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黨的組織紀律,向組織報告,聽組織意見,很多問題就不會發生。一個人什麼時候容易犯錯誤?就是以為自己萬物皆備、一切順利的時候,得心應手了就容易隨心所欲,隨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就要出問題了。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一個人不管當到多大幹部都要有組織紀律性,職位越高組織紀律性應該越強,防微杜漸才能不出問題。
——摘自習近平《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增強組織紀律性》,2014年1月14日
【原文】
夫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齊之虧且溢,可立而待,不會亦何傷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解釋】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意思是說:太陽到了最高點就開始下落,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說:「夫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齊之虧且溢,可立而待,不會亦何傷乎?」大意是說: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水滿了就會溢出來。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盛極而衰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萬事有度, 誰都不是彈性無限的藤條, 扯得太緊總有崩潰的那一刻。出現「物極必反」矛盾轉化的現象,是因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有矛盾的兩方面。當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某一方面佔統治地位,起決定作用了,事物就呈現出由它所決定而具有的性質。但其中又蘊含著對立面,並會不斷經過量的積累,最終佔統治地位,使事物走向反面。所謂此消彼長,物盛則衰,是萬物發展的一種規律。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當一個人自以為可以隨心所欲的時候,也是離這個人出問題不遠的時候。習近平在這裡引用這句古語,警示領導幹部,一定要遵守黨的組織紀律,向組織報告,聽組織意見,否則就要出問題。尤其是職位越高的領導幹部,更應該加強組織紀律性,防微杜漸,才能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