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事業單位中,編制與非編制人員(合同工)有什麼區別

2020-12-17 一心唯公

黨政機關中幹部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工勤人員使用的是工勤編制,也只有幹部才可以登記為公務員身份。事業單位無論幹部工人,使用的都是事業編制,只是崗位不同,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是幹部身份,工勤崗位是工人身份。機關事業單位除正式在編人員外,還按實際需要,招聘一部分編外人員,比如人事代理、合同工、臨時工、勞務派遣工等。在編人員和非編人員有以下幾點區別:

1、編制使用:在編人員按身份使用編制,非在編人員永遠不能使用編制。在編人員即使是因超編調動、機構改革、削減編制等原因,造成的暫時性非在編,也會通過餘缺調劑,或者人事調動、自然減員等,最終使用編制,成為在編人員。而編外合同工,除了參加公務員考試、事業人員考試,是永遠不可能進入編制內的,即使是工作二三十年,也只是合同工身份。

2、人事管理:在編人員,公務員和副科級以上幹部,由組織部管理,普通事業人員和工勤人員,由人社部門管理。而所有的編外人員,都是由人社局統一管理,或者人社部門授權、委託主管單位、業務單位,直接招聘、自行使用、自行管理。從法律法規層面來講,公務員管理有《公務員法》,以及相關配套的實施辦法;事業人員有《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條例》,以及相關配套的實施辦法;編外合同人員,則是按《勞動合同法》規定協調。

3、提拔晉升:公務員走的是職級路線,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走的是管理級別,專業技術人員走的是職稱晉升路線,工勤崗位走的是技術等級路線,分別都有不同的晉升方式,工資待遇、福利補貼也都會隨晉升提升。而編外人員基本上沒有發展機會,幹一輩子也只是臨時工、合同工,定期不定期小幅度增長工資,永遠得不到提升。目前也只有輔警有專門的晉升道路,其他編外人員沒聽說有相應的晉升發展道路。

4、工資待遇、福利獎金:雖然《勞動法》要求同工同酬、按勞分配,但實際上,編外人員的工資低,是眾所周知的。有的時候雖然幹著同樣的工作,但編內編外,工資相差幾倍。編內人員的工資待遇、福利獎金,編外人員也享受不上,每年只有一點勞保,和出差補助。

最為關鍵的是,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人員,只要是在編正式職工,除了個人違紀違規,或者給公私造成重大損失,一輩子也不用擔心會丟工作。而編外人員,即使是工作超過10年以上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工,都隨時有可能因為機構改革,或者政府合同人員使用新規定,隨時下崗走人。工作的穩定性,也是編內編外人員的最大區別之一。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大揭秘:編制和非編制的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一直被公認為是鐵飯碗,所以兩個崗位的熱度卻從來沒有下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它們都有編制。可是編制和非編制的區別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扒一扒。從「在編人員」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你已經納入了該單位的人事編制,也就相當於正式員工。一般我們經常見到的一些事業單位和銀行,員工可能會有在編和非在編的區別。而在編人員說白了就是正式員工,非在編人員是非正式工或者是臨時工。
  • 在機關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工與公務員的3大區別,有希望給編制嗎
    在我們過去的認識當中,勞務派遣工多出現的企業之中,但是現在基層的機關事業單位之中,為了不受編制數量的限制,有些單位也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使用了一些勞務派遣工,這部分工作人員與公務員一樣承擔著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工作,但是他們與編內人員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 公務員編制和事業單位編制到底有哪些區別?總結得太精闢了!
    工作內容和薪酬待遇的不同工作內容區別,公務員是國家政府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具備行政執法權。事業單位是服務性質的單位,通常情況下不具備行政執法權,這是事業單位與公務員之間最大的差別所在。因此,公務員工作壓力較大,而事業單位工作則相對比較清閒。
  • 事業單位編制和公務員編制到底有啥區別?
    近年來,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都是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現在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以後苦於就業壓力大,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都選擇了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而且都想考帶編制的,那麼事業單位編制和公務員編制有什麼區別呢?現在湖北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一一整理出兩者編制有何不同,以供大家更好的選擇。
  • 招教和編制有什麼區別 教招和編制的不同之處
    很多小夥伴都想考進事業單位,如教師、公務員一類的工作。因此,這兩年報名考試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就需要了解一下招教和編制的區別!具體區別看這裡!  招教和編制有什麼區別  1、編制不同:教師編制考試考上後,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而教師招聘考試不一定是在編教師,也可能是非在編教師,即為臨聘人員或者合同工。
  • 公務員、參公和事業單位人員屬於什麼編制?
    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參公「參公管理」的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 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一、本質區別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事業人員主要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 事業單位:編制內和編制外人員有著怎樣的區別?
    在目前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下,在同一事業單位內,編制內和編制外的區別是很大的。為什麼這樣說呢?由於每個單位的正式編制都有嚴格的值數限制,很多事業單位面對工作量大、任務重的現狀,除了正式編的員工外,都會自己招聘一些內聘(也叫臨聘,臨時工、合同工)人員。這種現象在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尤其突出。1、由於內聘人員沒有正式編制,其工資福利待遇與正式編制人員根本無法相比。
  • 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區別是什麼?看完心裡有數了!
    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區別是什麼?看完心裡有數了!在中國的體制中,編制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不管是行政單位還是事業單位,入編與不入編的人員之間就是天差地別。工資待遇工資待遇是一個最直接的體現,不管是什麼工作都是為了掙錢養家,而拿到的工資直接體現了自己在單位的價值。在小編這,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工資包含五險一金是非在編人員的兩倍左右,而年終的一些獎金更是差距非常大,甚至一些獎金非在編人員是沒有的。
  •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底有哪些區別?從編制,待遇,晉升來分析!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底有哪些區別?從編制,待遇,晉升來分析! 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人員(正式)都是國家財政供養,只不過兩者身份編制不一樣。公務員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人員(正式)普通員工均是事業編制。總結來說兩者的編制身份不一樣。
  • 什麼是「編制」,編制職業有哪些?
    什麼是編制?從廣義上來講,編制就是機關單位職工所佔的職位,從狹義上來講,國家給發工資的就是編制,但這麼說也是有片面性的,因為還有一些人也是國家給發工資,但這些人是沒有編制的。從目前來看,我國公認的編制只有以下這四種:1、行政編制能享受行政編制的也只有公務員了,對於很多應屆畢業生來講,公務員依舊是最理想的就業選擇,儘管它的薪資待遇沒以前好,但公務員的熱度依舊居高不下。不過想要考上公務員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得參加公務員考試才能享受行政編制。
  • 事業單位編制是不是終身的?非編如何轉為有編制?
    事業單位編制是不是終身的?很多人覺得公務員是鐵飯碗,那麼事業單位又是什麼情況?今天重慶衛生人才網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問題。編制內崗位與編制外差別在哪?如何轉為有編制的崗位呢?事業編是終身制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調整工作崗位;或者連續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單位提前30天書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確定,事業單位作為法人,與工作人員通過籤訂聘用合同,建立人事關係,確立了雙方平等人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工作人員可以自主應聘,按聘用合同履行職責、享有待遇。
  • 這兩種合同工可以直接轉事業單位編制!還不用考試
    工作了幾年之後的小夥伴有沒有意識到編制內工作有多好,不僅僅是工作穩定,福利待遇也是沒的說,舉個簡單的例子,對於休產假來說,公務員事業單位可以休半年,並且男方也有15天的陪產假,然而對於私企來說,很多公司都是最基本的98天產假。
  • 事業單位的正式工人和合同工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工人只有兩種,正式職工裡面的工人,和合同制管理的工人。事業單位的正式工人,按過去分為全民工和集體工,現在都是統一的工勤身份,和幹部一樣使用事業編制。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是幹部身份,工勤崗位當然就是工人身份了。
  • 事業單位合同工也能轉正!這兩種人無需考試,直接轉編制
    這份穩定的工作到底是什麼呢?事業單位,一定可以榜上有名!事業單位工作穩定,待遇好,是人們口中的「鐵飯碗」,進入事業單位也不容易,需要經過嚴格考試,才能擁有編制,成為正式工,享受福利。但是在現實中,一個事業單位裡面的工作人員不一定全部都是帶有編制且正式的工作人員,還有一類就是「合同工」。
  • 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有什麼不同?到底哪個好?
    非常多的人一直在關注著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每年考試的人也只增不減,然後也有很多人會問,公務員編制是什麼?事業單位編制是什麼?這兩個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公務員編制和事業單位編制的區別在哪裡?
  • 都在事業單位工作,編制和合同工有啥不一樣?
    很多人只知道事業單位跟公務員都是有編制的,也知道公務員是吃國家飯的,由國家財政撥款,但是事業單位就複雜多了,自從事業單位改革之後,人事制度就發生了變化,不僅有財政撥款,也有合同聘用制和備案制,你知道深圳事業單位實行什麼人事制度嗎?
  • 事業單位合同工、派遣工有何區別?看了這個,就知道為什麼考編了
    因為事業單位很好,所以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想去事業單位上班。但是當你去上班的時候,一定要清楚你是合同工,還是派遣工,還是在編人員。不要以為這幾種都差不多,其實差距甚大。1、什麼是合同工事業單位的合同工是指員工與事業單位籤訂勞動合作,而不是在編的正式員工。合同工與企業的員工沒有什麼區別,繳納的五險一金也差不多,不享受在編人員的待遇。但是近兩年都在改革,實行「同工同酬」,其實薪資待遇還是有差別的,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
  • 了解了事業單位合同工、勞務派遣人員的待遇,考個編制很有必要
    相信很多同學都知道,在事業單位裡,除了事業單位的正式在編人員,還有一些沒有編制的人員,比如合同工和勞務派遣人員。特別是從很多招聘公告中能夠看出近年來許多事業單位都在招聘合同工和派遣人員。其實除了事業單位,國企、銀行、學校等都有合同制或者派遣人員的存在,比如學校裡的合同制老師,公安局的輔警人員、銀行還有國企存在的派遣員工等,很多人對於合同工、派遣人員與正式的編內人眼有什麼區別不太了解,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首先要說的是大家聽得比較多的,也比較普遍的合同制人員。
  • 同樣在事業單位上班,編制內和編制外區別到底有多大?
    然而,你是否知道即使在同一個事業單位上班的人員也有編制內和編制外的區別。以下是小編總結出來的編制內和編制外的區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編制的不同在事業單位上班的人員中,主要分兩類:一類就是真的事業編制人員,另一類就是編外人員。