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譯or意譯 經典遊戲譯名大揭秘

2020-12-15 TechWeb

中國遊戲發展雖然有十年之久,但在國產遊戲仍然不給力的今天,引進國外遊戲依然佔據中國遊戲市場的大一部分份額。要了解一款遊戲,當然得先知道遊戲的名稱。每一款進入國內的遊戲都要經過以中國文化的洗禮,首先自然從譯名開始。那麼,對於對於來中國的「洋和尚」,我們應該給他們批上一層中國特色的袈裟還是赤裸裸的展現他們原汁原味性感呢?那麼就讓我們在譯名上做探討。

探討一:地下城與勇士

對於騰訊代理的《地下城與勇士》((DNF)),想必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這是一款橫版格鬥網遊。它的英文全稱是dungeon and fighter,相信有一定遊戲經驗及英語基礎的人都不難看出地下城與勇士這個名字是完全按照英文詞義直譯過來的。首先是dungeon這個詞,早期它只有地牢這個詞義,但是由於D&D(Dungeon and Dragons)的出現,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龍與地下城》,Dungeon就自然而然被直譯成地下城了。And和fighter這兩個詞比較簡單,基本都是按照傳統詞義直譯過來的。通過對詞義的逐個解釋並且合理的聯繫起來,這就是原汁原味的直譯。

地下城與勇士

探討二:魔獸世界

《魔獸世界》(WOW)又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經典遊戲,它的英文全稱是world of warcraft,乍一看怎麼都聯想不到魔獸世界這個中文名字。如果真要追根溯源的話,那麼這個名字應該是《從魔獸爭霸》warcraft來的。warcraft其實是blizzard最早的RTS,是和Diablo 1這款ARPG幾乎同時出道。當時翻譯為「魔獸爭霸」。英文的本意war很簡單,就是戰爭,craft在這裡是technique,art一類的意思,直譯就應該是「戰爭藝術」一類的名字,不如「魔獸爭霸」來的有氣勢,也或許當時策劃者鍾愛獸族,由此而來也有可能。所以到了world of warcraft就自然而然的翻譯成魔獸世界,而不是戰爭藝術世界。

魔獸爭霸

探討三:戰地風雲OL

《戰地風雲OL》(英文名:Battlefield Online)是搜狐暢遊與美國藝電(Electronic Arts)和韓國Neowiz公司合作,代理其共同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類網遊。其實單機玩家對《戰地》(Battlefield)系列並不陌生,它是EA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由EA DICE 工作室開發以高品質的畫面表現,真實的戰爭過程體現,以及充滿挑戰性的任務系統活躍在單機FPS市場。

《戰地風雲OL》這次是正式引入國內市場,所以遊戲中文化還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在遊戲名稱上。為了讓國內更多的玩家來體驗這款遊戲,官方並沒有沿用傳統的《戰地》來作為遊戲名稱,而是採用了更具有中國特色的名稱《戰地風雲》,《戰地風雲OL》除了吸取了「戰地」系列作品的精華內容之外,更加入了大量EA攜手Neowiz悉心研究中國FPS玩家喜好後的全新元素。相信這一舉措不僅能吸引該系列的老玩家,還會吸引一大批新玩家的加入。

戰地風雲OL

探討四:幽靈行動OL

今年E3展上,育碧公布了一款名為《幽靈行動OL》的遊戲。這是一款近未來風格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是PC/PS2 /XBOX/GC/MAC等平臺的《幽靈行動》網絡版。其英文全稱是Ghost Recon。對於Ghost這個詞不需要解釋太多,詞義本身就有幽靈的意思。重點來講一下Recon,它其實是一種軍事術語,軍隊把它定義成描述收集、獲取有用信息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偵查。偵查本身即是一種行動,那麼Ghost Recon被直譯成幽靈行動就變得理所應當了,憑藉單機遊戲的人氣基礎,加個OL上市是絕佳選擇。

幽靈行動OL

探討五:EVE

EVE是一款以高科技太空科幻的主題和獨特的設計理念為賣點的遊戲,而它的英文全稱就是EVE,但從這個名字來看很難吸引玩家眼球,而進入中國市場以後,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勢必要想一個更有號召力的本土化名字。於是有太空元素,幻想元素的名字,《星戰前夜》就應運而生。作為EVE中文化的名字,星戰前夜是一個完全意譯化的產物,首先EVE本身就有前夕、傍晚的意思,再加上整個遊戲有太空戰爭的設定,意譯成星戰前夜就顯得十分合理。

EVE

其實,在遊戲名稱翻譯上,直譯和意譯它們並非是排斥性的,相反,它們是互補性的。在同一翻譯中,直譯和意譯都可能有。可能與文體有關,與遊戲背景有關、與開發者喜好有關、也可能與營銷理念等等諸多因素有關。關於直譯和意譯的討論,譯界已基本上達成共識。只要恰當合理,哪種翻譯方法都是可取的。一款遊戲的優略不可能到當靠遊戲譯名,好的遊戲品質和有創意符合玩家胃口的運營模式才是制勝的關鍵。

聲明:新浪網遊戲頻道登載此文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意味著新浪公司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焦點

  • 遊戲譯名大盤點,這次臺譯版又亮了 遊戲葡萄
    作為一個曾經的英語專業學生,葡萄君在玩國外遊戲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留意其英文原名。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遊戲在進入中國時,其譯名按照翻譯方式來區分,大概可以分為直譯、意譯和臺譯三種。我們先不去糾結孰優孰劣,僅從譯法的邏輯上去看,會發現這些譯法創造出的譯名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 8句經典西方諺語的直譯和意譯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經典的西方諺語在中文中直譯和意譯的差別。直譯:東方,西方,家最好。意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直譯:光來,光走。意譯:來得急,去得快。直譯:更多的匆忙,更少的速度。意譯:欲速則不達。直譯:沒有痛苦就沒有利益。意譯:不勞無獲。直譯:我們不需要躺下來哭喊「上帝救救我!」意譯:求神不如求己。直譯:鑽石切鑽石。
  • 直譯、音譯、意譯誰更有味道!
    結果自然是天差地別了,路虎變成了荒原路華,沃爾沃直譯為富豪,寶獅的音譯個人感覺比標緻更形象,而雷克薩斯也保留了更經典的凌志譯名。 電影+小視頻激起了樂之君的興趣,我決定盤點下那些常見車型的原名,看看它們譯名是否恰當。
  • 老生常談問題 為何大陸臺灣遊戲譯名差距如此之大
    然而,這款遊戲原標題語義蒼白,並不適合直譯,同時遊戲也並沒有複雜的故事背景,意譯同樣面臨缺少足夠意涵的窘境。在短平快的休閒遊戲佔據主流的情況下,移動遊戲中擁有深刻故事背景的作品確實是少數,大部分的遊戲會又一個直白且言簡意賅的名字。
  • 一定是我開遊戲的方式不對!國外經典遊戲譯名
    英文原名:Bayonetta  日文原名: ベヨネッタ  大陸譯名:獵天使魔女  港臺譯名:魔兵驚天錄  好吧,又一個神翻譯。。。
  • 翻譯漫談:直譯與意譯
    『直譯』偏重對於原文的忠實,『意譯』偏重譯文語氣的順暢。哪一種是最妥當的譯法,人們爭執得很厲害。依我看,直譯和意譯的分別根本不應存在。……想儘量表達原文的意思,必須儘量保存原文的語句組織。因此直譯不能不是意譯,而意譯也不能不是直譯。」 1953年,林漢達在「翻譯的原則」一文中寫道:「正確的翻譯是直譯,也就是意譯。
  • 直譯好,還是意譯好?
    從以上情況看,在二三十年代,反對直譯的人所反對的是看不懂或看起來吃力的譯文;反對意譯的人所反對的是隨意增刪原著、不講究忠實原文的譯文。    魯迅也是積極主張直譯的。    後來有人提出直譯和意譯是一回事,是無法區分的。
  • 考研英語:直譯和意譯,哪個更好?
    意譯文章,自己發揮的空間比較大,時而會有些「非忠」之嫌。到底作何抉擇,今天中公考研就帶著大家去探討一下直譯和意譯,哪個更好?要論伯仲,首先,我們需要認識一下直譯和意譯這兩種翻譯方法。所謂直譯,就是在合適的語境中,既保留行文風格(詞語,句子結構,修辭手法等)又內容一致得將目標文轉化為目標語言。
  • MC的譯名為什麼不叫 「礦石工藝」,遊戲漢譯問題,一直都是硬傷
    大家都知道,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有很多個名稱,國際版給的名字是叫做Minecraft,對於外國人們而言,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而對於國人玩家們來說,這款遊戲總是要有一個中文名字來當譯名的。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MC譯名的事情。首先我們說了,MC的原名叫做Minecraft,而目前敲定的中文名字叫做《我的世界》,但是如果按照英文直譯的話,這個世界來的有些莫名其妙,據我所知,craft這個單詞,是沒有世界這個意思的。
  • 超級「沙雕」的中文遊戲譯名,對不起,我忍不住笑出豬叫聲
    當國外的一些遊戲引進國內後,再經過漢化,免不了會出現許多非常「中二」的遊戲譯名,其中甚者,「沙雕」氣息更是掩蓋不住,下面咱就來盤點幾個十分中二且沙雕的遊戲譯名。 《看門狗》
  • 2020考研英語翻譯:直譯和意譯的結合
    (知識就是力量)   對於翻譯人員來說,「譯」也為「易」,旨在使譯文簡單易懂,便於讀者理解,而在翻譯過程中,直譯的方法也更多的符合了這一標準。   意譯,在忠實原文內容前提下, 擺脫原文結構束縛,使譯文符合漢語規範。意譯要求譯文能正確表達原文的內容,但可以不拘泥於原文的形式,即意譯要求傳神,不是形似。例:A black sheep.
  • 電影譯名從何來?
    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譯者在處理外文電影名翻譯時,通常會採用如下幾種方法:直譯,即嚴格遵循原文進行「字對字」翻譯;意譯,即不拘泥於原文,根據意思進行翻譯;音譯,即將電影名字的讀音按照對應的漢字寫出,作為電影的譯名;自由翻譯,即脫離電影原名,根據譯者對電影的整體把握得到一個電影譯名。
  • 這可太有趣了,盤點大陸和臺灣遊戲譯名的差異
    但是漢語博大精深,隨著翻譯者個人喜好,能力和受教育背景的不同,譯名也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反差,而遊戲譯名更是如此。《生化危機》與《惡靈古堡》雖然Resident Evil直譯起來應該稱呼為「邪惡居民」,「寄生惡靈」,但結合遊戲劇情和日服官方譯名Biohazard,稱呼為《生化危機》顯然是更為貼近的。
  • 「logic」之中譯名考:意譯到音譯的回歸
    新中國成立後,學界開始形成普遍共識,只採用「邏輯」作為「logic」的約定譯名。  「logic」譯名流變  「logic」在歷史上有諸多譯法,如名理、名理探、辯學、名學等。這裡,我們介紹其中影響力較大的幾種譯名。  一曰名學。
  • 「logic」之中譯名考——意譯到音譯的回歸
    新中國成立後,學界開始形成普遍共識,只採用「邏輯」作為「logic」的約定譯名。 「logic」譯名流變 「logic」在歷史上有諸多譯法,如名理、名理探、辯學、名學等。這裡,我們介紹其中影響力較大的幾種譯名。 一曰名學。
  • 2021英語備考:直譯和意譯在翻譯中的結合
    直譯和意譯,作為翻譯中極為主要的基本翻譯方法,在實踐中,擁有各自的優勢,本文旨在分析直譯和意譯在翻譯實踐中的結合,為翻譯學習者提供更多的翻譯思路。   直譯,在我理解,即直接翻譯出來,要求忠實原文,但在其翻譯過程中,也不是機械地翻譯,同時也要求遵循原語所要表達的色彩,不能隨意篡改其表述的內容。
  • 經典?文藝?俗套?兩岸譯名大PK
    — — — — — — — —柚子鋪  你在臺灣永遠的家令人頭禿的譯名差異 大家在臺灣有沒有看到過很多牌子明明很熟悉但是名字又那樣的陌生其實兩岸譯名有大量差異今天柚柚就來做個對比大家覺得哪個翻譯得更好呢
  • 《變形金剛》引發兩岸三地電影中文譯名大PK
    變形金剛差「譯」》,引起兩岸三地關於外國譯名的討論。直譯好還是意譯好?擎天柱好還是柯博文好?貝克漢姆好還是貝克漢好?且看來自大陸、香港、臺灣三位影評人對本地譯名特色的觀察分析。   大陸   ● 直譯往往力不從心   ● 四字譯名走紅批片   你看過《懷疑》、《滑鐵盧的橋》、《偉大的瓦爾茨》、《隨機收穫》這幾部經典電影嗎?哪尼,你確定是經典?
  • 「直譯」,「意譯」該如何選擇?今天告訴你答案!
    翻譯時,應該是「直譯」還是「意譯」?這是許多同學的困惑。選擇意譯吧,就怕被批不忠實於原文。
  • 電影譯名從何來?_娛樂頭條_大眾網
    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譯者在處理外文電影名翻譯時,通常會採用如下幾種方法:直譯,即嚴格遵循原文進行「字對字」翻譯;意譯,即不拘泥於原文,根據意思進行翻譯;音譯,即將電影名字的讀音按照對應的漢字寫出,作為電影的譯名;自由翻譯,即脫離電影原名,根據譯者對電影的整體把握得到一個電影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