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日,中國福建省寧德市,公寓二樓一間客房裡,戀愛中通常處於女方角色的劉旺強為自己別上新郎胸花,這是一場沒有「新娘」的婚禮。這一幕發生在中國福建一個略顯傳統而邊緣的小山城,婚禮的主角是兩位新郎,24歲的陸忠,和20歲的劉旺強。
作為一對同性戀人,他們選擇回到老家公開舉行婚禮,追求自己的幸福。數據顯示,中國15至60歲人口中,男同性戀約有2,000萬人,女同性戀約有1,000萬人。而在李銀河《同性戀亞文化》一書中,這個數量大約在3,900萬到5,200萬左右,他們真實地生活在我們身邊。
對於他們來說,選擇繼續在中國社會的邊緣生活,抑或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但更大的問題是,即便有衝破樊籠者勇敢面對各種壓力,如陸忠和劉旺強,然而他們的婚姻與家庭,迄今依舊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
2010年夏天,經朋友介紹,陸忠與劉旺強在網絡上相識,陸忠第一次產生了要結束漂泊的想法。可當陸忠父親從親戚口中聽到他打算結婚的消息時,只冷冷地拋了一句再不認他作兒子的話,不久,父親被診斷出患有食道癌晚期,兩人的婚禮就此擱置。圖為陸忠帶著劉旺強和伴娘來到自己父親的墳前上香,希望兩人的婚姻能得到父親的原諒。
又一次鼓起勇氣置辦婚禮的前兩周,兩人來到劉旺強老家。面對與另一個男人卿卿我我的孫子,劉旺強78歲的奶奶半天無語。直到兩人臨走時,劉旺強的奶奶依舊無法讓自己僵硬的臉龐鬆弛半分。圖為婚禮舉行前,三十多位來自各地的同性戀人見證這一時刻。但出於種種顧慮,很多人還是選擇帶上墨鏡,隱瞞自己的身份。
他們的婚禮現場幾乎沒有其他雙方親屬在場。這對新人並不以為意,在觥籌交錯聲中,和朋友們輕鬆地開著玩笑。「有人說,我們沒有結婚證書,但我們可以得到大家的祝福。」陸忠表示,同時,他也認為自己和異性戀一樣,有公開結婚的權利。
更重要的是,陸忠希望能以高調的舉動告知所有人他們的關係,從而彼此約束,也降低感染愛滋病的機率。「在我的朋友裡,有七個已經感染了愛滋病。」陸忠說。
事實上,很多同性愛人因為社會輿論壓力,又擺脫不了自身需求,用一夜情來解決生理需求。而法律上對同性婚姻的立法缺失,也讓婚姻的約束力在同性情侶中一直是個空白。圖為小城人們此起彼伏的起鬨聲中和手中舉起的手機相機前,陸忠和劉旺強互相親吻。
在由中國衛生部、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布的《2011年中國愛滋病疫情估計報告》中,2011年新發HIV感染人數約4.8萬人,其中經性傳播的比例為81.6%,同性傳播佔29.4%。而在歷年報告病例中呈現出來的是,同性傳播的比例從2006年的2.5%,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到13.0%。
「目前還是有很多同志為了隱瞞自己的性取向,選擇與異性結婚,用組成家庭的方式來加以掩蓋。除了給配偶帶來無盡的情感痛苦,這種行為還可能帶來的隱形悲劇。許多與異性結婚的同志,在婚後仍會與同性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同志,更是可能在感染愛滋病後傳染給自己的配偶。」一位公益組織創辦人表示,也希望藉此次婚禮提高同性戀人群的可見度,引導公眾了解這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