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譯名大盤點,這次臺譯版又亮了 遊戲葡萄

2021-02-20 遊戲葡萄

從整體上看,當前遊戲英文名的譯法有三種——直譯、意譯和臺譯。

作為一個曾經的英語專業學生,葡萄君在玩國外遊戲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留意其英文原名。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遊戲在進入中國時,其譯名按照翻譯方式來區分,大概可以分為直譯、意譯和臺譯三種。我們先不去糾結孰優孰劣,僅從譯法的邏輯上去看,會發現這些譯法創造出的譯名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直譯:越簡單爭議越大

有些直譯幾乎毫無爭議,比如《Plant vs Zombie》翻譯成「植物大戰殭屍」,《Clash of Clans》翻譯成「部落衝突」,充分發揮了直譯簡單直白的優勢,遊戲主題一目了然。也有些遊戲原名的直譯有不止一種版本,這些不同的譯名都有一定道理。當然需要指出的是直譯不等於機翻,《上古捲軸》被翻譯成「老頭滾動條」這樣經典的笑話並不在討論範圍內。

Halo:光環/光暈


微軟的《Halo》這一系列在國內可謂家喻戶曉,其譯名「光環」和「光暈」這兩個名字都被廣泛使用過。光環」和「光暈」都來自Halo這個單詞的直譯,初看之下似乎都可以採用,「光暈」的戲劇色彩似乎還更濃重一些。

但從維基百科給出的解釋可以看到,遊戲的背景設定,包含了「環帶」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光暈」這個看上去更「文藝」的譯法就沒有「光環」那麼貼切了。

同時國內曾出版過的官方中文小說也採用了「光環」的譯法。不過去年《士官長合集》發布之前,微軟在Xbox官網的標籤曾將其注為「光暈」,這種自擺烏龍的姿勢,有點讓人看不懂。

Half Life:半條命/半衰期


《Half Life》在大陸的譯名「半條命」一直以來都廣為流傳。從字面意思來看,Half Life,一半的生命——就是半條命,況且作為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這種譯法看上去也符合遊戲類型的風格,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可以查到Half Life的另一個義項為「半衰期」。其次,遊戲封面等處時常出現的Logo、類似漢字「入」的標誌為衰期常數,可見Valve官方原意是傾向於表達「半衰期」的概念的,遊戲中涉及到的物理等科學元素也在印證這一點。但半條命這個譯法已經深入人心,也就沒有太多玩家去糾結是不是真的貼合主題了,畢竟「半衰期」對於一些人來說還算是一個接受度不高的生澀詞彙。

The Last of Us:美國末日/最後生還者


在頑皮狗給《The Last of Us》的中文版定下「最後生還者」這個正式譯名前,國內的一些網站率先將其譯作了「美國末日」,主要原因是遊戲封面上的名字為全大寫的THE LAST OF US,而「美國末日」的譯法則是將US理解為了美國的縮寫。

但多數外媒在具體的報導以及官方發布的消息中,遊戲的英文原名都寫作「The Last of Us」,即「我們」而非「美國。」通常情況下,表示美國的「US」如果沒有縮寫符號,也會有「the」加在US前。所以遊戲原名最直接的字面意思應該是「我們中最後的成員」「我們中的生還者」這樣的概念,官方譯名「最後生還者」顯然沒有任何歧義。

而傾向於「美國末日」的一些玩家則認為,既然是末日的背景,故事也發生在美國(或是看上去類似美國的設定),那麼「美國末日」似乎更接地氣。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頑皮狗官方故意玩雙關,這也不失為一種有趣的理解方式。

意譯:遊戲主題你懂就好

說完了直譯的一些例子,我們再來看一些偏向意譯風格的譯法。由於對遊戲內容或主題有更深層次的解讀,意譯的遊戲譯名最後流傳下來的往往是最為人所熟知的,反倒不容易有其他版本的爭議。

Hay Day:卡通農場


作為Supercell的招牌經營遊戲,「卡通農場」與英文原名Hay Day可謂相去甚遠,Hay最常見的兩個義項是「乾草」和「快樂」,而Hay Day這個詞組在一些語境下則有類似「鼎盛時期」的含義。譯為卡通農場完全是依照遊戲內容而非字面含義,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在第一時間表明遊戲的玩法。

Need for Speed:極品飛車


相信很多人和葡萄君一樣,小時候玩過的第一款競速類遊戲都是《極品飛車》。而長大之後學了英語才發現,《極品飛車》的英文原名裡並沒有出現Car這個單詞,從「對速度的渴求」到「極品飛車」之間的思維跨度足見譯者的發揮對遊戲名傳播的影響。

Tomb Raider:古墓麗影


《Tomb Raider》中的Raider有侵入者、掠奪者的意思,在大陸的最早譯名其實是「盜墓者」,屬於貨真價實的直譯。而後來流傳下來的《古墓麗影》則可算是意譯的典型,考慮到遊戲女主角、身姿曼妙的蘿拉·克勞馥,「麗影」二字對遊戲核心內容的拿捏得確到位。

臺譯:別分析了,反正你也想不通

上述的直譯和意譯有相對固定的套路,直譯重點在遊戲的英文原名上,意譯更重視名稱與遊戲內涵的結合併加以演繹,這都有些許規律可循。而另外有些譯名的例子值得單獨提出來,它們有時腦洞大開、有時雷死人不償命,它們就是和我們隔海相望的臺灣譯法。

需要肯定的是,臺灣譯法的確有一些比較經典的例子,比如《暗黑破壞神》這一名稱就來自臺灣。但對於暴雪近年一些其他的遊戲,臺灣同胞的一部分翻譯就有點「世界真奇妙」的感覺了。《Starcraft》譯作「星海爭霸」和大陸的「星際爭霸」倒還各有千秋。但和大陸的「地精大戰侏儒」相比,「哥哥打地地」就在逗比的路上越走越遠了。(Goblin vs Gnome,前者在大陸譯作地精、在臺譯作哥布林,後者在大陸譯作侏儒、在臺譯作地精)


而把「風暴英雄」(Heroes of the Storm)譯作「暴雪英霸」,讓人很難不懷疑譯者的私心是吐槽暴雪的平衡性調整。(暴雪遊戲粉絲在討論平衡性時會用「imba」來形容過強的設定,imba與英霸為諧音)


事實上,港臺譯法與大陸的不同並不是新聞,此前在影視方面,「擎天柱」和「無敵鐵牛」的反差就曾在網上引起熱議。除了電影,遊戲領域亦有很多此類畫風差異巨大的對比。

對這些例子,葡萄君不作展開分析,只將一些知名遊戲名稱的大陸、臺灣譯法直接整理列入表格,其個中「風情」,交由讀者朋友自行評斷。

就如我們前文所說,很多時候,遊戲名稱的不同翻譯並不直接涉及正誤、優劣之分,畢竟名字的主要作用之一在於表達主題,這種情景下,不同的取捨自然是見仁見智的。不論是傾向於專注名字的直譯、更靠近主題的意譯,最終創造的譯名都有其道理。至於略顯另類的「臺譯」,就當做是文化背景不同所衍生出的一些有趣的差異吧。

相關焦點

  • 細說那些奇葩的港臺遊戲譯名《荒野大鏢客》的臺譯武俠感十足
    細說那些奇葩的港臺遊戲譯名《荒野大鏢客》的臺譯武俠感十足 今天給大家特意摘了幾個非常有特色的港臺遊戲譯名,基本上翻譯得一個賽一個的奇葩,一個比一個讓你猜不出是什麼玩意兒來,你能猜出幾個遊戲呢?
  • 老生常談問題 為何大陸臺灣遊戲譯名差距如此之大
    大陸和臺灣的遊戲譯名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之前我們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譯名對比,從玩家的反應來看,大陸的譯名無疑更有深度。而就在不久前,一幅《變形金剛4》的譯名對比截圖再次引發了大陸、臺灣、香港三地影迷關於影片翻譯的討論。
  • 超級「沙雕」的中文遊戲譯名,對不起,我忍不住笑出豬叫聲
    當國外的一些遊戲引進國內後,再經過漢化,免不了會出現許多非常「中二」的遊戲譯名,其中甚者,「沙雕」氣息更是掩蓋不住,下面咱就來盤點幾個十分中二且沙雕的遊戲譯名。 《看門狗》
  • 經典日漫各種譯名,這次我支持英文譯名
    這次的中譯就是是直接取了原版漢字,並將後面假名所代表漢字寫出,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粗暴了。小埋》這個譯名,還有臺譯版的《我家有個魚乾妹》,和香港翻譯版的《乾物妹》這些譯名。
  • 直譯or意譯 經典遊戲譯名大揭秘
    中國遊戲發展雖然有十年之久,但在國產遊戲仍然不給力的今天,引進國外遊戲依然佔據中國遊戲市場的大一部分份額。要了解一款遊戲,當然得先知道遊戲的名稱。每一款進入國內的遊戲都要經過以中國文化的洗禮,首先自然從譯名開始。
  • 你知道海王的臺灣譯名是什麼嗎?盤點那些搞笑的臺版翻譯
    近日隨著電影《海王》的熱映,許多人都喜歡上了這位強悍的海洋霸主,海王是DC漫畫中的人氣角色,海王的英文名為Aquaman,在內地的譯名為「海王」,但是在臺灣的譯名就有些搞笑了,譯為《水行俠》。其實在兩岸三地中,由於發行商的不同,再加上語言文化的些許差異,所以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譯名,而且很多譯名在我們看起來是如此搞笑。
  • 這可太有趣了,盤點大陸和臺灣遊戲譯名的差異
    但是漢語博大精深,隨著翻譯者個人喜好,能力和受教育背景的不同,譯名也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反差,而遊戲譯名更是如此。《生化危機》與《惡靈古堡》雖然Resident Evil直譯起來應該稱呼為「邪惡居民」,「寄生惡靈」,但結合遊戲劇情和日服官方譯名Biohazard,稱呼為《生化危機》顯然是更為貼近的。
  • 雷人的臺譯 看到第幾個你哭了
    可喜的是,這些疑慮都很快被消除了,因為人們聽說臺服的譯名叫做《爐石戰記:哥哥打地地》……雷人的臺譯,看到第幾個你哭了……臺灣翻譯並不是第一次雷到人了,遠的不說,剛剛測試不久的《風暴英雄》(Heroes of the Storm )在臺灣就被翻譯成《暴雪英霸》,和《哥哥打地地》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在臺灣譯做《陰屍路》,一個恐怖遊戲活生生被叫出了男科疾病的味道。
  • 同一部影視作品,陸港臺三種譯名,哪個更絕?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了,看看同一部影視作品,大陸、香港和臺灣的不同譯名,哪個更絕~ #肖申克的救贖 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港譯:《月黑高飛》 臺譯:《刺激1995》
  • 讓人笑掉大牙的遊戲譯名,十幾年被當笑話,任天堂一句話就解決
    對於很多外來作品,作品名稱作為作品的第一印象,翻譯一直是一個頗具挑戰的工作,翻譯的好就像直譯是"滑鐵盧橋"的《魂斷藍橋》一樣讓人眼前一亮,不過翻譯的不好就很尷尬,甚至會鬧出笑話,這在遊戲中也一樣。《獵天使魔女》作為一款畫面表現和劇本都非常優秀的動作類遊戲給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單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遊戲中角色的身份和遊戲本身奇幻的風格。不過《獵天使魔女》還有個叫《魔兵驚天錄》的譯名就很讓人撓頭了,不知道這個標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標準的零分標題。
  • 「最終幻想」曾被翻譯為「太空戰士」,這些讓人笑尿的臺灣譯名你...
    動漫遊戲影視作品中的奇葩臺灣譯名:「最終幻想」,臺譯「太空戰士」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最終幻想」系列了,原名「Final Fantasy」,直譯過來也就是「最終幻想」,結果臺譯整了個「太空戰士」。至於原因,知乎上有人解答過,說是當時翻譯的人覺得這款遊戲天上天下的打來打去,所以就叫太空戰士……當然現在也都是用最終幻想了。「中華一番!」
  • MC的譯名為什麼不叫 「礦石工藝」,遊戲漢譯問題,一直都是硬傷
    大家都知道,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有很多個名稱,國際版給的名字是叫做Minecraft,對於外國人們而言,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而對於國人玩家們來說,這款遊戲總是要有一個中文名字來當譯名的。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MC譯名的事情。首先我們說了,MC的原名叫做Minecraft,而目前敲定的中文名字叫做《我的世界》,但是如果按照英文直譯的話,這個世界來的有些莫名其妙,據我所知,craft這個單詞,是沒有世界這個意思的。
  • 這些動漫的臺版譯名已經超神,小時候我一定看了假動漫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一個動漫的不同版本譯名,有的是港版譯名,有的是臺版譯名。而官方使用一般都是大陸譯名。而在這些不同版本的譯名中,有很多讓人忍俊不禁的名字。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那些已經超神的譯名。魔卡少女櫻魔卡少女櫻的日語是カードキャプターさくら,大陸之前翻譯為百變小櫻魔術卡,簡稱百變小櫻,後官方統一了正式版是《魔卡少女櫻》。而香港的譯名為《百變小櫻Magic咭》,臺版譯名為《庫洛魔法使》。不看介紹,還真的不知道這是同一部動漫。
  • 遊戲譯名有多重要?臺服的遊戲名總會鬧笑話,暴雪國服翻譯逼格高
    不過,說起遊戲譯名,其實還鬧過不少笑話,其中特別是中國臺灣地區在翻譯遊戲名稱的時候,最喜歡腦洞大開,甚至會把遊戲名翻譯得不像本來的遊戲。比如《Mirror's Edge》這本身是一款跑酷遊戲,遊戲當中的場景地點大多也是在城市當中,所以的我們直接把這個遊戲名稱英譯成《鏡之邊緣》,根本不需要增加任何修飾,但是臺服則譯名成了《靚影特務》,這名稱不知道的還以為跟諜戰劇有關。
  • 踢牙老奶奶 盤點臺灣雷人的遊戲名翻譯
    -12 14:11:13   前幾日的暴雪嘉年華上,《爐石傳說》公開了最新資料片《地精大戰侏儒》,隨後臺灣官方漢化團隊將其譯為《哥哥打地地》。
  • 臺譯擎天柱為「鐵牛」 網友:你當是《西遊記》啊
    記者多方了解到,中國內地及港臺地區的電影譯名歷來非常不同,對比之下非常有趣,有些可以說是信達雅兼備,有些則讓人恨不得一口老血噴到屏幕上。  緣起  臺譯「擎天柱」變「鐵牛」,「威震天」成「美陀王」  你當《變形金剛》是《西遊記》啊!
  • 這些雷人遊戲譯名讓你一臉懵逼
    兩岸三地的遊戲譯名,有的雷人,有的雙關,有的有趣,很難說誰好誰壞,誰叫咱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呢?但是能不能翻譯的信、達、雅,就十分考驗譯者的水平了,接下來就由筆者帶大家領略遊戲中那些有趣的神譯名吧!這裡要吐槽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兩個資料片!  Goblins vs Gnomes  大陸:地精大戰侏儒  臺灣:哥哥打地地  大陸的譯名參考了經典手遊,植物大戰殭屍的譯名。臺灣的譯名看似語音雙關實則中二,或許在灣灣人民看來,地精和侏儒是兄(ji)弟(lao)關係吧?
  • 天雷滾滾腦洞大開 盤點臺灣那些雷人的遊戲譯名_遊俠網 Ali213.net
    臺灣遊戲執行製作人朱仲英(hamilton chu)在聽到臺版資料片譯名時,笑說這翻譯很有趣,但當被進一步追問他是否喜歡這名字時,他開玩笑說因為自己是弟弟,所以他不喜歡這名字。  而臺灣翻譯出在我們看來奇葩的遊戲譯名已不是第一次了。
  • 火爆小遊戲!合成小葡萄在線遊戲地址入口
    合成小葡萄在線遊戲地址分享 合成大西瓜相反版合成小葡萄在哪玩?合成大西瓜很火,也帶動了網友的創造力,整出了不少類似玩法的不同版本,而這款合成小葡萄則是根據合成大西瓜的遊戲規則相反而來,還是挺有意思的,很多玩家在問合成小葡萄在哪裡玩,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合成小葡萄合成小葡萄就是與合成大西瓜完全反著來的小遊戲,給的都是大水果,目的是合成小水果。
  • 一定是我開遊戲的方式不對!國外經典遊戲譯名
    英文原名:Bayonetta  日文原名: ベヨネッタ  大陸譯名:獵天使魔女  港臺譯名:魔兵驚天錄  好吧,又一個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