名已不是第一次了。
  • 水深火熱的《臺灣人民翻譯各大遊戲名》盤點
    特給姆來盤點一下令人啼笑皆非的灣灣翻譯遊戲名稱CALL OF THE DUTY大陸譯名:使命召喚臺灣譯名:決勝時刻本人譯名:呼吸回血大陸譯名:孤島驚魂臺灣譯名:極地戰嚎本人譯名:遠哭大陸譯名這次沒有扣題,不過遊戲確實發生在孤島,也驚魂了,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譯名有些差強人意。
  • 大陸臺灣香港電影譯名差別太大
    最近幾部熱門國外電影,大陸、臺灣和香港的譯名安全不同。非常有趣。《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大陸的翻譯。可以說蠻有詩意。臺灣版的翻譯比較直白《梵谷·星夜之謎》,大家看到梵谷這個譯名是不是有點不適應?臺灣譯名比大陸的直白,通俗,叫《最黑暗的時刻》。
  • 對比了大陸和臺灣的遊戲名翻譯,看到最後一個保證讓你捧腹大笑
    對比了大陸和臺灣的遊戲名翻譯,看到最後一個保證讓你捧腹大笑 在未了解一款遊戲前,關於它的什麼會給你第一印象
  • 這些雷人遊戲譯名讓你一臉懵逼
    這裡要吐槽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兩個資料片!  Goblins vs Gnomes  大陸:地精大戰侏儒  臺灣:哥哥打地地  大陸的譯名參考了經典手遊,植物大戰殭屍的譯名。臺灣的譯名看似語音雙關實則中二,或許在灣灣人民看來,地精和侏儒是兄(ji)弟(lao)關係吧?
  • 遊戲譯名大盤點,這次臺譯版又亮了 遊戲葡萄
    作為一個曾經的英語專業學生,葡萄君在玩國外遊戲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留意其英文原名。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遊戲在進入中國時,其譯名按照翻譯方式來區分,大概可以分為直譯、意譯和臺譯三種。我們先不去糾結孰優孰劣,僅從譯法的邏輯上去看,會發現這些譯法創造出的譯名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 一定是我開遊戲的方式不對!國外經典遊戲譯名
    英文原名:Bayonetta  日文原名: ベヨネッタ  大陸譯名:獵天使魔女  港臺譯名:魔兵驚天錄  好吧,又一個神翻譯。。。
  • 同一部電影的大陸 臺灣 香港三地譯名對比 比比誰更貼切
    由於某些原因,內地,香港和臺灣分割開來,各自傳承了一套相對獨立的文化。在電影的譯名上,則顯示為三個不同版本的譯名。想在寥寥數字中抓住電影的神韻莫非易事,各顯神通之時也經常出現一些啼笑皆非或恰如其分的神譯名。
  • 大陸VS香港汽車譯名哪家強?
    香港的翻譯為「極品」,應是ACURA中「CU」的發音與「極」的粵語發音近似,而第一個「A」又是發輕音,於是有了如此「極品」翻譯!FIAT大陸:菲亞特香港:快意大陸顯然是音譯,跟阿爾法羅密歐類似,香港的快意也算是有創意,聽著讓人覺得風馳電掣之感,而菲亞特本身也是源自於義大利。
  • 臺灣晶片往事和大陸的「晶片之痛」
    文丨臺海問題時事評論員 嚴語隨著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晶片正在成為雙方博弈的「天王山之戰」。很多人都在追問:以大陸全球第一的工業製造能力,為何小小的晶片會成為我們的切膚之痛?兩岸同文同種,在晶片領域,為何臺灣可以成為全球遙遙領先的佼佼者?大陸有沒有可能彎道超車,縮小「芯」差距?臺灣晶片產業往事專注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成功。在晶片領域,臺灣就是如此。
  • 《變形金剛》引發兩岸三地電影中文譯名大PK
    變形金剛差「譯」》,引起兩岸三地關於外國譯名的討論。直譯好還是意譯好?擎天柱好還是柯博文好?貝克漢姆好還是貝克漢好?且看來自大陸、香港、臺灣三位影評人對本地譯名特色的觀察分析。   大陸   ● 直譯往往力不從心   ● 四字譯名走紅批片   你看過《懷疑》、《滑鐵盧的橋》、《偉大的瓦爾茨》、《隨機收穫》這幾部經典電影嗎?哪尼,你確定是經典?
  • 風動為何隱形車衣價格差距如此之大
    為何隱形車衣價格差距如此之大隱形車衣,也稱汽車漆面保護膜,英文全稱Paint Protective Film, 縮寫是PPF。同為保護車漆的隱形車衣,為何價格差距如此之大,是什麼原因導致。隱形車衣是由透明的聚氨酯彈性體+特殊功能塗層+膠水層所構成的,它具有一定的耐刮擦性、耐腐蝕性和自修復功能,可以很好的保護車漆不受損壞。
  • 對比了臺灣和大陸的電影譯名,美國人實在忍不住了!
    點藍字關注我們我們時常會發現,同一部外國電影,大陸與臺灣的翻譯名會不一樣。但最近,一部好萊塢電影的臺灣譯名,就讓在臺美國人實在忍不住,出來吐槽:臺灣太不會取電影名,中國還比較厲害!大陸譯名:《血戰鋼鋸嶺》
  • 外國電影譯名有心機 大陸香港臺灣各不同
    大陸 ● 直譯往往力不從心 ● 四字譯名走紅批片 你看過《懷疑》、《滑鐵盧的橋》、《偉大的瓦爾茨》、《隨機收穫》這幾部經典電影嗎?哪尼,你確定是經典?換一個問題,你看過《深閨疑雲Suspicion》、《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翠堤春曉The Great Waltz》和《鴛夢重溫Random Harvest》嗎?當然之前四部電影的名字有三部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一是想說明有時候直譯害死人,二是想說明我們曾經有過多麼美好的譯名,隨著時間推移,無論是臺灣、香港還是大陸,這些美麗的譯名都逐漸消失。
  • 兩岸三地電影譯名大比拼
    3.英文原名:A Walk in the Cloud大陸譯名:雲中漫步香港譯名:真愛的風採臺灣譯名:漫步在雲端個人評價:香港譯名又是很迷,臺灣譯名與大陸譯名很接近,但很明顯大陸譯名更詩意一些。7.英文原名:The King's Speech大陸譯名:國王的演講香港譯名:皇帝無話兒臺灣譯名:王者之聲:宣戰時刻個人評價:這次大陸譯者又選擇了直譯,臺灣翻譯則更具有史詩感,而香港翻譯麼,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某些邵氏電影。8.印度原名:Dangal大陸譯名:摔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