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看到網上有家長或學生問,可不可以通過補習,一個月時間,數學成績從90提高到120。看了這個,作為一個高中數學教師,很負責的說,凡是想要通過捷徑來學習數學的,都是行不通的。
也許有人會反駁,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但是,個例可以說明一切嗎?這樣的例子全部統計出來很多嗎?也許家長覺得,數學90到120不是很遙遠,但是,事實就是很遙遠。
不要盯著每年高考狀元,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的學生,他們的成績遠在平均以上。以江蘇為例,數學總分160的情況下,省均分才90多一點。
無論什麼時候,以數學150分的總分為例,考到80分以上是正常的,90分是整體水平,120分以上是高水平。到高考前90分水平,通過努力,有5到10分的提高是可能的,但是要上到110分就很困難了。
整個三年高中,數學的學習內容很緊湊,而且難度很大。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必須從一開始就努力。如果一開始沒好好學,彌補的機會就是一輪複習開始的時候。
但是這個時候,要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因為一輪複習不是上新課,知識以框架結構重組呈現,一堂課的容量很大,基礎不紮實的學生會跟不上節奏,從而錯失夯實基礎的機會,很難趕上別人,更別說考出120分的高分。
有的學生初中成績一般,通過突襲考上了高中,想著高中或許也可以複製模式,這是不現實的。
但是,能上高中的學生,本身就已經通過了中考的選拔,所以,在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下,雖不能保證一定優秀,但是也不會太落後。
如果趕不上別人,不要想著有沒有辦法一步登天尋找捷徑,只有端正態度,從基礎入手,才有可能大幅度提高。
但是,也不要沒有明顯進步就放棄,最後的高考才是檢驗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