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底有哪些區別?從編制,待遇,晉升來分析!
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人員(正式)都是國家財政供養,只不過兩者身份編制不一樣。公務員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人員(正式)普通員工均是事業編制。總結來說兩者的編制身份不一樣。
1、公務員(行政編制):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公務員主要有黨政機關、人大、政協、兩院(未改革前)等。主要職能與以上單位工作職能相對應。
2、事業單位及事業編制: 事業編制是輔助編制,主要指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主要是科教文衛系統,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醫療衛生系統(主要指醫院、防疫站等)、廣電、文化系統等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稱為事業單位人員,正式編制員工具有事業編制。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區別
關於差別這一塊,在你考上之前會覺得考試難度上有差別,但是在你考上之後就會有編制、晉升途徑、福利待遇這幾個方面上的差別。
考試難度:
公務員考試一般是指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國考一般是在每年的下半年舉行的,一年只有一次。地方性公務員考試一般就是指省考了。省考基本上是一年一次或者兩次的。公務員考試的科目國考和省考都是一樣的,一般都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
事業單位一般是指各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的考試。事業編考試沒有公務員考試那麼統一,一般是各級各單位自行組織。有國家各部委各單位的事業單位,有地方各級的事業單位。考試時間也不統一,主要是集中在每年的上半年。事業單位考試的考試科目各地不同,基本上以《公共基礎知識》為主,然後各附加各個專業的專業測試或者寫作。
兩者在考試內容上會有一部分重疊。其中《公共基礎知識》這一科目的考試內容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科目中的常識判斷內容基本相同。事業單位中的公基會比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部分考的要全面一點,不過從考試難度的整體上說,公務員考試的題型廣,題目難度更深,題量更大。與事業單位考試相比公務員考試更難一點。
晉升區別:
公務員的晉升是走級別的,一般是從辦事員、科員、科級、處級、廳級、部級、國級往上升。剛開始你可能是辦事員,能力不錯的話通過考核選拔,幾年後再升到科員。再往後接著當上處長、局長等等。
事業單位人員晉升走得是職稱。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和技術崗,晉升途徑一般是分以下情況:專技崗位分為1到13級,通過職稱評聘來增加工資;工勤崗位分為1到5級,通過鑑定職業資格水平來增加工資。
公務員升遷機會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頂。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
福利待遇區別: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編制的和公務員待遇是不一樣的,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一般來說,公務員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的人員要好一些。
編制不同帶來工資結構不同,績效獎勵發放方式不同,機關總體收入比事業高,並且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